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20902300000002

第2章

声带

脊椎动物中,两栖类以上的动物的喉头发达,在面向咽头的开口部附近,在喉头软骨之间,有左、右成对并张开的喉头粘膜皱襞,称声带,左、右粘膜皱襞之间的纵裂隙称声门裂,声带和声门裂两者合在一起称为声门。另一方面,将钩状软骨间的间隙称为软骨间部。在人类软骨间部负责低言私语时的发音。广义的声门包括软骨间部,这时,声带和声门裂的(狭义的)声门就称肌肉声门、韧带声门(或膜间部)。两栖类和哺乳类的声门构成发音装置,而爬行类和鸟类则不那么发达。爬行类基本上不能发声,鸟类则不同,在气管分成支气管的交叉处,形成发声装置——鸣管。在哺乳类的声带的前方尚有一对粘膜皱襞,即假声带(又称室皱襞),在它和声带两者间构成喉腔,但在类人猿中,它形成非常发达的喉囊,作为共鸣装置。喉腔是由摩根尼命名的,故又称摩根尼窦。声带上有声带韧带和声带肌,假声带上有室韧带和室肌。

丝氨酸

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及肌肉的生长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免疫血球素和抗体的产生,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丝氨酸。丝氨酸在细胞膜的制造加工、肌肉组织和包围神经细胞的鞘的合成中都发挥着作用。丝氨酸可以从大豆、酿酒发酵剂、乳制品、鸡蛋、鱼、乳白蛋白、豆荚、肉、坚果、海鲜、种子、大豆、乳清和全麦中获取。有必要的话,人体会从甘氨酸中合成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PS)是在人体中合成的丝氨酸化合物,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广泛应用磷脂酰丝氨酸补充剂来治疗年老引发的痴呆症和正常的老年记忆损失。

松鸡

松鸡,脊椎动物,鸟纲,松鸡科。以红嘴松鸡最为名贵。它不是家养的鸡,而是生长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一种留鸟。它是一种半树栖半地面生活的鸟类。松鸡多生活在北方的亚寒带针叶林中,鼻孔和脚上都被有羽毛,适宜在寒冷的气候中生活。有6属11种,我国有5属8种,如细嘴松鸡,黑琴鸡,雷鸟和花尾榛鸡等。雄鸟体长约0.6米,体羽近纯黑色。翼羽、覆羽先端和下体杂有白斑。尾长大,呈楔状。雌鸟喉部乳白色,具有黑色细斑。上体锈棕色,具有褐色横斑,羽毛先端灰色。多栖息于我国东北高山和稠密潮湿的白桦林、松林和云杉林地区。

双孔鱼

双孔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鲤形目,双孔鱼科,双孔鱼属。双孔鱼一般个体体长为100~150毫米。身体近圆筒形,头侧具有2对鳃孔,在主鳃孔上角具一入水孔,通入鳃腔。鳃耙细小,排列紧密。侧线鳞40~41。背鳍起点在胸、腹鳍起点的正中点;偶鳍与臀鳍均小;尾鳍叉形。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略扁,背部和体侧各具8~9个黑斑,有时成2行。尾鳍具点状条纹,其余各鳍灰色。头背扁平,眼间隔宽大。吻部有凹陷,并有瘤状突起。没有口角须。上下唇连合形成一个碗状的吸盘,其上密布环状排列的乳状突,使整个口部成为强有力的吸着器。正常鳃孔的上方还具一小鳃孔,故名之。双孔鱼是云南特有种,仅见于澜沧江下游的勐海、勐腊。

双孔鱼喜欢栖伏于山区河溪底质多石的河流中,多栖息于急流处,是一种高度适应于急流环境的鱼类。它的两个鳃孔具有独特的呼吸功能,呼吸时水经上鳃孔进入口腔,使口更专业化而不影响其吸附功能。用口吸附在石块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水流从入水孔进入,进行气体交流,而后由鳃孔排出,以代替口的开合。可凭其强有力的口器吸附在水坝的护坡上,因此又有“爬墙鱼”之称。每分钟呼吸230~240次,远较其他鱼类为多。以着生藻类、植物碎屑等为食。6~7月河水猛涨时在溪流中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