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2
2080900000013

第13章 远征西域

中原的封建秩序逐渐稳定,反击突厥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

一日数惊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太宗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又以李勋、柴绍、薛万彻等为诸道总管,领兵十余万远征突厥。

李靖先领数千骑兵从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向北挺进,直奔恶阳岭(今山西定襄县南),使突厥“一日数惊”。颉利可汗被迫向碛石(今阴山以北)撤退。李靖乘机夺取了定襄(今山西定襄)。同时,并州大总管李勣又从云中杀了过来,颉利可汗急忙派兵防守白道,又被李勋所败。颉利可汗又从碛石窜入铁山。此时,颉利可汗很害怕,就派执失思力赴长安谢罪,准备举国投降。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和安修仁出使突厥,与之议和。

兵不厌诈

李靖看清了颉利可汗的意图,对张公谨说:“颉利暂时虽败,但他部众仍然很多,假若放纵他们逃到漠北,有朝一日还可能东山再起。现在应当乘唐使到突厥协商停战之机,突然袭击。”

张公谨说:“目前皇帝陛下已经允许同突厥讲和,并且派鸿胪卿前去商谈,我们如果骤然发兵,岂不要伤害我们自己的使臣吗?”

李靖说:“兵不厌诈,韩信破齐就是用这个计策,牺牲一个唐俭有什么了不起?”这时正好李勋也率兵来会,李靖和李勋商议好了,立即选1万精骑,带20天口粮,尾随在出使突厥的唐俭以后。颉利可汗果然由于唐使前来放松戒备。闻报唐兵来袭,质问唐使。唐俭说:“我们二人是从长安来的,双方议和之事,朝廷尚未通知前线将士。只要我们前去向李尚书说明情况,他们会立即退兵。”

颉利可汗信以为真,就让唐俭同副使安修仁出帐而去,未加戒备。李靖乘虚进攻,杀突厥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逃走。

换回十年的和平

这时,李勋的部队已切断了颉利可汗北逃的道路,迫使许多帐落投降,并俘获五万余人。灵州总管李道宗,从另一路追杀,俘虏了颉利,反击突厥的战争取得全胜。从此,从阴山到大漠,都被唐政府统一,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东突厥战败以后,他们有的投奔西突厥,也有的归附薛延陀,并有十余万归附唐。唐太宗把降服的突厥安置在北方边区,设六都督府管辖。另一方面,突厥上层人员迁到长安,其中封五品官者百余人,还有少数人当了将军。

统一西域

唐太宗统一大漠南北以后,接着就扫除“丝绸之路”的障碍,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

唐朝的西域,主要指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的新疆、青海广大区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置西域都护府,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它的管辖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帕米尔地区。东汉继续设都护或校尉进行管理。中原和西域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隋朝平定吐谷浑以后,又重建尹吾城,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隋末农民起义以后,中原连年内战,西突厥乘机占领西域,在各地设立吐屯社,强迫征收赋税,破坏了“丝绸之路”的交通。

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彻底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十二月,唐太宗派富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和安西都护郭孝恪讨伐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年四月,由于西突厥内部分化,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部众投降唐朝,自愿担任向导,参加统一西域的战争。太宗任命他担任富丘道行军总管。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九月,阿史那社尔败西突厥处月、处密两部并迫其投降后,引兵从焉耆以西奔龟兹之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对龟兹发动攻势。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原来和龟兹联盟,闻唐军入境,弃城投降龟兹。唐军分路围剿,薛婆阿那支无路可走,被唐军俘获后斩首示众。龟兹大恐,各地酋长先后奔逃。唐大军到达碛口的时候距龟兹城只有300里。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派伊州刺史韩威先行,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继进,各带兵数千,进抵多褐。龟兹王诃利布失毕和大将羯猎颠有众5万,前来迎战。唐将韩威手下只有千骑。韩威佯装败退。布失毕麾众急进,追赶唐军三四十里。这时,唐将曹继叔忽然从山后杀出,和韩威合兵,大败布失毕。

古代人物这年十二月,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再督众攻城。诃利布失毕带着那利和大将羯猎颠突出西门,走保都城拨换城。阿史那社尔留部将郭孝恪镇守龟兹,自率大军围攻拨换城。那利出城袭击唐军不利,弃城西逃。唐军乘胜攻进城里,俘掳了诃利布失毕和羯猎颠。唐军入城以后,召开庆功大会。忽得郭孝恪急报:那利引西突厥兵万人回攻龟兹,情况危急。韩威、曹继叔率兵赶往营救不及,城已陷落,郭孝恪阵亡,只有仓部郎中崔义起还在巷战。援军攻进城里,那利逃进深山。

过了十余日,那利又引北山龟兹一万余人,围攻都城。唐军反击,斩首八千余人,那利只身逃走,后被龟兹人捕获,送给唐军。

阿史那社尔率领的唐军,前后破龟兹5个大城。唐政府把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管辖焉耆、龟兹、碎叶、疏勒四镇,从此西域大部分统一于唐。唐高宗初年,打败了西突厥,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最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事业。

让西域像中原一样

唐朝统一了西域以后,用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统治。在安西北庭都护府下,设立若干都督府和州县,有效的行使统治权力,推行中央政府的政令。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又在西州设立都督府。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文书中,发现功曹、仓曹、兵曹、法曹的官衔,说明唐朝在西域设立的西州,与内地州县的机构完全相同。

西域和内地一样,也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30年代在吐鲁番发现数百件土地文书,其中包括给田、欠田、退田文书,证明在西域地区,确实推行了均田制度。

西域也实施府兵制度,据《唐会要》记载,在安西都护府管区内,设置军府126个。阿斯塔那墓葬里又发现了开元年间“西州营名簿”,簿中列举队长、伙长,而队伙的编制和内地府兵编制完全相同。在西州地区,共发现4个折冲府,这就是高昌县的前庭府;交河县的岸头府;天山县的天山府;蒲昌县的蒲昌府。在西域设置折冲府,保证了唐政府在西域地区可以征集部分军队。

关于商业和交通,唐政府在全国各地交通要道,设有关、津、镇,行人往来都需携带“过所”(通行证)。在吐鲁番文书里,发现不少“过所”,反映唐朝交通法令在西域的实施。同时,唐政府管理商业的制度,也在西域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