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身体的透视·下
20760700000004

第4章 走进人体的消化世界

生命离不开饮食,饮食离不开消化。

消化是人体汲取各种营养的手段。消化系统就是行使这种功能的大本营,消化系统犹如一个分工精细的现代食品加工厂,在它的统筹安排下,神奇的胃、短小的食道、庞大的肝脏、弯弯曲曲的肠道等诸多重要成员形成一条有效的加工流水线,将食物仔细研磨,去粗取精,然后产出合理的营养运输到人体各个器官。所以说,消化系统是制造生命燃料的加工厂。

一、了解你的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人体营养的加工厂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天然食品加工厂,它集加工原料,生产产品,运输,除废,回收于一体,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整个系统组织分明,分工有序,保证了人体养料的供给。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消化系统是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素的结构总称,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及肛门。口腔主要负责咀嚼和研磨食物。食道专门将食物向胃输送。胃是一个柔软的肌肉组织,它不停地蠕动着,对食物进行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加工;胃壁肌肉每隔20秒~30秒钟收缩一次,将食物进一步捣碎和搅拌;同时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等物质,把食物进一步分解、变成粥状的食糜,便于进入小肠被彻底消化和吸收。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吸收后送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大肠是处理和贮藏食物残渣的场所,最后形成的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消化道和消化腺相互配合,完成对食物的加工。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胰等,它们能分泌各种消化液,促进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人体的肝脏约占体重的1/50~1/36,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肝分为左、两两叶。肝能分泌胆汁、合成和贮存营养,肝每天能分泌大约900毫升的胆汁。肝还对人体有保护和解毒作用。胆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小部分顺着胆管向下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大部分沿胆囊管流进胆囊储存起来,人吃东西时,胆囊壁会发生收缩,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经胆管和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胆道是胆结石的易发部位,一旦因胆石阻塞,胆汁没有出路,会引起阻塞性黄疸。肠子里的蛔虫有时也可钻入胆道,造成胆道蛔虫症。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是内分泌器官。胰液与其他消化液比较,所含消化酶的种类最全,消化能力最强,能彻底消化各种食物营养。肝脏和胰腺、唾液腺都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大块食物切磨成小颗粒,这是机械性消化;另一种是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这是化学性消化。

2.口腔:进入消化系统的大门

食物被消化系统加工处理,成为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并经身体吸收。在体内,通过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从而提供能源。口腔是消化之门。

人体的新陈代谢,就好像燃烧着的一堆火,不仅需要氧气作为助燃剂,还需要能源。氧是由呼吸系统源源不断供给,而能源则需要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摄入的食物获得。

在人体里面,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其实是两回事。

消化,指的是把食物切细、磨碎,变成小块块,然后再加上化学分解,转化为机体能够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吸收是消化道获取被消化了的营养物质,然后交给血液和淋巴液,经循环系统转运到全身的组织器官贮存和使用的过程。

口腔、食管、胃、肠是食物消化吸收和食物残渣通过的通道。口腔、胃、肠、肝、胆、胰,又都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和生物加工(所谓生物加工是指酶的作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被排泄出体外。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消化活动已经开始。

唾液腺是唾液的“故乡”。成年人的唾液腺,每天分泌的唾液总量约为1~1.5升。口腔黏膜上,有许多不惹人注意的小孔,它们就是唾液腺的开口处。大的唾液腺有3对: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湿润口腔和食物,利于说话和吞咽,还能帮助产生甜、酸、苦、咸等味觉以增强食欲。唾液内含有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吃馒头等淀粉性食物时,嚼一会儿便会感到甜味,就是淀粉酶的作用。咀嚼时间越长,食物被嚼得越碎,和唾液的搅拌就越均匀,淀粉的分解也就越充分。所以,吃饭时细嚼慢咽,其实就包含了这个科学道理。

唾液又能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异物,是口腔的“清洁工”。它含有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随着牙床的运动,食物的消化开始了。

3.食管:食物的第一通道

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要经过第一通道——食管。然后由食管肌肉的蠕动而被推送入胃。

