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6个月宝宝的身心发育
从第三个月开始,宝宝就踏上了对周围世界的、快速而奇妙的探索之旅!慢慢的他会发现自己能动手完成很多事。也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手,知道怎样通过身体的移动或者采用什么样的姿势,取到想要的东西。宝宝不仅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在与他人的交流上,也会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这些都能帮助他与入更好的交流相处。此外,他玩的每一个游戏,参与的或听到的每一段谈话,都能让他的大脑接受和储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让他对社会形成更全面的印象。
到宝宝4个月的时候,他已经很爱笑了,不仅冲着你笑,还冲着玩具笑,冲着你的朋友笑,而且笑得很开心,这说明宝宝的幽默感已经开始形成了。他还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到6个月的时候。你几乎可以用喋喋不休来形容他了。
宝宝的笑声和语言,能帮他更快地加入他人的谈话,也能让他玩得更加开心。到6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能坐。而且也能让自己站起来了。他会拿食物当玩具,也可能爱从房间的一头移到另外一头,不管是慢吞吞地移过去,还是扭动着可爱的小身体爬过去。
此时,新妈妈和宝宝之间已经非常熟悉,新妈妈也越发按照母亲的本能来照顾宝宝。你一眼就能注意到他是累了,还是哪儿不舒服了,是饿了还是觉得无聊了。宝宝也会很了解你,知道你能明白他的心思,在他和别人“交谈”时也需要你当翻译。在玩的过程中宝宝能学到很多,你不仅是他最重要的玩伴,还是他的启蒙老师和安慰他的人。宝宝对别人的信任程度,不仅反映出一个新妈妈是否给他打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而且还能从中看出他学到了多少东西。
尽管现在宝宝明白了妈妈和他自己是在身体上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但他还不知道你俩有着完全独立的思想,或者说还根本无法理解思想是什么。6个月时,他的短暂记忆只持续3至5秒,因此,即使你拿走了他的玩具,会让他那会儿哭闹不已,但是只要你给一个替代物,或者不把那个玩具放在他的视力范围内,他很快就会停止哭闹,开始关注其他新的东西。当有人离开时,宝宝的反应也同样如此。如果能有人陪他玩儿,逗他开心,让他有安全感,失落感很快就会消失。
另外一种和短暂记忆相对的是长期记忆。长期记忆能让宝宝记住一些人和物。尽管当你离开之后他可能不会想你,但是当你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会认得你,而且会希望见到或听到其他能代表你的东西,比如你的声音、你的笑容还有你身上的气味。
尽管他不会记得10分钟之前在干什么,但是不管怎样,他已经越来越熟悉这个世界了,熟悉的感觉能让他更加信任这个世界。当他遇到新事物或者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时,如怎样才能够得着那个玩具,就会看你或者照顾人的脸色,来判断自己的反应对不对。6个月时,宝宝已经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招呼不同的人了。比如,当他看到你时,会把胳膊伸出来,仿佛在说:“抱抱我吧!”
尽管宝宝的很多动作都是无意识的,但是他正在逐渐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他会摸你的脸,用手指头儿好奇地抓你的鼻子。
如果看到你手里拿着一个奶瓶,他会急切地上下挥舞胳膊,嘴巴一张一合。如果他饿了,但是还没见你拿奶瓶,也会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告诉你,他饿了,你该给喂奶了。
新妈妈会注意看他想玩哪个玩具,就把那个玩具递给他。到4个月或5个月的时候,他就会顺着你的视线饶有兴致地观察其他事物。你抱着他时,他会用手抓你的肩膀或胳膊,作为对你的拥抱的响应。吃饭时他还会碰你的餐具,“告诉”你他想尝尝你的食物。
大多数时候,新妈妈都能和宝宝顺利交流,你甚至不用费心捉摸他的手势和表情,就知道他的心思。你会很自然地模仿他的用语,他也会模仿你。模仿很重要,通过模仿,他能学到很多东西,如说话的语音语调,体态和肢体语言,而这又可以让他明白很多东西都是要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不是天生就会的。
到6个月的时候,他已经学到很多社会规则了,而且还学着如何积极地融入这个社会中。他现在所学到的肢体语言,将为7个月或者9个月以后的社交打下良好的基础。
起初,宝宝只能用眼神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慢慢的,就会学着怎么发声,怎么控制声音,怎么把音节连起来,怎样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不断练习使他的听力越来越好。如果顺利,差不多到6个月底的时候,宝宝就能向你展示几个跟你学到的音节了。
宝宝4个月的时候喉头会下降,这样就能发出一些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喉音了,通常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牙牙学语。但他现在所能理解的东西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有研究表明,对6个月的宝宝说话时,如果你发出了不正确的重音,他就会露出惊讶的表情。而且还能区别出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能通过你的眼神和肢体动作,知道具体的意思。到6个月底的时候,他能听得出自己的名字,而且会观察你用什么样的口形,发出什么的声音。其实,他正尝试着想在脑海里绘出一副口形一声音图谱,希望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能根据这个图谱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交流。
从视觉上看,3至6个月宝宝对脸上的细节和离他近的东西,比较容易集中起注意力,他的视野至少能看到5米远的东西。他现在已经能够双眼并用,把两眼看到的事物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实物。这就是他为什么能精确地判断出速度、深度和方向的原因。他能够判断出熟悉的物体的移动方向,能用眼睛追踪做离心运动的物体,比如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的三轮车的轮子。等到他的双手协调性更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研究能见到的,让他感兴趣的东西了。
到第五个月的时候,他的眼神就更富有表现力了。一个邀请的眼神就能让你明白是想邀你和他一块儿做游戏;孤单的眼神是想告诉你,他快忍不住哭了。他会非常仔细地观察你的面部表情,并通过模仿,学习如何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心理的看法。如果你不像往常那样对他微笑,而是面无表情,他就会一脸诧异。等他开始意识到,手是他控制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会非常开心地重复做把手交叉起来,再往外翻的动作。
到第六个月时,他的视力已经达到20/200左右了,这大约是成人的十分之一水平。他能清楚地看到视野范围内的事物,但是还不适应去感知距离和深度。等他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和看见的事物,如妈妈的脸、自己的玩具、扶手椅、厨房的炖锅,还有电话,因而接触越来越频繁的时候,他对这些东西也就记得越清楚。每次看到熟悉的东西,宝宝都会试着判断它的质地和重量,并且会从记忆库里调出以前储存的有关这个东西的信息,比如它是不是能动,怎么动,会发出什么声音,闻起来什么气味,放在嘴里的感觉如何,等等。到6个月底的时候,即使你和他分别两个星期以上,当你们再见时,他也能毫不费力地认出你来。
在这几个月中,宝宝定位声源的能力大大提高。说得更具体一点,他已经能判断出,位于前面和侧边的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不久之后,他又能取得一定的进步,正确判断位于头顶上和脸部以下的声源。尽管在1岁以内,他的判断速度还不能和你比,但是,到6个月的时候,能判断出位于身后的声源。等到他能灵活使用小手儿的时候,开始关心是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发出声音,从自己发出的牙牙学语声,到用脚后跟拍击地板发出的啪啪声,如果在他的摆弄之下能发出声音,他就会大受鼓舞。
此时宝宝花在听力上的精力,主要和语言学习有关。当他注意到别人张开嘴的时候,就会等着别人发出声音,如果等了一会儿之后还没听到说话声,就会觉得非常奇怪。
宝宝一直在无意识地使用他的嗅觉,而且嗅觉也是他最灵敏的一种感觉。味觉当然也很重要,通过味觉,3至6个月的宝宝能感觉出放进嘴里的东西的质地、大小以及味道如何。他的舌头和嘴唇能品尝出很多种不同的味道。这两种感觉在他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协助他的大脑把具体事物的外观、给人的感觉、味道以及气味整体结合起来,从而使他即使只能看见事物外观,或者只能听见声音时,也能大致猜出这项事物的特征。
如果他玩过球,如用嘴舔,用手击球或者把球滚来滚去,球在他脑海里的特征就是能滚动。如果你已经开始给他添加辅食了,那对他而言,就相当于开始了一场全新的味觉盛宴,很多他以前只能看一看或者只能闻一闻的美食,现在都能开始细细品尝。联合背部、腿、胳膊、肩膀还有颈部的力量,开始会翻身了。同时,他的身体还比以前更有弹性,即使是躺着,也能用手去抓自己的脚趾头儿,能把脚趾头儿放到嘴里,还会手脚并用抓玩具。
3至6个月的宝宝会尝试着站起来,也很欢迎你的帮助。4个月时,他会很喜欢站在你的腿上,在你双手的支撑下做弹跳动作,一会儿之后,当他膝盖没力了。就会“扑通”一声坐下去。
宝宝从出生到会坐也要花几个月时间。4个月时,如果让他坐着,他差不多已经能支撑起上身的重量了,但是会不安分地扭来扭去。尽管这样,如果把放在他后背的靠垫弄开,没多久,他就会坐不住倒下来。5个月时,即使没有靠垫等物品的支撑,他也能自己坐上一会儿。6个月时,他已经能在你的搀扶下站30秒钟了。尽管可能还是晃晃悠悠地不能站稳。
宝宝肌肉控制力的发育是离心性的,先从肩膀开始,最后再发育到指尖。因此,大概到3个月的时候,尽管胳膊的肌肉控制力已经发育得差不多了,但是手的定位还不是很准确。到4个月的时候,他会用两只手去抓东西,而且当他把胳膊往前伸的时候,还会借助下身腿部的力量。等到他的身体协调性发育得更好的时候,就能准确抓到想要的东西了。
刚开始时,宝宝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东西抓住,于是,他会用拇指抓东西,放在胸前很低的位置,结果当他想尝尝是什么味道时,发现小嘴够不着。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会“毫不气馁”地继续尝试。甚至看到地毯上的花,或者图片里的人脸。也会用手去抓,结果当然没有成功,偶尔也能抓到来回摇摆的小玩意儿。
等到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之后,他就会慢慢明白,哪些东西是抓得到的,哪些是不能的,而且手的精细调节能力也会慢慢提高。说不准哪天他就能把一样小东西在左右手之间传来传去了,而且也知道该怎么用大拇指了。到6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能在维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单手抓东西了。
语言刺激能提高宝宝智能
宝宝在这个阶段语言能力进步较快,嘴里时常会发出一些咯咯咕咕的声音。对此,一些有经验的过来人说,宝宝语言能力每天都在进步,即使他今天只跟你说出一个“啊”字,或许明天小家伙就会和你说出一连串的“啊”字。因此,一定要抓住宝宝的这个特点,开发他的语言能力。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或书写文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方法、音韵、语义、语言实际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宝宝一生下来,便开始为学习语言做各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听力方面的准备,这使他能够听到并区分各种不同的语音。
新生宝宝最初的听力表现为,听到响亮的铃铛或拨浪鼓的声音,会立即引起他增加或减少全身性运动,有的宝宝还会出现闭眼动作(如果他的眼睛总是闭着的,则会收紧眼睑)。在1个月左右,宝宝会对声音注目“凝视”,在声音出现以后,他的眼睛是固定的,好像他正在凝视什么东西、有的宝宝会做出微笑表情或停止哭叫。在3个月左右,他开始搜寻声音来源,朝着它转动自己的头和眼睛。如果宝宝在听到声音时没有上述各种反应,则可能是因为听力受到了损伤。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的听力。
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他发出的第一声语音。以后的各种语音就是从这里分出来的。而且,这种哭叫使宝宝学会了一种独特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是说话时必须采用的。简单地讲,正是最初连续为了让妈妈心烦的哭声才使宝宝学会了发音和说话。
在1个月左右,宝宝就会在喂奶时发出一些新的声音,这不是哭声,而是一些我们汉语拼音中所讲的韵母声,如“u”、“e”、“i”等音。这些声音都是由于连续吞咽活动和吸奶活动引起的,一次发一个,并且不常重复。这些声音在他的语音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到三四个月中,宝宝开始尝试新的发音方法。这就进入了下一阶段,到了咿呀学语的时期。
用语言和声音刺激宝宝:妈妈在给宝宝穿衣、喂食和洗澡时,要坚持跟他说话。这种简单而又始终如一的谈话,虽然他并没听得懂,但是,却对其语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要坚持。要尽量让他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帮助他迅速发展听力,但切忌不要采用太强烈的声音和噪声。可以在他的小摇篮上挂一些铃铛、时钟、能播放轻音乐的小录音机或者发音玩具等。这样就能很快地发展他的听力,使他很快将声音与一定的物体联系起来。
第一,妈妈要多抱抱宝宝。
在宝宝刚生下来几个星期里,一定要多抱抱他。亲密的身体接触会使妈妈和自己的宝宝产生相互依恋的情感和亲密无间的交流。尤其是在他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抱抱他,逗逗他,与他说话。这种与宝宝之间亲密的“皮肤交流”,对其最初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不安时、饥饿时或是疲倦时,都需要妈妈来抱抱他,或是安抚他。这种轻柔的抚摸、镇静的话以及和蔼的目光,都使他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意,不仅使他身体感到舒服,更使他心里感到无比“惬意”。有关的研究发现,这种经常性地拥抱和抚摸能够迅速促进早产儿的发育,也能使出生体重偏轻的新生宝宝迅速增长体重。而缺乏拥抱和抚摸的新生宝宝的增长速度则要慢得多,因为他们的皮肤处于“饥饿状态”,缺少拥抱和抚摸等精神营养。所以,千万不要使自己的宝宝得“皮肤饥饿症”。正是通过这种早期的搂抱、抚摸、哺乳以及各种皮肤间的接触,宝宝才开始对外界各种事物感兴趣并迅速学会对成人的各种行为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其中就包括对成人的语言做出各种反应。
第二,利用宝宝的玩具,手铃和拨浪鼓。
