将券商需要的尽调资料进行任务分解,一大早添加了众多公司领导和经理的微信,并将填报通知、资料表单等发给大家,反馈速度非常快——收到资料后会回复收到,并确定报送时间,跟天捷的执行力一样迅速。
不一样的是,天捷反应快是为了避免挨骂,海源除了担心绩效会被扣掉以外,更担心上市不成功,自己认购的那部分股份无法获利。
但不管怎样,执行力快是不争事实。
下午气温比较高,以至于电脑都因为温度过高而自动关机,这个电脑勉强还是可以用的,除了两个USB接口都不能用,还无法连接无线网以外,其他功能都还好。
初来乍到,不想在办公用品这些事情上纠结,等过段时间再决定,看是申请台式还是笔记本电脑。
想起在天捷的时候,我用的是最好的笔记本电脑,这还不算,还同时拥有一台台式电脑,工作起来效率奇高。在采购部门实习的时候,听他们说,公司对电脑采购控制很严,只要能用,绝不会采购新的,所以,我还是再将就一段时间吧。在还没有太多工作量的时候就计较这些,难免会招人闲话,能低调就低调,不要给人你留下不好印象。
哎,做人真难啊,的确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把一些决议拿到办公室梁副经理处存档,我发现在档案管理方面,她比我做得好的一点是,扫描后会发给经办人员,以免经办人员重复扫描,这一点我是没有做到的,当时我只是为了自己业务方便,才自行扫描,并没有发给经办人员。
看到梁副经理就看到了当初在天捷时候的我,虽然有一个副主任的职务,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很多事情没有人可以代替,只能自己做,事情多了就非常容易抱怨,别人在业务上稍微疏忽点,就会逮住机会数落一通,甚至还会埋怨对方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跳出局限,我才发现,当初的我在这方面真的是很没有职业自觉。
现在我明白了,你做得多,慢慢对某方面的业务熟了,就开始以专家自居,甚至认为自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真正离开了才知道,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当初非我不可的那些工作,在我提出辞职申请,还没有正式离职的时候,就已经找好了替代者。甚至于,几年前,天捷的财务总监辞职都没有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所以,有些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就变成笑话。
对梁副经理,我是非常有亲近感的,她和曾经的我非常相似,这就可以说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对他(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企业,但只要涉及的工作内容相似,就会具备相似的性格特点。
做文字工作和档案管理的人,很容易有强迫症,看到文档中有错误标点都会很难受,也很容易谨小慎微,害怕担责任,一切只求个四平八稳就好。
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说话不刻薄,别人还是能够接受的,而且这项工作单纯,跟文字打交道,没那么多尴尬的瞬间。
如果不是因为从天捷离开,我想我是喜欢那样继续工作下去的,但是如今一切已经改变,我必须做出调整,与往事告别。
说一说股权激励的事情,在天捷,曾经也筹划上市,但据说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后来放弃了,但是股改时,为了激励公司的高层和中层管理干部,给每个人配了一定比例的股份,其中,用年终绩效抵扣一部分,自己实际出资一部分,虽然后来取消了上市,但是股权激励的政策依然沿用。随着公司发展,很多自然人股东不再参与公司经营,渐渐与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脱离,又由于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审计报告、经营通报等资料没有及时报送,导致大家积怨很深。我在天捷筹备股东会的那些年,感觉中小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董事会认为中小股东退出经营管理后,就开始吹毛求疵,不听招呼,很多重大事项都出来投反对票,虽然最后大股东以三分之二的表决权表决通过,但他们总是愤愤不平,总觉得自己被剥夺了决策权和知情权。
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到最后甚至都直接在股东大会上开骂,导致会议无法正常进行。
这就是股权激励到最后反目成仇的例子,但看海源的股权结构,似乎并不会有这方面的隐忧,因为海源没有一家独大的大股东,也没有大股东支持下的强势董事会,各高管和中层干部都是公司的股东,如果股东因为公司或者个人原因辞职,必须在辞职之前将所持股份转让给其余尚在公司工作的股东,这就避免了天捷那种,自然人股东因为没有知情权和决策权而心生不满的情况。
如果上市工作最后取得了成功,那么,股东们的干劲将更加充沛。
很遗憾,我虽然算是海源的中层干部,但由于来的时候已经股改完成,所以不免遗憾地想,我现在是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我相信人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参与感和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
想起几年前的事情,天捷有一个项目,当时还是何涵川任董事长,他是非常看好书阳的,认为他是一个勤奋又有天赋的人,并且破格任命他为该项目的总工程师。不久,项目落地的那家子公司筹划与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实现借壳上市,对高层和中层实习股权激励,我们当时虽然囊中羞涩,但还是交了股权款。我们当时很想买房子,但书阳考虑到,不认购这笔股权款,就会被这个项目排除在外,而他当时正在劲头上,对那个项目非常有信心,所以做了这样的选择。虽然最后,因为无法实现对赌协议,那个总公司放弃了上市,认缴的那部分股权就像一纸空文一样,加上经营不善,从来没有分配过红利。但是书阳却并不后悔,他是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人,他觉得,参与是比分红更重要的事,那几年因为走近了高管层的圈子,让他学会了很多职场规则,这是多少人在短期内不可能经历的。
我也不得不承认,那几年,因为书阳的关系,我也涨了很多见识,对公司治理工作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参与和认同的重要性。
不过,虽然我不在海源的股权激励之列,但我不能就这样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任何时候,认真工作都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和交代。
仔细想想,当年在天捷,书阳缴了股权认购款,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股东,也并不觉得没有股份的人就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相反,我们依然平静地上着班,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而且是打心底里觉得和先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这样一对比,心情是不是就舒畅多了?
人生需要这样的自我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