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20944000000004

第4章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关键期

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要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青少年期是感恩教育的关键期。

青少年是感恩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感恩教育干预对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十分重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历史的重任迟早要落到他们肩上。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青年看做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毛泽东曾生动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邓小平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江泽民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青年,今天是在校学生,明天是祖国栋梁。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就是为明天更加强大的中国做好人才储备。感恩教育,青少年是关键。

由于青少年群体人数众多,学界对这个群体的界定也存在分歧。我国发展心理学界认为青少年期一般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段时期。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更为宽泛一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这大致相当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十年。以此为据,与青少年期相对应的阶段应包括小学高年级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本文采用此种分类法。但以中学阶段为主。

一、青少年学会感恩的必要性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记载:“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乌鸦尚知反哺,然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却有一些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忘恩”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恩教育,使其知恩感恩,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学会感恩是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诗句。《战国策》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17。唐朝大诗人孟郊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从古到今,一些对一地一方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老百姓都会为他树碑立传,以示感恩。儒家思想主张“知恩不报非君子”,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无数千古流传的感恩故事。有“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的故事(出自(明)《增广贤文》):小羊为了感谢父母,吃奶都是跪着吃的;小乌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讲的是动物的感恩之情;历史上也有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庾黔“尝秽”、“割股疗亲”之类的记载。孟宗“哭竹”,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则故事。孟宗,三国江夏人,曾经官至司空(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孟宗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虽然有点神话,但孟宗对母亲的孝敬却是一种真挚的情感。许多史书都记载了他的孝敬之举,善良的人们敬佩孝敬之人,将他的故事做了一些适当的夸大。王祥“卧冰”说的是晋代有一个叫王祥的人,年幼丧母,后又丧父,与继母相依为命的故事。王祥十五岁时,后母染病,想吃鲤鱼。而家境贫寒的王祥没钱买鱼,时值寒冬,河湖已结了厚厚的冰,无法捕鱼,情急之下,王祥脱掉衣服赤膊躺在冰面上,以体温融冰。其举动感动了神仙,使鲤鱼跃出水面。王祥将鱼煮好送给后母吃,后母的病豁然痊愈。此事受到乡民、官府称颂,上表朝廷,被朝廷褒奖,授王祥官至太保;也有郭巨埋儿、张巡杀妻的真实故事。虽然有些做法显得太极端,但其中的感恩意识着实让人敬佩。郭巨埋儿在东晋《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二十四孝》、明代《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郭巨,晋代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却独自供养母亲,对母亲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这个有点极端。张巡,河南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负责守护淮阳。755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大将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攻打淮阳,淮阳只有一万六千兵力,尹子奇几次攻城不下,损失一万多兵力,没有想到的是张巡突然出城以一万攻击他的十三万兵力,尹子奇大败(史上少有的战例)。后来叛军增兵拼死攻城。张巡死守淮阳。城中没有了粮食张巡先杀牛、马、羊。都吃没有的时候。吃老弱病残的人。在吃妇女。当吃到3万人时,张巡将自己的爱妾杀死供将士们食用。后城池终于被攻破,张巡被尹子奇杀害。这是个令人心痛的故事。鲁迅夫人许广平就做过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为鲁迅熬汤的事情。青少年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中华优秀感恩文化传统需要由他们来传承,需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吸收。这就要求青少年学习感恩文化,知恩识恩,方能感恩报恩。

(二)学会感恩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需要

人是需要感恩的,青少年更是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联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6。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不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青少年正是冉冉升起的太阳,处于人格形成特殊时期。这个时候,外界给予其什么样的教育十分重要。外界给予其好的教育就会形成好的人格品质,相反则形成坏的人格品质。因此,要加强对他们

的感恩培养,以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学会感恩是改变青少年感恩意识现状的需要

应该承认,当今的青少年总体上是知恩感恩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非常珍惜生命与生活,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也确有一部分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比如,有人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辛酸父亲的来信【EB/OL】.人民网-教育聚焦