妈妈可以在宝宝的手上套一个宝宝用的手铃,这样就可以培养他最初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他会不断地摇动手腕以使铃声不断。也可以在他的脚上套一个小铃铛,这样在他踢腿时,就会听到铃声。同样,这也会促进他听力和一些能力的表现。妈妈还可以自己拿一个手摇拨浪鼓。经常对着他摇。这样既增强了亲子的感情,又发展了宝宝的能力。
第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发音游戏。
如果有时问最好多跟宝宝玩一些发音游戏。所谓的“发音游戏”就是,爸爸妈妈发出一些简单的语音来逗宝宝玩。宝宝也慢慢模仿出发声,爸爸妈妈再模仿宝宝的声音。如果反复。一来一往,这样,就让宝宝听他们自己的咕咕声,或是在重复这些声音中获得愉快的感觉。这是爸爸妈妈和宝宝都爱玩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游戏。一开始,爸爸妈妈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韵母音,如“a”。这样的音宝宝容易模仿。可以先叫他的名字,然后用目光注视他,并开始用一种唱歌的声调来发出“a”这个音时,接着再抚摸他、冲他微笑。稍停一会儿,看看他是不是会给你也发出一个音(这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这一阶段的宝宝一般要10秒钟左右才会有反应)。如果他真的发出了声音,那么,应立即重复他的声音并且和他反复进行这种游戏。如果听见他发出咕咕声音时,就立即和他说话,就像已经听懂他的“说话”一样。这个游戏能够使宝宝很快学会发出一些声音并学会模仿发音。爸爸妈妈对他的模仿又鼓励了他对这些反复的练习。这样,就为他在以后阶段里真正学习语音做好了准备。而且,这种游戏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经过这种发音游戏训练的宝宝,以后不大爱哭,他们反而喜欢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这可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四,与宝宝玩呼唤名游戏。
这一阶段宝宝主要对人尤其是对其抚养者感兴趣。他喜欢看你的脸,喜欢看你跟他说话时的面部表情的各种变化,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要把你看个够似的。这时,你如果靠近他并呼唤他的名字,跟他做这种“唤名游戏”则非常好。虽然他一时还不明白你呼唤的是什么,但是,如果坚持在每次接近他时,都这样面带微笑地呼喊他的名字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发现宝宝会在你每次呼唤名时给予积极的响应,并表现出幸福安逸的样子。
第五,与宝宝玩摸脸游戏。
出生2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只能直视15至30厘米范围内的物体,这刚好能使他在妈妈抱着他,或者喂奶时看清妈妈的脸。一开始,他注意的妈妈的脸部轮廓,如下巴、发型。然后就是脸部的具体细节,特别是眼睛盯着妈妈的眼睛,这是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中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宝宝进行这种自发的目光交流时,妈妈如果握住他的小手,让他的小手在你的脸部慢慢的、仔细地抚摸,并告诉他摸的是什么,例如在小手摸到鼻子时,妈妈就对他说“鼻子、鼻子”,在小手摸到他的小嘴时,就说“嘴、嘴”,则非常有利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如果在这同时妈妈的面部表情再丰富一些,眼睛睁大一些,频频微笑或者噘嘴发出劈劈啪啪的“亲吻之声”,则教育效果更佳。这种亲子之间温馨、愉快的游戏非常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第六,让宝宝玩抓握游戏。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会发现,他有时会抓你的手指紧紧不放,有时给他一个东西他也会抓住不放。因为,这样抓、握是他的一种本能动作,也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在平时多给他一些东西,让他试着去抓,并且告诉他抓的是什么,则非常有利于他的语言和智力方面的发展。比如,可以拿一块木制积木或金属饭勺,或一块柔软的布,轻轻放在他的手中,然后告诉他“这是木头”、“这是勺子”等。你会发现他也许会特别喜欢抓其中的某些物品。
第七,爸爸妈妈可以自编摇篮曲。
当妈妈给宝宝洗澡时,或者是在穿衣、哄他入睡时,如果能即兴唱一些摇篮曲则效果会更好。睡眠时的摇篮曲都是现成的,但是,可以根据具体性情况把词改一改,改成宝宝的名字。其他活动时也可以即兴哼一些好听的歌曲,但歌词都可以改为与宝宝相关的内容,如“睡吧,睡吧,我心爱的XX,妈妈爱你,爸爸喜欢你……”等。
多和宝宝说说话
新妈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宝宝介绍其周围每一件东西的名字,例如,从早上他要喝的牛奶到晚上与他相拥而睡的毛毛熊。为使宝宝自然地掌握这些基本名词,你可以在与宝宝玩耍时,给他注入这些语言的概念,例如指点着他的小嘴,告诉宝宝这是他的“嘴”,或拉拉自己的耳朵告诉他这是“妈妈的耳朵”,使宝宝既开心,又能掌握这些名词的发音和所含的意义。在对宝宝讲话时,一定要面对着他,让宝宝清楚地看到你的脸部表情。
有关的专家表示,宝宝熟悉的名词多少以及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对他今后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和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新妈妈对宝宝讲的话要尽可能的规范化,准确化。同时,不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概念,以避免给宝宝留下许多模糊的概念。
在宝宝出生以后的前8至12个月里,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或许会有幸听到宝宝叫出的第一声“妈妈”或“爸爸”。这时,你的宝宝还会用肢体语言,例如点点头、摇摇头与你交流。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这个时期,宝宝不但会更加注意大人讲的话,而且也会试图模仿所有的大人讲的话。因此,这时新妈妈对宝宝讲的话,对其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新妈妈在每次和宝宝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用一些固定的名词,并且反复的用这些名词,而且,说的句子要尽可能规范,并且不要变音,例如“这是什么”,不要说成“这什么”。新妈妈在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前,应该稍加停顿。宝宝这时虽然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但是仍然有提问的能力,例如他会用手指着某个物体,同时发出单音节的声音“吧”,这就表示疑问。
在新妈妈训练宝宝学说话这个阶段,新妈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宝宝介绍其周围每件东西的名称。为了使宝宝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基本名词,新妈妈可以在与宝宝玩耍时,给他注入这些语言的概念,例如点着他的小脚趾,告诉他这是宝宝的“指头”,或者指着自己的眼睛,告诉他这是“妈妈的眼睛”,使宝宝既开心,又能掌握这些名词的发音和所含的意义。对宝宝讲话时,一定要面对他,让他清楚地看到爸爸妈妈的脸部表情。
此外,新妈妈还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选用节奏感强的摇篮曲、儿童歌曲,教宝宝学说话。宝宝对一首歌曲听多了,就能记住其中的歌词。但是,这个时候宝宝虽然能重复歌词,不见得能明白歌词的意思。所以,可以通过减慢歌曲的速度,一边做动作,一边唱的方式,让宝宝明白歌词的大概含义。
在完成以上过程的基础上,新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大开面的画册或相册,鼓励宝宝自己翻书或相册。新妈妈可能会注意到,宝宝有时对一个画面就要看上半天,这时新妈妈得有耐心,对书中的图画提出问题,也需要有耐心等宝宝“回答”。
在这个阶段,宝宝发育的方向有两个,一是行走,二是说话。有些宝宝掌握行走能力先于掌握说话能力。好动的宝宝一般要等学会走路以后,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发展自己的说话能力上。据有关的专家介绍,这两种能力的发展基本上不会同步进行。
儿童教育的有关研究专家建议,从宝宝出生之日起,新妈妈就应该多和宝宝说话,尽管他们还听不懂,但是,这样做有利于增进宝宝与爸爸妈妈的感情。而有关研究的科学家认为:跟宝宝说话可能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现在有许多80会新妈妈不知道怎样跟自己的宝宝沟通,下面我们向年轻的新妈妈提供几条建议,不妨试一试。
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宝宝说话时,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背景噪声,以便让宝宝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保证他们能清清楚楚地听清你的发音。
掌握谈话的时间。宝宝的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持续保持集中。每次“谈话”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在宝宝长到9个月以后,每天累计的“谈话”的时间可以加长至半小时左右。
细心观察琢磨。宝宝长到2个月时,便可以有意识地跟他说说话,同时,在说话时仔细观察宝宝的目光和面部表情,看看他究竟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
注意语调与动作。在大人跟宝宝说话时,不仅要面带笑容并且辅以手势或身体动作,而且语调必须注意抑扬顿挫。
用道具配合。说话时有玩具、动物、图片、鲜花等实物作“教具”效果往往更好。
谈话对象忌清一色。说话人可以是宝宝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邻居,说话人的变化可以增加宝宝对“倾听”的兴趣。
逗引宝宝学发音
宝宝在生下来就有模仿能力的,当新妈妈对着宝宝张口说话时,宝宝就会用口来模仿大人的动作。因此,新妈妈除了在生活上多关心宝宝以外,也要多鼓励宝宝发音,这不仅与宝宝有情感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逗引宝宝发音的具体方法如下:
找声音。平时新妈妈要多训练宝宝对声源的反应,可以拿一些发声玩具做辅助,让宝宝试着辨别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也可以常在宝宝的两侧说话。让他学习转向声源。此外,有时也可以拿块布将发声玩具盖住,让宝宝去寻找声音来源。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听觉的物理恒存概念”。
听声音。训练宝宝的听声能力,也可以给宝宝一些会发出声音的小玩具,让他拿着玩,学习操控声音;也可以在宝宝床前摆放一些音乐铃或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通常,当妈妈对宝宝说话令他高兴的时候,宝宝就会和妈妈“对话”,小嘴里不断地发出a、e等音,而且逐渐地还会发“ma—ma、ba—ba”等重复音节。因此,细心的新妈妈,对宝宝说话时千万不要口若悬河,使宝宝无法应答,要一字一句地说清楚,并且在两句话之间停顿一下,以给宝宝更多对话的机会。
叫名回头。平时可以多叫宝宝的名字或者小名,比如,“小明”或“琪琪”,看小家伙是否会立即回头。如果宝宝没有反应,就需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地练习,经常这样称呼他,使他与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当宝宝听到名字,回头向你微笑时,你最好能将他抱起来,并亲吻一下,以作鼓励。
多指看。平时抱着宝宝时,看见什么可以一边指给他看,一边给他讲解,比如,“这是杯子,用它可以喝水”,“这是电灯,它可以照明,让你看见东西”。这样边说、边看、边指认、边触摸,并且,经常这样重复,宝宝就能在潜意识里记住它们,大约到了七八个月时,他就可以将词和物联系起来了,等你一说到这些物品时,宝宝就会去看,会用手指。
教儿歌。平时可结合生活及活动,朗读一些简短的儿歌。比如,当你们在玩照镜子时,可边看边配上儿歌。如“小镜子,亮闪闪!宝宝照镜,笑眯眯!”等,再如“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
练习沟通。可以半躺在床上,让宝宝面对面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和蔼地与宝宝进行亲切的交谈,并且,一边抚摸一边与宝宝说话。
辅音学习法。宝宝在这个阶段,都会用口唇发出辅音,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啊不”或“打打”的语言。这时,新妈妈也应同时与他呼应地说“啊不”或“打打”,以鼓励他多叫几声。
带手势对宝宝说话可使宝宝智力超群。研究人员经研究发现,宝宝学习一种简单的手势语言,学说话会学得更快,并且在日后的智商测验中,他会表现得更佳。有专家认为,学会手势可使大脑功能增强。在11个月时学习了手势语言的宝宝,几个月之后语言能力就超过同龄人,而且,这种语言优势一直可以保持到3岁。不仅如此,一直到宝宝8岁的时候,小时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人,在智商测验中会出类拔萃。但也有人认为学语言借助于手势,会使宝宝懒得张口说话。
研究人员考虑了家庭收入、教育和其他因素对智商的影响后发现,对小时候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与没有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相比,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智商要高12分。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的智商会超过比他们大1岁的宝宝。
语言培训要有计划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新妈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新妈妈要掌握宝宝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宝宝语言。
宝宝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宝宝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宝宝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宝宝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宝宝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宝宝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例如新妈妈可在家里设立自然科学角,种植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可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等,让宝宝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引导宝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
