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美丽的自然奇观(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20904600000003

第3章 地球奇观(2)

二、海之奇观

1、海的奇观

占地球面积的70%是蔚蓝的海洋,海洋总给人以奇思妙想。

难以解释的奇异水柱

1960年12月4日,“马尔模”号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时,船长和船员们看到一个奇异的、好像白色积云的柱状体从海面垂直升起,但几秒种后就消失了。几秒种后,它又再次出现。于是船员们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它是一个有着很规则的周期间隔的升入空中的水柱,每次喷射的时间约持续7秒种左右,然后消失;大约2分20秒后又重新出现。用六分仪测得水柱高度为150.6米。

这股奇异的水柱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是“海龙卷”。威力巨大的龙卷风经过海面上空时,会从海洋中吸起一股水柱,形成所谓的“海龙卷”。但“海龙卷”应成漏斗状,这与船员们观察到的情况不同。而且从有关的气象资料来看,当时似乎无形成“海龙卷”的条件。于是,有人提出水柱的产生是火山喷气作用的结果。其理由是地中海是一个有着众多的现代活火山的地区,但在水柱产生的海域却又没有发现火山活动的记录。而且“马尔模”号的船员们在看到水柱时,也没听到任何爆炸的声音。再者,如果确是水下火山喷发,周围的海域也不会如些平静。因此,有人推测,这是一次人为的水下爆炸所造成的。但水柱周期性间歇喷发的特征和当时没有爆炸声,也似乎排斥了这种可能。

海鸣是怎么回事

神秘莫测的大海经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统称为“海鸣”。但海鸣的声源在哪里呢?有些海鸣的声源是众所周知的,比如波浪翻腾和惊涛拍岸发出鸣响、大气降水、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鸣声、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等等。但有些海鸣的声源至今还是个谜。在我国广东省湛江硇洲岛的东南海面,每当风云突变、天气异常、风暴即将到来时,海面上就会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呜呜呜的声响。这声音好似闷雷滚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据当地老人说,在很久以前建造硇洲岛国际灯塔的时候,法国人把一个大水鼓沉放在水中,水鼓相当于海况探测报警器,专门作海上天气预报用的,它能随时向人们发出风浪异变的信息,这呜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可是,谁也没看见过那沉放在水中的石鼓,更不知道它被放置在什么地方,有关部门曾专门派出船只到硇洲岛东南一带的海域巡视搜索,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1969年,有人曾在这片海域发现过一群海猪正在游动。于是,当地人就认为海鸣有可能是海猪的嚎叫声,但在没有海猪活动的地方也有海鸣的产生,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976年,硇洲岛东南海上的海鸣声比以往减弱了,持“水鼓说”的人认为,这是由于水鼓年代太久,从而导致其功能日益减退。持“海猪说”的人则认为,这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在这一带海域的活动明显增加,影响了海猪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使海猪迁移的结果。

两种说法看上去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硇洲岛东南海上海鸣的声源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咸?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没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从哪里来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侵蚀了地表岩石,使岩石的盐分不断地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再汇成大河流入海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盐分逐渐沉积,时间长了,盐类就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如果按照这种推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将会越来越咸。

有的科学则另有看法。他们认为海水一开始就是咸的,是先天就形成的。根据他们测试研究发现,海水并没有越来越咸,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增加,只是在地球各个地质的历史时期,海水中含盐分的比例不同。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水所以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来的因素。海水中的盐分不仅有大陆上的盐类不断流入到海洋中去,而且在大洋底部随着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溢出,也会使海水盐分不断增加,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还有一些科学家以死海为例指出,尽管海洋中的盐类会越来越多,但随着海水中可溶性盐类的不断增加,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不可溶的化合物沉入海底。久而久之,被海底吸收,海洋中的盐度就有可能保持平衡。

总之,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越来越咸?这还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2、海水温度奇观

盛夏的骄阳是那样炎热,它毫不吝惜地用自己的热量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烤得烫烫的。就连拂面而过的夏风,也仿佛炉前的热气,不会使你产生舒服的感觉。

这时,那碧蓝碧蓝的大海更加显露出迷人的魅力,你会身不由己地要投入到它的怀抱。甚至你还会想,要是一个夏天都能生活在舒适的海水里那该多好啊。

不过还要提醒你,可不能在大海里泡得时间太长,不能游得太远,否则你会牙齿打颤,嘴唇发乌,浑身冻得发抖,弄得不好抽起筋来就更麻烦了。

海水蓄能

亲爱的朋友,当你在大海里泡得浑身发抖,不得不上岸趴在烫人的沙滩上,让火热的太阳再给你一些温暖时,你有没有想过同样处在炎炎的烈日之下,为什么沙滩就炙热烫人,而大海却令人感觉寒冷呢?

人们研究过太阳辐射的情况,他们发现,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都被地球吸收了,只有一小部分反射回到空中。说来也很有趣,原来海面和陆地比较起来,海面就像饿极了的孩子似的,贪婪地吸收着太阳送来的热量,不愿把好不容易来到的太阳能量放弃掉。

陆地就和海面不一样。它的胃口小,不能一下子吸收很多太阳辐射来的能量,剩下的就反射回空中去了。陆地的反射率要比海面的大一倍,可见陆地的吸热能力要比海洋差些。不过,即使这样,陆地仍然存不住热量,那晒得烫烫的沙滩就是一个例子。

既然海水吸热多,为什么海水没有沙滩热?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陆地是一种不能很好传热的固体,既不透明又不流动。太阳即使再厉害些,也晒不透它。因为不能很好地传热,晒了一整天,它所吸收的热量还只是集中在不到一毫米厚的表层内。