人的食管上端和咽相连,下端接胃的贲门,长约25~30厘米,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等3部分。胸部最长,前方紧靠气管。

食管全长有3处比较狭窄:第一狭窄在食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第三狭窄在穿过膈肌处。这些狭窄处是异物容易滞留的部位。小孩子因玩耍误吞的异物,常见的有小球、硬币、纽扣和别针等。饮食不慎吞入的异物有骨片、鱼刺和枣核等。这些异物多嵌在食管的自然狭窄处,但以第一狭窄处最为多见。

当食物进入食管后,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而被推送入胃。经咀嚼后的食糜,通过食管的时间很短,液体流质仅需3~4秒钟,干硬的食物约需6~8秒钟。

4.胃:神奇的无底洞

人体的消化道中,有一个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像个囊,上接食管,下通十二指肠,是个“无底洞”,这就是胃。

胃在人的一生中,几乎要接纳数百吨食物和水,这些食物和饮料有冷热、粗精之分,甜、酸、苦、辣、咸之味,真是十分繁杂。正如中医古书《素问》所说:“胃者,水谷之海。”

胃的伸缩性很强,在禁食状态下容量仅有50毫升左右或更少,进食后可扩大数十倍。胃容量又随年龄而异:新生儿约7毫升,肌张力小,故有溢奶现象。1岁婴儿的胃容积约300毫升,3岁儿童为800毫升。儿童胃的肌张力有限,一旦暴饮暴食,就有可能将食物滞纳于胃中,造成积食。成人胃容量有3 000毫升,但因性别、职业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胃在人体内是不定型的,极度收缩时可缩成管状,高度充盈时,位置可抵达肚脐以下。儿童的腹壁单薄,当饱食后可察觉腹部膨隆。一般儿童和体形矮胖者,胃呈牛角形,近似横位;女性和瘦高个子的人,胃多为长形,呈垂直位。

胃的肌肉相当厚实,共有3层:里层是斜行的,中间是环行的,外层是纵行的。3层肌肉纤维呈不同方向收缩,形成胃有规则的收缩运动——蠕动。胃蠕动时,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频率约每分钟3次。

当食物到达时,胃的肌肉通过运动,能容纳食物及产生压力和蠕动,对食物进行充分搅拌和粉碎,直至食物成为半流质的混合物(称为食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加工食物,胃每天要分泌1 500~2 000毫升胃液,以便对食物进行化学消化。

胃液里面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胃液中的盐酸浓度很高,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以利分解。胃液还能杀死食物中的多种细菌,同时在胃酸的作用下,胃蛋白酶显现它的活性,可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以便在小肠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然后才能被吸收。

胃是食物的重要“加工站”,它的工作很繁重。所以,从小就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食,劳逸结合的良好生活习惯。

食物在胃内逗留的时间,取决于它的质和量。水只停留2~3分钟;碳水化合物能停留2小时左右;蛋白质存留的时间较长,脂肪则迟迟不愿离去。由于进餐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所以,胃一般在进食后需要4~5小时才能排空。所以,一日三餐为宜。

如果暴饮暴食、食无定时,或精神紧张不安、情绪抑郁寡欢,则会严重影响胃的工作,加重它的负担,降低胃液的分泌量,其结果会引起胃的功能紊乱,造成各种急性或慢性的胃病。

胃排空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时胃的肌肉会强烈收缩,残存在胃里的少许液体和气体就被来回驱赶,并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这是在提示,肚子里唱“空城计”了,需要再次进食了。这种饥饿收缩每次约半分钟,若超过半小时还不进食,反应会逐渐减弱,正如人们日常所说:“饿过劲,反而觉不出饿了。”

胃内消化的第一步,就是分泌大量带有酸味的胃液,然后利用胃液开始消化食物。

5.胃酸:重要的消化液

胃酸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它不仅能消化食物,还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杀死进入胃中的细菌。此外,还拥有巨大的腐蚀威力。

在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曾经认为胃是“磨子”,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只“蒸锅”。大家看到:虎、豹、猪、羊吃进的是肉块、骨头、粮食和草料,可经过胃消化后却变成了一堆糊状物,于是想象胃有“磨子”或“蒸锅”的功能。

