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
2079400000044

第44章 隋

独孤氏——文帝杨坚皇后

独孤氏出生将门,经历过北魏末年的战乱,随父母逃到长安。在喜爱读书,深得其父的宠爱。独孤氏14岁时,成为身材颀长、照人有神的美丽姑娘了,引得众家大族子弟慕名前去求聘。环顾满朝青年子弟,在独孤信最后选中北周开国勋臣杨忠的长子。

独孤信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杨坚,要亲自考察一番。有一天,特意摆下酒筵,宴请杨忠父子及几个知己朋友。席间,独孤信有意考问杨坚说:“我与你父亲在战场上出生人死,今天才获得些功名。你还没有经历过战场考验,你有什么打算?”

杨坚稳重回答:“我常听家父称赞大人用兵如神,谋而后动,声振邻国。我如果上了战场,当以大人为榜样,建功立业。”独孤信笑着问:“子侄平日喜欢练何种武艺?”“刀枪弓马,每日必练。为帅者要武艺出众,重要韬略修养。项羽虽能敌万人,但智谋不及刘邦,落得自刎乌江的败局。”

杨坚这番话使独孤信十分赞赏。说:“你将来的造就,一定在老夫之上,好好努力吧!”独孤信对杨坚通过考验,把幼女嫁给了他。

独孤氏与杨坚婚后不久,靠父亲荫官为车骑将军。当时正值北周明帝宇文毓统治时期。明帝宇文毓密遣相术家赵昭观察,如果杨坚有帝王之相,就除掉他。赵昭见到杨坚,气宇不俗,上身特别长,一对三角眼,声音铿锵有力。赵昭对杨坚直言相告:“将军之相,真乃五百年难得一见。中央凸起,一直贯入顶,相术上称之为‘五柱贯顶’。此相当为天下之君。愿将军不要忘了我今天的论断。”

杨坚怕赵昭是试探自己,慌忙答道:“我不过是一介凡夫,惟一的希望就是能效法父亲,为国效力,别无他求。”赵昭真心实意地说:“时机未到,不可露锋芒。宇文大冢宰忌贤害能,将军要特别小心才是。”赵昭回到皇宫奏禀明帝说杨坚虽奇,顶多只不过做到柱国的军职,消除了明帝心中的疑惑。

杨坚听了赵昭的话后,回到家中,对独孤氏谈起了这番经过。杨坚一把拉住独孤氏的手臂,走到窗前,伸开左手,将手心迎向窗前的阳光,只见杨坚的掌纹明显地组成一个“王”字,同时,左右两手的掌心下端,各有一个回旋螺纹。独孤氏看后大惊:“掌心有螺纹,主大贵,你两手都有,又有‘王’字在上,确是异相之。”

说:“看来,你的确不是常人,现在权臣当道,你要特别小心。依我看来,成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帮助才能成事。你应该结交几个真心朋友才是。”

执掌大权的大冢宰宇文护疑忌杨坚,有意杀他,但都被杨坚逃过。明帝受宇文护的辖制,一心想除掉他,不料宇文护竟先下手把明帝毒死。继立的武帝,即宇文邕,武帝亲政整练军队,灭了强敌北齐。此时杨忠已死了,杨坚袭爵为隋国公。在多次征战中,杨坚功勋显赫,加上杨坚的好友郑译等人在武帝前不时吹捧,杨坚的声誉日渐上升。武帝的太子字文赞16岁时,择杨坚的长女为太子妃,这样杨坚成了太子的丈人。

武帝驾崩,太子宇文赞即位,史称周宣帝。周宣帝性格暴躁,嗜酒如命,喜怒无常。杨坚以皇后之父被任命为大后丞。宣帝远游时,就派杨坚居守。杨坚借机弄权,为讨好内外,对宣帝也时常规劝,要他注意政事。宣帝渐渐感到不耐烦而对杨坚不满。

杨坚已不再被皇帝信任,被外放任扬州总管。杨坚氏准备起身去扬州时,郑译传来消息,宣帝因饮酒过度,已昏迷两天,怕有变故。杨坚得知后,便与独孤氏商议。独孤氏说:“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走。机不可失,你装成失足扭伤,不能行走,延缓行期。赶快找刘防、郑译一班好友密议。”

