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特色书院教育
20939100000005

第5章 《岳麓书院》:麓山寺奠定的文化底蕴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我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始建于976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的时势变迁,直到晚清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可谓是“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岳麓书院是我国文化史、教育史上的骄傲,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那是在西晋的时候,敦煌有位菩萨叫笠法护,他有位弟子叫笠法崇。笠法崇从小就聪明好学,立志要背下所有的经文,弘扬佛法。后来,他到湖南传播佛教,当他来到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时,见这里风景秀美,于是在268年,创建了麓山寺。

竺法崇还是第一个到湖南传播佛教的僧人,此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200年的时间。麓山寺不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庙,也是我国早期佛寺之一。

麓山寺左临清风峡,右饮白鹤泉,前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后倚禹碑风云、深壑林海。在此风景秀丽之地诵经传教,实乃人生一大幸事。笠法崇精通经学,尤擅《法华经》。

很快,笠法崇的名声便远播四方,以致“东瓯学者,竞往凑焉”。他与鲁郡的著名隐士孔淳之在岳麓山别游时,曾作诗曰:“浩然之气,犹在心目,山林之士,往而不返。”

自笠法崇之后,麓山寺的讲学之风一直沿袭不绝。继开山祖师竺法崇之后,晋代住锡麓山寺的高僧还有法导和法愍和尚。281年,法导来到麓山“大启前功”,对寺庙进行了修缮和扩建。

自晋以来,文人雅士们寄寓隐居、游息读书,也都喜欢选择到麓山寺,为这里增添了不少诗书气息。

东晋名士陶侃,字士行,出身贫寒。他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313年,他出任荆江州刺史。

陶侃任驻长沙时,每当在闲暇之余,常到岳麓山游览,并且在山中建庵读书,修养性情。因庵前遍种杉树,人们称之为“杉庵”。

传说陶侃在岳麓山射杀了蟒妖,他遵照白鹤姑娘的遗愿,相约在50年后再相见。后来,耄耋之年的陶侃因政务耽误了相约之期。

为了践行承诺,陶侃在相约之处苦苦守候了九九八十一天,精诚所至,他终于见到了白鹤姑娘。菩萨为了阻断白鹤姑娘再生思凡之情,于是便叫陶侃从石门离开,陶侃被迫穿石而出,白鹤姑娘转身仅见一堵石壁矗立在眼前。因此,在岳麓山便留下了一个穿石坡。

在隋代的时候,著名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最初出家长沙的杲愿寺,他以传授《法华经》为己任,在麓山寺创建了一个鹿苑,进行讲学,讲授“不依于有,亦不附无”,“最上无过”的“第一义谛”,宣扬“心是诸法之本”等佛教思想。

鹿苑后来被改建成讲经堂,成为麓山寺讲学的重地,历代相传。到了唐代,摩诃衍禅师到麓山寺做住持,他便在鹿苑开讲南宗禅法,后来还将禅法传到了西藏,并在拉萨与印度高僧展开了辩论,将麓山寺佛门的学风远播到了西藏和印度。

在这个时期,位于岳麓山的道林寺也被改为了律院。初唐书法家欧阳询曾书“道林之寺”4字为额,称道林“为道之林也”。后唐时,马殷又对道林寺进行了重建,结构崇隆,廊院连云,鼎盛时寺僧达到300多人。唐代著名将领马燧在道林寺旁建起了道林精舍,作为文士活动的地方。当时,也有人称道林精舍为“书院”,因为它是隐居读书之处,因此是儒家的活动阵地。

马燧,字洵美,据记载,其祖父马珉、父亲马季龙分别在武则天时代与玄宗朝身居要职。马燧自幼机敏,广涉群书,尤善兵法,有凌云大志。他在与诸兄读书时,曾掩卷长叹:“天下有事,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以济四海,岂能矻矻为一儒哉!”

马燧走上仕途后,虽身为武将,但他仍不忘为文人学士做些事情,于是他兴建了道林精舍。

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而随后形成的岳麓书院就是在智璇办学的基础上诞生的。

道林寺所藏经书十分丰富,吸引了不少名士前往参拜。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沙门禅师获准往太原求取佛经,河东节度使司空卢钧、副使韦宙慷慨施之,共得佛经5048卷,于次年运回潭州,道林寺再度成为讲经重地。唐僖宗乾符年间,袁浩建四绝堂于寺中,后经五代马殷重建,借以保存沈传师、裴休、宋之问、杜甫四人为该寺留下的笔札和诗篇。另外,骆宾王、宋之问、韩愈、刘长卿、刘禹锡、张谓、沈传师、韦蟾、杜荀鹤、唐扶、李建勋、齐己等文人墨客都曾流连道林,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