其实,不管哪种动物,胃没有磨碎食物的坚齿,也没有提供高温的条件。胃内温度不会超过43℃,这样的温度并不能“蒸煮”食物。食物在胃里起变化,全是消化液的功劳。胃酸是胃里最重要的消化液。食物的消化主要就是靠胃酸。胃酸是一种强消化液,浓度为0.4% ~0.5%,能够消化生肉,甚至可以溶化刀片。足见胃酸的威力有多大。

胃酸的威力那么强大,为什么胃自身不会被破坏呢?

打开胃壁,可以见到胃表面呈星罗棋布的小凹,几乎占表面的一半。仔细一数,每平方毫米有100多个。胃小凹分泌胶冻样的黏液,稠度是水的30~260倍。这些黏液好像机器的油封,有1毫米以上的厚度,涂于黏膜表面,作为有效的屏障,保护胃免遭损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胃黏膜局部会被腐蚀成凹下去的圆形创面,这就是消化性溃疡,又称胃溃疡。

6.九曲十八弯的肠道

九曲十八弯的肠子,恰似迂回曲折的江河,由高处往低处流淌,上始于胃的幽门,下止于肛门。在这里,食物变成了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如果把腹腔打开,您就可以发现,偌大的一个腹腔,几乎全被一堆堆蠕动着的东西占满了,那便是肠。说是一堆堆,实则只有一条,所谓“一条肠子通到底”。

解剖学把肠子分成一段段,然后配上一个个各有特色的名字。

最上头紧接着胃幽门的那一段,称作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就像一个英文字母“C”,总是“谦逊”地弯着腰,履行它的消化职能。十二指肠之所以得到这样一个名字,有人说,这是因为它的长度正好跟12根并排着的手指横径差不多。

十二指肠下面便是空肠。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吃进来的是美味佳肴也好,粗茶淡饭也罢,大部分在这里被消化吸收掉了。

回肠紧接空肠,它盘曲在腹腔的右下部。也许好吃的东西都让空肠“吃”光了,回肠只好受用一些“残羹剩饭”,难怪它“饿”得又薄又瘦。

形容一首动听歌曲可以令人“荡气回肠”,不知是真是假;但如果饮食不讲卫生,肠子染病,“胀气回肠”倒是常有其事。

小肠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前者分泌碱性液体,可以保护十二指肠免受酸侵蚀;后者分泌一种肠致活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有利于蛋白质消化。大肠腺在大肠内,分泌大肠液,也是碱性液体,含有二肽酶和少量的淀粉酶。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胆汁就是肝细胞分泌的,由胆囊储存和浓缩,经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当肝脏患病后,可引起胆汁分泌减少,而胆汁主要是消化脂肪类食物。所以,肝病患者常有厌油腻食物的症状。

回肠下端连着盲肠。盲肠又大又宽又直,是贮存废物的好地方。说它是盲肠,是由于它的一端是“死胡同”,并非因为它“呆头笨脑”,“盲目”接受一大堆来自回肠的废物。

回肠与盲肠之间还有一道闸门,称为回盲瓣。

回盲瓣是由两片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组成。调控这道“闸门”的动力结构是黏膜深处的括约肌。这种有收缩和松弛功能的平滑肌,受神经系统的指挥,按照有利于人体利益的原则开启或关闭“闸门”。当小肠里的内容物还没有被充分吸收以前,“闸门”紧闭,不让有价值的营养物质白白流失;当大肠的压力较高时,这道“闸门”也有防止“潮水倒灌”的作用。

肠管为了将消化内容物向前方驱动,肠壁上的平滑肌会产生有节奏的蠕动,这就是肠管由上而下的正常“蠕动波”,有利于肠内容物“顺流而下”。如果这些动作配合失当,乱了套路,动作较快的一段肠管,就有可能套到动作较慢或者不能蠕动的肠管里头,在医学上称为“肠套叠”。这时腹部会非常疼痛,要到医院去治疗。

