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
2079600000040

第40章 直言进谏帝王明镜(3)

魏征经历了隋朝末年的动乱,深切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隋炀帝多次发动对外战争。隋炀帝曾三次对高丽用兵,动用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天下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招致了人民的暴动,最后被人民所推翻。这个教训对于唐太宗和魏征等人,都是非常深刻的。在贞观初年,一个新的王朝刚刚建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这个时候如果在对外关系上处理不当,就可能使已经十分衰败的国内经济,遭受到更大的破坏。所以,在对外关系上,魏征等人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说的是,要务求自己国家的内部安定团结,只有本国强大了,周边的国家才能臣服来朝。所以在这个原则指导下,魏征向太宗进谏,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提倡相互间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正确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不要轻易动用武力。在一些具体事件的处理上,魏征也一直是秉承这样的原则。如在对外交往中,有一次当唐太宗派去西突厥立乙毗沙钵罗为可汗的使者还没有回来,就又派出了进行马匹交易的使者,魏征认为这样做有点重利轻义,好像唐朝把马匹交易看得比立可汗还要重要,这样虽然在贸易上获利了,但却已经失去了道义。魏征主张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一定要讲德、重义,不要一味追求利益。唐太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招回了进行马匹交易的使者。

6、皇帝私生活上,让唐太宗时刻牢记前朝灭亡的教训,约束自己的行为。

唐太宗经常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人们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要借助于明亮的镜子;君王要了解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所以在皇帝的私生活这个方面,魏征也常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当面指出批评,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虽然当时可能有些恼怒,但在魏征充分的说理下,都能心服口服,最后接受魏征的谏言。

如贞观二年(628),魏征当时担任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有一位姓郑的官员家里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双全,京城之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那样出众的女子。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唐太宗就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但是这件事情被魏征知道了,本来这事属于皇帝的私生活,魏征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可以,完全可以无须过问,但是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给城中的一个姓陆的人家,便立即入宫向太宗进谏:“陛下您现在是天下百姓的父母,应当抚爱百姓,为他们的忧愁而忧愁,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当您居住在华丽的宫室台榭之中,就应该想到的是天下的百姓是否都有房子住;当您品尝着人间的山珍海味时,您应该想到的是天下的百姓是否还在忍饥受冻;当您后宫的嫔妃围绕在您身边的时候,您也要想到百姓家是否享有夫妻间的欢乐呢。现在姓郑的官员家的那个女孩子听说早已经许配给陆家了,陛下您没有详细的查问,就要把那个女子纳入宫中,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这难道符合您作为天下百姓父母的身份吗?”太宗听到了这样的话,非常吃惊,马上表示对此事情确实没有调查清楚,深表内疚,决定立刻收回成命。但是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魏征所说的郑家女孩许配其他人家的事情是假的,力劝太宗不要更改诏令。这时,陆家的人也赶忙派人递上表章,说明自己和郑家以前虽然有一些钱财上的往来,但并没有儿女定亲的事情。唐太宗此时不知该听谁的了,就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现在之所以否认这件事情,是畏惧皇上您的权势,他们害怕您日后会借口这件事情来加害他们家,所以不敢承认了。这里面的原因明眼人一看便知,所以他们会这样说就不足为怪了。”太宗听后,恍然大悟,便驳回了房玄龄等人的上书,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又如贞观六年,经过一段时间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生产恢复了,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这时有的大臣就认为天下太平,鼓励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皇上的功德和彰显国家的富强。但是只有魏征反对,唐太宗大惑不解,也对魏征的劝阻行为有些恼火,就质问魏征:“你不主张朕到泰山去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够高,德行不够普泽天下,国家不够安定,周边的外族不够臣服,天下百姓的不够安居乐业吗?”魏征对这样的责问,一点也不胆怯,回答说:“陛下您的功劳虽然很大,但是天下的百姓受到的益处还不是很多。自从隋末天下大乱,到现在天下损失的户口也没有完全恢复,国库还很空虚,这个时候您驾车冬巡,随从一定过万,这样浩浩荡荡的人马,要受到沿途官员的接待,开支一定很巨大,这样所经之处的百姓在经过战乱之后,哪里承受得了。况且您到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必然会有很多国家都会来此聚集,远方来的国君也一定会有随从人马。但是陛下您现在看看如今的中原一带,饱经战乱,人烟稀少,灌木丛生,那些万国的使者和远方的君主看到我大唐帝国如此虚弱,能不产生轻视的心吗?如果您对他们的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如果您为此减免百姓的赋役,也无法减轻人民的痛苦。所以,请您设想一下,这样一件只是为了赚得虚名却要深受其害的事情,您为什么要去做呢?”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觉得有道理,就决定不去封禅了。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唐太宗是非常看重魏征的谏言的。正是因为魏征能够屡次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的时候,只要是对的,他也敢坚持自己的道理,厉言劝谏,从不退让,在皇帝的私生活方面,魏征也常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当面指出批评,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虽然当时可能有些恼怒,但在魏征充分的说理下,都能心服口服,最后接受魏征的谏言。所以,唐太宗有时也会对他产生敬畏之心。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好了,但却迟迟没有动身。后来,魏征偶尔问到了这件事情,太宗笑着说:“我当初是准备去了,但是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正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开心地把玩,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假装没有看见,故意在禀告事情的时候拖延时间,太宗也不敢把那只鹞鹰拿出来,最后,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但并不是每一次进谏,唐太宗都能欣然接受,有的时候,唐太宗会被魏征批驳得很恼火,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十分痛恨魏征。有一次,唐太宗心血来潮,带着一大群身边的随从,想要到郊外去狩猎,正要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进宫的魏征。魏征看到大队人马,不知道太宗要去哪?待问明情况后,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现在正值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长,飞禽走兽们哺育幼崽的时候,这个时候不适宜去狩猎。请您还是返回去吧。”唐太宗当时玩兴正浓,听了魏征的话,好似当头被浇了一头冷水,兴致大减,心想:我是一个拥有天下的堂堂大唐天子,整日操劳国事,偶尔闲暇的时候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一些哺幼的禽兽又怎么样呢?所以,根本就不把魏征的话放在心上。唐太宗命令魏征给自己闪到一边,自己仍然坚持出游,但魏征很顽固,就是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央挡住唐太宗的去路,坚决不让唐太宗带人去出游。唐太宗气愤至极,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

