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20897100000012

第12章 从四分五裂到帝国梦的实现

——1871年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9世纪20年代,欧陆在改革和革命的涌动中飘摇。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是人类社会开始走向工业文明的象征。一切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体制、政策和观念,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冲击和改造。于是,首先在欧洲发生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造运动。充满斗牛士激情的西班牙按捺不住革命的激情,于1808年~1814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1820年意大利也不甘“落后”。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作为呼应,比利时硝烟再起。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革命运动预示着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更加猛烈。工业资本主义的蠢蠢欲动和封建落后势力的回光返照形成不可避免的张力。1848年终于爆发了几乎遍及整个欧陆的革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德意志,经过30年代到40年代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冲击,也爆发了革命、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虽没有提出推翻各邦国原统治者,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但它符合德意志民族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在1848年革命中,权力战胜了理想。正是普鲁士的实力镇压了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人们从失败中开始意识到政治现实,只有同权力结合起来,理想才有可能实现。于是现实主义逐渐代替理想主义。一代新人抛掉空幻的理想主义,全力扑向现实的追求。他们追逐物质的需求,创办实业,在生活现实中显露身手。于是在政治民主运动沉寂的20年时间里,德意志的经济在起飞。经济实力与政治实力的结合,使德意志在普鲁士王朝战争的形势下完成了国家统一。统一后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却丢掉了民主和自由。这就是德意志统一道路的特点和统一后造成的复杂历史现象。

当大胆的断言某一个或某些人改变了历史的时候,也许我们真的要承担“历史责任”了。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历史伟人的光辉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暗淡。就德意志统一而言,许多具有丰功伟业的人物也许随着历史的伸展渐渐被淡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记得两位充满悖论性的人物,他们就是威廉一世和铁血人物俾斯麦。威廉与俾斯麦堪称古今君臣相得中的典范,但绝对不是什么琴瑟和鸣。两个倔老头经常发生争吵,结果通常是国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勉强接受了首相的意见,而最后总是证明了首相的意见是正确的。

威廉一世,普鲁士国王威廉·腓特烈三世(1797年~1840年在位)的次子。威廉一世拥有赢得普鲁士统治阶层爱戴的性格。他勤劳诚实,虔诚信教,固执保守,全心全意相信“君权神授”。他亦相信普鲁士有统一全德意志的民族使命。民族主义者甚至自由主义者皆欢迎其继位。

1861年威廉正式即位。面对1847~1848年革命浪潮,威廉一直主张武力镇压,反对其兄召开议会的妥协做法。1861年继位之后,他仍以加强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为己任,主张增加军事预算,并将兵役制从两年延长到三年,因此与议会发生矛盾,以致一度想退位。关键时刻,一个个性和能力都十分出众的人物出现在他周围的历史舞台上,改变了一切。他就是俾斯麦。

俾斯麦于1815年出生于布兰登堡(Brandenburg)的一个容克地主家庭。他具有魁梧的身材,出色的军事才干。他头脑聪敏灵活、拥有慑人的魅力,聪敏的头脑、不可抗拒的意志力。他生来就热情如活火山,是一个行动派的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融合了他所属阶级的专制传统以及炽热的爱国主义。危急时刻,威廉力排众议起用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一上任,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这篇演说因后来俾斯麦成功的实践而更显得价值非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鼓励国王:“既然我们迟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从此赢得了威廉对他的政策的坚决支持。

俾斯麦上任后在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方面,他崇尚武力,极力推崇国王的权力同时压制国会的权力。打败在普鲁士国会中的自由主义大多数,俾斯麦希望德意志的统一是以普鲁士凌驾一切。1859年普鲁士走了关键的一步,即成立“德意志民族协会”(German National Association),它成为了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一个活跃的政治组织。将奥地利逐出德意志,新的德意志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统一。当下议院仍然拒绝通过军队的预算案时,俾斯麦便把国会扔在一边,非法增加税收以支付军事发展的开支。军事方面,增加每年入伍的人数,进行密集式的军事训练以提升军队的素质。增加军事开支,建筑战略性的铁路系统:发明并制造新式武器和“撞针枪”(needle guns)。普鲁士的军队不断发展,以求具有足够实力打败奥地利。事实上,普鲁士的军事力量是统一德意志的主要因素,因为哈布斯堡皇帝不会主动放弃在德意志中的优势。普鲁士的军队经过改革后,便有能力打败奥地利。因此,俾斯麦的目的在于首先挑战奥地利,夺取德意志各邦的领导权。经济改革,普鲁士式的农业革命不单增加了生产力,且为各工厂提供了原材料。发展工业经济,加强铁路建设。1850年,铁路长达6000公里。之后二十年铁路的修筑神速。这有助于打破省界,城乡更为接近,突出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外交上,他极力拉拢因在克里桠战争中失败而感到失意的俄国。他还向拿破仑三世许诺,在普鲁士发起对奥战争时法国如守中立,则战后将支持法国占有卢森堡。

经过一番准备,德意志统一的三部曲很快就开始了它激扬的旋律。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很快就打败丹麦,夺取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1866年,普奥战争,一场原本被认为势均力敌的战争却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只用了七个星期普鲁士就打败了奥地利,与奥地利签订了“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首,北德意志24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缔结同盟协定,组成“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在俾斯麦的鼓动下,拿破仑三世对德宣战,结果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在色当战役中给予法军以毁灭性打击,消除了德国统一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碍,南德意志四个邦加入德意志联邦,同时从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以“第二帝国”之名出现在历史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却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在战争灾难制造者的名单里,它总是有显赫的地位。有关这一点,幸运的是,现代的德意志民族一直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