盲肠的另一头通向结肠。结肠像一根特大的“U”形马蹄铁,倒挂在腹腔里,对食物残渣做最后的加工处理:一些水分被吸收了,食物残渣变为容易成形的粪便,然后送往直肠。

直肠是运送废物的最后一站,它的尽头便是肛门。肛门直属大脑的排便中枢“指挥”,只有当条件许可时,大脑才命令打开这个“后门”,让废物排出来。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要想让食糜在九转回肠中顺顺当当地走过,就好像清澈的江水那样欢畅地流向大海,最好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

7.肝脏:人体中最大的“化工厂”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内、外环境稳定不可缺少的器官,被誉为人体中最大的“化工厂”和“仓库”。

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都要通过肝脏的加工、合成,并及时输送至人体各个部位以供身体的需要。血液中的血浆蛋白、葡萄糖、脂类、维生素等都要依赖于肝脏的直接供应。肝脏还可以将外来的有害物质和身体的代谢废物通过转化和解毒,转变成无毒性或低毒性的、可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有关途径排出体外,而一些有用的物质则可在肝脏内贮存。此外,肝脏还和人体免疫、激素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和“仓库”一点也不过分。

肝脏在人体腹部的右上方,为褐红色,略呈三角形,质软而脆,易受暴力作用而破裂。成年男性肝脏平均重约1 500克;女性肝脏重约1 300克。成人肝脏重量只占体重的1/30~1/50,胎儿因造血功能活跃,肝脏所占比例较大,约为胎儿体重的1/6~1/20。

肝脏的血流量极其丰富,约占心输出量的1/4。肝脏接受双重的血液供应,一是肝动脉,另一是门静脉,二者各司其职,有分工也有合作,共同完成维持肝脏生理功能的任务。肝动脉的血含氧量高,正常情况下肝动脉供给肝脏全部血流量的20%~30%。由肝动脉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每分钟约800毫升,含有丰富的氧,肝脏氧消耗量的一半由此供应。肝动脉的压力也较门静脉明显为高。门静脉则收集来自腹腔、内脏的血液,其中含有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肝脏内进行加工、贮存或运转。门静脉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等则在肝脏内被解毒或消除。正常情况下,门静脉提供肝脏血流量的70%~80%,每分钟由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血流量约为1 000~1 200毫升,占进入肝脏的总血流量2/3左右。但门静脉的压力远远低于肝动脉。肝动脉与门静脉像两支树干经过肝门进入肝脏后,就像树枝分叉一样分布于整个肝脏,到了分支末端则两种血液相混,为肝脏既提供“原料”又供给“动力”,这样肝脏这个“化工厂”才能开工,从而完成加工、分解、贮存和运输的任务。

肝脏以各种各样的营养素为原料,将之分解、再合成,转变成为机体需要的新的营养素。如果用人工机械代替肝脏的功能,无论使用多么先进的计算机,都不能做到,而非大规模的化工厂不可。即使这样,它也不可能像人的肝脏那样高效而准确地运行。

8.肝脏的7大神奇本领

肝脏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内的全能者,它兼职无数,本领神奇,其中主要有造血、凝血、调节血流量、溶解纤维蛋白、再生、代谢及解毒等7大功能。

(1)肝脏的造血功能

成年人各种血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也就是说人的骨髓是身体的主要造血“工厂”。而民间流传喝骨头汤对身体有滋补作用也是有道理的。胎儿发育到9~24周时,由于骨髓腔发育还不成熟,而肝脏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强,还存在多种造血物质,有“生产”能力,所以肝脏此时就成为人体主要的“造血工厂”。胎儿发育至5个月时肝脏造血功能逐步由骨髓代替,出生后几乎全部依赖骨髓造血,但是当血液量需要大量增加时,肝脏也可再次参与造血,就像个大工厂随时根据国家需要生产各种产品一样,肝脏也会根据人体的需要随时“生产”血细胞以补充单纯骨髓造血的不足。