杨坚依独孤氏的主意而行,一面装着脚痛,宣布行期延缓,一面秘密与刘防、郑译等商议,定下策略。

宣帝宇文赞暴饮昏迷了10天,郑译乘机草拟一诏令,策命杨坚入朝辅政,并都督内外军事。在皇帝病床前宣读,当时宣帝不能言语,算是宣帝口授诏书,立刻正式宣布。杨坚轻易取得辅政大权。他立即进居朝堂,施展权谋,以郑译、刘防为心腹,并乘宣帝未死,假称赵王宇文招嫁女于突厥,尽召诸王人京。宇文赞两天后,7岁的太子宇文阐继位,杨坚身为摄政,大权独揽。

杨坚的作为,渐渐显出揽权的野心,遭到诸王的反对。赵王设宴请杨坚,准备在宴席上以伏兵杀杨坚之。杨坚在随从元胄的保护下,免遭暗杀。独孤氏看到杨坚的处境,便说:“无毒不丈夫,你不要顾忌太多。”

独孤氏话,起了很大作用。杨坚命人告发赵王等同尉迟迥的叛乱有勾结,一气杀了5个亲王和他们的全家老小。凡是不附和他的朝臣也被一一翦除。

杨坚在两年以后,时机成熟,在郑译、刘昉的策动下,杨坚逼静帝宇文阐让出皇位。杨坚公元581年,登上帝位,建立隋王朝,为隋文帝,独孤氏被立为皇后。

杨坚登基以后,志得意足。他勤于政务,政治才能颇高,在他冶理下,国势日强。

杨坚和独孤后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直至独孤氏去世,杨坚的后宫才设立妃嫔,独孤后一直在幕后为杨坚出谋划策,因而杨坚既爱又畏独孤后,对她言听计从。每天上朝,独孤后总要陪杨坚共乘一坐舆,杨坚在前殿听政,她就坐在后殿等侯;杨坚如有失误,独孤后立即指出,杨坚下朝,他们又一同回内殿,可谓是夫唱妇随。

独孤后并没能超越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立为皇后后,凡事都要遵守礼的要求,她教育几个公主。

独孤氏生性非常节俭,不好华丽。一次幽州总管献给独孤氏一筐明珠,价值连城,精美绝伦,独孤氏不为所动,说:“这些东西我用不着。现在边塞上战事频繁,将士们都很疲惫辛苦,用它犒劳有功的将士们吧!”

独孤氏作为皇后,遇大事能从大局出发,为江山社稷着想。如独孤氏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犯了死罪,杨坚念其和皇后的亲戚关系,准备赦免他。独孤氏知道此事,对杨坚说:“处理国家大事,怎么能顾念私情呢?”随之,崔长仁被处死。独孤氏的深明大义。博得了臣子们的称赞。

独孤氏由于痛恨男人纳妾的心理,导致了太子杨勇失欢于她。最终被杨广取而代之,演出了一幕家庭悲剧,使杨坚辛勤建立的大隋王朝随之覆亡。

独孤氏为相坚生育了5个儿子,杨坚常自豪地对臣下说:“朕别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不像前代帝王内宠多,兄弟间互相纷争,亡国之道,莫此为甚。”杨坚长子杨勇,次子杨广,杨勇品性宽厚,恣意任性,没有心计。杨广生得仪态俊美,善于察言观色,深藏心计。5个儿子中,独孤氏最喜欢杨广。杨坚登基以后,杨勇因系长子,被立为太子,杨广被封为晋王。杨坚开皇八年(588),兴兵大举伐陈时,杨广为行军元帅,统御各路军马,战功卓着,也赢得杨坚的喜爱。

独孤氏与杨坚的长子太子杨勇的妃子元氏,是前朝北魏的皇族不够美丽,杨勇不宠爱她,而是宠爱出身低微的幸姬云氏。为此,独孤氏常斥责太子,要他礼爱元氏,太子只是表面应付。

独孤氏常常派人伺察太子杨勇的举动,很多事情使她不满,因此少不了在杨坚面前说这个儿子不堪重任。而品性宽厚的杨勇又不够警觉,他并不因此而约束自己。一次大阅,杨勇在他的铠甲上加上了金珠等装饰,杨坚很重视节俭,为此,杨勇受到了斥责。又一次冬至节令,杨勇在太子宫接受百官贺节,场面极铺张。杨坚得知后,大为气愤,责问众臣。怀疑太子暗中弄权收揽人心,对太子很不放心。杨坚又见东宫太子宿卫有几千人,于是下令将其中精壮者选入皇帝的禁卫军。晋王杨广觉得有机可乘,遂设计图谋夺取太子宝座。