而海上的情况就不同了。

海水是半透明的,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下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可以达到海水的一定深度之内。经过长期的观测计算,人们发现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60%可以透射到1米的深度,有18%可以达到海面以下10米的深度,人们甚至在海面100米深度的地方仍然发现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而这些,在陆地上是不可能的。

海水吸热,不仅胃口大,它还要把已经吸收的热量送到透射不到阳光的深层海水中贮存起来呢。这也是海洋与陆地所不同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质。

海水输能

海洋依靠海水的流动来输送热量。

比如说,海流就可以把赤道附近的热海水送到两极方向去,而两极方向的冷海水也通过海流向温暖的地方流动;风浪则可以形成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你可不要小看这种风浪的作用,科学家说,它所造成的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要比热传导作用大上千倍万倍呢。

在夏季和白天,海面上接受的热量较多,它就可以把热量送到深层贮存起来;而在冬季和夜晚,海表面接受的热量少,它又会把贮存在深层的热量输送到表层。

当然,除了风浪,海水还有一种对流作用。这种对流作用是由于冷热海水的重量不同而形成的。就像冷空气重热空气轻一样,海水也是冷的重热的轻,于是冷而重的海水就会自动下沉,暖而轻的海水会自动上升。有了这种对流作用,冬天的大海也不会很冷了,随着表层较冷的海水不断下沉,下层较暖的海水会自动升上来补充的。

同是一个太阳下,陆地与海洋的物质不同,温度就不同,陆地是表皮烫,海洋则是整个温,海洋把热情大方的太阳送来的热量都贮存下来龙去脉,只是体积太大,温度不可能升得太高,所以夏季的大海会使你舒服得最后要打寒颤。

难怪有人说海洋是个贮存热量的仓库,这话还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3、海水涨落奇观

在海滨的沙漠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弯着腰,甚至蹲在那里,拾拾各种漂亮的贝壳,有时还能拾到海藻或海蜇、海星、海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海浪吐着白色的泡沫,翻腾着向岸边扑来,海水把沙滩淹没了,人们被追后退。过了一些时间,海浪失去了势头,山悄悄地退去,那条宽展平坦的沙滩又露出了水面,沙滩上面留下一簇簇刚刚被海浪推上来的大大小小的贝壳。海水都按照差不多相同的时刻涌上来,退下去。

人们把这种海水定时涨落叫作涨潮和落潮。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夜晚的海水涨落叫汐,总起来,人们就把海水水位有规律的涨落叫作潮汐现象。

潮汐产生之谜

潮汐是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造成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同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的任何一点上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陆地地面是固体的,引力带来的表面变化不容易看出来,而海水是流动的液体,在引力的作用下,它会向吸引它的方向涌流,所以形成明显的涨落变化。

太阳虽然比月亮大得多,可是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毕竟太远了,所以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要比太阳大得多。海水涨落的主要动力是月亮的引力。

涨潮落潮的次数和潮的大小,还要受海岸地形、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的地方一天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有的地方只有一次涨潮,一次落潮。前者叫半日潮;后者叫全日潮,还有的地方潮水涨落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如果两个相邻的高潮之间和相邻的低潮之间,时间不均等,这叫作混合潮。

钱唐江潮汐

浙江省杭州湾的钱塘江潮就是由于受海岸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涌潮。钱塘江口宽100千米,而江道河面仅宽四五千米,呈喇叭口状。涨潮时,海水沿河而上,受两岸渐狭的江岸束缚,形成涌潮。河口底部因泥沙沉积而隆起形成的“沙堤”,更激起潮水上涌,形成雄踞江面的一道水墙,怒浪排空,如万马奔腾,场面十分壮观。

潮汐的利用

人们认识了海水按一定时间涨落的规律,就可以利用潮汐的能量,修建电站,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电站修建在法国朗斯河上。这个潮汐电站于1961年开始建设,1967年竣工,发电能力24万千瓦。我国在山东省乳山县也成功地修建了实验性的潮汐电站。

月亮引力

地球上,面对月亮的这一面接受月亮的引力,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月亮中心的。而背着一面,则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得面对月亮或背着月亮的地球两侧的海洋水位升高,出现涨潮。与此同时,位于两个高潮之间部位的海水,由于向涨潮的地方涌去,会出现落潮。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对某一个地方来说,每天都要面向月亮一次和背向月亮一次,所以一般来说,要出现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太阳引力

太阳对海水的引力虽然小,可是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由于月亮的引力而引起的潮汐现象,因为太阳引力的参与,太阳引力和月亮引力共同发挥作用,就使得海水的涨落过程变得复杂了。

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的时候,地球和月亮、太阳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日、月引力之和使海水涨落的幅度较大,叫大潮;而当农历初八和二十三的时候,地球、月亮、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差不多成了直角形,月亮的引力要被太阳的引力抵消一部分,所以海水涨落的幅度比较小,叫小潮。

4、无风三尺浪奇观

“无风三尺浪”是人们对海洋的描绘。这不是同“无风不起浪”有矛盾了吗?不,在广阔的海洋上,即使在无风的日子里,大海也还在那里波动着。

无风三尺浪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风虽然停了,大海的波浪还不会马上消失。何况,别处海域的风浪也会传播开来,波及到无风的海面,“风停浪不停,无风浪也行”。这种波浪叫涌浪,又叫长浪。

比起风浪来,涌浪一起一落的时间长,波峰间的距离大,波形又圆又长,较有规则,波速很大,能日行千里,远渡重洋。奇怪的是,这时加勒比海并没有什么风暴,这真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后来,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这是来自大西洋中纬地区传来的风暴涌浪。