【2004-11-16】,

(四)青少年学会感恩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需要感恩。人是构成社会的单元,人有尊重的需要,感恩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也必然会回报以尊重。人性有善的一面,乐于助人是人善的天性,在得到他人感恩的时候,人善的天性也将得到充分发扬;善的天性如得不到他人的承认,就将受到遏制,恶的一面将会有所暴露。社会和谐要求人发扬善的一面,遏制恶的一面,社会和谐需要“感恩”来润滑。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以高度文明为特征的社会,它需要其社会成员具备强烈的感恩意识。因为不会感恩就不会友爱;没有友爱,何来社会和谐?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如果我们都能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就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父母、老师、同学,奉献给天下人。这样人人付出爱的社会正是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感恩之心将有效改善人际关系,较大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人都会感恩,都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了。

二、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现状

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心理与感恩品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不少。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借用李尚敏的调研成果杨艳。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24-26。和喻承甫等的调研报告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中的共同结论来进行说明。两份调查方法相似,对象不同,时间各异,调查的共同结论能够说明问题的本质。

调查共同结论表明,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较为强烈,感恩心理与感恩品质的总体形势良好,这是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感恩程度(心目中最感激的人)排序,父母排第一,老师、朋友第二。

李尚敏的调查还表明,5.1%的被访者承认父母很爱自己。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关爱是出于血缘亲情的占75%,出于道德责任的占19.7%,出于法律责任的占5.3%。在回答“父母最关心你哪方面的情况”时,一半同学认为是“学习成绩”,其次是“身体状况”,占32.4%,再次才是“道德品质”,仅为17.6%。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们看重子女的智育发展,把道德养成放到次要地位,反映出当前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偏差。在报恩方面,李尚敏的调查表明,77.7%的同学想过怎样感谢和报答父母,说明多数青少年有感恩报恩之心。

喻承甫等的调查还表明,青少年的感恩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感恩意识均显著高于女生;越到高年级,青少年感恩意识越强,说明感恩意识与年龄增长和教育增加有关。喻承甫等还专门针对独生子女进行了感恩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感恩老师、感恩自然和感恩总分上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两份调查的共同结论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青少年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对父母、老师和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也有部分学生感恩意识存在偏差,部分青少年对于自己所受的恩惠有一定的认知,也持有认同的情感和回报的愿望,但感恩行为相对来说还做得不够。这个是需要通过教育进一步激发的。

四川乐至中学陈胜全老师2008年做的《农村中学生感恩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陈胜全。农村中学生感恩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校本教研,2008,(10)。显示:第一,农村中学生对“感恩”认识模糊,有34%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找一份好工作”;46%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今后考上好大学”、“参加工作挣大钱”;60%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参加工作后往家里寄钱”;33%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在心里记着某人对自己的好”;17%的学生认为“感恩过时了”;有78%的学生认为“感恩是未来的事情”;21%的学生对感恩“不太理解”。第二,被调查学生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有44%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老师的义务”;22%的学生在“当老师给你解惑完毕时,没有说谢谢”;48%的学生“埋怨过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97%的学生“不知道家庭的具体收入是多少,具体支出是多少”,67%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58%的学生“当身处困境,面对他人的帮助,没有心存感激”;46%的学生“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进行谈心交流”;36%的学生认为“攀折花草树木是正常的行为”;有46%的学生“从没想到过感恩”。另外,据家长会了解到,很多学生回家常与父母过不去,认为父母话多、太烦,有的还顶撞父母;不是吵着买名牌衣服,就是闹着要零花钱;有的动不动还以不读书相要挟,弄得父母苦不堪言。第三,被调查者没有自觉的感恩行为。调查中发现,“教师节会为教师制作一份小礼物的”只占23%;“在学校读书,除要钱外经常打电话回家”的学生只占34%;假期中,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学生只占12%;“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打过电话或送点礼物”的学生只有10%;“主动帮助过他人”的学生只占21%;“学校每次组织的捐款活动,属于主动捐的”学生只占49%;学生自我评价“还没有过较明显感恩言行”的占53%。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发展到今天,反会被一些青少年所抛弃呢?不得不深思。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一)感恩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对于青少年中因“忘恩”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方面地批评青少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难辞其咎。就教育的主场——学校来说,这些不良现象与学校教育不够落实,尤其是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无关系。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如今的“90后”多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生活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都看成是理所当然。因此,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懂得自己所享有的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他们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然而,我们对他们的这种教育却没能跟上。在教科书中,传统感恩教育思想并非完全没有,从小他们就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专题的感恩教育却进行得太少。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感恩教育,未能形成强烈的感恩情感,自然就不会产生感恩的行动;另一方面,与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过多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和人文的教育有关。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父母成了唯分数论的忠实执行者,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这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心理定势,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样的青少年,没有机会学会为人着想、关心别人,要让他们具备感恩之心很难。