(2)肝脏的凝血功能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手指外伤时出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然停止,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止血(也叫凝血),主要依靠以下三个环节来完成:①受伤局部的小血管立即收缩使伤口封闭;②受伤部位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促进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膜并聚集成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堵塞伤口而止血;③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聚合体,和血小板一同构成牢固的止血栓,从而可有效地止血。

(3)肝脏的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止血(凝血)功能无限扩大,止血栓不停地形成,不断地出现“栓塞”,那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止血栓不断扩大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平衡,“上帝”在造人时就赋予人一种抗凝功能,让血浆中还含有一种抗凝血的物质,称为“抗凝物质”。血管内还有一些物质可使血中纤维蛋白再溶解,这些物质构成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保持着有利身体止血、又能保持血流畅通的平衡关系。凝血系统绝大多数的凝血物质都在肝脏合成,且它的降解、促进凝血物质的清除都发生于肝脏,通过肝脏的正常代谢以维持正常的人体血液循环。

(4)肝脏血流量的调节

肝脏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每分钟可达1 500~2 000毫升,占心脏排血量的25%,这些血液2/3来自门静脉,1/3来自肝动脉。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轻微运动时内脏的血管收缩,到肝脏的血流量就减少,而剧烈运动时如踢一场足球,打一场篮球,为了“重点”照顾腿部及全身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体力完成比赛,流经肝脏的血液就更加减少。饱餐一顿以后,为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肠道的血流量增加,肝脏门静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样可把吸收的各种物质运送至肝脏。因此可以看出肝脏可以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血液的流量。

(5)肝脏的代偿及再生功能

肝脏有极大的代偿与贮备能力,平时只要有一部分肝细胞正常工作,即可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动物实验中,将动物肝脏切除70%~80%以后,并不显示明显的生理紊乱,这就说明肝脏即使已有轻度损伤,血液检查肝功能仍可不出现异常。

当肝脏因病被部分切除后,剩余的肝脏可很快地生长,随着其逐渐恢复至原来的大小,其生长速度即可减慢最后停止,此时肝脏的大小、重量可以和切除前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形状已和原来不同。

(6)肝脏的代谢功能

肝脏的代谢作用,首先是糖类的代谢。

在肝脏中,葡萄糖、果糖进一步分解,一方面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另一方面作为合成脂肪和蛋白质的原料,从肝脏运往全身各处。

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再次分解,转变为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为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

肝脏的代谢作用不仅限于糖类,也包括蛋白质和脂肪。

牛肉、猪肉及鱼类、大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食入后,经小肠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小肠吸收,通过门静脉系统运送至肝脏,并且在肝脏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这些新合成的蛋白质,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构成人体成分。

脂肪在肠管内经过脂肪酶的催化,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被吸收的脂肪酸大部分再被合成为中性脂肪,储存在肝脏内,或进入血液,余下的脂肪酸可储藏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也能转变为磷脂和胆固醇等其他脂类。

肝脏还进行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

维生素有很多种类,其本身并没有活性,必须在肝脏内进行化学反应,才能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因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活化”。肝脏功能不良时,无论摄入多少维生素,都不能有效活化,也就只能随尿液排出体外了。

肝脏还能使合成过多的性激素和垂体激素灭活,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恒定浓度。

(7)肝脏有解毒的功能

食物中所含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在肠道内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乙酰化、甲基化等多种化学反应,转变为无害的物质。这样,肝脏将外来和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分解、转化,并排除体外。

9.胰腺:一个十分朴实的器官

胰腺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它含有众多的腺泡,分泌胰液,能帮助消化碳水化合物(即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胰腺只是不停地埋头苦干,没有抱怨和伤感,是值得同情的器官。

胰腺是全身器官中最朴实的一个器官,从不抱怨或伤感。它长16~20厘米,重约70~80克。胰腺不像血液,不属于服务性行业,而是一个生产车间,每天生产1升多的高质量碱性消化液。胰腺的高科技产品还有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核糖核酸酶。此外,胰腺还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调节血糖浓度使之维持在正常水平。

当您吃了糖后,胰腺会释放出胰岛素,这是为了使葡萄糖进入细胞。您吃一块松饼会使血糖升高,胰岛素立即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使血糖水平降低,维持在正常水平。

