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2
2081700000023

第23章 夺嫡大战

康熙两废太子,引发了诸皇子间的夺嫡大战。

骑马的康熙皇帝诸位阿哥,各展神通

谋取太子之位最积极的要算是皇长子胤禔了,胤禔起初在康熙诸子中排行第五,因为前面四个皇子均早殇,按封建礼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

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但是康熙素不喜欢他。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太子被废的同时,康熙便表示他没有立胤禔的意思,这使胤禔很沮丧,转而支持他认为很有希望的皇八子胤禩。

胤禩为人功于心计,平时十分注意笼络人心,因此名声很好,许多大臣揣度康熙可能有意于他,因此在议政大臣、大学士马齐和元老重臣佟国维等人支持下,联名保奏胤禩为皇太子。

一时间胤禩夺储的呼声很高。胤禔看到这个风头转而支持胤禩。他向康熙推荐胤禩,说有个相面的先生叫张明德,曾给胤禩相面,说他日后必定大贵。同时还向康熙讨令由他处死胤礽。

胤禔如此积极地参与夺位斗争,使康熙对他的不满达到极点。康熙根本没想杀掉太子,落一个父子相残的骂名。因此,他大骂胤禔不诸君臣大义,不念父子之情,纯粹是天理不容的乱臣贼子。

就在这个当口,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曾使用巫术诅咒胤礽,康熙便将胤禔革爵圈禁,永远赶出了政治舞台。

胤祺的积极谋位使康熙怀疑他在朝臣大员中拉帮结党,收买人心。因此,他也不想立他。当胤禔以张明德保荐胤禩时,康熙借机指斥胤祺妄蓄大志,阴谋夺嫡,命将张明德凌迟处死。胤禩锁拿,交议政王大臣处理。

明确排除了胤祺当太子的可能性。虽然胤祺后来继续活动在政治舞台上,但他已无望得到太子的位子了。

危机的暂时平息

康熙皇帝废太子,本来是想解决储君与皇权不相容的矛盾,但未料想引起诸子之间更尖锐的争斗,更为严重的是外戚、贵族、朝臣都卷了进来,如果不迅速再立太子,斗争就不会停息,会愈演愈烈。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康熙只好重新考虑胤礽。

毕竟他当了30多年的太子,父子之间知之甚深,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在当年十一月,康熙便放了胤礽,令他改恶从善,不许对揭发他的人打击报复,要他闭门省过。多读圣贤之书,修身养性,成为一个贤明的人。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康熙再次下诏将胤礽重立为太子。结束了第一次储位危机。

四皇子异军突起

胤禛在这一次储位之争中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品质,受到康熙皇帝的表彰和注意。在诸皇子争夺皇太子之位时,胤禛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没有希望,因此采取维持太子的方法,胤礽被囚后,康熙令胤禛参与对他的监控。康熙将废太子的告天文书让胤礽看。胤礽说:“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立下,父皇要废就废,何必告天”。胤禔将这话转奏了康熙,想激起康熙的火来落井下石。而胤礽表白他坏事是做了,但谋弑之事决没有,让胤禔代奏,胤禔不奏。胤禛说,“这事应该代奏,你不奏,我奏”。康熙听了胤祺转达的胤礽的话,便下令拿掉了胤礽的锁链,康熙因此夸胤禛深明大义,气量过人。

康熙因废太子问题劳神伤心,生了一场大病。而诸皇子多忙于经营自己势力、争夺储位,很少关心父皇的病,只有胤禛和胤祉问医问药,关怀备至。所以,在胤礽复立之时,康熙大封诸子,胤禛与胤祉、胤祺一起被封为亲王,超过了胤禩等人,得到了很大的胜利。此外胤禛很懂得韬光养晦,避免锋芒毕露而遭忌妒。他能在形势未明之前与各方面都维持良好的关系,有效地保护自己。他虽然对胤礽表示关心,同时也与胤祺保持某种联系。对其他兄弟,他在康熙面前只说好话不讲坏话。他得到亲王之封后,自己上奏要求降低世爵,提高其他兄弟地位。他这样的做法很得康熙好感,称赞他明白事理,获得了康熙的信任。