在下雪天,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宝宝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宝宝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向宝宝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宝宝说:“像雪白的棉花。”“像白糖。”“像厚厚的毯子。”宝宝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
在春天,新妈妈可带宝宝种植,让宝宝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得到丰富的印象。带宝宝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要一边干一边讲解,使宝宝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相应地丰富宝宝词汇。新妈妈可以选几类种子,让宝宝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宝宝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橘子分瓣一样……”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宝宝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宝宝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在宝宝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第二,新妈妈有致力于发展宝宝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宝宝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宝宝教育过程中,新妈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宝宝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单让宝宝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换新的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儿歌《我给月亮做衣裳》时,宝宝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为了培养宝宝的求知欲就说:“是呀!为什么呢?”新妈妈建议宝宝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请宝宝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宝宝说:“有时像小钩子,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在实际观察中,宝宝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宝宝动手、动脑,发展了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例如在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新妈妈让宝宝用剪纸的方法,用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以后,让宝宝一边演示一边讲,加深宝宝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宝宝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新妈妈要让宝宝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只有这样,你的宝宝才能很快地学会说话。
宝宝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培养宝宝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瀚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宝宝的求知欲望。引导宝宝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有计划地带领宝宝直接观察,给宝宝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宝宝学习的兴趣。如给宝宝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宝宝:“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宝宝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宝宝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等,宝宝列举了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兴趣很高。
图画读物是宝宝的精神粮食,是宝宝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宝宝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爸爸妈妈做具体指导。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先教宝宝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宝宝先看页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让宝宝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图后,第二步让宝宝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宝宝看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以后,请宝宝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讲述故事。如此,宝宝虽然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宝宝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宝宝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宝宝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着说。讲故事是向宝宝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宝宝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宝宝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给宝宝讲,让宝宝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宝宝积极创造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宝宝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宝宝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宝宝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宝宝听后模仿、想象,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
让宝宝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宝宝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宝宝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宝宝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宝宝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愿意讲出来。当宝宝用语不恰当时,教师要及时的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宝宝饭后、游戏、放学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宝宝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宝宝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宝宝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宝宝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宝宝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宝宝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宝宝“说”的机会。宝宝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宝宝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宝宝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发展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宝宝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宝宝词汇,并能正确地运用。教会宝宝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宝宝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宝宝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宝宝的发音不准。教师和爸爸妈妈注意及时地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
第四,要教宝宝礼貌用语。
新妈妈要教宝宝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长在了就会习惯了,如果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了。因此新妈妈一定要教育你的宝宝学习礼貌用语。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宝宝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宝宝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宝宝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宝宝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宝宝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好,道别。教育宝宝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以后,会说:“谢谢。”教育宝宝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教育宝宝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教育宝宝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的时候,应该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不要骂人。
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宝宝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宝宝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听课的人时,就要知道问:“客人好。”等。通过反复的教育,宝宝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了。另外,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宝宝进行教育,培养宝宝“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宝宝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叔叔),请喝茶。”客人走时,要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宝宝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宝宝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
怎样为宝宝读书最有效
宝宝也需要读书,哪怕每天只有几分钟,也会使宝宝受益无穷。如果不相信,就一起来看看吧!有一个宝宝迷上了妈妈给他买的画书,总是指着上面的小猫“猫,猫”的嘟囔,像在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回想起来,他5个月就开始玩弄那画书,不过那时他只会把画书放在嘴里,到了8个月的时候,他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在每天晚上,他喜欢让妈妈给他讲那画书上的故事,现在他快1岁了,能认出书上的图案。他从这本书里学会了很多,妈妈也惊奇地发现,原来宝宝也需要读书。
有关的研究显示,在宝宝成长的第一年,经常让他接触书,会对他的智力和情感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从宝宝时期就开始读书的宝宝,大脑发育要比其他的宝宝快一些,而且他们更容易接受即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美国早期教育专家解释说:当你大声读书给小宝宝听的时候,你实际上正在教会他识别不同声音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而这些都是宝宝学习语言和理解事物的基础。可见,对宝宝而言,书不只是他的一个任他乱撕乱咬的“玩具”,还会带他更多的好处。
