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的云变幻莫测,有着南方人的活泼和跳脱。
记得先前提起过,我和书阳从江城到海源来的那一天,一路向南,从****到惠风和畅,从电闪雷鸣到天朗气清,从乌云密布到白云朵朵,让我们在一天之内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虽然当时我由于是第一次走高速,注意力完全不在沿途的风景上,但仅仅挡风玻璃和后视镜之内的风景,就足以让我叹为观止了,难怪那么多人想要去看世界,因为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很多事,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看惯了常年灰蒙蒙的江城,突然见到海源多云的天空,的确生出一些“江山如此多娇”的感慨,尤其是到达的时候,刚好是傍晚时分,橘红的夕阳刚刚落到山的那一边,柔和的光线映照着西边的天空,云朵缓缓地变幻着形状,就像萧红描述的火烧云一样,充满魔幻和童趣,唯一不同的是,这是海源的云,跳脱而飘逸,并没有呼兰的云那么厚重和浓烈。
这以后,我就经常看到变幻莫测的云朵了,但我似乎只能单纯欣赏它的美丽,并不能从中看出晴雨的变化。我早年在鱼木溪积累的那点“看云识天气”的本事,在这里完全不适用。比如,常常看到傍晚时候有厚重的乌云,第二天却并没有下雨,反而有十分晴好的天气,有时朝霞满天,以为要下几天雨了,谁知道依然是晴朗天气,有时晚霞拂面,本以为第二天要晴空万里,谁知道突然就天降大雨了,这让我完全摸不着头脑。
有时候,一天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常常是下着太阳雨,刮着太阳风,完全出乎意料,制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前两天,刚刚下过阵雨,我开车回家,往东走,西边的太阳光束从一大块乌云中突围出来,像舞台剧上的追光,随着乌云的移动而移动,在我的后视镜里上演着光与影的博弈,而我的正前方,浅蓝的天空居然出现了一道三色彩虹,它陪伴着我一路向东,呈现出令人不知今夕何夕的光影世界,也突然有一种逝者如斯的感觉。
生命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都是美好而短暂的,而我,总想要留住那些绚烂的时刻,供内心布满阴霾时追忆,其实,留住光阴的方式有很多,有人选择诗歌,有人选择摄影,有人选择绘画,有人选择音乐,而我选择的是小说,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用我的笔,写下一点值得纪念的文字,留住一些美好的瞬间,就像家乡的人们用谷子堆满谷仓一样,我想要用有限的文字记录无限的遐思,让那些难以捉摸的风景和情愫,留在生命的底片上,也让我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谷仓”。
此刻已经接近黄昏,天空虽然有乌云遮挡,但是阳光依然刺眼,我在当西的次卧写作,即使拉上了窗帘,窗外因云朵走动而带来的明暗变幻依然明显,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但并不觉得炎热,这就是海源的夏天。
看着海源的云,我又不免生出一些关于人事的感慨。
我的家乡也有这样漂亮的云朵,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也有乌云和阳光此消彼长的较量,更有雨后五色或者七色的彩虹,虽然属于喀斯特地貌,但是与属于丘陵地带的海源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我们两地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雷同,爱酸辣,不爱麻辣,爱清淡,不爱重口味,而两地的人,也是何其相似,同样的强紫外线,生就了同样的黝黑皮肤,任我们用再多的化妆品也掩盖不了,所以对海源,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相反,虽然我和书阳已经在江城安了家,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和江城人其实是有差异的。他们喜好麻辣,火锅是他们的标配,而我,每一次吃火锅都像是一种煎熬,因为接下来的几天,要么会闹肚子,要么会牙龈肿痛,身上的各个部件完全适应不了江城火锅的火爆。可能是因为江边雾大,也可能是因为阳光稀少,江城的人皮肤都非常白,商业步行街走过的每一个女士都是行走的衣架,那真是美女如云的城市。我想,之所以能在江城生活那么多年大部分原因是它使我白了一点,穿衣打扮也能学学美女的样子,虽然称不上小家碧玉,但是只要能看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海源人质朴,江城人爽直,不同的水土果然养育着不同的人,虽然这样的划分难免有强行贴标签的嫌疑,但我只是书写个人的真实感受,只要不伤害这两地人的感情,相信是可以接受的吧。
但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中心和排外的概念。可能由于地势起伏、或者大江隔断的原因,江城和海源都没有形成团块状的城市形态,各城区比较分散,无法形成一个中心点,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城市的中心,也就没有那种往中心地带拥挤的向心力,这样的城市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又影响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值得各区羡慕的中心,也就没有让他们羡慕的中心地带的人群,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中心,无所谓富人区和贫民区,这样的相对平等比较容易接纳异乡人。因此,虽然从个人心理层面上说,我们在哪里都在而不属(这是哲学或者社会学讨论的问题,并不具备普遍的参考意义),但是这两个城市对外地人和乡下人的接纳却是实实在在的,否则即使薪酬再高,气候再好,想必很多人也是待不下去的。
今天是星期天,从明天开始,我又要奔波了,去努力工作,为我的写作和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人生总有一件事,是需要一辈子都坚持的,而且,二十多天以来,不管是自发写作也好,还是书阳督促也罢,总之我是坚持下来了,这是十分良好的开端。写作这件事,仅仅阅读是不行的,必须要实实在在去写,逐字逐句推敲,听从灵感的召唤,顺从人物的性格,老老实实地写下去,不怕起步晚,也不怕没读者,只要开始,一切都不晚,只要心不死,就能永远年轻。
慢慢地,跟公司的人熟了,有人给我讲了一条老路,车不多,还好走,以后每个月可以节约上千元的过路费,这真是一条有价值的好信息,感谢告知。
昨天听同事闲聊,得知有人参加过某相亲节目,还有人参加过著名的选秀节目,我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果然是民营企业,包容性强,每个人都能释放自我,这在天捷是完全不可能的,我想,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虽然并不以白纸黑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