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继承前人注重教育的思想,在30岁左右创办了私学,并开始招收弟子。孔子私学的开创,揭开了古代教育的新篇章。
子路是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之一。他比孔子小9岁,拜孔子为师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子路名叫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子路是卞这个地方的人,当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野人”。
子路个头高大,性格粗豪,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公猪一样的饰物。这两样东西是古人用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勇士的标志性佩饰。
子路没有正经职业,喜欢戴着一身饰物到处游荡。他走在大街上,人们都要退避三舍。子路是个粗人,他听说孔子很有学问,就脱掉原来那一身装束,换上了儒者温文尔雅的衣服,来见孔子。
孔子问子路:“你爱好什么?”
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
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
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
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持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
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
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
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他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
孔子创办私学,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西周后期“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而“士”的出现,则是私学兴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
“士”,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士阶层中有文士、武士,也有能文能武之士。士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游离出来的,有一些是属于平民阶级,也有一些是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以及获得解放的奴隶上升为士的。
周平王东迁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比如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纷纷出走,大乐师挚到齐国,二乐师干去楚国,三乐师缭到蔡国,四乐师缺去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附近,少师阳和击磬的襄移居于海边。
这些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于社会之后,成了古代历史上第一批专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其中有些人就做了私学的教师。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或新兴地主阶级都想增强自己的实力,就纷纷招贤纳士,士就成了他们竞相争取的对象,以至于在春秋初期就出现了“养士”之风。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就更为盛行。
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士阶层中有些人墨守成训,有些人则转变成为批判旧奴隶制、批判旧文化的思想先驱。士阶层产生、发展和分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发展的过程。
春秋中期已经有了私学,至春秋末期,私学日益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是当时的“显学”。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教育上影响都较大的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孔子在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
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相随。由于他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
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这一主张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在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含这样的意思,即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私学,以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孔子私学里主要的科目是“诗、书、礼、乐”,目的在于灌输奴隶主阶级的政治、道德思想,是为了恢复周王朝初期周公所指定的典章制度。
孔子私学所传授的也不都是宣扬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其中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如讲到动植物的形态、物性、栽培和饲养的方法等。
孔子要求学生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而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首先是重视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并予以感情的陶冶与意志锻炼,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在春秋末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是其他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大派。在教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私学和荀子私学。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学说。
孟子私学是战国中期有很大影响的学派。孟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因而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主张发挥人天生的善性。把教育看做是人心内发的作用。孟子私学的这些理论和经验,成了后世儒家教育的经典。
荀子私学是战国末期集大成的学派。荀子私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师有绝对权威,因而能够培育出像李斯、韩非这样在当时属于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荀子私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在儒家经典的传授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西汉的许多经学大师,在学术思想上大多是渊源于荀子学派。
墨家学派在春秋末期及战国时期和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墨家创始人是墨翟,被称为“墨子”。墨家学派成员多数来自社会的下层,有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
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家私学可以派学生去做官,但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服从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在墨家私学里,生产劳动、科技知识是主要科目,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家私学主要有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钘、尹文、接予、环渊等为代表;另一派是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后,向唯物论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把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思想引向极端,庄子认为教育是桎梏人性的,应该取消。庄子消极、颓废的思想,对魏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法家学派的产生,与孔子的弟子子夏有关。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在西河讲学,弟子300多人,李悝、吴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商鞅,就是李悝的学生。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提倡“耕战”,非议“诗书”,排斥“礼乐”,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另一个代表人物韩非又发展了这些思想。法家学派的主张,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它是不可取的。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同时,由于各家各派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既促进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又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各家各派的大师辈出。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在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还在于教育理论上的成就,尤其是儒家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儒家后学,总结了这一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撰写了《学记》、《大学》、《中庸》,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学制的体系、道德教育体系、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等方面的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奠定了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在的学界一般认为孔子是第一位打破学在官府、开办私学的人。但有的史学家认为,孔子时私学已经比较繁荣,因此他不可能是第一位开办私学的人;老子先为朝廷教官,后在民间教学,具备了打破学在官府的条件;《史记》、《汉书》等典籍都有老子在民间收徒讲学的记载。
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其影响是最为久远的。也许正是基于此,《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说,孔子“开创私学,建立了儒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