一些图画书上的鲜艳的颜色,简单的图案,新妈妈可以给宝宝视觉发育提供适当的刺激,还能提高宝宝的认识能力。所以,在给宝宝选书的时候,你可以找一些有图画的。在读给他听的时候。你就可以一边指着图画让他看,一边再解释给他听:“宝宝,看这只可爱的黄色袜子,和你脚上穿的黄袜子是一样的!”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把具体的东西和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让宝宝把书中的图片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东西相比较,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新妈妈和宝宝一起共同讲故事时间,能推进他的情感发展。有关研究的专家建议我们,应该给宝宝一个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新妈妈可以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这样宝宝就会有稳定感和安全感。
即使是给宝宝读书,也不能总讲同一个童话故事,否则宝宝也会觉得无聊的。有些宝宝能安静地坐在那专心致志地听你讲故事;有些宝宝就不会这么听话,他会不停地动来动去,或是迫不及待地想从你手中把书拿过去。当宝宝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你读书时,新妈妈也不要着急。通常你第一次读书给宝宝听的时候,他都会这样。只需多加练习,多一点耐心,大多数宝宝都会喜欢讲故事时间,最终学会安静下来听你读书。
那么,怎样为宝宝读书最有效呢?下面这些办法供参考。
宝宝读书兴趣的培养。为了培养宝宝的读书兴趣,首先要消除那些让宝宝分心的事,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比如他的奶瓶、玩具,至少能让宝宝集中注意力。其次,在读书的时候,你要尽量做到感情丰富。升高或者降低你的声音,表情也要丰富,时而惊奇、时而高兴。最后,你要多和宝宝交流。读到有小动物的时候,你可以学着动物的样子,用手做个犄角,或是捏着鼻子学学动物叫。如果宝宝看到你这样做很兴奋,你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和他一起享受这份快乐,比如,你们可以一起鼓掌。这样他就会着迷在听你读书中。但是,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听你读书,一直在你腿上扭来扭去想要下来玩。这时候最好先把书放起来,等宝宝情绪好点,再去试着读书给他听。有关的研究专家提醒我们,读书给宝宝也要看宝宝是不是愿意,不能强迫宝宝。
将亲子读书养成习惯。每天中你可以多几次给宝宝读书。只要挑选你和宝宝心情很好,很放松的时间。比如午睡醒来之后,晚上上床睡觉之前。这个时候宝宝会更容易接受书中的故事,更喜欢你们的读书时间。帮宝宝养成读书的习惯,有一些细节上的技巧。首先,刚开始给宝宝读书时,速度可以快一点,你可以简单读一下故事内容,让他也有个适应的过程。等他习惯听你读书后,就要放慢读书的速度,给宝宝留下思考的时间。其次,读书的时候尽量要把书放在宝宝眼前,让你们俩都能看清楚上面的图画。最后,尽早让宝宝享受读书的乐趣。即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宝宝,也会喜欢在你怀中,听你诉说的感觉。
读书时要掌握好音调。在给宝宝读书时,最好使用高声调和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说话。说话的速度要放慢,吐字要更清楚,让宝宝听清楚每个字,分辨出每个字发音的不同。据有关的研究发现,宝宝喜欢妈妈和他交流的时候,使用那些比较夸张的声音。还有就是听歌曲里抑扬顿挫的声调。
再重复一遍。如果宝宝喜欢你读的内容,就多给他重复几遍。有关的研究专家认为,和宝宝说话时,不断地重复可以让宝宝加深对这些语言的印象,有利于宝宝学习语言。而且宝宝熟悉了这些故事发后,就能在你下一次读给他听的时候感到舒适,安全,自信,因为他已经很了解了。
跟着宝宝的感觉走。比较小的宝宝会更喜欢拿著书玩,没关系,就让他玩。这能增加宝宝对书的兴趣。所以,新妈妈可以让他用各种方式多接触书,摸一摸,甚至用嘴啃啃。到了8个月的时候,你就可以教他一页一页地翻书。普通的书可能禁不住宝宝的折腾,你可以准备一些画书,或者比较结实不容易被撕坏的书。
宝宝看书的时候,你一定要在旁边,如果宝宝做得太过分,例如在他撕书、啃咬书的时候,要及时制止他,并且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他才能知道爱护书。读书对宝宝来说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即使每次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宝宝也很可能受益终身。
怎样给宝宝放音乐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从小开展各种训练听觉的游戏,能培养宝宝倾听音乐的兴趣,能让宝宝感受到音乐的美,开启宝宝的智慧。
音乐的胎教功能已得到广泛证实。近来有关的医学专家又发现,特定的音乐在宝宝看护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用。曾经有音乐人与医学专家合作,在临产孕妇的配合下,通过听诊器从孕妇腹部获得原始声音,然后将其扩大并加以采集,再利用计算机对声波进行频谱分析与过滤,最后将胎儿在母体中听到和感受到的妈妈心跳声、血流声、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其他特殊声响加以合成,并且融入中医理论配制成音乐。研究实践表明,这类音乐明显能使正在哭闹的宝宝停止哭泣。
据中医学专家刘寿永介绍,我国的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征、羽;五行学说为木、火、土、金、水;人体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根据传统中医学,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为“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征动心、羽动肾”。根据这一原理,春天对应人体五脏为肝,情志为怒,选用属木的角音,奏出生发、柔和的旋律,能起到养肝明目,舒筋制怒的作用;夏天对应人体五脏为心,情志为喜,选用属火的征音,奏出阳热、上炎的旋律,可通脉养心;秋天对应人体五脏为肺,情志为悲,选用属金的商音,奏出清肃、坚劲的旋律;冬季对应人体五脏为肾,情志为恐,选用属水的羽音,奏出寒润、下行的旋律,能益肾聪耳。
这里向新妈妈推荐一些适合宝宝听的音乐:《快乐颂》、《生日快乐》、《小蜜蜂》、《玩具进行曲》、《梦幻曲》、《祝你圣诞快乐》、《杜鹃圆舞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小象进行曲》、《天鹅之舞》、《送给你,妈妈》、《安睡吧,小宝宝》、《致艾丽斯》、《回家》、《忘情水》、《祝你一路顺风》、《婚礼进行曲》、《我将永远爱你》。其他的还有很多,新妈妈们可以根据各自需要来选择。
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应该从各个年龄阶段的各个方面来综合判断,科学上对人类的智慧有比较广泛的定义,那就是包括了文字、语言、数学逻辑、肢体运动、人际沟通、视觉空间,甚至连音乐的感受分析都算是智慧的一部分,这更说明了不管一个人的遗传如何,智慧是可以在后天的训练培养中有更大的空间。我们在评估一个宝宝的成长智能,有经验的爸爸妈妈都知道从宝宝开始会坐、翻身、爬行、站立到讲话,都是属智能的发展,宝宝用音乐也可以做很好的智能评估和发展训练。
其实宝宝无法学文字或语言,他们的学习本能来自于对原始知觉的反应,像视觉、听觉会有相当不同程度、不同表情的反应,就以听觉来说,他会有好奇、喜悦甚至害怕、惊吓的反射,所以,我们常用声音来逗宝宝,也用表情来遏止宝宝的不当行为,这说明了以音乐这种听觉来做发展训练,在宝宝是可行的。
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情景:1岁的宝宝躺在摇篮里,新妈妈没事就过来逗他,拿着一个小手鼓转来转去,随着鼓声,新妈妈叫着:“咚咚、咚咚……”过一会儿,新妈妈发现小手鼓被宝宝拿在手上玩,他竟然对着妈妈叫着:“妈妈、妈妈……”
从有关研究专家的分析来看,宝宝最早发育对音乐的感受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就能够有节奏的认知,到了6个月的时候对音乐的强度能做辨别,在7至9个月的时候能够分出不同的音色,一直到15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听得懂旋律。所以,以这个顺序来对宝宝做音乐的智能教育,可以研发出多种不同的教材,其实这也是一些专门机构在训练有智障、自闭、过动症宝宝的原理。这些智能未发育的宝宝,以较慢的速度来做音乐的智能开发,就是现代音乐治疗的原理。
为宝宝做听觉或音乐的训练,可以先观察他们的反应,经常会从没什么反应到注意声音的来源,我们可以依照宝宝的年龄大小做不同声音或音乐的刺激,像节奏的改变、声音强度的改变甚至到不同的音色,然后变换旋律,宝宝注意到这些声音之后开始会分辨,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会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声音或音乐。慢慢的,他们也会记住这些音乐,所以重复再给他们听,发现他们会有同样的快乐,我们就可以经常用这种音乐把宝宝逗得“呵呵”笑个不停,或让他们停止哭泣。
较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让他们在房间内自己尝试去玩不同的乐器,新妈妈可以从暗中观察他们的喜好来做积极的培养教育。除了观察宝宝对音乐的反应之外,可以和他们以音乐“对谈”。当大人敲一下乐器他模仿敲一下,或兴奋的敲好几下之时,就是一种无言而会心的回答。较大的宝宝,当他们懂得音强、音色甚至理解旋律的时候,这种“对谈”会更精彩,新妈妈和宝宝用音乐聊天,并且乐此不疲,除了开发宝宝音乐的智能之外,也可以和他们沟通,让新妈妈和宝宝更早建立温馨的母子关系。
由于音乐的单纯、可爱,使宝宝接受度高,目前,已经广泛用在智障儿童的治疗。如果用在一般宝宝的发展训练,说不定还能意外发现音乐神童呢!
当宝宝还在腹中,不少准妈妈就已经用听音乐的方法进行“胎教”了。的确,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明显的促进智力发育的作用,它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每个宝宝都喜欢音乐。当宝宝上床以后,新妈妈给他轻放一首节奏平稳、亲切温存的“摇篮曲”,宝宝很容易随着优美的乐声进入甜蜜的梦乡。当宝宝游戏的时候,新妈妈为宝宝播一首欢快的、节奏鲜明的乐曲,宝宝便会更显活泼可爱。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宝宝都能成为音乐家,但是让宝宝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会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宝宝的艺术修养,丰富和美化宝宝的精神生活,给宝宝送去欢乐,让宝宝通过音乐那美妙的旋律来感受美好的生活,使宝宝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
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宝宝的听觉感受,促进宝宝的情感体验,陶冶宝宝的情操,久而久之,使宝宝的言谈举止变得文雅大方。
学习音乐,还可使宝宝的左右大脑平衡发达,手指的运动,也促进了脑的发育,所以,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乐器的宝宝往往更聪明。许多学习优秀的宝宝都学习过乐器。当然,对于3岁前的宝宝来说,学习音乐还只是让宝宝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就是让宝宝听音乐,学唱歌。
在宝宝3个月以前,每天可定时给他放一些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每次15分钟即可。到了宝宝半岁左右,播放音乐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除了过于铿锵有力的和近乎疯狂的乐曲不宜给宝宝听以外,从节奏轻快、富有生气的到舒缓流畅、优雅动人的各种风格都可以让宝宝听一听。再大一些,宝宝开始学唱歌了。此时,播放一些宝宝歌曲常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宝宝到了2岁以后,唱歌的兴致会更高,而且具有了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如果爸爸妈妈不教他唱宝宝歌曲,他也会从街上、商店、电视、广播等处学会唱流行歌曲。不过,流行歌曲的词往往不适合宝宝演唱,也没有宝宝歌曲中具有的教育内容那么生动有趣。所以,当爸爸妈妈的应该为宝宝选择一些宝宝歌曲。教他唱。
到宝宝3岁时,就可以让宝宝接触一些乐器了,不过此时宝宝尚小,坐不住,理解力也差,还不宜学乐器。此时接触乐器只是让他先有些感性认识,调动他的兴趣,可以等到他4岁左右再学习。
音乐不但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还能使小家伙快乐地成长。平时,聪明的新妈妈如果能在以下几个时刻让宝宝听一些合适的音乐,就更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让宝宝听着优美的音乐吃奶。进食可以说是一件愉悦又放松的事情,而宝宝吃奶不是在吃快餐,因此,在给宝宝喂奶时妈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平缓的音乐,就像那些高级餐厅里进餐时的背景音乐,让小家伙边吃边听好好地享受一番吧。
让宝宝枕着音乐睡觉。让宝宝枕着音乐睡觉是件美妙的事情,一些轻柔的摇篮曲是最佳的选择,不过,有爱心的妈妈也可以自己轻轻地哼一曲催宝宝入睡,因为妈妈的歌声对宝宝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入睡前的时光是非常温馨的亲子时刻,这时让宝宝听着安静柔和的音乐,不仅有助于宝宝的睡眠,也激发了宝宝对音乐的感觉。
让音乐陪宝宝一起玩。新妈妈可以放一些节奏活泼的音乐,与宝宝一起玩耍。这时,宝宝会在无形中把乐感和自己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对音乐的感受又会很自然地被宝宝记忆在大脑里。如此不断积累对音乐的印象,就能提高宝宝对音乐旋律的感受,而宝宝的智能也会从中受到启发。
让宝宝在音乐中越来越乖。如果宝宝有“闹睡”的现象,每到入睡前都会大哭一阵子,那么,这时你可以让他听一听《莫扎特的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摇篮曲》等,这些曲子具有催眠的作用,可以使吵闹的宝宝安静下来入睡。
在给宝宝倾听音乐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倾听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界中的音乐美。各种鸟儿、虫儿、小动物的叫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行进声,风声、雨声……都能够激发宝宝倾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
选择的音乐要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轻柔、缓慢的音乐让他们倾听,让他们感到安全、舒适。比如l岁半到2岁的宝宝,可以选择有象声词、反映各种音响的音乐让他们倾听,鼓励他们模仿发音。2岁半到3岁的宝宝,可以选择短小、具有鲜明音乐形象的音乐让他们倾听,发展他们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
成人陪宝宝倾听音乐,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要随便讲话,让他们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可以运用形象的玩具,帮助宝宝理解音乐的性质,增加听音乐的趣味。例如听摇篮曲时,成人可怀抱布娃娃,做诱导娃娃睡觉的动作。
鼓励宝宝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宝宝听完一段欢快、活泼的音乐以后,可以让宝宝做小鸟飞、小兔子跳的动作,说一些简短的话语:小乌飞飞,小兔跳跳,宝宝笑笑,多么快乐!
