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唐朝好媳妇
2078900000357

第357章 流言

立政殿中,长孙皇后慵懒地躺在纱帐之中,一只皓腕伸出帐外,搁在榻旁边一只锦墩上,手臂下还垫着一个软软的小包袱。

一名年过花甲的老太医放下搭在长孙皇后手腕上的双指,脸上露出几分拘谨的神色,拱手道:“回禀皇后,皇后的凤体只是由于近日气血郁结才会偶感不适,照前服用那位孙先生开的方子,然后多出去走动、走动,自然会心情舒畅,气血归脉。”

虽然不肯承认,但太医院那些位都不得不赞叹孙思邈的医术,那些太医虽然嘴上将孙思邈说成是野路子,但私底下都是将他开的方子研究了个底透,就像眼前这位,也是数世家传的名医,却也开不出比孙思邈更为合适的方子,不过他倒是实诚,诊出病况后,直接推荐使用原方。

“有劳罗太医了。”

听到这位太医的话,长孙皇后松了口气,嘱付侍候在旁边的内侍给罗太医打赏。

前些日子听到了些宫里宫外的传言,长孙皇后联想到前朝发生的一些事故,心中不禁郁结,故而卧榻不起……她这一病不打紧,却是惊动了李世民。李世民担心长孙无垢旧病复发,连忙召了太医进宫诊治,此时得到确切的消息,长孙皇后在罗太医走后,立即派内侍将消息禀报李世民,同时也自有人吩咐煎药事宜。

“娘娘,长孙大人在外面求见。”一个宫女进殿禀报。

“请他在外面稍等,本宫更完衣就出去。”

虽然是自己的亲哥哥,毕竟有尊卑、男女之别,长孙皇后自忖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当然不便在卧房见客。

“微蔬恭喜皇后娘娘身体无碍,此乃万民之福,大唐之幸!”长孙无忌坐在下首,拱起双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俩兄妹关系原本就好,长孙家族的崛起故然是长孙无忌本人的才干,但与长孙皇后更是大有关系,毕竟这天底下有才的人多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天地。而长孙皇后的健康就是长孙家的定海神针。

“谢谢你,大哥!”

长孙皇后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虽然说她不热衷于争权夺利,可毕竟也关系家族的兴衰,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在外掌管家族事务,恐怕好好一个家族就会被一些不肖子弟败坏,何况她的儿子将来也要得到舅舅的助力。

“不过娘娘也千万不能大意,这药还是要定时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娘娘系社稷安危于一身,一定要保重,切勿思虑过甚!”长孙无忌劝道。

长孙皇后脸上不期然的又现出一抹忧色,佛家所说‘因果’,她小名叫做‘观音婢’,家里其实也是信佛的,这次犯病的‘因’,就在于宫廷内外传扬的储君一事。

在原先的历史上,有不少人就东宫太子一事发出反对的声音,其原因不外有两点:

一则要拍李世民的马屁。越王李泰(他是贞观十年改封的魏王)渐渐长成,而且颇具文采,深受李世民喜爱,而且因为溺爱他,迟迟不遣其就藩,留居长安;其二则是李承乾因为足疾,被一些大臣认为有失君王的威仪,不管这话是不是为了拍李世民的马屁,但确实是很动摇人的。

但在这一世上,因为某只蝴蝶的翅膀不小心地扇了几下,至少李承乾身体健康完好,而且学业方面虽然谈不上文采出众,至少用现在的话说,品学兼优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一干大臣的辅佐下,处理公务也做得很好,多次得到李世民的表扬。

尽管如此,当李世民表现出喜爱李泰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因为利益关系靠向李泰,于是乎各种谣言接踵而至……俗话说,三人成虎,就算是以长孙皇后之贤,也不能不忧心忡忡。

“咳。”

看到长孙皇后有些神情恍惚,长孙无忌干咳了一声。

长孙皇后蓦然惊觉,挥手命左右退出去。

“皇后娘娘可是在想近来宫外的传言?”长孙无忌捻着长须问道。对于他这个妹妹的性情,他十分了解,李泰和李承乾都是她的亲生骨肉,用民间的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做为皇族贵戚,他们都很了解这种传言的可怕,远的不说,‘玄武门之变’就是他们心中永远的警钟,做为身历其事的人,不可能心中没有感触。