然而,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大脑和神经对血糖非常敏感,它们要求血糖浓度保持正常。若血糖浓度下降到一定水平,大脑和神经细胞就会喊叫,要求快给它们提供能量食品。

在发生低血糖时,胰腺会像慈母一般,迅速生产和释放胰高糖素,胰高糖素到达肝脏,打开贮存葡萄糖的仓库,科学家称为糖原,此时,大量的葡萄糖补充入血,使血糖水平上升。在人类产生以前,动物的胰腺已过了千百万年的平安日子。但自从出现了糖,日子就不那么安定了,尤其是把许多精制糖放在面条、三明治、比萨饼、汉堡和所有糕点、糖果中,对可怜的胰腺来说,意味着警钟长鸣。

一只馒头吃完后,10 × 10?个胰岛素分子会争相进入血液。如此这般,血糖先升高,又下降。血糖下降后,警钟再鸣,迫使这个可怜的小腺体合成胰高血糖素,血糖重新上升,大脑和神经又现活力。

如此反复,胰腺永不能停止工作,心脏或胃等脏器工作累了会喊痛,但胰腺一直埋头苦干,从不抱怨或伤感,如此一干就是几十年。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终,我们注意得还是太晚了,胰腺生病了,胰腺生病早期没有症状,不像胃病的烧心,皮肤病的发痒。有的人从来没说过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医生还是可能告诉他:“你患了胰腺癌!”胰腺癌是癌中最致命的一种。

二、消化器官的保健与疾病的防范

1.胃的日常保健与胃病的防范

祖国传统医学将脾胃比喻为“后天之本”,保护好你的胃,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赢得兴旺发达的资本。

(1)胃的日常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不太注意胃的保健,结果损伤了胃的正常功能,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胃部疾病。

我国很早以前就提出医疗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所谓“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充分说明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而对于胃病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是预防的关键,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①注意食品饮食卫生。日常食用的家禽、家畜的肉,鱼以及蛋品中常有沙门氏菌寄生;海产品如蟹、螺等可带副溶血弧菌。烹饪这类食物时,应保证达到一定的温度及足够的时间,以杀灭细菌及破坏其毒素。

②定量进食,勿暴饮暴食。大量进食超过了胃的承受能力,势必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一般来讲,每餐最好只吃八成饱,若能在吃下顿饭前稍有饥饿感,可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进餐应定时,使胃酸的分泌有良好的节律性。粗粮、细粮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营养,又能保证每天摄入必要的维生素。

③戒烟,限酒。烟雾不仅对呼吸器官造成损害,对人的胃肠道也可以造成损伤。少量饮酒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增进食欲,而酗酒会对胃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使黏膜不易修复,造成慢性炎症。已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戒除烟酒。

④不乱服损伤胃肠的药物。如因病需长期服用,最好饭后服用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

⑤餐前餐中不大量饮水。餐前及进餐时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液,加重胃的负担。

⑥进餐时尽量保持心情愉快。不良情绪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引起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

⑦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由于胃肠道遇寒冷刺激时易出现痉挛,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故应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夏天入睡时也应将腹部盖好,防止受凉。

(2)胃病的防范

胃病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病证,而且多数是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对人们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只有预防才能防微杜渐,铲除病患于萌芽之中。

①谨防冰箱胃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得一些现代病。如冰箱胃炎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一种非炎症性胃痉挛。冷饮或冷食的刺激会导致胃黏膜毛细血管迅速痉挛收缩,胃黏膜缺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降低胃的杀菌和免疫能力,从而导致冰箱胃炎。

这种胃炎常在进食冷食或冷饮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但一般不出现腹泻。这种冰箱胃炎在少年儿童及青壮年人较多见,如老年人发生“冰箱胃炎”,还可能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预防冰箱胃炎的方法是:不要马上饮用冰箱内取出的饮料,应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再喝。幼儿、老人应少吃或不吃过冷的食物及饮料。