掌握欣赏音乐的时间。宝宝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很短,每次倾听音乐最好控制在5至10分钟之内,以免时间过长,使宝宝感到疲倦,失去了兴趣。
给教宝宝绘画的新妈妈建议
很多新妈妈都喜欢教宝宝绘画,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只是在教授当中如果能在下面这些事项上加以注意,相信教的效果会更好。
在宝宝绘画时,新妈妈不要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也不要追究每个细节的真实,并且要求立即更正。在宝宝作画时,爸爸妈妈们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宝宝发挥想象力。
当宝宝使用绘画工具时,新妈妈不要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提醒宝宝不要浪费,而且唠唠叨叨地要宝宝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宝宝不能集中注意力或因为怕挨骂而放弃绘画。
当宝宝把作品送给大人观赏时,切忌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并且要求宝宝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当宝宝解释自己的绘画意图时,爸爸妈妈要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不要总是同其他宝宝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好”,以为这样可以刺激宝宝的上进心,实则适得其反。
要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宝宝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宝宝潜心创作。爸爸妈妈们要为宝宝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爸爸妈妈们要让宝宝学会自己收拾屋子。不要过早地把宝宝送去学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想象力。
不要因为宝宝的画技尚不成熟,当众打骂宝宝,大人们要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意的作品尤其多加鼓励,并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时,爸爸妈妈们要鼓励宝宝作画相送,以此让宝宝表达感激之心。爸爸妈妈们要带宝宝多参加成人聚会,并且随身携带绘画工具,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当宝宝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爸爸妈妈们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宝宝再次归纳思考,爸爸妈妈们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如果宝宝情绪过于紧张或伤心郁闷,爸爸妈妈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宝宝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要挑选宝宝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宝宝特有的解释。未经宝宝同意,大人不要擅自处理宝宝喜爱的作品。
快快乐乐练翻身
一些有经验的人说,平时新妈妈在抱起宝宝时,最好能让宝宝与自己的身体保持一段距离,而不要让宝宝紧贴着自己的胸部。之后,再不断地与宝宝讲话、逗他玩乐,吸引他看着你的脸,这样可以训练宝宝支撑头部的力量,锻炼颈肌,可以帮助宝宝翻身。
如果妈妈能够细心观察,留心训练,一定会让宝宝顺利地学会翻身。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如果有侧睡的习惯,那么学翻身就比较容易,这时你只要在他的左侧放一个有意思的玩具,再把他的右腿放到左腿上,再将他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间,同时轻托住小家伙的右边的肩膀,轻轻在背后一推小家伙就能翻过去。以后,不必再推动,只要把他的小腿放好,用玩具逗引一下,小家伙就会自己翻过去。
一开始,训练宝宝的翻身动作,要先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然后再从侧卧位翻到仰卧位,一般每天训练2至3次,每次训练2至3分钟即可。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亲子快乐翻身法。先让宝宝俯卧在自己的身上,通过自己翻身来带动宝宝的翻转,这种亲子接触,不仅会让宝宝有安全感,而且在共同翻转的过程中宝宝就有新鲜的刺激,愿意自己去尝试啦。不过,一定要注意与宝宝有一定的距离,不要压到他。
左右侧翻法。宝宝在仰卧时,你可以拿一个玩具逗引使他的脸转向侧面,并用手扶住他的背,帮助他向侧面转动。当宝宝翻身向侧边时,你要称赞他,然后,再从侧边让他转向俯卧,之后要让他玩一会儿。然后,再让小家伙翻回侧边仰卧,之后再休息片刻,再开始。这样使宝宝进行左右侧及俯卧翻身练习,从而使全身得到运动。
侧卧过渡翻身法。用枕头顶住宝宝的后背,使小家伙呈侧卧姿势,爸爸或妈妈在他的背后吸引他,让他有翻过来看的冲动,这时你再将枕头抽走,让宝宝由侧卧变成仰卧,使他看到背后的东西。通过这种侧卧的过渡方法,来进行翻身训练。
被子翻身法。让宝宝仰卧在被子上,妈妈拉着被子的一边,轻轻地带着宝宝一起翻转过去,如此训练几次。待宝宝熟悉之后,就会知道大人的意图,便会自然而然地随着被子一起运动。
体操翻身法。先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轻轻地拉着宝宝的一只手,然后再借助玩具的吸引,慢慢顺势带动他翻身。不过,还要注意不能逆着力量方向,以免对宝宝造成肢体的伤害。
煎饼翻身法。先让宝宝仰卧,之后拿一个玩具在一边逗引,然后走到宝宝的体侧,将手伸到他的后背处,顺势将他翻转过去。之后,再将手伸到宝宝的腹下,再慢慢翻转过来,就像做煎饼一样。不过,做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头部和四肢位置,不要扭到。
你的宝宝如果对以上的翻身方法已熟练掌握,并且翻得非常好,那么,你就可以让宝宝尝试练习俯卧翻身了。在教宝宝练习俯卧翻身时,新妈妈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先用一些玩具逗引宝宝,注意逗引的时候玩具要放在小家伙的头上方。当他翻成俯卧姿势后,要帮助他把双手放成向前趴的姿势,这时给他一个玩具,并让他趴着玩一会儿,然后你可以一只手插到小家伙胸部下方,让他由俯卧的姿势,再慢慢翻成仰卧的姿势。在宝宝翻身的时候,你还可以说一些令宝宝高兴的话,比如轻轻推一下,一推就翻过来了,等等。
打开宝宝的感官之门
宝宝与自己周围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开始的。有了感觉,他的小头脑里才会形成对事物的各种概念,之后才会产生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宝宝的思维智能活动是由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和被感知的事物即观念的结合,宝宝才开始产生了思维活动。所以,从小对宝宝进行感官刺激的开发,可以帮助宝宝打开他们智慧的大门。因此,一些“80后”的年轻新妈妈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开发宝宝的感官智能。
第一,宝宝视觉能力的开发。
四五个月的宝宝视觉和听觉已建立联系,眼睛与手的动作也协调起来,这时听到声音宝宝已经知道用眼睛去寻找声源:视野能力也增大很多。看到的东西,手能按照视线的方向去抓。在这一时期,新妈妈应特别加强对宝宝视觉能力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追逐亮光点。妈妈先将房间灯光搞暗一点,然后拿个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点在墙上移动,这时引导宝宝去看移动的亮光点。如果宝宝对这个光点非常关注,那么,你可以再将手电筒上下、左右缓慢地运动一会儿,以吸引宝宝去追看。
注视小物品。在白色的餐巾上放一粒红色或黑色的糖豆,然后故意逗宝宝观看。宝宝要是伸手去摸、去抓,想把糖豆抓起来放入口中,这时妈妈要观察宝宝手的协调能力是否良好,要仔细观看宝宝摆弄糖豆的小手是否准确,能否用五个手指把糖豆摆到掌心,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开发宝宝对小物体的观察力。
大小不同的玩具。平时给宝宝买的玩具要大小不同,因为不同的玩具可以吸引宝宝不同的视物能力,越小的物品越能锻炼宝宝的视力,比如一些红色扣子和小绿豆等。不过,在宝宝玩这些东西时一定要看好他,不要让他将这些东西吞进肚子里。
看如何开关灯。开灯关灯也是训练宝宝视觉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可以利用数个不同颜色的灯泡,你先随意按亮其中一个灯泡,一会儿再把这个关掉,随之再打开另一个不同颜色的灯。让宝宝注意灯泡是怎样开和关的。经常做这种训练,能够锻炼宝宝眼球调节光线的能力。
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到外面散步,让宝宝多摄取各种信息,并且在看到每一处风景时都要告诉宝宝怎么去观察。
有时间,妈妈也可以把宝宝带到一些名画前面,教他仔细地看一遍之后,再将有关这幅画的内容讲给他听。
平时,新妈妈也可以抱着宝宝在家中踱步,比如一边走一边把家里的东西一个一个反复地说给他看。
此外,当每天晚上打开电灯时。你最好注意一下宝宝是否能很好地看到,如果发现宝宝有视觉障碍,就要及早给予纠正或治疗。
第二、宝宝听觉能力的开发。
培养宝宝的听觉能力,新妈妈可以让宝宝从周围环境中直接接触各种声音,以提高宝宝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音的识别能力。比如,平时可以在宝宝的小手、小脚上系一个铃铛,这样当宝贝移动手脚时,铃铛就会随之发出响声,使宝宝在玩耍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听觉开发。聪明的新妈妈还可以用手握住发出响声的部位,轻轻对宝宝说:“呵呵,这是宝宝的小手”“这个呢,是宝宝的小脚”。这样宝宝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并且能逐步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一些事物,甚至能够听到大人的指令来活动相应的身体部位,让铃儿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练习听音找物。准备几种能发各种声音的乐器,比如小鼓、摇铃、口琴、小钢琴等,爸爸或妈妈弄响这些乐器,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你再走到宝宝视线以外的地方,让他凭着声音去寻找。当宝宝找到时,你把玩具给他玩一玩。这对发展宝宝的听觉集中能力和听觉辨别能力都很不错。
辨别乐声的远近。拿一个发声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待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后,你要拿着玩具慢慢后退,并且在口里说着“小兔子乖乖,慢慢地走来”。然后,再慢慢地走近宝宝,让他听声音。如此反复几次,可以培养宝宝感受音乐远近的能力。