杨坚崇尚节俭,就把家布置得十分寒素。杨广表面上谦逊有礼,因此获得许多朝臣的称赞。杨广和夫人萧氏,还在母亲独孤氏面前大献殷勤,显得十分恭敬孝顺。杨广和萧氏同寝共食。独孤氏面前夸赞晋王夫妇的美德。日久天长,杨坚也对他刮目相看。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镇守南方。杨广得知母后对太子杨勇极为不满,觉得取代太子大有可为,遂和心腹定下计谋,深交杨素,以便让杨素帮助他谋求皇太子之位。

杨勇渐渐觉察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发生动摇,因而大为惶恐,杨坚深感忧虑,认为自己处境危险。杨广见时机成熟,派人胁迫姬威诬告太子杨勇谋反。杨素一手遮天,搜罗太子过失,把太子杨勇饲马千匹和将庭前枯树根制成火燧千枚等事说成是蓄谋政变。杨坚听信馋言,遂于开皇二十年(600)将太子杨勇废为庶人。

两朝后杨广被立为太子。仁寿三年(602)年,五十岁的独孤氏因病而离开了人间。

萧氏——炀帝杨广皇后

萧氏生于太建元年(570)二月二日,江陵(今湖北沙市)城内后梁宫中(按江南风俗生在此月命不好,此日更不吉利。曾占卦都不好。),身为一国之君的萧岿为了自己的社稷是不能允许这样的“灾星”留在家里的。想把他的骨肉弄死,张姬苦苦哀求,萧岿决定把这个小生命送给别人。第二天被送到萧岿的远房亲族托萧岌夫妇收养。

萧氏8岁时,萧岌夫妇便相继谢世了。孤苦无依的萧氏只好辗转投奔舅舅张轲。张轲老两口辛勤耕作,过着清苦的日子,再添上萧氏,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有时等米下锅,小小的萧氏也得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以维持生计。张轲夫妇对萧氏如亲生女儿一般,力所能及地养育萧氏,他们教萧氏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们还教萧氏读书认字。萧氏天性聪颖,在贫困的环境中,但仍然成为一个知书达礼、颇有教养的女子。

萧岿开皇三年(583)的一天,派人匆匆赶到张轲家里,说萧岿有急事,暂让萧氏回家一趟。立即动身。萧氏坐在疾驰的车里。思想万千,是凶是吉忧虑起来。

隋文帝杨坚次子晋王杨广已年满16岁,到了选王妃的年龄,文帝和独孤后为此大动了一番脑筋。独孤后提出最好从南方的名门望族中为杨广挑选王妃,文帝十分赞同,二人一拍即合。他们左思右想。最后一致以为当时南方的名门望族中最为门当户对、江陵后梁王萧岿了。于是,杨坚派使者陈中带厚礼去萧家提亲。萧岿喜出望外,倘能与皇帝结为儿女亲家,是他们福分。于是把家中3个女儿都叫出来,可陈中看来看去都不行,眼看这门婚事已没希望。这时,有人小心翼翼地向萧岿提起了寄养在张轲家的萧氏,萧岿欣然同意,派人立即去接。没想到萧氏美丽端庄。与前几个大不相同。萧岿没想到14年前被他遗弃的女儿,长得如此动人。陈中也顿时惊呆了。向萧岿道贺,回去禀报文帝杨坚。

萧氏被迎到长安,文帝和独孤后亲自召见。见文帝问了些南方习俗和萧家的情况,萧氏对答得体,独孤后甚为满意。萧氏正式进了皇宫。为晋王妃。

杨广仪容俊美,萧妃十分欣慰。杨广对这样一个温柔贤惠、美丽端庄的妻子更是百般恩爱,夫妻十分和睦。杨广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装出克勤克俭的样子,收买大臣与宫廷内侍,中伤太子畅勇。懦弱无能;杨广杨坚与独孤后渐渐相信杨广,杨坚于开皇二十年(600)将杨勇废为庶人。杨广封为太子。杨广于大业元年(605)登上皇帝宝座,封萧氏为皇后。