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预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溃疡病,是人们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及青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a.生活有规律。要注意按时作息,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睡眠充足。

b.加强体育锻炼。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不运化则四肢懒动,纳呆不食,这是温热内生之候。同样,四肢的运动可使脾气畅通。

c.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食低脂,低蛋白质食品。

d.戒烟、酒。

e.本病病发季节,可服药预防。

③胃癌的预防

胃癌是人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害非常严重。做好预防和早期发现工作,是战胜胃癌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早期防治,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

a.排除和控制可能的致癌因素。主要做好以下4点:

一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多食过度刺激性饮食,节制烟酒,定时定量进食,防止暴饮暴食,减少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率。

二是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少食高盐、熏制及油煎食物。

三是不食霉变的粮食及其他霉变的东西。

四是积极治疗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对经久不愈或有重度瘢痕组织的胃溃疡、有肠腺上皮化生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胃息肉及大根蒂的胃息肉病人,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b.发现易感个体,进行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5点:

一是有明确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者,应定期随访检查,并接受治疗。

二是近期有1个月以上胃病史,具有上腹不适、暧气等症状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是近半年内有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史,且直系亲属中有明确胃癌病史,应作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是有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而又排除患有肝炎等疾病的病人,要作胃肠X线检查及纤维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是在胃癌高发地区,年龄在30岁以上,有胃病史的病人,应定期参加胃癌普查。

2.肝脏的保护与肝病的防范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肝脏又是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保护肝脏应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辅疗和戒除陋习等多方面入手。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在新陈代谢、解毒等许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护好肝脏。

(1)保护肝脏10要点

①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程长,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甲型肝炎。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以及注射、针炙时要严格消毒,防止传染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②得了肝炎应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及运动,配合用药,尽快治愈,防止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③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收拾、盛放鱼虾的刀、案板和容器要生熟分开。加工完生鱼的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后再加工其它食品,预防肝吸虫病。

④许多药物在肝内解毒,因此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嘱,不可随意使用药物及加大用药量,尤其是对肝脏影响较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优降宁、利多卡因、氯口丙嗪、利眠宁、伯氨喹林、左旋咪唑、抗癌药、苯妥英钠、激素及内分泌药等,更不可随意使用。

⑤砷、铅等重金属盐类及农药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炎,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⑥应注意适当的营养和运动,切不可一味增加营养而又不愿活动,防止发生脂肪肝。

⑦烟、酒对肝脏破坏力均很大,应戒烟和少饮酒,尤其要少饮烈性酒。

⑧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一定要预防这两种病的发生,以利于保护肝脏。

⑨定期体检及化验肝功能。

⑩发现食欲不振、厌油、肝区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脂肪肝的预防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脂肪在肝脏内异常蓄留造成的一种疾病。有些人对脂肪肝不以为然,认为脂肪在肝内过多积存没什么了不起,如同脂肪在皮下蓄留,不过是个胖子而已。其实不然,脂肪在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存留是有一定限量的,超过了限量就影响了生理功能而造成疾病。我们在这里要郑重地宣布脂肪肝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正常”现象。有了脂肪必须治疗,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①去除病因。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要戒酒,并给予足量蛋白质饮食,能有效地去除肝内积存的脂肪。已经形成脂肪肝者一定要戒酒,否则不易治愈。未形成脂肪肝者只可少量饮酒,每次不可超过60克,不要空腹饮酒,或只吃少量的菜而“干喝”,这样会增加对肝的损害,也同时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脂肪肝。参加宴会时不可“多吃多喝”,适可而止,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肥胖病与肝炎后肥胖都要减肥,少进甜食。

②调整饮食。许多原因都可以引发脂肪肝。但临床上就其发生频率来说,80%~90%的脂肪肝是由饮食不当、营养失调所引起。据调查,发生脂肪肝的第一原因是经常参加宴请,饮食又无节制,使脂肪在体内逐渐积存起来。调整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有了脂肪肝治之、无脂肪肝防之的重要措施。脂肪肝从“食”上得也必须从“食”上治。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③加强运动,保持热量平衡。脂肪被吸收到体内必须得以利用而消耗掉,这才是正常的规律。首先人体不要过分地摄取脂肪,饮食适量也就可以了。同时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把它消耗掉,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来消耗脂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减肥。人过四十不要发懒,越是发胖就越要尽早地锻炼。特别是那些体力活动少而又有肥胖家族史的人,要过好四十多岁这一关。多加锻炼,保持不胖,不但可以预防脂肪肝,而且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已肯定能导致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由于肝炎对人们的健康危害甚大,因此要认真对待肝炎的防治。