多听一些歌谣。把宝宝抱坐在膝盖上,然后托住宝宝的背部边有节奏地前后摇晃,边念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摇啊摇……这样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与语言接受系统。
第三、宝宝触觉能力的开发。
感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宝宝的整体发育非常重要,它不但包括智力,还包括心理与生活能力,因此如果能从小就注意全面均衡地进行感官训练,将会使宝宝受益终生。开发宝宝的感触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小宝宝来感受一下。准备一些玩具,如小球、积木块、吹气玩具、小绒毛兔玩具等,把宝宝抱过来,然后,将小兔轻轻地在宝宝的小脸上、小脚上、身体的其他部分摩擦几下,让他体会一下这种毛茸茸的感觉:也可以引导宝宝伸手拿这些玩具,让他体验一下不同玩具的不同感受。
小虫子钻手心。妈妈用自己的食指当虫子,在宝宝的手心、脚心钻来钻去,还可以在小家伙的手心或脚心做一些摩擦运动。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触觉反应能力,通过刺激宝宝的手心和脚心,促进智力发展。
此外,开发宝宝的感触能力,也可以采用以下的小方法:
选择一片光滑的树叶,用它轻轻划过宝宝的前额、脸颊、耳朵、脖子,让他体会这种痒酥酥的感觉,小家伙就会觉得很好玩。
让小家伙裸身躺在平滑的、柔软的、有绒毛的小毯子或小被子上,让他有不同的感觉。准备一些绒毛绒布或塑料做成的玩具动物、娃娃,给小家伙搂抱着玩。
触觉训练。平时,你可以用一些几何形状的玩具,以及一些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等,分别在宝宝的面颊、口唇、眉头、手指头或脚指头等处,轻轻地划过或摩擦,让宝宝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力,从而开发感触智能。
在你平时吃饭时,可以用筷子蘸菜汁给宝宝尝尝;吃橘子或苹果时,不要忘了让宝宝闻闻水果的香味,并尝尝不同水果的味道。这些平常的方式,也都有助于宝宝感知觉的发展。
宝宝与他人“搭话”了
宝宝到了五六个月时,已经能够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看见自己的新妈妈或经常看护自己的人会十分的高兴,如果你愿意和他玩藏猫儿的游戏,他会非常开心。这时新妈妈应多找时间与宝宝交谈,以逐步提高宝宝的语言交际能力。比如,爸爸每天下班回来时,妈妈抱着宝宝迎上去说:“宝宝,爸爸回来了,让爸爸抱一会儿吧。”边说边将宝宝交给爸爸抱一会儿。爸爸接过宝宝后,对他说:“好宝宝,叫爸爸,叫爸爸。”同时要耐心亲切地教宝宝发出“爸”的音节。这时,只要宝宝按你的意思发出了音节,不管说得对不对,你都要鼓励他一下。这样,可以增强宝宝和新妈妈的交流,以培养他的交往能力。
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常常主动与他人搭话,因此,新妈妈无论在忙什么,都应当停下来尽量地向宝宝作出“回答”。新妈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当你和别人聊天时,不妨让你的宝宝也参与进来。不要否定宝宝的聊天能力,实际上,小家伙会试着用各种新的方法与你交流,简直变成了你家的单人乐团呢,并且宝宝还会对自己成功的表现很满意呢。
在宝宝高兴时,你可以用亲切的声音在背后叫他的名字,当宝宝转头时,要温和地对他笑笑,说:“呵,好啊,知道是在叫你呀!”这样能训练宝宝转头向着叫他名字的人,并能培养宝宝发出声音。
既然这时宝宝最爱交际,那么就一定要利用好。平时,新妈妈应多带宝宝去郊游,让他见识各种各样的人,并且在再见到他人时,要教宝宝说“您好”,并挥手说“再见”。
宝宝如果用微笑,或者假装咳嗽来引起你的注意,那么,细心的新妈妈就应该从宝宝那闪亮热切的眼神中,读明白他很想与你交流。此时,你最好的做法便是停下手中的工作与他交谈一会儿。
经常抱宝宝出去玩,让他多接触一些陌生人,有助于宝宝社交智能的发展,而且还能减缓小家伙即将出现的怕生现象。
平时,无论给宝宝做什么,都要与他多说话,尤其当宝宝主动向你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一定要给以积极的回答。
优秀的新妈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将宝宝当成你关注的重心,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对话,为他创造良好的语言条件。随着交谈中语言的发展,无形中便增加了宝宝和其他人的交往能力。
点滴历练培养好习惯
日常生活的历练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宝宝,所以,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应从日常生活做起。
年轻的新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第一,培养宝宝快速入睡的习惯。
为了能使宝宝完全适应夜间睡觉,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可以在宝宝睡前给他洗个澡,然后脱掉鞋袜,换上宽松的睡衣,放在床上,妈妈守候在身旁,轻声低语,让宝宝放松情绪。最好妈妈再哼唱一个固定的催眠曲,把灯光关暗。要动作轻柔、态度和蔼,一会儿宝宝就能进入酣眠之中。这样,便能培养宝宝不拍、不摇,迅速入睡的好习惯。
第二,培养宝宝讲卫生的习惯。
为使宝宝感到干净、舒适,每天早晨起床后,你都为他洗脸、洗手,到了入睡前再给他洗脸、洗手、洗脚、洗小屁股。并且,每次哺喂完,都要给小家伙擦擦嘴,这样宝宝便能从小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此外,爱清洁还要勤换尿布,当宝宝尿湿后感到不舒适,以哭声来提醒你时,你务必要及时地为他更换干净的。
第三,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时期的宝宝消化系统还很薄弱,只有进食有规律,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因此,新妈妈要让宝宝养成按时进食,合理喂养的习惯。若不注意喂养时间,宝宝一哭就喂奶,会因进食奶量过多而造成消化不良。
一般来说,宝宝的胃肠往往会形成每隔3至4小时分泌消化液的规律,因此每隔3至4小时喂一次奶最好。以后,根据宝宝的月龄增长和时间,要逐步实现定时定量。此外,吃奶时应让宝宝安静地吃奶,不要逗他,也不要让他边吃边玩,以免延长喂奶时间。
第四,培养宝宝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排便是将体内不需要的废物及多余的水分排出,若是宝宝仅吃奶而排便不畅,身体就要受到影响。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在2至3个月时,就可观察宝宝每天排尿及排便的次数和时间,之后记录下来,从4个月左右开始用固定的方式刺激宝宝排泄,建立条件反射,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调理好宝宝的睡眠
半岁宝宝的睡眠安全成了新妈妈关注的问题。如果他从床上滚下来,会马上大哭,要求被额外照顾,当你把他放回床上,你可能其他人需要哄他入睡,这些都相应牺牲你的时间。新妈妈应该知道降低宝宝受伤害的风险,可以在床边的地上放一个蒲团,也可以在床边放一个软垫子,拦着防止宝宝滚下。有很多小床设计得很适合放在大人的床边,早晨宝宝醒来,就能坐起来开始和你聊天,摸你的脸,热情地跟你打招呼。
新妈妈如果认为宝宝白天不睡觉,晚上就能睡得久的说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如果白天没有休息,会让暴躁的宝宝在晚上更任性,睡得更少。白天的睡眠对宝宝非常有好处,白天平均睡3小时。
宝宝会很高兴按照这种规律睡觉,通常这种小睡是在10时和下午两三点钟。即使你可以在推婴儿车或开车带着宝宝的时候休息,但是设定小睡时间依然会限制你的活动和安排,毕竟不是每个新妈妈都适应有规律的生活。通常这种规律的睡眠和自发随意的睡眠几率都一样。如果你采用一种放松的方式,依然要注意看宝宝睡了多久:如果他一觉睡了3个小时,就要轻轻地叫醒他,还要保证晚上睡觉前3小时内都是醒着的。
如果宝宝实在是精力太旺盛,白天就是不睡,也要给他两段安静的休息时间,每次至少20分钟,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把玩具拿开,放点柔和的音乐或出去散步。宝宝需要时间休息,否则过多的能量会让他像拧紧的发条,晚上很难从白天的世界里走出来进入梦乡。
在整个睡眠程序里,很重要的一环是早晨发生的事情,很多宝宝会在大人希望的时间前就醒来了,既高兴又兴奋。通常这个时间是早上7时,有些宝宝睡得晚点,还起来的更早点。如果是6时30分还可以接受,可是再早到6时或5时30分,那你一天的生活就要受影响。
改变习惯并不容易,对宝宝也一样。早起的宝宝通常会在第二年持续早起。新妈妈首先要注意的是白天睡觉时间的安排,如果宝宝睡得太多,就要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或次数。要鼓励他吃得更香,多锻炼和呼吸新鲜空气。第二件可以做的事情是直接从过早醒来习惯下手。拉好窗帘,让屋子很暗,这样宝宝醒来时就不知道,是不是天亮了。你可以用定时开关的灯光来告诉宝宝天亮了。先把开灯时间设定在通常醒来的时间比如6时20分,持续两三天,等于告诉他看看灯亮了,该起床了。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天把时间依次设定晚几分钟,就这样逐渐把时间设定到你想要的时间。宝宝就会把灯光和起床联系起来,如果他从梦中醒来,但是还没有看到起床的讯号,就会渐渐重新睡去或等待。最后一件事是你可以把一些玩具放在宝宝的小床边,他醒来就可以够到它们,就可以自己玩一会儿。如果他白天很喜欢一样玩具,那睡觉前就把那件玩具放在他的小床上,他一早醒来就会发现那件心爱的玩具,这出乎意料的喜悦会让他多呆一会儿。如果宝宝5时30分或5时是由于饿了而醒来,你就把他带到床上喂奶。如果他用奶瓶喝奶,还可以自己拿着奶瓶,你可以留一奶瓶水在他可以够到的地方。宝宝可以开心地吃奶,而你则可以多睡会儿。
经过新妈妈的调理,宝宝这时已经爱上了睡觉,被带到小床时能开心地挥舞着小手道晚安。大人宝宝都能在沉睡中得到完全的放松,这对他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都很重要。
如果宝宝把睡眠看成是24小时周期的一部分,新妈妈也能享受更多的睡眠,也能在一天快结束时多些自己的时间。如果你们解决了睡眠的问题,一定感到精力有了很多很好的变化,疲倦不再有,好似进入新生活。
调理好宝宝的饮食
半岁宝宝在饮食方面的进步很值得新妈妈注意,在会从吃泥状的、煮成糊状的食物,变成长了可以喂饭吃,他能够吃一些粗糙泥状固体食物,能够慢慢啃能抓食的食物,也可以拿住自己的杯子。有些宝宝喜欢按时吃饭,很少拒绝大人给的如何食物;而有些则需要温柔地哄着才尝试新口味的食物。宝宝逐渐对尝试新的食物有本能的反应,这可以看作是祖先对于安全性检查的延续。
宝宝的饮食里会有更多固体物质。他会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得到需要的大约一半的热量,从固体物质中得到另外一半。除了热量,宝宝还需要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少量纤维素。同时也需要足量的铁。母乳和配方奶能够提所有这些营养素。