无风巨浪之谜

飓风和台风会掀起涌浪。狂风会造成海水涌积,同时风暴的低气压区海域海面受了压力影响,海水也会暂时上升。当台风风速同潮水波浪的推进速度接近时,会产生共振作用,推波助澜,把涌浪越堆越高。当大涌浪传到近海岸时,由于岸边水浅,波浪底部受海底的摩擦,波峰比波谷传播得快些,波峰向前弯曲、倒卷,水位猛烈上升,甚至冲上海岸席卷岸边的建筑物和船只,造成灾难。

海上风暴所引起的巨浪,传到风力平静或风向多变的海域时,因受空气的阻力影响,波高减低,波长变长,这种波浪的传播速度比风暴中心的移动速度快得多。如果说风浪可以追赶军舰的话,那么,涌浪就可以同快艇赛跑了。因此,涌浪总是跑在风暴前头,人们看到涌浪,就知道风暴快来啦。

海底火山爆发和地震引起的涌浪,传播的速度更快了。1960年5月23日,日本群岛海岸在涌浪袭击下,有1000多户房屋被卷走,2亿公顷土地被淹没,甚至渔船被掀到了岸上。远离智利16000千米的堪察加半岛以东海面,也掀起了汹涌的浪涛。原来,这是智利地震引起的海啸涌浪。它以时速800千米横渡太平洋,来到这些地方。

对抗无风三尺浪

为了同风浪和涌浪作斗争,人们设计了水翼船、气垫船、双体船、竖立船等,以减少海浪对船体的影响。人们还利用浮标、飞机、卫星等来观测海浪,作出预报,供船只在海上选择适当的航线和航速。

5、海流奇观

陆地上有着能够为人类提供运输和灌溉的河流,在海中一样有着像陆地上的“河流”——海流,一样可以为人类造福。

神迷的送信者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被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水手们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猎游玩。回船时,海上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海面重新动荡起来。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铲运了一阵,突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黑色的圆球,水手们十分惊奇。大家围拢过来,一看,圆球外表涂满了沥青,再剥开来,原来是一颗椰子壳。好奇怪呀!这里是一片荒滩,没有任何树木,更看不到椰子树。那么是谁带来的呢?大家疑惑着。还是一位年长的水手有主意:“劈开看看。”于是,另一位水手飞快地从船上拿来斧头,劈开一看,“哇!有一卷书。”水手们齐声喊起来。“书?!”水手们又惊奇了。“是的,一卷书!”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第二次西航途中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了,另一艘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重要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

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落?都不是,它是海洋“河流”——海流带来的。

对海流的认识和利用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一种叫漂流瓶的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了该瓶的投放者、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流到与它相距4000多千米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2.8千米。1962年6月,人们又在澳大利亚的佩思附近的海域投放了一批漂流瓶,5年后,其中一些漂流瓶漂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科学家估计,这些瓶子行程约14000千米,平均每小时流过0.37千米。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进行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呢。

6、海岛形成奇观

在茫茫的大海上,碧波里涌出一片陆地,船舶可以在此停泊、补给,飞机可以着陆,人员可以登岸。多么叫人喜欢,地球上巧妙地撒布了这些“明珠”,给人类以莫大方便,赛以千里沙漠上的点点绿阴。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些岛屿?尽管海岛面貌千姿百态,人们仍然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性。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成。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联系。

海岛形成之谜

第一种类型大陆岛。它是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比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的形成有三种原因:一是地壳运动,中间接合部陷落为海峡,原与大陆相连的陆地被海水隔开,成了岛屿。世界上最大的格陵兰以及伊里安、加里曼丹、马达加斯加等岛;世界最著名的日本列岛,大不列颠群岛、马来群岛告示群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这样形成的。二是冰碛物形成的小岛。远古冰川活动时期,冰川夹带大量碎屑在下游堆积下来,后来气候回暖,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冰碛堆未被淹没,波罗的海沿岸,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交界处沿岸的小岛,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是海蚀岛。它非常靠近大陆,两者高度一致,仅仅中间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那海峡是海浪长年累月冲蚀的结果。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也很小。

第二种类型火山岛。它是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岛貌峻拔,与大陆岛、珊瑚岛有明显的不同。当初,火山隐没水下,经过不断喷发,岩浆逐渐堆积,终于高出水面。世界海底山脉最高峰的冒纳开亚火山,就是火山岛夏威夷岛的主峰,其海拔高度4205米,水下部分还有5998米,总高10203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355米!世界第十八大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冰岛是上千个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成直线排列,是一列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阿留申群岛成弧形排列,是成列环状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

第三种类型珊瑚岛。它只存在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海底丘地或海底山脉山脊上,有大量珊瑚虫营巢生活,同其他壳体动物构成庞大的石灰质巢体。旧的死亡,新的又在残骸上继续生长,不断向海面推进。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一千年才能长高36米,长到海水高潮线就停止生长了。大海几经沧桑,或地壳上升,或海水下降,珊瑚礁露出水面便成了岛屿。全球珊瑚礁的面积达27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欧洲、南美洲面积的总和,但其绝大部分没于水下,出露为岛的面积并不多。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我国的南海诸岛都是典型的珊瑚岛。

第四种类型冲积岛。它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马拉若岛,是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的河口岛,面积40万平方千米,列为世界第三十大岛。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黄河口的孤岛,都是冲积岛。加拿大东岸的塞布尔岛、美国东海岸的特拉斯角、我国的苏比沙洲,都是海流加上风力堆积而成的沙滩,其位置不固定,成为航行的危险区。

除上述大自然形成的四类海岛外,人们还动用现代科学技术筑造了人工岛屿。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极小,但经济意义很大,前景可观。今后还将摆脱泥沙岛的窠臼,构筑巨大的钢铁浮体,在海上建设工厂、展览馆、公园、旅馆以至整个城市,大大扩展人类活动的基地。