竞选者只剩下两个人

太子复立后仍不思悔改,反而纠集党羽,大肆活动,显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康熙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再废太子。同时表示暂不立太子,但这并没有平息储位之争。

胤禩在胤礽二次被废后又活跃起来,他有被众臣保举过的经历,希望有再次被推选的可能,但是康熙对他心怀戒备,曾当面对他说;“你看朕老了,活不了几天了。你有被人保举的经历,可以说即位万无一失了!”胤禩本人对康熙不太尊敬,常常失礼。一次打猎结束后给康熙送去一只将死的鹰,把康熙气得半死。但他工于心计,周围拉拢了一些官员贵族为他效力奔走,康熙对他看得很准,说他“党羽甚恶,坠险已极”,“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所以康熙处处打击胤禩,让他即位也是不可能的。

皇三子胤祉是一个儒者,年龄较大,又封有王爵,很受康熙器重。命他主持修辑律吕、算法诸书,后又编成了《古今图书集成》这部我国第二大类书,胤祉在朝野上下很有威信。但是,胤祉的手下人孟光祖曾打着主子的旗号广泛活动、代表其主拉拢各地督抚大员,所为多为不法,康熙帝十分恼火,派人将他捉拿处斩,并处理了一些和他往来的大员,虽然没牵扯胤祉,但胤祉还是因此失去了康熙的信任。

皇子中最受康熙赏识,蒸蒸日上的要数皇十四子胤禵了,胤禵与胤禛为一母同胞,胤禵是康熙晚年比较喜欢的皇子之一。胤禵能够礼贤下士,在朝廷中很有些名气。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三月,康熙皇帝将胤禵由贝子直接越级升为王爵,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全面负责西北军务。这一年胤禵年方30岁。当年十二月,胤禵率师西征,康熙亲自登殿授印,给他一切必要权力。胤禵在西北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平定了西藏。种种迹象表明,康熙很喜欢这个儿子,是立储的目标之一,但最后亦没有决定立他,否则便不会让他长期驻在西北了。胤禵远在西北,对他接替皇位是十分不利的。

四皇子最终胜利

巧于心计的胤禛从胤礽的再次被废便看清了胤禔、胤禩,包括胤祉都不可能被父皇选为嗣君了,他在其他诸皇子中年龄居长,占据一个好的地位,当然也就产生了接班的想法,暗地里做些准备。胤禛的做法是尽可能地迎合康熙的意旨,取得康熙的喜爱。外紧内松,一方面加紧活动,一方面向康熙和世人表现出自己对皇位没有兴趣,麻痹康熙和诸位弟兄。用表面上的闲聊无志来掩盖紧锣密鼓的活动。

他悄悄地结纳党徒,建立自己的班底。而且对门下之人要求极严,对他们的忠诚要求极高。到康熙末年他手下已有步军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等朝廷大员了。

胤礽二次被废之后,康熙对胤禛更器重了,许多重要的国务活动让他参加。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胤禛参加了对太子党人的审判。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参与议定西北军事。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皇太后安葬,胤禛代父读文告祭。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康熙登极60年大庆,胤禛前往盛京大祭。回京后,又衔命祭祀太庙、后殿。同年,会试不第士子以取士不公闹事,胤禛受命处理。当年冬至,他还奉命代父皇祀天于圜丘。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72年),胤禛带人盘查京通仓场。这说明,康熙对胤禛是有特殊的想法的。

胤禛与康熙的父子感情在胤禛的刻意笼络下也很好。康熙晚年喜住畅春园,畅春园旁的苑园皆赐给各皇子,胤禛得到的是距畅春园最近的“圆明园”。在热河避暑山庄,胤禛得到的狮子园也离父皇最近。可以说康熙晚年,胤禛在争夺嗣君的斗争中渐占上风,成为康熙心目中的人选之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皇帝溘然长逝。皇四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是合法即位的吗

雍正即位是否合法的问题,被冠以“雍正夺嫡”,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

谣言四起

关于雍正即位,《清圣祖实录》的记载与雍正本人在《大义觉迷录》中的陈述大致相同: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熙偶染风寒,在畅春园静养。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赴斋所,准备代行十五日南郊冬至祀典。