新妈妈如果自己想吃低脂肪的食物,要记住宝宝有不同的要求。事实上,脂肪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基础,宝宝需要。奶酪、酸奶酪和鸡蛋等食物跟植物和水果一样重要。提供正确种类的食物、合理安排宝宝的吃饭时间、介绍新的口味、跟着宝宝的步骤走、让宝宝享受吃饭的时间,所有这些,就能满足宝宝的饮食要求。
当然,新妈妈可以给宝宝介绍一些食物,这会让宝宝感兴趣。你可以捣碎食物,而不是融化它们。慢慢的,介绍搓碎的食物或简单的宝宝手抓食物,这样宝宝能够自己吃,最好在宝宝长第一颗牙的时候做这样的尝试。
新妈妈给宝宝提供的新食物可以包括以下这些。
水果:介绍更多的水果,包括猕猴桃、菠萝和柑橘类水果,其中一些最好和纯酸奶酪或者麦片粥。宝宝可能喜欢咀嚼干水果,例如杏或苹果圈。
蔬菜:介绍一些具有更加强烈味道的蔬菜,如萝卜和胡椒粉。绿叶蔬菜如菠菜,海藻、卷心菜等,是铁和其他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可以通过和奶酪或乳汁酱或更温和的蔬菜,比如土豆,进行混合,来降低它们的强烈味道。把蔬菜蒸一下,冷却后做成手指状的食品让宝宝吃,胡萝卜棒、甘蓝、花椰菜等。可能的话买有机食物,煮的时候连皮一起煮,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奶制品:在宝宝12个月之前,还不能喝牛奶,可以喂母乳或者配方奶,可以给宝宝吃干奶酪。当宝宝抓食食物时,可以给他一薄片奶酪或者做成奶酪棒。
脂肪:脂肪是宝宝能量的重要来源,不应当被切断,同时它对开发宝宝身体和大脑的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可以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获取脂肪,还能够从蛋黄、奶酪和酸奶酪中获取更多脂肪。最好是天然的,可以与水果相混合。通常可以加点糖,味道会各有不同。
鱼:鱼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可以与土豆、橙汁或者奶酪混合食用。宝宝开始可以吃白鳟鱼,例如鳕鱼,要确保鱼已经完全去骨并且彻底煮熟。不要给宝宝吃熏鱼或者罐装鱼,例如金枪鱼或者大马哈鱼,这些会非常咸。
肉:半岁后宝宝的消化系统能够消化肉。肉是铁和锌的重要来源,但它需要逐渐进行。开始可以先吃鸡肉,做成精美的浓汤。此后,可以给宝宝吃做成浓汤的或者切碎的红肉。如果宝宝门牙很坚硬,可以慢慢啃鸡肉条。在做鸡肉的时候,可以混合蔬菜一起做,不要加香肠或其他含肉的食物,这些食物的精确成分不是很明确。
豆类食物和谷物:宝宝能够消化扁豆等豆类,做汤或者炖汤会更加美味,一周不能多于两次,因为它们能够增强气味。
豆腐、豆腐皮和蛋白质的其他素食来源:蛋白质的素食来源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能够为宝宝建立一部分均衡的饮食。需要小心的是含盐量。如果有疑问,可以进行相关的咨询。
麸质和小麦:在宝宝1岁之前,最好限制吃小麦和麸质含量高的食物,如果家庭中没有过敏史,也可以逐渐给宝宝吃这种食物。面包和吐司棒就很好。同时也可以用谷类食物,例如热牛奶中放入麦片,就能够很好地供应慢速燃烧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给宝宝甜面包干,要检查它的成分,有些含有较高的糖分。
面食:面食是碳水化合物的很好来源,可以快速蒸煮、便于咀嚼。可以给宝宝吃那种极小的形状,但是也可以给宝宝吃我们大人吃的东西,它已经都切好了,而且不含盐分。面食大都是由硬质小麦做成的,硬质小麦是麸质的重要来源。如果宝宝对麸质敏感,可以用鸡蛋或者饭团。
米饭:可以把碎米饭放到甜的或者开胃菜里。在宝宝1岁之前,可以用食品加工机将米饭弄碎。
新妈妈要避免给宝宝吃花生和花生油、芝麻、盐、过量的糖、蛋清、含油多的鱼、高纤维食物。例如麦麸或谷物面包会使宝宝吃得很饱,而没有吸收足够的热量。
随着宝宝所吃食物不断增加,在刚断奶的早期阶段,新妈妈同样要遵循安全和清洁两个原则。如鱼被煮熟了之后不能保存好,而在未进行加工之前可以保存得很好。大部分香蕉菜肴保存之后就没办法食用。如果新妈妈不喜欢做饭,或者极少有时间做饭,一本菜谱和一些练习可以让你和全家慢慢享受美味的食物,还能保证宝宝吃得比较健康,让你重建信心。
在解决半岁宝宝的饮食问题上,平衡宝宝的饮食很重要,它能够使宝宝的情绪和睡觉习惯有所不同。适用于成人的相同的一般原则也适用于宝宝,即每三四个小时吃一次饭,在此期间不要吃任何东西,这样能够帮助宝宝保持稳定的能量,维持嘴里的酸度,保护正在长出的牙齿和齿龈。你可以让宝宝一天吃三顿,即早饭、午饭和晚饭。每顿都要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宝宝如果特别饿的话,会喜欢在餐后吃快餐。
早餐让宝宝吃水果和放了牛奶或者酸奶酪的儿童谷物,这样能够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并能从谷物中不断获取能量。
午餐的时候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豆类食物,奶酪、肉或者鱼,这些再加上一个水果布丁和一杯稀释过的橙汁,能够减缓消化速度。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够帮助铁的吸收,而牛奶能够大大降低铁的吸收。
晚饭让宝宝吃蔬菜汤或者能抓食的食物,有蔬菜酱或者汤的面食,一个酸奶酪或者一片布丁水果。当宝宝八九个月时,吃饭时可以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注意:每餐要考虑一下食物的分量,吃饱后最好剩一点,不要吃完了还感觉饿。
宝宝一天至少要吃600毫升牛奶。其中一部分牛奶包含在煮的食物中,例如奶酪、奶油蔬菜或者面食酱汁,但大部分要来自母乳或者瓶装奶。
大部分半岁宝宝一天要喝三四次奶,通常在早餐、15时左右、晚睡时间,也可以10时左右增加一次。最好将喂奶和吃固体食物的时间分开,除了可能例外的早餐,吃饭时装一杯水或者稀释果汁。要持续保持喂饭的次数,若宝宝长得飞快或者长牙不能吃东西,可以每次喂奶的时候多喂一些。
睡前最后一次喂奶是最悠闲的,宝宝可以尽情地喝。对宝宝来说牛奶喝得多要比喝得少强,没有饥饿感的时候上床睡觉对宝宝会更好一些。如果宝宝喝完一大瓶奶或两次母乳之后仍然感觉饿,你可以想想宝宝一天吃了哪些东西,这时可能需要增加宝宝每餐的分量。
当宝宝每天有规律的三餐时,每顿可以喝水或者果汁。用冷却的、烧开的水或者不加糖的天然果汁,用水大量稀释。直到吃主食时才给宝宝喝果汁,或直到他要喝的东西时才给他喝。不要给宝宝喝充气的或者苏打饮料,这会让宝宝打嗝,令他感觉不舒服。
如果两餐之间宝宝很渴,不要完全喂奶,要给他水喝,不要给其他喝的东西。两餐之间喝果汁能够引起龋齿。
当宝宝能够自己吃饭时,新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吃一小部分主食。吃小吃有营养。
新妈妈规划好一天三餐并定时在餐间喂奶,宝宝大都不会感觉饿、想吃东西。然而,所有宝宝都是有区别的。有些宝宝喜欢早上吃小吃或下午喝奶,有些则不是每次正餐都那么有胃口。
与给宝宝吃一块饼干或一块巧克力相比,给一块年糕、无糖甜面包干、奶酪或者一片水果或蔬菜会更好。随着宝宝手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好,会变得好奇,会想自己吃饭。尽管几个月之后宝宝才可能完全学会,他仍然很愿意去尝试。要避免宝宝生气拒绝,可以给他一个小勺子。用另外一个勺子喂他。不时往宝宝的勺子里也放上一点食物,帮助他把食物放到嘴里。若宝宝也抓着你的勺子,就一只手拿着一个勺子,这时候你应当再拿一个勺子,而不要把他手里的第二个勺子拿走。他尝试的时候最好接着喂他。
如果喂饭时,宝宝总是伸手够食物、要玩它们,让新妈妈很难继续喂下去,这时可以拿走碗,把它放到桌子底下或者其他宝宝看不到的地方。当宝宝七八个月大时,猜不出你把碗放到了哪里,你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每隔几分钟喂一勺饭。
半岁后的宝宝其短时记忆已经得到了充分开发,当你拿走碗的时候,宝宝会一直看着他的食物,而他长大了,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坚定地说出“不”字。因此,如果你不想让宝宝搞得一团糟,就要坚定、平静地告诉宝宝,然后把碗拿走,但宝宝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新妈妈要记住:到处摸、去感觉所有的东西是宝宝的正常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要记住,宝宝会吃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吃饱也会做出手势。
理解和安抚宝宝的情绪
在以前的3个月里,宝宝会慢慢适应这个世界,哭得也会比以前越来越少,除了哭之外。他已经掌握了很多表达自己的方法,他会经常通过牙牙学语声和哭来让其他人明白自己的想法。而且,随着你越来越进入妈妈的角色,也能够很清楚地知道。
宝宝不同的哭声代表着什么意思,尽管有时他也会对你发脾气,但新妈妈要相信自己,不管宝宝要求什么,你都能给他最好的响应。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时候,不管你怎么哄,宝宝的哭声不止,或者是一些情况让你觉得特别棘手。
现在,新妈妈对宝宝的性格已经非常熟悉了:他有时候会心平气和,想要安静,有时候会有点难缠,要这要那,也可能某一天脾气会很不好,只想哭,让你抱他。新妈妈了解了宝宝的脾气,所以哄他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他已经不再是刚出生时的那个“小不点儿”了,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和喋喋不休的小家伙了。随着他吃奶次数的减少,每一觉睡得越来越长,宝宝醒着的时间和各种各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宝宝现在哭闹的原因,和前3个月可能是相同的。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你现在已经能很快地识别出宝宝的“爆发点”了,只要尽快采取措施,就能避免宝宝哭闹。宝宝和以前明显的不同就是,他喜欢也希望和你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关注他,或者他得不到你的认可、不能加入你们的谈话,就会抱怨。如果你拿走他喜欢的,但是不安全的东西,他就会排斥更多的东西,因为他还不知道危险。为了不至于让宝宝有不良情绪,新妈妈应该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拿走,他很快就会忘得一乾二净。刚开始添加辅食也会让他哭闹,他的肠胃可能还不适应辅食,或者是饿了,想吃东西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不熟悉的气味。
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宝宝有时候会有所抗拒。新妈妈可以哄哄他,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比如睡前给他讲个故事,可能很快就能让他进入梦乡,这个习惯可以一直持续到童年。如果宝宝晚上起夜了,不用采取什么措施,让他自己安静下来会比较好。实际上,很多宝宝到了3个月之后,晚上起夜哭闹的次数就比以前明显减少了。如果你想改掉他晚上起夜的坏习惯,短期内他会有抵触情绪,哭个不停。
如果宝宝的哭声提示他身体出现问题,可以带他去看医生或者叫医生过来看看。尽管疝气痛在宝宝3个月以后就不常见了,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其他可能引起宝宝哭的原因还包括长牙,长牙有时候会有断断续续的疼,也可能持续几天的不舒服。如果宝宝不舒服了,要多关怀他,先暂时不要理会平时的规矩,他想睡觉或者想吃东西都要满足他,让他尽快康复。宝宝不舒服时会特别需要你的关怀,想要跟你一块儿睡,一块儿洗澡,坐同一张椅子,这些你都应该满足他。