①控制传染源。

a.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肝炎的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乙型肝炎急性期最好隔离至HBSAg转阴,恢复期不转阴者,定期随访。

b.对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禁止献血和从事托幼机构、食品行业的工作,应注意个人卫生,如不与他人共用修面用具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

a.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海产品。

b.加强饮食、环境卫生管理,对于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用具,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c.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各医院应建立专门的肝病专科门诊,病房,病案,用具应单独分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d.防止母婴传播,对于HBSAg、HBEAg阳性者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e.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血及生物制品中若检出HBSAg阳性不得使用或出售。

f.托幼机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度,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③保护易感人群。

a.在甲肝流行期间,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均应注射甲肝减毒活疫苗。

b.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c.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接种。

3.保持肠道健康与肠道疾病防范

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每天由口而入的有各种饮料、食物等等,使肠道不断受到侵害,因此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很高。

(1)保持肠道健康的主要方法

要保护好您的肠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①严把“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每餐只吃八分饱,如在吃下顿饭前稍有饥饿感,可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细粮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营养,又能保证每天摄入必要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因为纤维素可以促进食物在肠道内向前推进,保持肠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进消化,防止便秘。但长期吃粗糙、过硬的食物或狼吞虎咽,食物不能在口腔中充分嚼碎并与唾液混合,这些食物会损伤食道和肠道黏膜。

②提倡戒烟和适量饮酒。如果已有消化系统疾病应马上戒掉烟酒。过量饮酒会造成肠道急性或慢性炎症。吸烟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看到吸烟患者的溃疡不容易愈合,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黏膜前列腺素E的合成减少所致。

③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污染食物,不吃变质食物,不吃街头无卫生保障的食品。吃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急性肠炎和菌痢等。

④不乱服损伤肠胃的药物。某些治疗感冒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损害肠道和胃,使之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导致溃疡,严重者还可出现呕血、黑便,尽量不要服用。

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是由植物神经调节的,而精神因素与植物神经的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对肠道的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2)肠道疾病的防范

人每天都离不开饮食,肠道每时每刻都在运作,所以饮食中的致病因素往往是肠道疾病的隐患,而怎样做好防范疾病的侵入,便要重点从饮食和改善自身生活习惯做起。

①便秘的预防。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除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便秘不仅是痔瘘等肛肠病的发病诱因,而且还可以引起和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甚至引起肠癌,必须引起注意,积极预防。

a.要多喝水。在水分不足时,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治疗便秘,都是事倍功半,若是在补充纤维素时不同时喝水,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便秘。专家建议每天除喝汤外,还需喝5~6杯水,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

b.多吃高纤维食物。由于膳食纤维会增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通过的时间,使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接触肠黏膜的机会减少。同时,不可溶性纤维可以吸收部分有害物质,减少毒害,使大肠癌发生的机会大大减少。

c.多吃植物性食物。因为植物性食物不仅含纤维素,而且含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如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它们具有消除自由基、增强免疫机能等功效。建议多吃全谷类、干豆类、海藻类、根茎类、新鲜蔬菜及水果等食物。

d.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时间就要排便,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②大肠癌的防范。在各种癌症中,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在九大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而去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手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50%,对人们生命已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预防大肠癌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a.积极防治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对有结肠息肉和腺瘤要极早手术切除,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血吸虫病,积极治疗便秘。

b.不要接触石棉、杀虫剂、除草剂及有害金属,不要接触放射线。因为这些毒物和放射线是引起大肠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c.在饮食上,尽量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鱼、禽、瘦肉、低脂肪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物;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饮含酒精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