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4
2081900000017

第17章 捻军始末(2)

青花云龙纹瓶清军攻占怀远、临淮、凤阳三城后,打通了淮河的航道,隔断了淮北捻军和淮南捻军及太平军的联系,张乐行、龚得树等在淮南只据有定远一个孤立据点。一月三十日(2月21日),捻军东出苏北敌后,一举占领苏北重镇清江浦(今淮阴)。战后,太平天国将张乐行由征北主将晋封为沃王。从闰三月下旬(5月中旬)至六月中旬(8月上旬),经近3个月的激战,捻军击退清军对定远的围攻。然后,捻军和太平军转攻凤阳、寿州,未果。随后,捻首龚得树、孙葵心率数万人随陈玉成部南下,谋解安庆之围。十月二十八日(12月10日),孙葵心在桐城西南桂车河战斗中牺牲。咸丰十一年二月四日(1861年3月14日),龚得树在湖北罗田松子关中炮身亡。安庆于八月一日(9月5日)失守后,陈玉成鉴于淮北捻军力量还相当强大,直隶、山东等省农民起义此伏彼起,为“广招兵马,早复皖城”,再援天京,先派太平军马融和部北上,继派捻军首领张乐行等率部北渡淮河,后又派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兰成春等率部向西北远征。张乐行和苏添福等将定远移交给太平军后,于十一月二卜四日(11月25日)率全部人马返回淮北颍上地区。至此,捻军和太平军在淮河沿岸的联合作战宣告结束。

张乐行进驻颍上后,于十二月中旬(1862年1月中旬)开始,与太平军马融和部、原在颍州的捻军姜台凌部以及苗沛霖的团练共同围颍州城。不久,胜保奉命由豫入皖。捻军、太平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于同治元年三月中旬(4月中旬)撤离颍州,退入太和境内。时苗沛霖叛变,四月十七日(5月15日),陈玉成率三千人北走寿州,被苗沛霖诱捕,解送颍州胜保军营。张乐行、马融和得讯,率部往救未能成功。五月八日(6月4日),陈玉成牺牲后,马融和率部西走河南,投奔西北太平军;张乐行则率部返回雉河集,同其他捻军一起,与淮北的清军展开顽强战斗。

陈玉成牺牲后,太平军在皖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淮北捻军的处境更加困难。不久,僧格林沁率马步兵数千人南下,并于五月三十日(6月26日)攻占河南商丘马牧集以南的金楼寨。此时,原来对付太平军的李续宜、袁甲三等部也转旗北上,协同僧军及豫、苏、鲁清军共同对付淮北的捻军。七月二十五日(8月20日),清廷进一步命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统辖山东、河南剿捻军务,在清军重兵围攻的形势下,张乐行等未能及时转移,而是集众20万于雉河集一带,进行防御战。经数月战斗,清军相继占领毫北和毫东地区。同治二年(1863年)初,清军在苗沛霖团练配合下向雉河集挺进。这时,为分散敌人的兵力,张乐行命张宗禹率部突围,自己则率部东走宿州。但清军步步进逼,捻军接连失利,捻首韩四万;刘玉渊、苏添福、苏添才等被俘遇害。二月五日(3月23日)夜,张乐行率20余人逃至蒙城、宿州交界的西洋集,为叛徒出卖。次日,张乐行及其子张喜、义子王琬儿等被清军杀害;姜台凌、孙葵心等向清军乞降,亦被处死。

张乐行牺牲后,捻军余部在张宗禹、任化邦率领下,离开淮北,转战于湖北、河南、山东,后进抵豫陕边界,拟与进入西北的太平军会合,太平天国封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张禹爵(张乐行侄)为幼沃王。这时由扶王陈得才统率的西北太平军为解天京之围,正在东返途中。同治三年三月下旬(1864年4月下旬),西北太平军在河南西部的淅川、内乡等地先后与捻军会师,众达数十万,随即分四路向东南进发。在鄂东地区,联军遭到清军的阻击,未能抵天京外围。天京陷落后,太平军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减,在与清军战斗中,屡受挫折。十月十七日(11月5日),在安徽霍山黑石渡,扶王陈得才部与僧格林沁部激战,损失惨重,祜王兰成春被叛徒出卖牺牲,马融和等投降,陈得才见大势已去服毒自杀。