唐太宗回到了宫中,见到了长孙皇后,对刚才发生的事情仍然非常生气,嘴里念念不休。长孙皇后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唐太宗就把魏征不让他出游的事告诉了长孙皇后,并且嘟囔着说:“魏征这个老顽固,朕日后一定要杀掉,才能一泄朕的心头之恨!”长孙皇后听到这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正规场合才穿的礼服,然后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向太宗施行大礼,口中直称:“恭祝陛下,贺喜陛下!”长孙皇后的这个举动让唐太宗很是惊奇,也不知道她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道:“皇后什么事情要这样隆重呢?”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依臣妾所见,现在魏征敢于在陛下面前这样仗理直言,从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个圣明的君主。所以,我要恭喜您啊。”唐太宗听了一愣,转念一想皇后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平息了怒气,原谅了魏征。此事过后,长孙皇后还私下里赏赐给了魏征很多的东西,赞赏了他的所作所为。

从以上列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魏征性格耿直的一面,不畏权势,敢于在皇帝面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顾及皇帝的面子,忠言直谏,完全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考虑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在很多的事情上能给唐太宗很好的指导,成为唐太宗治理天下不可或缺的良师。

以史为镜编纂史书

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史的传统,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当朝的统治者通过研究古今的历史,从中找出治理天下的经验。唐太宗历经隋朝的战乱,亲眼目睹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所以在建国伊始,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太宗的支持和推动下,魏征也以总结历史教训为目的,特别是总结隋亡的教训为出发点,参加进行了一些史书的编纂工作。其实,唐朝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就很注意对前朝历史的编纂工作了。所以早在武德四年(621年),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令狐德棻向高祖建议:“近代没有正史可言,梁、陈、齐三代的史书尚且可以有据可循,但是到了北周、隋朝,史实多有失传。现在因为前后相隔的年代还不是很久远,所以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还是有所根据的,但是如果在经过几次改朝换代后,史实很有可能就湮灭了,不好再恢复和整理。陛下您现在所从事改朝换代的大业,尤其应该为前代修史,这样您的功绩才可能更好地流传下去。”李渊接受了令狐德蔡的建议,下诏撰修梁、陈、齐、周、隋、魏六朝的历史,但是因为当时修史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没有能在武德年间完成。唐太宗即位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新对修史进行了部署,除《魏书》不再重新修订外,其他五朝史重修。传令下去,一开始由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总监各位修史的官员,但因房玄龄是宰相,事情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过问修史的事,所以唐太宗后来又任命魏征为实际的总监。后来历史上对魏征修史的成就有个定位,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监修正史最多的史学家。

魏征编纂《隋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能让唐太宗以及后世的帝王能够“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隋朝的灭亡来提醒唐太宗吸取教训,励精图治,为新朝的建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魏征更是明确地提出“取鉴于亡国”的编书原则,要从前代的“危”、“乱”、“亡”的教训中求得本朝“安”、“治”、“存”。一组反义词,透露出魏征关心国家兴亡的忠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