(二)社会的感恩氛围不浓是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在今天,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人们为工作生活而拼命劳碌,绝大多数人都在为着自己的目标,一个劲地往前走,生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受到影响。有人害怕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爱、真心帮助、真心馈赠。他们猜测别人帮助我们是别有用心,而相互信任成了稀缺的东西。这种社会现象自然会被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渐形成为一种意识: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千万不要相信世界上会有无缘无故的好处,自然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施与好处。再加上一些社会现象的负面强化,使他们不愿感恩。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确有这样的现象:青少年做好事不被感恩反被诬陷;有钱人关注慈善事业的所见不多;有人出生于农村,然后进入大城市,发财了,却极少想到为家乡做一些贡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的社会感恩氛围不浓。再看看,同是“舶来品”,同为“洋节”:情人节、圣诞节大受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而感恩节却几乎无人问津。受捧程度如此大相径庭!所以有人干脆说,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之心的土壤。这种氛围,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对其感恩意识的形成十分不利。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与他们对感恩的错误认识分不开

一是受经济社会的影响。经济社会处处体现出利益。这容易使其实你能产生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感恩是一种利益交换,今天你给我,明天我还你,如此而已。然而,他们忽略了:感恩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还“人情债”,更是对于人间真情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珍惜。有人教育你、帮助你、赏识你、重视你……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青少年成长不可缺少的。懂得感恩的人,会为此而感到幸福;而不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换,没有人情温暖,不觉得别人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值得感激的,甚至怀疑别人帮助我们是否出于真心的关爱。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影响很大,尤其是通过网络传播。使他们接受了大量愤青、玩世不恭、“非主流”的思想,而对传统思想不屑一顾。广州日报2009年11月6日报道,一名中学女生因向父母索要400元零花钱被拒,为了与父母赌气就向网络上传自己的性爱视频女生因向父母要零钱被拒向网上传性爱视频【N】.广州日报,2009-11-6。二是对“感恩”一词有误解。一直以来,“感恩”在很多人的心中只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也。对于绝大多数的亲人朋友来说,他们的恩情并不能够上“大恩大德”。即便是父母之爱,也往往如绵绵细雨,让子女不知不觉。认为大恩大德才叫“恩”的错误认识,让青少年漠视恩情的存在。

(四)感恩教育缺乏有效评价激励机制也是重要原因

实践中,对青少年感恩意识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很多已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学校,将活动开展的时间与频度作为检验感恩教育效果的标准。比如,在清明节来临时,将学生是否扫墓作为标准。还有一些学校给学生布置了诸如给爸妈洗脚、给父母和老师写感谢信等“感恩作业”,完成了作业被认为是有感恩之心,没有完成作业就是缺乏感恩之心。虽然每个人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动机,但动机和行为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行为可以是出自自愿的动机,也可能出自无奈和被迫,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动机。由于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差距,对行为者道德评价的恰当标准应该针对其动机,而非针对其行为或行为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公允且有益的刘时工。论道德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所以,仅仅根据青少年在老师要求之下是否进行了老师认为具有感恩意义的行为来评价感恩教育,有失偏颇。