霍山战后,遵王赖文光和淮王邱远才等部太平军,与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在鄂北地区会合。接着,他们在鄂豫边境进行合并和改编,推赖文光为首领;确定沿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和封号;军队以太平军军制重新整编,但沿用捻军的编制,仍以五色旗区分,下设大旗小旗;根据捻军骑兵较多和北方地势平坦等特点,决定易步为骑,增加骑兵,减少步兵,在战术上采取流动作战方针。两军合并后,史称新捻军,逐渐形成一支约有十余万人的骑兵军团,奔驰于豫、鲁、苏之间,予清军以沉重打击。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65年5月18日),联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一举歼灭清王朝在北方的主力军蒙古马队,击毙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

高楼寨战役后,清廷改派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命其率湘、淮军北上攻打捻军。曾国藩上任后,改变以往清军狂奔穷追的战略,提出“重点设防”、“布置河防”和“查圩”等战略方案。“重点设防”就是在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和江苏徐州四个城市设置重兵防守;又在四省的十三个府州(江苏的淮安、徐州、海州;安徽的庐州、凤阳、颍州、泗州、河南的归德、陈州;山东的兖州、沂州、曹州、济宁)驻扎少量军队,作为第二道防线,图谋“变尾追之局,为拦头之师,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⑤。“布置河防”,就是东面以山东的运河,西面以河南沙河、贾鲁河,北面以黄河,南面以淮河,构成一个包围圈,在此四河的河岸上,驻扎军队,构筑长墙工事,以阻击捻军。“查圩”就是以地方团练在农村实行坚壁清野,进行登记和清查,实行连坐法,以切断捻军和群众的联系,肃清后方。他本人则坐镇徐州,以逸待劳地来对付捻军。

但是,捻军不顾曾国藩的围追堵截,继续采用流动作战的方针,到处打击敌人。捻军在高楼寨战役后,乘胜进军皖北,返回蒙毫地区。此后,捻军驰骋于皖北、河南、湖北之间,不断打击曾国藩的防堵军。同治五年八月十六日(1866年9月24日)夜,捻军在汴南突破沙河、贾鲁河防线,胜利进入山东河套区。曾国藩因“剿捻无功”,退回两江总督原任;清廷改派李鸿章继任攻捻主将。

捻军虽屡败清军,但在政治上提不出新的号召,又没有比较巩固的根据地,因而斗争形势日益艰险。赖文光深感“独立难持,孤军难战”⑥,为扩大势力,并拟在四川建立革命政权,遂于九月十二日(10月20日)在河南许州将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一支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率领,在中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然后由湖北入川,是为东捻军;一支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挺进西北,往联回众,再由陕甘入川,是为西捻军。

东捻军三万余人在赖文光率领下,由许州出发,向东北越黄河故道入鲁西南,拟挺进山东腹地,以扩充兵员和筹集粮饷,但因清军阻截,未能突破运河防线,遂折而向西,经河南达鄂东北。不久,东捻军连克麻城、云梦、应城,在德安(今安陆)、安陆(今钟祥)等地区转战,准备西入川陕。李鸿章急调清军围剿:命湘军鲍超部进襄阳、樊城地区;淮军刘铭传部与豫军张曜部扼鄂豫交界;安徽巡抚英翰率皖军驻皖西;湖北巡抚曾国荃驻武胜关,以六千新湘勇为游击之师;妄图将东捻军消灭于尹隆河一带。东捻军采取流动战术,伺机打击疲惫之敌。十二月六日(1867年1月11日),东捻军在安陆府臼口镇附近罗家集,全歼新湘勇四营二千余人,重伤清提督郭松林。十二月二十一日(1月26日),东捻军在德安府杨家河,再击败清军,阵斩淮军总兵张树珊及副将刘登朝、郭有容等数百人。同治六年正月十五日(1867年2月19日),东捻军在安陆府尹隆河附近,将淮军刘铭传部包围,杀其部将总兵唐殿魁、田履安及副将李锡曾、胡衡煦等;刘铭传失魂落魄,与其部将、幕僚“俱脱冠服坐地待死”。但正在此时,湘军鲍超部从东捻军侧背发动猛攻,捻军损失二万余人。于是,东捻军放弃进兵川陕计划。由湖北枣阳进入河南,于五月(6月)攻入山东登、莱地区。从此,东捻军被李鸿章淮军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两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在此严峻形势下,东捻军虽进行顽强战斗,但始终未能突破清军防线。十月二十四日(11月19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东捻军受挫,鲁王任化邦被叛徒杀害。十一月二十九日(12月24日),赖文光率军在山东寿光海滨洋河、弥河之间,与清军主力决战,死伤3万余人,太平天国首王范汝增、列王徐昌先殉难。赖文光率千余人南下苏北,抵扬州东北湾头瓦窑铺。十二月十一日(1968年1月5日),淮军吴运兰部往攻,赖文光伤重被俘,于十六日(10日),在扬州英勇就义。