海的诞生死亡

海岛有消有长。有些在火山、地震、水流或人力破坏下缩小或消失了;有的则在扩大;有的海域冒出了新岛。珊瑚岛倘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一般都能缓慢扩大面积,可惜不少珊瑚礁已被采来建房、筑路或烧石灰,使珊瑚虫千百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荆冠海星是珊瑚礁的大敌,世界上已有10%左右的大环礁给它吃掉了,有的岛屿下面被吃空,地面塌陷。人类应该像灭蝗一样来扑灭荆冠海星。

海底火山爆发,常常给人类增添一些新岛。1973年,日本一座0.08平方千米的西之岛附近海底火山爆发,堆出一个比旧岛大三倍的新岛,最终连在一起。冰岛南岸32千米外122米深的海底,1963年火山爆发,到1967年共喷出7000万立方米碎屑,流出3000万立方米岩浆,造出一座2.8平方千米、海拔178米的新岛——苏尔特塞岛。

7、海中“火灾”奇观

地球是个大水缸,在水缸里起火确实匪夷所思,它的发生确实很奇妙。

“海火”奇观

1975年9月1日傍晚,在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的海面上出现了奇特的亮光,亮光随着波浪的起伏,就像燃烧的火焰那样不停地翻腾着,直到天亮才慢慢消失。第二天夜晚,亮光再次出现。以后每天夜晚,亮度都逐日加强。到第七天,比前一天更亮,海面上出现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如同灯光照耀一样,特别明亮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这种海水发光的现象,被称之为“海火”,它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之前。1976年7月唐山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出现过发光现象。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海啸发生时,人们看到了更奇异的“海火”。波浪底下出现了三四个草帽般的青紫色圆形发光物,排成一排向前移动。后来,互相撞击的浪花搅碎了这些圆形发光物。

“海火”的产生

大多数人认为这与海里的发光生物有关。海水里的发光生物因受到扰动而发光是早为人们熟知的现象。发光生物种类很多,除甲藻外,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它们发出异常的光亮——“海火”。

一些学者却另有说法。他们指出,在狂风大浪的夜晚,大海也同样受到扰动,而为什么不产生“海火”呢?

美国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当强烈的地震发生时,频频出现的岸石破裂,人们会看到耀眼的光亮。所以,他们认为,地震“海火”的产生与岩石破裂有关。但海啸发生时,并没有大量的岩石爆裂,“海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些人认为,“海火”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很可能有多种成因,生物发光和岩石破裂发光只是其中两种原因。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它原因。究竟还有些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待解的谜。

8、深海潜流奇观

在海洋的深处,有流量很大的潜流。

深海潜流

原来许多科学家推断,在海面下几百米的深处,海水流势减弱,到了海面以下几千米处,海流已不复存在。

现在科学考察已经证明,上面的推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去,科学界所知道的是在太平洋海面上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的海域,也就是“南北赤道海流”范围内的海水都从东向西流动,但在北纬7.5度附近的海域里,有一股长10000多公里带状的狭窄赤道逆流形成,是从西向东流动的。这股逆流,在海面下深约100米的水层中,逐渐减弱消失。

可是,1950年科学家汤森·克隆威尔新发现的赤道潜流,出乎人们预料,在海面200米深处海流幅宽达300公里,而且在100米深处的流势最为强大,中心流速每秒可达150厘米。后来这股海流被称为“克隆威尔逆流”。

“克隆威尔逆流”从西经92度到东经160度,总长为6500海里。它一般都在赤道海面上流动。有时也浮到海洋表面漂荡。

1955年,在汪洋大海里,德国海洋学家卫斯特发现在接近南美沿海约几千米深水层中,有一股流势特别惊人的巨大潜流。这股潜流在南大西洋巴西和阿根廷海域内,靠近南美大陆,在1500至4000米深处,幅度很小,卫斯特已经测定,在巴西海域的海面下1500至4000米深水层中,它的流量比黑湖还大。

奇怪的是,在对岸的非洲海域,却观察不到任何海流的迹象。

深海潜流成因及利用

海洋里共有多少潜流、逆流以及它们的成因等问题,目前尚未找到答案。

9、海水“密度跃层”奇观

原来,海水的密度各处不同。一般说来,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温度低的海水密度大;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盐度高的海水密度大。如果一个海域因有两种密度的海水同时存在,那么,密度小的海水就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使海水成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形成一个屏障,叫“密度跃层”。这“密度跃层”有的厚达几米。这种稳定的“密度跃层”可以把海水分成两种水团,分别位于跃层的上下,并以跃层作为界面。如果有某种外力作用在界面上,界面就会产生波浪。这种波浪处于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见,因此称之为内波。

遭遇“死水”

自小就立志做一个北极探险者的南森,为了证实北冰洋里有一条向西的海流经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岛的东岸,不顾亲人的劝阻,设计制造了一条没有龙骨、没有机器的漂流船。这条船好像切成两半的椰子壳,船壁坚厚,船头上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长角。南森给船命名为“弗雷姆”号,翻译成中文就是“前进”号。

1893年6月19日,南森率船从奥斯陆港出发向北极方向驶去。8月29日,当船行驶到俄国喀拉海的泰梅尔半岛沿岸时,突然走不动了,船被海水“粘”住了。

顿时,船上一片混乱,有的在绝望地呻吟,有的人在祈祷:“死水,死亡之水呀,我们就要葬身在这里了,上帝救救我们吧!”

毕竟是探险家,南森却没有一丝惊慌的表情。他环视了海面。只见四周风平浪静,离岸也很远,不是搁浅,也没有触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南森想,可能就是碰上传说中的“死水”了。他认真测量了不同深度的海水,记录下了观测的结果。

船员们对南森的行动不解,有人问:“队长,你在海水里测了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水里有海怪吗?”