四、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在感恩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没有跟上造成的,是感恩教育缺失所致。这就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教育的问题要靠教育来解决。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极强,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喜厌、美丑等含有判断色彩的一种基本信念与看法。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它会主宰我们的人生方式,影响我们对周围一切的反应。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主宰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因此,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在感恩问题上,要教育青少年形成的价值观是:

第一,适度的感恩意识。通过感恩教育,要使青少年懂得知恩图报。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盼生成材的良苦用心,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认真学习变成自觉行动;要让他们学会相互关爱、珍惜友谊、共同进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又不必因为他人恩重于我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如果今天的青少年做出了“哭竹”、“卧冰”、“尝秽”、“割股”之类的愚孝之举,就是社会的巨大悲哀。鲁迅曾说:小时候读了“郭巨埋儿”之后,“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5-26。究其实,这样的感恩之所以不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接受,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含有极端愚昧和丧失人性的成分。愚蠢的报恩不是我们需要的,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青少年具有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才是感恩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二,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不是哥们儿义气,要在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更不能用国家、社会的财产或者他人的利益去报答自己所受的私恩。当年关羽念昔日之恩,华容道义释曹操,以致后患无穷。他这是在用蜀国的前途去感恩曹操!站在蜀国的立场上,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感恩之举。在青少年中,错误的感恩之举也是屡见不鲜。如因为哥们儿义气,接受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的邀请,“帮忙”打架;碍于情面,帮助好同学考试作弊,甚至充当枪手替人代考,等等。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报答。

第三,正常的施助心态。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忘记感谢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感恩而去行善。的确,我们对别人施以援手,只是为了帮助别人更好地实现其理想价值,追求到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因此,青少年既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又要像《战国策》里所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17。做到施恩不图报,为了建造和谐社会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俗话说:帮是情,不帮是理。能帮助自己,是基于其美好心灵和力所能及;而对于不能帮助自己的人,则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将他人记恨在心。

(二)感恩教育应该“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94。感恩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并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且与人的情感、意志和品质交融在一起。因此,要从生活出发,从青少年的实际和需要出发,通过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体验感恩、把握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感恩教育。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过多地进行知识灌输或理论说教,学生可能记住了大量的知识,却没有激起内心的认知冲突,那么真实的教育效果仍然不会发生。

在感恩教育“生活化”方面,不少学校都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寒假,华中科大能源学院给2003级的400多名学生布置的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爱父母就给他们洗一次脚吧南香红。华中科大特殊作业:爱父母就给他们洗一次脚吧【N】.南方周末,2004-04-08。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它本身说明,以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为例子,以青少年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为例子,是最有效的感恩教育材料。

为此,笔者主张,充分挖掘生活素材,用青少年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来开展感恩教育。如开“算账”课,结合学生自身,从学生家庭实际和学生消费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进行感恩教育,对青少年会有更大的触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另外,青少年的生日,应该成为感恩父母的日子,而不仅仅是享受他人送来的大蛋糕。要让他们懂得是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是“儿奔生,娘奔死”才带来他们今天的快乐;提倡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用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一切有恩于己之人,让青少年体会到施恩的快乐。提倡在校园设立“感恩节”。在这一天,每个青少年都应该思恩、报恩,通过一句问候的话,一封感激的信,送出一份祝福等,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朋友和亲人的感恩之情。通过各种活动,使他们领悟感恩,并逐步树立起一种感恩品质,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业。

(三)感恩教育应该“活动化”

感恩本身是一种情感体验性极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

融入教学活动。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是感恩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感恩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通过课堂教学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融入实践活动。科恩指出:“道德意识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行为,从现实活动来看,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有道德概念,而且有感情、习惯及个人道德面貌的其他无意识成分。”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454。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被感恩教育利用的实践活动包括:清明节的悼念活动。通过悼念革命先烈感谢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悼念我们的祖辈为家族的血脉传承做出奉献;角色体验活动。让孩子和父母或老师互换角色一天,让双方都体验一下对方的生活,从而对彼此的辛苦和努力有深刻的体会;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有长期的历史,通过社区服务达到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目前,在上海等发达城市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尝试开展社区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