杨广继位后,大修洛阳宫室,搜罗天下奇珍异宝,凿通运河,巡幸江南,使萧氏感到不安。

杨广在大业三年(607),下令开运河、造龙舟,准备一次盛大的水上游历。一时江南震动,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萧氏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必须阻止炀帝此次活动。她特地有一天在院中设酒筵请炀帝来赏花。萧后见炀帝兴致正浓,便诉说了独孤太后:“母后驾崩前曾说了一段话,我告诉你,”杨广急问:“母后说啥?”“她老人家认为你简朴恭孝、自守甚严,将父皇基业托付给你最放心。可你现在……。开运河、造龙舟耗费钱财不说,使多少百姓无家可归啊。”杨广仍不甘心地说:“皇后,你太过虑了。父皇留给我一个统一富足的大帝国,国库里的钱堆得像山一样。钱是供人享用的,像父皇那样空做守财奴,岂不自寻烦恼。我现在富有天下,是老天对我的恩赐,若不享用,岂不辜负了上天的美意。”萧氏听了此话顿时失望了。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作了一篇《述志赋》:“古圣贤遗训和做人道理我不能忘怀,我的愿望是做一个周文王夫人周姒那样的贤良圣母,为国家培养出周武王那样的英才;做一个像齐威王虞妃那样的贤妻内助,规劝君王勤政爱民,致君尧舜之上……”仅借此文章表达对炀帝的希望劝规。

炀帝临幸萧后住处,无意看到了这篇文章。他一面读,一面赞道:“写得好,没想到皇后居然有此文才,真是可佩可敬呀。”萧氏心中暗喜。炀帝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说:“皇后。所谓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我取大业作年号,就是要追求秦始皇汉武帝的伟大事业,生有荣名,死有遗业。”“皇后,我讨厌别人劝我。希望你不要再说这些不中听的话了,这样徒惹你我不高兴。”萧氏听到这话。如冷水浇头。清醒地认识到炀帝到了已彻底不可挽救。

炀帝在八月仲秋,亲率龙舟数千艘、随从两万多人巡游江南。第二年四月才返回洛阳。此时,太子杨昭已19岁,冒着七月天气酷热,从长安赶朝一路中暑,不久就病亡。萧氏听后伤心落泪,再劝炀帝。杨广失去爱子,深感悲伤,杨广答应萧氏的劝戒不再远游。

杨广要去塞外炫耀武力。下令修筑直通太原的大道,亲率三宫六院、百官甲兵50多万人浩浩荡荡直趋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附近)。在胜州行宫里,杨广接见面礼了原父皇杨坚曾用亲政策将宗室汝号为义成公主下嫁突厥。屈驾给她一王室之女、番邦之妻无上的殊荣,义成公主十分感动,更有一种如见亲人的感觉。

杨广从大业四年至十二年(608-616),两次巡游江都,一次巡长城,三次攻打高丽,损兵折将,到处都有逃亡的将士聚众为盗州。杨广大业十二年(616),仍下令游江都(今江苏扬州)。萧氏及忠正大臣极力劝阻。杨广不但不听,反而一怒之下杀了不少忠臣,到了江都后,置朝政社稷于不顾,沉湎酒色。萧氏觉得再继续下去有亡国的可能。她规劝炀帝:“皇上,现在群盗四起,你怎能放弃朝务,安心享乐?这样下去,大隋江山不稳。”杨广说:“说得严重,你这是杞人忧天了。”萧氏又劝说:“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皇上再执迷不悟,恐怕将来不能再安心享乐了。”并未能使炀帝振作起来,他对日益严重的局势丝毫没有办法。远在突厥的义成公主闻知隋朝被灭,萧后被执,便促使启明可汗之子处罗可汗发兵围困窦建德,逼迫窦建德生擒宇文化及。义成公主派专使迎接萧后,萧后从此就过上了背井离乡、流落异域的生活。

唐朝次将李靖贞观四年(630),率军大败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得知萧氏尚在塞外,迎接返回长安,颐养天年。

萧氏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活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接到长安后,得到十分关照,却弥补不了她心中的悔恨,慢慢积劳成疾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