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张三丰》这部影片展现了伟大的道教心理分析师张三丰如何克服意识—无意识的两极分裂,走向自性圆融的光辉历程。
号召全国各地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保健师、精神分析师、精神科医师广泛开展、发动、掀起一场讨论张三丰、学习张三丰的活动。让我们继承张三丰的精神,把张三丰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
在李连杰主演的多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人在从一介武夫转化为武学大师的历程中,必然要经历一段沉闷的、黑暗的、抑郁的“孵化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太极张三丰》和《霍元甲》。
《霍元甲》更多展现的是在儒家语境下的自恋性变形转化;而《太极张三丰》表达的则是在道教语境下的虚空性变形转化。
“内向性”是变形转化的孵化期的典型特点,这时一个人的注意力从外界完全退入内心,开始探讨生命的本质和终极意义。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无论其依存的超越背景是儒释道的哪一家,都会注重定期保持生活形态的一定程度的“内向性”,儒释道的修行者们每天都有定期静坐、默想、内观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全然“闭关”,这样,当生命中变形转化的时刻来临之时,就可以顺利地度过。
因为变形转化不是快餐店的汉堡,不是你可以随时订购或者退货的东西。它是生命必然经历的过程,不以人类的幻想而改变,就像大陆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震,它不会因为地震带生活着几千万鲜活美丽的生命,就不会降临一样。
定期内向性修行的生活就像怀孕的女人要休息一样,是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如果这种模式消失,变形转化仍然会继续发生,但是这一次它就不是以超越性变形转化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精神病/神经症的形式宣告它的来临,它的来临往往跟随在生命一次次丧失体验之后。
这也是为什么随着中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摧毁,心理障碍不可避免地成为人民群众最热门的流行病的原因。
随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人千年来建立的自信和自尊土崩瓦解,自卑达到了五千年来的顶点。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发展模式失去了信心,而认同了列强的强大,期望通过科学和强权来重建自信。这种全民族上下一心对攻击认同的机制的作用就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上被彻底抛弃或者变成掩盖自卑的自恋认同的客体,一方面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得以兴起填补空缺。
所以在《太极张三丰》中,“张君宝”变形转化为“张三丰”的过程也是以一种创伤性转化的隐喻表现出来的。
张君宝面临一系列的丧失体验——被身份认同的归宿地(少林寺)驱逐,被理想化客体(师兄董天宝)出卖,被另我自体客体(江湖朋友)误解。这些丧失体验和与之伴随的内疚感(幸存者内疚)促发了张君宝一次创伤后精神病的发作。
正是这次创伤后的精神病,启动了张君宝生命中早就预设好的超越性程序,让张君宝走上了内向性超越的道路。
整部《太极张三丰》最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也就是张君宝养伤悟道的那一段。
张君宝的师兄——董天宝,似乎是作为张君宝的人格面具的象征而存在的。
在道教心理学的话语中,人类癫狂和短命的根本原因在于意识自我(识神)沉溺于神经生物学的存在(七情六欲),这个过程叫作“外化”。
“外化”的害处不仅仅在于会让人心理不平衡,最严重的后果是丧命,“昔夫子与颜子登泰山顶,望吴门白马,颜子见为疋练,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董天宝,就是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外界的代表。
以今天的眼光看,董天宝其实可以做一名职场人士,很适合做销售代表或经理。
他为了业绩可以六亲不认,抛弃尊严,拼命向上。
但是在道教心理学立场上,这种拼命工作的生活方式对身心是非常有害的。当前职场人士广泛存在的免疫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死亡,似乎对此是一个佐证。
在道教心理学的学说中,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的心理健康,就需要回光内照,使用不同流派的身心锻炼方法达到生命超越。
这些方法总括起来包括“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五个阶段。
通过这五个阶段,最终克服身心的分裂、意识—无意识的分裂,正如张三丰自己写的诗所言:
天地悠悠一片云,何心重与结声闻。
迷离红翠花三树,町疃高低鹿一群。
自是清空通沆瀣,不将摇落叹河汾。
虚无枉把灵台凿,混沌由来总不分。
弥合意识—无意识、身体—心灵的分裂,达到对宇宙人生的辩证性体悟是东西方所有修道者的一致认知。
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还是古代中国的老子,都如此认为。
这种辩证性体悟(辩证法)的修行最近几百年在西方变化为纯粹的逻辑思考,并且以此能量外化,变生出科学、武器和侵略战争。
心理分析学鼻祖荣格也经历了类似电影中张君宝从精神病性变形转化过渡到超越性变形转化的历程。其间,他阅读了道教的书籍《太乙金华宗旨》,不由得叹为观止,发现自己刚刚开始思考的如何让意识—无意识合而为一的问题,其实上千年前在道教那里就已经有一揽子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案了。
而当代学者们看到张三丰的名字,大概出现的思维就是“封建迷信”,虽然学者们可能连道教的“百日筑基”是什么都还不清楚,更不用说秉承科学精神去试验一下这个东西是什么了。
这100多年来积攒的自卑实在是需要无数古圣先哲前赴后继地承担一下。
何以弥合意识—无意识、身体—心灵的分裂会在3000年前就被提出,而直到今天这个任务仍然没有被完成呢?
