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诺未门
208700000040

第40章 7对事不对人——犹太式的宽容

第五章7对事不对人——犹太式的宽容

当孩子问你“我当如何宽容一个人时”,请告诉他:“孩子,你需要的是去憎恨这件事,或忘记这件事,而不是要对这个人怀恨在心。否则,你将被宽容所折磨!”

犹太孩子有一次放学回家,告诉你:“妈妈,我的好朋友把我的书弄丢了,太讨厌了!”这时候,犹太的父母会说:“不值得为这件事难过。忘记它吧,朋友没有错。”

这位犹太母亲强调的宽容是“忘记这件事”,犹太人的宽容是“对事不对人”的。这种不同的思维似乎更容易使人走出坏情绪。

拉比是犹太人的道德典范,但偶尔也有身为拉比的人作奸犯科的。犹太人对于这种现象,往往是憎恶他的罪行,却并不痛恨这个人。

在犹太人心里,恶是与生俱来,无处不在的。但是,犹太人认为,人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而去除罪恶,改邪归正。

从前,有几位拉比碰上一群坏人,这些人属于那种咬住人不吸出骨髓不肯罢休的坏蛋,世上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狡猾、更残忍的人了。其中有一个拉比无法忍受他们的行为,说道:“像这种人,还是让他们掉进水里去,全部溺死算了,这样人们就可以安心地生活了。”

可是,他们中最伟大的拉比却说:

“不,身为犹太人不应该这么想。虽然你认为这些人还是死了比较好,或许很多人也这么想,但不能祈祷这样的事发生。与其祈求坏人灭亡,不如祈求坏人悔改才对。”

犹太拉比认为:处罚坏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行为对我们没有什么益处,不能使他们悔改,不能使他们跟随我们走正途,其实是一种损失。因此,犹太人认为,如果能够改正,那么他们就不再是罪犯。犹太人把罪犯的恶行看做被罪恶玷污了的人的行为。这种污痕是可以擦拭掉的,他们从不会希望恶人遭报应,而是寄希望罪恶最终得以清除。

犹太父母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们告诉孩子:“憎恶罪,而不要憎恨人。如果有谁做了对不起你的事,请就事论事,忘记这些不愉快,而不要对这个人耿耿于怀。”

温馨小贴士

要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首先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遇事情或待人接物时,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那么孩子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他身边的一些事情。

其次,告诉孩子要“换位思考”。如果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体谅同学的难处,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再次,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只有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才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

最后,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既往不咎。这绝不意味着完全忘却了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也不是卑怯懦弱的表现。事实上,过早的忘却是一种逃避伤害的危险做法,只有当我们有了宽容之心,那么忘却才是一种健康的征兆。能放手时则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心胸豁达、雍容雅量的成功者所应具备的高贵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