哭是宝宝和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他会用某种语调的哭声来表示自己很失落。但是,宝宝怎么会觉得失落呢?当然会,比如当他拿不到想要的玩具或者觉得不舒服,而你又只顾着煲电话粥不理他时,他就会有种失落感,只能通过哭来让你知道。只要你挂上电话,把玩具递给他,他马上就不哭了,不用担心这样会惯坏宝宝。新妈妈要明白,哭是这个年龄段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宝宝哭的声调、时间长短和其他特征,也和当时所在场所的氛围、新妈妈照顾得是否周到有关。当然,你很难对所有可能引起宝宝哭的细节都明察秋毫,因为你和宝宝并不是从同一个角度看问题。因此,有时应该试着站在他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你匆匆忙忙,心情烦乱或者对他显得不够热心,他就会担心、焦虑,觉得不被重视,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还有,大人在他面前吵架或者保姆没有照顾周到,也会让他觉得很受伤。此外,还可能是和其他宝宝性格不合引起。
当你觉察出当时的氛围有点不对劲,或者什么事没办妥,可能惹宝宝哭时,赶紧陪宝宝一起待会儿,哄哄他,给他一点优质时间。如果你每天都能给他一段优质时间,他就会觉得你很在乎他,很关心他,从而有种安全感。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照看方式不适合宝宝,可以在下班后专门安排一点时间陪陪宝宝,或者让保姆把宝宝每天的活动都记录下来。也可以趁宝宝不注意的时候,在旁边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如果是因为保姆照顾不好常惹宝宝哭,可以考虑换一个保姆。
宝宝哭时,新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哪儿不对劲了,怎么才能让宝宝不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妈妈都能对宝宝的哭声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通过哭声你能知道宝宝可能是饿了,你只要给他吃奶,或者其他食物,就能让他马上不哭;知道宝宝是因为无聊了,陪他玩很快就能让他破涕为笑;是因为觉得不舒服了或者被弄疼了。安慰他。给他揉揉就觉得舒服很多;是因为觉得不安或者害怕了,给他一个拥抱就能马上给他带来安全感。你的反应不仅能使他停止哭声。同时,还是对宝宝的一种关怀,你的关怀以及和宝宝之间的互动,能维护他的自尊,让他有种被需要的感觉。而且,你的拥抱和抚摸能刺激宝宝的皮肤,不仅使他身心愉悦,还能帮他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此外,还有你的鼓励和爱,对他的心灵健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新妈妈在前3个月还觉得不能熟练照顾宝宝,那么到4至6月时,你已经能应对自如了。对其他人来说,宝宝的哭声可能很难捉摸,难以应付,但是作为宝宝的妈妈,你应该觉得这是宝宝和外界交流的一种最直接、自然的方式。如果你能明白他为什么而哭,还能对宝宝的哭声做出合适的反应,说明你俩心意相通,已经很有默契。如果他哭个不停,而你除了一味着急就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说明你还需要家人或医生的帮助。
一般而言,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会哭得越来越少,但也并不尽然。如果这3个月宝宝哭得比前3个月还多,或者特别爱哭,当妈妈的就会很担心,会想:我的宝宝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并会试着找出惹宝宝哭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每天的某一时刻、某样东西、某个人、某个地方或者某种他不喜欢的姿势。记录下你搜集到的或认为重要的资料,并带着宝宝去看医生。只有你和宝宝需要相互支持,才能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有些宝宝在这段时间里比以往更精力充沛,即使受到刺激也不爱哭。有些宝宝是典型的“需要关怀型”。如果你丢下他一个人,或者觉得不开心了就会马上哭。有些宝宝不喜欢突如其来的变化,比如你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能每天在家陪他,请了一个新保姆,或者重新布置了他的婴儿房,这些变化都可能引发他哭。
对这种宝宝,可以试着多关怀他,看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到第6个月的时候,宝宝又开始比以前更爱哭,这通常是由于焦虑或担心你丢下他一个人。随着宝宝逐渐明白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迷惑、担心或者不安全感常常会笼罩着他。
宝宝快乐断奶慢慢来
断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婴儿生活中的一大转折。断奶不仅仅是食物品种、喂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断奶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断奶太早或太迟对婴儿都是不利的。断奶因人而异,新妈妈要学会“量体裁衣”,选择最佳的断奶时间,用科学的方法为自己宝宝断奶。
宝宝断奶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新妈妈从以下各个方面着手,使宝宝在温柔的呵护中快乐断奶:
做好断奶心理准备。对于宝宝,一定要从4个月起,按月龄适当添加离乳食品,让他们知道除了乳汁外还有很多好吃的。这样做不仅充分锻炼了宝宝的咀嚼能力,而且养成用勺、杯、碗、盘等器皿进食的习惯,能够适应以离乳食品为主的进食方式了。
选择最佳时间。断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月龄。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但母乳虽好,从6个月开始,其价值就开始下降,已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了,因而在补充辅食之余,断奶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如果未能及时把握,断奶时间越晚,宝宝恋母的心理越强,以致造成宝宝只吃母乳而不肯吃粥、饭和其他离乳食品。
选择最佳季节。选择比较舒适的季节进行断奶,如春末或秋天。这时,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对宝宝的健康冲击较小。如果天气热,宝宝本来就很难受,断奶会让他大哭大闹,还会因胃肠对食物的不适应发生呕吐或腹泻;天气冷则会使宝宝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是宝宝的离乳月龄正逢此时,最好将断奶时间推迟。另外,如果在哺乳期间妈妈患重病或再度怀孕,则应立即断奶。
喂奶的次数要依次递减。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之初,妈妈喂奶的次数不要减少,但随着辅助食品数量与次数的增加,妈妈喂奶的次数要相应减少,并尽可能断掉临睡前和夜里的奶。白天先减少1至2次,过一些时间再减少1至2次,慢慢的白天不喂奶。到宝宝9个月时,可尝试将辅食转变为主食,逐渐减少喂奶次数、拉大喂奶间隔。宝宝逐渐地对吃妈妈的奶不感兴趣时,就可以不再给他喂奶了。
科学安排食谱,并抓住饮食要点。每天喝250至500毫升牛奶或豆浆,这是钙质的主要来源,同时给宝宝吃一些肉、蛋类的优质蛋白;主食以谷类为主,每天吃米粥、软面条、麦片粥、软米饭或玉米粥中的任何一种,大约2至4小碗;高蛋白的食物约25至30克,可选以下任一种,即鱼肉小半碗,小肉丸子2至10个,鸡蛋1个,炖豆腐小半碗;吃足量的蔬菜,把蔬菜制作成菜泥,或切成小块煮烂,每天大约半碗(50至100克),与主食一起吃;吃足量的水果,把水果制作成果汁、果泥或果酱,也可切成小块。普通水果每天给宝宝吃半个到1个,草莓2至10个,瓜果1至3块,香蕉1至3根,大约每天50至100克;每周吃1至2次动物肝脏和血,约25至30克;食物宜制作得细、软、烂、碎,因为1岁左右的宝宝只长出6至8颗牙齿,胃肠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增加进餐次数,因为宝宝的胃很小,可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要却相对很大,不能一餐吃得太多,最好是每天进5至6次餐。
在宝宝断奶时,对宝宝的心理安慰也很重要。个别宝宝断奶时会急躁、不适,所以,妈妈要给他更多的爱抚,除了亲自喂他吃饭菜,还要多陪他,让他感到虽然吃不到母乳了,妈妈还是在身边关心照顾他、保护他。断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决定断奶后,无论宝宝是否能理解,妈妈都要用“你长大了,可以吃更多更好吃的东西了”等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加以诱导和强化,同时要在行动上比平时付出更多的关爱。在身体准备上,断奶前应为宝宝做一次体格检查,如果身体健康、消化能力正常,就可以准备断奶。
辣椒水、万金油伤害宝宝身心健康。对宝宝而言,乳头上涂辣椒水、万金油或黄连之类的刺激物,简直是残忍的“酷刑”。黄连、辣椒水都是刺激性食物,对婴儿口腔粘膜有伤害。采取这样的断奶方式,对宝宝无疑是种突然打击,会使幼嫩身心受到伤害。
预防“断奶综合征”。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还可能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消瘦、生病。因此,新妈妈应按宝宝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宝宝特点的喂养方法。如果宝宝已经出现“断奶综合征”,应积极调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宝宝会很快获得好转和痊愈。
如果你和宝宝都做好断奶准备,妈妈一定要出差一段时间,那么很可能几天就完全断奶了;如果妈妈上班后不再吸奶,那么白天的奶也很快就会断掉;如果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可逐渐断奶。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
妈妈回奶方法宜科学。有的妈妈们不喝汤水,盲目地采取所谓的“速效断奶法”,甚至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胶布封住乳头。这样做显然违背了生理规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胀痛。回奶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两种。一般而言,哺乳时间长达10个月至1年的,可以使用自然回奶方法;而因各种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时间尚不足10个月的断奶者,可采用人工回奶方法,比如用生麦芽煮水,以达到回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