科学家、神学家、玄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提出,这大概是因为“意识—自我”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结果。
大约在12000年前,人类基本上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类的精神活动和大象、候鸟、美洲豹的精神活动是长在一起的一大块,被称为集体无意识。
然后不知道是外星人出现,还是基因突变,还是沉没的大西洋洲的先进文明移民的原因,人类社会和个体发生了几个激烈的变化,它们分别是:
第一,新大脑形成,并且功能突飞猛进,尤其是额叶功能的发展;
第二,社会分工精细化,开始出现越来越多需要“个体”完成的分工环节;
第三,在语言系统中,对宇宙系统的统摄性倾向进行了符号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人称代词的出现。
这三个因素,尤其是第三个,被认为是“自我”(我执)出现的一个根本因素。
所有的宇宙系统都具有统摄性倾向和离散性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在以往是没有得到符号化的。
对身心系统的统摄性倾向的符号化命名的结果就是“我”的出现,而由于符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能指—所指的分裂特性,会让人们进一步形成“我”是不变的错觉。
在“我”出现之前首先出现的是意识,本来浑然一体的集体无意识中有一块被分割出来,这一块“意识”具有观察、反省、主动调控身心系统的功能,这种观察—反省—主动调控的功能产生的基础在于对人类社会彼此审视关系的内化以及新大脑的功能。
对于如何使用意识,如何面对意识—无意识的分裂,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两种方法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
一种方法是对意识的功能进行“外化”。
外化会造成人类创造很多物质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会造成意识—无意识的进一步分裂。
为了保证这种外化过程的持续进行,人类社会建立起了欲望的植入系统、身份认同内化系统、道德系统和经济—家庭系统,从而保证“意识”能够持续投注到外在的现实中,转化为生产力。
现在任何一个经济发达或者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无一不具有广泛存在于社会层面的、运作良好的各种外化系统。
另一种方法是各种各样被佛陀称为“古仙人道”的修行体系。
这些修行体系从何而来不得而知。有学者认为,这些体系不可能产生于人类社会,必然来自外星人或者来自曾经存在的另外一个文明,如大西洋洲。
这些修行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转向身心内部,试图通过调控意识来调整身心,所以它们可以造成人类个体身体—心灵的激烈而神奇的变化,如飞行、变幻等,其过程就是通过主动的、可调控的步骤(道次第),进行一次次的意识—无意识的分裂—融合的运动,创造出一些新的身心状态。
这些状态既不同于以前一片混沌的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也不同于后来的意识—无意识两极分裂的状态。
由于这些状态复杂、多样,而人类语言具有相对有限性,所以就造成了各种修行体系的很多矛盾、纷争和误会,许多一致的修行体验被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成了对立的派别,而许多不一致的修行体验却被相同的语言描述,被划为同一派别。
外化社会和修行社会的相互利用、相互渗入、相互破坏贯穿近10000年的文明史。
一开始,修行社会的心灵化倾向占据了人类社会的主流,直到如今,人类学家们考察某些原始社会时,仍然会发现它们整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灵化倾向。
比如澳洲有些土著不用手机,因为他们可以依靠心灵感应传递信息。在西藏的佛学修行村落中,这种心灵感应也是普遍存在的。而心灵感应的存在,需要整个群体的长期“定学”练习。
心灵化倾向统治了人类文明的绝大部分时间,直到工业革命后的最近几百年,才真正让位于外化社会。
外化社会在今天之所以会全面胜利,是因为其萌芽已经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对于“意图共识—无意识的分裂”的观察,以及看到了其进一步外化可能产生的危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促发了印度的佛陀、中国的老子及西方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共同思索及探索解脱之道。
这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最古老的起源。无论弗洛伊德还是其研究者,都认为精神分析的思想起源可上溯至柏拉图,而佛学尤其是原始佛学一直被临床心理学家们认为是最古老的身心治疗模式,更不用说现在心理治疗界正在大规模地运用原始佛教的内观(正念训练)。
而中国从《易经》、河图洛书传到儒家、道家、黄老道家,以及下传的心学、禅宗、道教内丹修行这些古代心理治疗术,至今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
虽然太极拳已经被西方心理学家列为压力管理的主流方法之一,但是基本上整个中国的心理治疗传统几乎已经处于完全被消灭的境地。
虽然有些学人试图通过阅读传统典籍或者通过个体修行的方式来稍微恢复一点儿文化自信,但这也是于事无补的。
丧失了修行环境和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修行生活方式的道教和佛教,并不可能再真正起到心灵疗愈的作用——就像它们在古代的地位一样。
张三丰太极拳的精髓就在于和你的对立面合为一体,“舍己从人”,舍弃“敌人”和“我”的二元对立的分别,让自己和敌人合为一体,使自己的力量和敌人的力量合为一体。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太极张三丰》中张三丰武功前后的变化。一开始,他和董天宝一样以力对力,结果惨败。开悟后,他开始顺应对方的力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而修道者也正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让意识进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海,然后发挥意识的观察—反省—主动调控的功能,从而创造出各种超个人的过程和体验,对这些过程和体验进行反省,可体验宇宙人生的真理,从而能够“还虚”。
所以,《太极拳论》开篇就提出意识—无意识的分裂—融合的辩证运动的原理——“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而练习太极的最终目的在于“……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妙手一看一太极,空空迎化归乌有”。
心理分析者之所以要向张三丰学习,就是要学这种太极的精神,“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