南森回答道:“不是海怪作祟,这‘死水’的奥秘总有一天会弄明白的。”

不一会儿,海上刮起了风,“弗雷姆”号风满帆张又开始移动。船员们欢呼雀跃,庆幸自己死里逃生。

此时,南森仍在琢磨着。他发现,当船停在“死水”区不能挪动一步时,那里的海水是分层的,靠近海面是一层不深的淡水,下面才是咸咸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极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个月,终于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区的冰层和极地冷水下面,确实有大西洋流来的一条海流;同时,他还总结了浮冰的规律。

“密度跃层”之谜

在海岸附近,江河入海口处,常常形成“冲淡水”,盐度和密度显著降低,它们的下面如果是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就会形成“密度跃层”。夏季寒冷地区海上浮冰融化了,含盐低的水层浮动在高盐高密度的海水之上时,也会形成“密度跃层”。南森遇到的就是后一种情况。

一旦上层水的厚度等于船只的吃水深度时,如果船的航速比较低,船的螺旋桨的搅动就会在“密度跃层”上产生内波,内波的运动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内波的阻力就会迅速增加,船速就会减低下来,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难行。当年南森的“弗雷姆”号被“粘”住时,船速就由4.5节突然降低到1节。后来,是风的推力超过了内波的“粘”力,才使南森的船脱险。

密度跃层对潜航的影响

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内波的速度一般在2节左右,如果航速大大超过内波速度时,海水就无法把船“粘”住了。如今舰船速度大大超过内波速度,因而海水“粘”船现象就成为了历史。

虽说“密度跃层”产生的一般性的内波“粘”不住现代舰船了。可“密度跃层”却能压住水中下潜的潜艇。

1960年1月23日,瑞士的雅克·皮卡尔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开始了人类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时,多次遇到“液体海底”的粘托。

那天上午“的里雅斯特”号以每秒1米的速度缓缓向1万多米深的海沟潜去,几分钟后,深潜器突然停止下潜。难道这么快就着底了?不,不可能,这里是万米深渊,离海底还远着哩。

雅克·皮卡尔又检查了一遍机械,没发现异常。当他观察海水温度表时,发现海水的温度变化剧烈。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密度跃层”在作怪。

皮卡尔放掉一些汽油,放进一些海水,从而增加了深潜器的重量。这样,深潜器就突破了“液体海底”的阻挡,继续下潜了。

令人惊异的是,下潜仅10米,深潜器又一次被“粘”住了。他不得不再次调整压截重量,又一次突破“液体海底”的阻挡。下潜20米后,深潜器第三次被“粘”住。

这样折腾了4次,探潜器才完全冲破“液体海底”设置的“封锁线”,一路顺畅潜到万米海底,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的新纪录。

10、死亡的奇观——死亡岛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哈利法克斯约百公里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非常恐怖的小岛,名叫“塞布岛”,“塞布岛”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死亡之名的由来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凶猛冲击,使这个小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初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公里、宽16公里的沙洲。而在最近200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公里,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岛长只有40公里,宽度却不到2公里,外形像又细又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几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经常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对此岛非常恐惧,称它为“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后感到十分恐怖。“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科学家们去努力探索它的奥秘。

死亡岛致死之谜

为了找到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推断,例如,有的人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出现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毫无防备的船舶;有的人认为“死神岛”的磁场不同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寻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经常移动而它的转移也在不断变化,岛的附近又大都是大片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4米,加上气候恶劣,常常出现风暴,因此,船舶很容易在这里搁浅沉没。

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要今后继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

11、迷失的奇观——幽灵岛

在茫茫的大洋深处,航海家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变幻莫测、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幽灵岛”就是其中之一。各国的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索研究,企图解开这忽隐忽现、神出鬼没的“幽灵岛”之谜。

所谓的“幽灵岛”指的是海洋中行迹诡秘、忽隐忽现的岛屿,而并非是那种由于涨水或暴风雨冲走部分河岩沼泽地而形成的的漂浮岛。

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在匹茨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发现了一个岛屿,但他总是无法接近这个岛屿,他相信,这决不是光学错觉,便将岛屿标在了海图上。过了近200年,海军上将玛卡洛夫的考察队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去,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岛屿。1925年航海家沃尔斯列依也在这个地区看到了这个岛屿的轮廓。1928年,当科学家前去考察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的存在。

神秘的岛

类似的事情在地中海也发生过。那是1831年7月10日,一般意大利船途经地中海西西里岛西南方海域,船员们目睹了一场突现的奇观;海面上涌起一股20多米高的水柱,方圆近730多米,转眼间变成一团烟雾的蒸汽,升到近600米的高空。8天以后,当这只船返回时,发现这儿出现了一个冒烟的小岛。四周海水中,布满了多孔的红褐色浮石和大量的死鱼。这座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的小岛在以后的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由4米长到60多米高,周长也扩展到4.8公里,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的突尼斯海峡,因此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并派人前往考察,正当各国在为建设这座新岛,彼此间争夺其主权的时候,这个岛忽然开始缩小,仅三个月便隐入了水底,但它并未真正消失,在以后的岁月,它又多次出现,1950年,它又重新出现过一次。

二战中迷失的小岛

1943年,日本海军、空军在太平洋和美军交战中节节失利。设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拉包尔的日本联合航洋总部遭到美国空军猛烈轰炸。为了疏散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一日本侦察机发现距拉包尔以南一百多海里的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这岛上绿树成荫,有小溪流水,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又不在主航道上,是一个疏散、隐藏伤员的好地方。于是日军将一千多名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运到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伤病员安居后,日军总部一直和这里保持联系,经常运来食品和医疗用品。谁知一个多月以后,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日军总部担心美军袭击并占领该岛,马上派出飞机、军舰前来支援,但再也找不到该岛。一千多人和物资也随小岛一起消失了。美国侦察机也发现过该岛,并拍了详细的照片,发现有日军躲藏,等派出军舰前来搜索时却发现这里水域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这海岛和岛上的一千多人哪里去了?战后,日本、美国都派出海洋大型考察船前来这一海域搜索,并派出潜水员深入海洋底部找寻了较长时间,未发现任何踪影。