“大哥,你也知道,乾儿生性内向,而泰尔素来争强好胜,我只担心如此下去,恐怕将来……”长孙皇后说不下去了。

“皇后娘娘既是担心将来发生不忍言之事,何不让泰儿去就藩?”长孙无忌明言道。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是他独创,朝中大臣已经有人奏请,只是李世民亲近小儿子,不肯答允。

“这个,大哥,泰儿还小……”长孙皇后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孩子在他们面前是永远也长不大的,何况李泰确实才是个十余岁的孩子。

“皇后娘娘,当断不断,必受其害,虽然这样有违人之常情,却可保得皇家天伦,况且如果是想念越王,也可定期召越王回京,如此可保君臣、父子、手足之情。”长孙无忌进言道。

对于李承乾,长孙无忌早些时候是不太看好的,担心他性情过于敦厚——说穿了就是没有什么主见,但随着李承乾渐渐长大,他也发现李承乾处事干练,性格也渐渐地变得自信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同样注意到那个对太子的性格产生了绝大影响的女人——夏小婉。

俗话说,主择臣,臣亦择主,就算不看在妹妹的份上,长孙无忌也会将宝押在李承乾身上,在考虑了一会之后,长孙无忌像是在感慨:“太子长大了!”

太子长大了?

长孙皇后有些不适应长孙无忌的跳跃性思维,刚才还讨论越王李泰的事情,怎么一会儿工夫又说到太子身上了?

忽然,她心中一动道:“大哥说的是,乾儿已经长大了,本宫也觉得乾儿应该有一个太子妃了,不知大哥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长孙无忌的眉眼中露出笑意,他知道长孙皇后已经听出自己的意思了,“兵部侍郎侯君集有一有,名叫侯宁儿,贤良端淑,正适合主持东宫。”

长孙皇后闻言倒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几年不见,宁儿应该长成大姑娘了,大哥,等皇上过来,我就跟他商量太子妃一事。”

侯君集也是不输于李靖和李绩的一代名将,也是玄武门事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更是深受李世民宠信的重臣,如果李承乾和他的女儿结亲,朝堂上的话语权自然要更重一些,确实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奥援。

“如此,那微臣就要提前恭喜皇后娘娘了。”长孙无忌再一次拱手向长孙皇后道贺。

“大哥,现在殿内就我们兄妹二人,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长孙皇后深深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开口问道。

“皇后娘娘明鉴!”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这个妹妹也是绝顶聪明,便笑了笑道:“微臣此来,也是为宫外流言而来。”

长孙皇后的眉头微微蹙起……这件事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说实话,她对自己的哥哥还是很有看法的,这是任何一个做母亲的都难以避免的——没人会喜欢这种将自己与孩子分开的建议,哪怕是明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看到长孙皇后这个神情,长孙无忌也是一阵无奈,但是,于公于私他都均可避免。表面上看起来,无论李承乾和李泰都是他的亲外甥,似乎谁当皇上对他这个母舅都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大大的不然。

于公,他是朝廷重臣,又是皇亲国戚,如果太子不安其位,必定会导致国本动荡,于国不利,他这个朝廷重臣便有失职之嫌;于私,他是力挺李承乾的,而现在那些力挺李泰的,可以说都是与长孙家族不眭的,皇家最薄骨肉情,何况他这个娘舅?一旦李泰掌权,就算不计较他先前支持李承乾的事情,也会为了那些支持者的家族利益而牺牲他这个娘舅。

若是李承乾不堪扶助,那也就罢了,可李承乾的表现比想象中好得太多,作为舅舅,如果他还是犹豫不决,那可就枉负智囊之名了。

“皇后娘娘,所谓流言,无形无质,过一阵自然会消散,只是太子殿下这一段时间的一些动作,有些太过急躁了。”长孙无忌轻声说道:“太子殿下举止虽然依旧沉稳,人前应对亦很得体,但受这一段时间影响,回到宫中之后常有发泄之事,而且频召大臣入宫咨议,微臣恐长此以往,于太子不利啊!”

“大哥,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解决?”长孙皇后问道。

“听说舅舅(高士廉)不日返京,不若让太子请缨,前去解决沧州之事。”长孙无忌说道。

“大哥所言极是。”

长孙皇后略为沉吟,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