十三日丑时,康熙病危,急召在斋所的雍正入见。寅时雍正尚未赶到,康熙又召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等皇子及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到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继承大统,著继朕登位,即皇帝位”。时除恒亲王胤祺因冬至奉旨往孝东陵行礼在京师外,皇十五子胤祉、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二十子胤祎等都在康熙寝宫外等候。

巳时雍正赶到,急入寝宫问安。这天,雍正又曾三次进见请安。当晚戌时康熙驾崩。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着胤禛承继大统。诚亲王等向雍正叩首,劝其节哀,雍正“始强起办理大事”。康熙遗体被连夜运回大内,先此一步,雍正已在隆科多的护佑下提前返回紫禁城,接着,皇城九门紧闭,隆科多亲守朝阙,非有旨令即使亲王也不许入内。二十日,胤禛即位,免百官朝贺,诏告天下以明年为雍正元年。而各种指斥雍正以阴谋手段矫诏夺嫡、谋父篡位的谣言,几乎同时便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

改诏说

关于雍正即位,民间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康熙传位遗诏上原来写的是“传位十四子”,雍正与隆科多勾结,将“十”字,改为“于”字,成为“传位于四子”。经考证,此说属明显讹传。清朝诏书向来用满汉两种文本。康熙辞世,事起仓促,遗诏用一种文本亦可理解,但这一文本恰恰是满文。满文无法以上述说法进行更改。就算有汉文遗诏,改诏也不容易。清制,称诸皇子时,一定要有一个“皇”字,如“皇长子”、“皇十四子”,不能称为“长子”、“十四子”。若将“十四子”的“十”,改为“于”,则成为“传位皇于四子”,于理不通。况且清代“于”、“於”并不通用,“传位于四子”当时应为“传位於四子”。以“十”字为基础,难以改为“於”字。因此,所谓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矫诏说

康熙临终之前召哪一位皇子前来,便意味着将传位于他。康熙本降旨召十四阿哥胤禵前来——当时胤禵正以大将军的身份在西部领军进行平定准噶尔之战,但这道圣旨被隆科多隐藏起来,没有发往西线。隆科多另拟了一道圣旨,即所谓“矫诏”,将四阿哥雍亲王胤禛召到了康熙御榻之前。生米做成熟饭,再召十四阿哥已来不及,康熙无奈只得将皇位传给了雍正。经考证,此说法也属明显讹传。清帝下旨有一套固定程序。康熙若想召十四子前来,应由内阁承办,撰写诏书,再由兵部经驿站发送至西线。隆科多既不是内阁学士又不是兵部尚书,没有可能隐旨矫诏,召雍正前来。

下毒说

雍正毒杀了其父康熙。康熙本来已经痊愈,雍正进了一碗参汤,康熙喝完就死了。经考证,此说法仍属明显讹化。康熙从不喝参汤,也从不赞成喝参汤。康熙偶感风寒,当日即发了透汗,病情确属不重。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一定死于非命。69岁高龄、久病之身,完全有可能因感冒引起其他病症,突然诸疾并发,不治而亡。

正常即位

持雍正正常即位观点的人认为,康熙病危,事出突然。

即使他本来想传位胤禵,但胤禵远在数千里之外,传诏来京需28天。国不可一日无君。况诸皇子激烈纷争,势同水火,若康熙已逝而新君不至,天下岂不要大乱!以康熙的圣明,没有可能在此时传位十四子。于是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更有一种说法得到了较多人的赞同,这就是:康熙因钟爱孙子乾隆而传位其父雍正。

无论雍正还是胤禵,都不是康熙心目中“坚固可托”的理想人选,直到临终前,还在他二人之中举棋不定。

或许弥留之际,爱孙弘历使他终下决心传位雍正,而条件是以其子弘历(乾隆)为皇太子。这一选择即便是对争储失败的诸皇子也算有了公平的交代。

但是,上述所提的各种说法,都缺乏有力的佐证,雍正是否合法即位,看来也只能留给后人去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