就在同一时间,美军为了监视日本海、空军在南太平洋的行踪,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建造了一座雷达站,发出强大的电波对周围的海域和天空进行探测。它24小时和美军总部保持着联系,不断发出附近海洋和天空的信息,报告日军海、空军行踪。二三个月后,电波突然中断。美军以为雷达站被日军袭击、占领,派出军舰、飞机前来支援,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搜索了几天,再也没有找到设有雷达站的小岛。岛上的十多名美军人员也一同和小岛神秘失踪了。美军派出潜水艇在这一带海底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卫星下的消失

在太平洋的战略要地海域,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90年偷偷地在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安装了海面遥感监测器,与天上的美国军事间谍卫星遥相呼应,监视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的动态。这座“谍岛”获得的情报可直通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凡是在这一带海域过往的商船、军舰及在此出没的潜水艇、飞机等,无不在五角大楼的监视之中。

1991年年终的一天,“谍岛”的监察系统和信息突然中断,五角大楼大为震惊。开始,他们怀疑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破坏了美国的间谍网点。于是美国派出了一支以巡洋演习为名的舰队,悄悄地调查此事。谁知,当舰队赶到出事地点时,“谍岛”已经从大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美国的科学家们认真地核查了这一带的海洋监测系统,发现这一带海域并没有发生过地震或海啸,从而能使小岛沉没水中。要不然可能是前苏联埋下了数千吨炸药,摧毁了这个小岛。但该岛处于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中,像这样大的行动不可能不被发现。再说就算前苏联知道此秘密,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炸毁该岛,只要摧毁岛上的设备就可以了。那么“谍岛”是如何失踪的?这让美国的科技人员陷入了迷惑之中。

他们认真地分析了从太平洋上空过境的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彩色图像和空中拍摄的照片,结果发现:“谍岛”是在原位上失踪的,但到底是如何消失的,消失到了什么地方,人们就无法知道了。

12、温泉

温泉里有热的泉水。温泉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光在我国已发现的温泉就有2200多处。人们把温泉的热能直接用于洗澡、医疗、采暖供热、温室栽培等方面,既经济简便,又不污染环境。

为什么会有温泉呢?地质学家揭开了温泉的秘密。

火山温泉

原来,温泉的产生往往和火山与断层有关。火山爆发的时候,地球内部大量熔融的岩浆冲出地面。可是也有不少岩浆并没有冲出地面,而是仍在接近地表一带。这部分留在地面以下的岩浆,把自己的热量慢慢地散到地层里,使周围的地下水变成热水,然后再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形成温泉。所以在有过火山活动的地区,很有可能出现温泉。

岩浆造温泉

不过有些地方虽有温泉,可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温泉的出现,仍是地下岩浆活动的结果。有些岩浆活动没有能够达到冲出地面而形成火山爆发的能力,但它们本身的热量足以使地下水温度升高而变成温泉。还有一些温泉,由于那里存在着很深的断层,使地下水可以进入到地下几公里,甚至更深的地方,而变成了热水。我们知道,在地球内部,越深温度越高。几公里深的地方,温度可达几十度甚至上百度,水在这里被加热后再涌出地面,就是温泉了。

13、海底的山脉

和陆地一样,海底并不是一马平川,它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世界。陆地上有连绵的群峰,海底有雄伟的山脉;陆地上有巍峨的青藏高原,海底有透逸万里的太平洋东部高地……海底山脉绝不比陆地的崇山峻岭逊色,这已经被无数次科学考察所证实。

大西洋海底风

早在1918年,德国一艘名为“流星”号的海洋考察船在大西洋进行海底考察时,偶然从回声探测仪上发现,大西洋中部的海底比两边高出许多,由东往西竟是1000千米长的凸起高地。这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

在这之后的3年中,他们做了几万次探测试验,终于发现那里隐藏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海底山脉。

后来,通过对大西洋的全面调查,科学家们找到了这座山脉的“两极”。它始于冰岛,经大西洋中部一直延伸至南极附近,曲曲弯弯长达一万多千米。山脉走向与大西洋的形态一致,也是“S”形,平均宽度在1000千米以上,比两侧洋底平均高出2000米。它是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山脉露出水面的顶峰,组成了一串珍珠般美丽的岛屿,其中包括冰岛、亚速尔群岛、圣赫勒拿岛与特里斯坦一达库尼亚群岛等。

连绵的海底山脉

然而,大西洋海底这座使人难以想象的山脉,却只是全球海底山脉不起眼的一部分。

海洋学家在研究了世界各大洋的探测资料后宣布:世界各大洋底都存在着类似的海底山脉。如果把它们像火车一样一节节地接起来,总长度超过65000千米,可以绕地球一圈半。而且,它们的高度一般不超出相邻的洋底1000米至3000米,宽度超过1000千米,总面积相当于亚、欧、非、美洲全部陆地面积之和。

洋底的地形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各大洋中,都有大致作南北走向的巨大的海底山脉,绵延1万多千米,在洋底东部还有一个大洋中脊。印度洋中部除存在一条“人”字形的中央海岭外,东部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达6000千米的东印度洋海岭。北冰洋虽然较浅,但在中部也有两条略成南北走向的海岭。