以梁王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约六万余人,于同治五年九月十五日(1866年10月23日)从河南许州出发长驱入陕。十二月十八日(1867年1月23日),在西安近郊灞桥一卜里坡,西捻军大败清军,阵斩汉中镇总兵肖德扬、记名提督杨德胜、道员肖德纳等,击溃陕西巡抚刘蓉所部主力,进逼西安。清廷急派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在左宗棠未入陕前,先派提督刘松山率部分湘军入陕。刘部于年底到达西安。同治六年二月(1867年3月),西捻军与刘松山军在西安附近交战失利,遂沿渭水南岸西进,于二月十五日(3月20日),在陕西鄙县渡过渭水进抵渭北。五月十三日(6月14日),左宗棠统军自湖北樊城起程,分三路人陕。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作战计划,派军先割断回民起义军和西捻军的联系,力图把西捻军围困在渭河北岸的泾、洛两水之间,予以歼灭,然后再向回民起义军进攻。西捻军见各路敌军日逼,便于九月二卜七日(10月24日)由蒲城东南北上白水,突破包围罔后,经中部(今黄陵)、洛川,驰入陕北。十月十九日(11月14日),西捻军与回民起义军相配合,在中部大败湘军悍将刘松山部,随后乘胜连占绥德、安塞、延川等县城。就在这时,张宗禹接到东捻军救援书信。

为解除东捻军的危局。张宗禹率西捻军二万余人,于十一月中旬(12月上旬)由绥德急速南下。十一月二十二日(12月17日),大军在陕西宜川东面壶口一带履冰抢渡黄河成功,然后以破竹之势经山西吉州、乡宁、临汾、垣曲,越太行、王屋山入豫北济沅,再由怀庆、新乡等地入冀南,复沿直隶中部北上,经顺德、保定、易州,于同治七年一月(1868年2月)进抵北京近郊卢沟桥。西捻军突人京畿,清廷大震,急令各地勤王。时东捻军业已失败,西捻军已成深入敌后的孤军,在各路清军包围的困境中,西捻军突围南下,二月二十四日(3月16日)在冀中饶阳东北地区遭清军袭击,幼沃王张禹爵、淮王邱远才殉难。张宗禹率军继续南进,重返豫北。三月二十日(4月12日),西捻军在滑县击败清军。接着从东昌城南李海务渡口渡过运河,进入黄河以北、运河以东、天津减河以南的直隶、山东地区。在这里,西捻军曾几次沿运河东岸北上进攻天津,均为清三口通商大臣崇原的洋枪队击退,遂滞留渤海之滨地区休整。这时,清军各部十余万人,先后达直鲁地区,完成对西捻军的包围。西捻军在方圆六七百里地区内,继续流动作战,忽而北上,忽而南下,虽把清军拖得疲累不堪,但几次抢渡运河以突破重围却均未成功。五月二十七日(7月16日),西捻军在直隶吴桥遭清军伏击,伤亡千余人;六月七日(7月26日),与清军战于山东商河东北的沙河镇,又损员三四千人;六月十二日(7月31日)在洛阳玉林镇与清军激战,将士阵亡六七千人,梁王张宗禹负伤,率余部突围。六月十六日(8月4日)、二十七日(15日),西捻军两次抢渡运河失败后,退往茌平西南广平镇。二十八日(16日),西捻军在茌平南镇,与清军阻击部队激战,张宗禹之兄张宗道、弟张宗先、子张葵儿等数千将士壮烈牺牲;张宗禹突围而出,至徒骇河边,“穿秫凫水,不知所终”⑦。至此,捻军起义失败。

注释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册,第100页。

②《近代史资料)》1963年1期,第26~27页。

③④江地:《捻军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⑤《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22卷,第68页。

⑥《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上册第281页。

⑦《捻军》第2册,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