洋盆

在海底山脉的两侧,多为大洋盆地,深度一般在3700~6000米之间。大洋盆地中分布有孤立突兀的海台和较为平缓的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较大的有:太平洋中的东北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等。印度洋中的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亚海盆和南澳大利亚海盆等;大西洋中的西欧海盆、佛得角海盆和巴西海盆等;北冰洋中的南森海盆、加拿大海盆和马卡罗夫海盆等。

海底山脉成因

风光绮丽的夏威夷岛,就是太平洋海底山的一部分。它的最高处超出水面4200米,而山根却在水下6000米的深处。也就是说,这座海洋山峰的高度在1万米以上,竟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1000多米。

科学家们发现,海底山脉多数是由橄榄岩、玄武岩等火山岩石构成的。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呈条带状排列着。海底山脉多发育在海底高原和隆起的高地上。这些高原、高地是岩浆喷发时形成的。

科学考察表明,海底地壳下岩浆对流活动时,地壳发生裂隙,岩浆沿着这些裂隙喷发到海底表面,造成了纵横数千米的海底高原和海底高地,而在这些高原和高地上,又升起一座座海底火山。经过漫长的岁月,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便堆成了今天的海底山脉。

14、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面积17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总体概述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罢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廓近似圆形。

太平洋通常以南、北回归线为界,分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东经160°为界,分东、西太平洋的。北太平洋:北回归线以北海域;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属海有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中太平洋: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主要属海有南海、爪哇海、珊瑚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等;南太平洋:南回归线以南海域,地处南亚热带和南温带。主要属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

地质形态

太平洋约有岛屿一万个,总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

太平洋海底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条岛弧,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000米。夏威夷群岛和莱恩群岛将中部深水区分隔成东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锥。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

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采状群岛一带,活火山多达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地震频繁。

气候状况

太平洋的气候分布、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水面洋流及邻近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影响而产生的。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回归线向极地为20~16℃,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0~2000毫米,多雨区可达3000~5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区不足100毫米。

在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内,太平洋多狂风和波涛。太平洋北部以冬季为多;南部以夏季为多,尤以南、北纬40℃附近为甚;中部较平静,终年利于航行。

丰富的物产

在太平洋生活着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他动物都比其他大洋丰富。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鳕、鲑、鲭、鳟、鲤、沙丁、金枪、比目等鱼类。海兽有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

太平洋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层,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15、大西洋

大西洋位于欧、非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洋轮廓

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

大西洋海底地形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棚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整条海岭婉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428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

大西洋气候特征

大西洋气温年温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地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度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在南北纬40~60度之间多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

16、印度洋

印度洋位于亚、非、澳洲及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11米,最深处为7209米。大陆架虽不算大,但也有317万平方公里。

“个性”独特的大洋

印度洋是个“个性”独特的大洋。首先是赤道横贯它的北域,使印度洋主体部分处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这些热带气候区内,因而人们称其为“热带性海洋”。这里的水面平均温度可达到20~27℃,平均含盐度达34.8‰。其中,红海盐度达41‰,为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其中深海底个别地点曾测到270‰以上的盐度值,几乎达到饱和溶液浓度。印度洋在洋流运行上,还有个近似于“游戏”的奇特现象,即北部海随着季节的不同,会产生所谓方向相反的独特“季风海流”。其流动方向是:冬季受亚洲大陆高气压和赤道低气压制约,印度洋北部会吹东北季风,形成了反时针的海流;夏季印度洋西北部又变成低气压中心,夏季风由西南向东北输送,又形成了正时针海流。这种随季而变的海流,在其他大洋是没有的。

丰富石油资源

印度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的最大产地。20世纪80年代,这里即有32个海底油田投人开采,产油量占世界海底石油产量的1/3以上。从波斯湾到西欧、日本、美国的航线,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运输线。海生哺乳动物中的儒艮,为印度洋的特产,由于这种动物形状似人,又有“人鱼”之称。印度洋的东、北、西三面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繁多,构成一种奇特的海滨森林景观。

年轻的大洋

印度洋的地质年代非常年轻,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洋,它是冈瓦纳古陆破裂和解体的产物。但其洋底的地壳扩张形式,却颇具特色:它不但有东西方向的扩张运动,还有南北方向的扩张运动。在大扩张运动中,同时又“套”着小扩张运动,如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主体的分离,就是一种特殊的洋底小扩张运动的结果。印度洋板块北行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时,产生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并使山北的青藏地区,抬升为世界最高的高原。所有这些东、西、南、北、不同方向的扩张运动,总合起来,就形成了印度洋底复杂的地形结构。印度洋今日的“人”字型大洋的中脊,即为印度洋底地壳产生的地方。在大洋中脊的周围还形成了不少海盆。

17、海峡奇观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两个海洋的狭窄的水道。

远东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

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有一狭长水道。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马六甲海峡。海峡西起韦岛,东到皮艾角,东西长约1080公里。如果把东头的出口处新加坡海峡连同在内,长度达1188公里。该海峡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展开的喇叭形,最窄处仅37公里。水深一般在25~113米,由东南向西北加深,20万吨巨轮通行无阻。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是兵家之地。如今,海运业十分发达,各种船只穿梭往返,好一派繁忙景象,每日通过的客货轮达150余艘,每年过往的船只超过5万艘,通过的巨型油轮也愈来愈多,在商业航运上也有巨大的意义。

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

这个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公元711年,丹吉尔总督、北非摩尔人——塔里格率领军队,渡过海峡,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港口的一块巨大的山岩上指挥作战,打败了10万西班牙军队。为了炫耀这次战争的胜利,塔里格命人在这里修筑一个城堡,并把山头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言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后来欧洲人就把它音译为“直布罗陀”了。

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海峡的北岸是隶属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海峡全长58公里,宽13~43公里,西宽东窄,平均深度310米。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来说,直布罗陀海峡真像它们的咽喉一样重要。

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地区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运输十分繁忙。

西方世界的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西亚的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把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和通往印度洋的阿螺湾联系起来了。波斯湾宽180~320公里,而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38.9公里,它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就被切断了,西方的工业、交通等就会陷入瘫痪。因此,人们称它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虽然只有150公里长,却是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每小时约有12艘油轮进出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一部分经红海、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运往西欧、南北美洲。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67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海峡。

据地质学家研究,大约在1亿多年以前,马达加斯加岛是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的,后因地壳变迁,岛的西部下沉,便形成了这条又长又宽的海峡。此海峡平均宽450公里,北端最宽处达960公里。大部水深2000米以上,最深点为3533米。莫桑比克海峡既宽且深,能通巨型轮船。从波斯湾驶向西欧、南欧和北欧的超级油轮,都是经由这条海峡,再过好望角驶往目的地的。

莫桑比克海峡两岸岸线平直,有非洲南部第一大河赞比西河注入。海峡南口有印度礁和欧罗巴岛,北口有众多的岛屿和珊瑚礁。海底及大陆架有大量重砂矿。鱼产主要有鲔鱼、沙丁鱼、鲨鱼和比目鱼等。

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和它东部的多佛尔海峡是世界海运最繁忙的海峡。两段海峡总长约600公里,西深东浅,最深处达172米。

英吉利海峡西临大西洋,向东通过多佛尔海峡连接北海,地处国际海运要冲,也是欧洲大陆通往英国的最近水道。海峡两岸工农业发达,水道密布,因此,海峡中国际船只往来不绝,平均每天有四五百艘船只通过海峡,年货运量有七八亿吨以上,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18、海的奇观

海是洋临近大陆的部分,因有不同的位置,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北方航道——挪威海

挪威海的名称或许是因与挪威相邻而来。挪威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也有人将它认作大西洋北部的边缘海。其东北面与巴伦支海相邻,西北接格陵兰海,东界挪威,南邻北海。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742米,最大水深4487米。海底一条连接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苏格兰北部的海岭将挪威海与大西洋分开。挪威海虽地处高纬,其北部已位于北极圈内,但因北大西洋暖流自南向北地流经该海区,故这里表层水温显著高于其他同纬度海区。2月水温2~7℃,8月8~12℃,且一般不封冻。海水含盐度34~35‰。由于暖流与寒流在此交汇,挪威海的冰岛、挪威、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的沿海水域都成为极好的渔场,盛产鳕、鲱、白鲑等鱼类。

半岛环抱的内海——渤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它三面深入陆地,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市之间。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海峡口宽45海里,有40多个岛屿,较大的有长山岛、钦岛和隍城岛等,总称庙岛群岛或长山列岛。其间构成8条宽狭不等的水道,扼渤海的咽喉,是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形势极为险要。渤海古称沧海,又因地处北方,故有北海之称。

渤海的面积约9.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所以,渤海的海水总容量不过1730立方千米。渤海沿岸水浅,特别是河流注入的地方仅几米深;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从北、西、南三面环绕渤海中央浅海盆地。沿岸有辽河、海河、黄河等20多条大小河流注入。由于这些河流含泥沙较多,所以渤海海域泥沙淤积极盛,海底地势平坦,海水也容易淤浅。由于大量泥沙的输入,致使其近岸部分的海水呈现黄色。

黄色海洋——黄海

有人说,黄河的水非常浑浊,流到海里,把海水也染黄了,黄海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这种说法对吗?有一定道理,可是不完全对。黄河如今流入渤海,但是历史上有将近700年的时间,黄河是从苏北入海的。它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流入黄海,使海水中的泥沙含量加大,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把近岸的海水染成黄色。可是黄海的水所以成为黄色,绝不是黄河独自的“功劳”。

打开地形图,你会看到在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附近,分布着一系列的岛屿,如杭州湾附近的舟山群岛、长江口外的崛泅列岛以及朝鲜的济州岛等。这些岛屿,其实是海底山脉突出水面的部分。这条海底山脉非常宽广,它像一条海底围墙,把黄海的东南部牢牢围住。陆地上的泥沙和其他物质,沿着河流或借助风力,沉入黄海中,被“围墙”死死地拦住,没有能力翻越过这座海底山脉,流入东海和太平洋去。陆地上送来的泥沙等物质在海底形成了深厚的沉积层,据估计,厚度达1500米以上。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在全球范围内,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湾只有1个,它就是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之间,孟加拉国就在它的北岸。此海湾面积约217.2万平方公里,由北而南逐渐加深,最大深度为5258米,平均深度2586米,表层水温一般为25~27℃,平均盐度30~40‰。发源于我国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从北部注入湾中,形成宽广的河口。注入海湾的河流,还有印度的默哈纳迪河、戈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等。海湾沿岸地区有多种喜温生物,如斯里兰卡沿海浅滩的珍珠贝、恒河河口的红树林等。孟加拉湾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沿岸有印度的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等重要港口。

石油湾——波斯湾

波斯湾是印度洋阿拉伯海北部的海湾。简称“海湾”,又称“阿拉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公里,宽56~338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8米,最深处102米。含盐度38~41‰。夏季水温30~33℃。东南部是多珊瑚环绕的岛屿。湾底和沿岸为世界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沿岸多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航道,每天运出石油曾达400万吨。湾内盛产鱼类和珍珠贝。

最浅的海——亚速海

世界最深的海是南太平洋的珊瑚海,最深处达到9174米。平均深底最大的海是南极洲附近的斯科舍海,它的平均深度为3400米,而亚速海却是世界最浅的海。

亚速海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面积为3884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只有8米,最深处也只有14米。亚速海的面积也很小,只有3.8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