社会的感恩氛围不浓是造成青少年感恩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感恩教育不能单纯地在高校校园内进行,必须要将其置于全社会,在整个社会大学校的环境下,通过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感恩教育。

知恩报恩是人类崇高的道德品质,它需要去激发、去引导、去鼓励。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宣传知恩报恩的典型事例,运用社会褒奖高扬感恩,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表彰,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感恩,弘扬知恩报恩美德,塑造鲜活的感恩典型,宣传褒扬一些在施恩报恩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逐渐树立以知恩报恩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不断激发人们的感恩热情,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感恩的社会氛围。有了这种社会氛围,身在其中的青少年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感染,逐渐形成知恩报恩的道德情怀,自觉为共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共同为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积极宣传反映感恩教育的先进典型和青少年感恩的优秀事迹。各种媒体都要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感恩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知荣知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通过积极搞好感恩教育并以此为载体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成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知荣知耻、知恩报恩的高素质人才。使青少年逐渐懂得热爱祖国、用所学知识回报祖国,不做危害祖国和人民的事;感恩社会、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不做背离人民的人;崇尚科学、用所学知识传播真理,不做愚昧无知的人;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回报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益于国家人民和亲人朋友的人。努力形成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社会环境。

(五)注重感恩教育时效性

注重感恩教育的时效性就是要抓住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来突出感恩教育的时效性。感恩教育虽然不必抢占第一时间,但若配合新闻事件或依托新闻报道,以新闻事实作为感恩教育的由头和说理的依据,切合实际、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新闻性、时效性,更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感恩教育的时机时,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时事相结合。

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纷纷捐资、捐物,各尽所能。无数救援队伍前仆后继,国际友好人士慷慨解囊,大家都在鼓励灾区人民振作精神、坚强起来、互相帮助、重建家园,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恩事件:善良的四川灾区人民用他们纯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党和国家、对恩人们的感激之情。痛失爱子的父亲递给前来慰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张纸,纸上写着:“5.12大地震降在我们身上,你在我们最最需要的时刻来关心我们,谢谢。”灾区幸存的孩子举着标语站在路边迎接抗震救灾一线的子弟兵,用他们稚嫩的字迹写着:“辛苦了”、“谢谢”、“我们爱你”。日本两名低收入者向四川灾区捐款数十万日元,采访得知他们都是原在华日本遗孤的后代,其父母战后是在善良的中国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并返回日本的。他们表示,中国于自己有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温家宝总理在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时曾说:“我就一句话,是人们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简短的话语,阐明了“人民军队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职责,述说了人民子弟兵应该感恩人民的光荣使命。这些鲜活的实例令大众振奋与激动,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无一不是感恩教育最有效的素材。

因此,在选择感恩教育的时机和内容时,可以充分考虑与最近的新闻时事相结合,注意观察国内外瞩目的新闻焦点,恰当选择合适的内容,赋予感恩教育的内涵与青少年充分探讨交流,一方面增强青少年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少年感恩品质的养成。

(六)借鉴国外感恩教育成功经验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西方人民珍视的重要品德。国外虽没有明确的感恩教育,但是在公民教育中却渗透有感恩教育的内容。在国外,感恩一词用

“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早期,感恩思想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徒宗教活动的主题之一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思想中,感恩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感恩教育,涌现出了亚当·斯密等一批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为感恩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感恩教育实践方面,一些国家的成功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感恩思想、感恩教育和感恩节日早已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和道德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中,他们大都为学生订立一定的章程,规定他们做社会义工的时间。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的信念。美国最具特色的是青少年志愿服务,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美国非常注重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有些高中生,成绩不怎么样,但因为道德表现突出而被大学录取。这种道德导向,对青少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本是中国依山傍水的近邻,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德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对儒家思想的借鉴和利用可以追溯到大和时代。亚洲儒家文化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4-14(8)。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极为具体,虽然日本没有称其为感恩教育,但在每一个目标中都充满了感恩的思想。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多次公开交流课,请社区的老人或各行业人士参加,主题为“我是这样长大的”、“我们这个社区”等,让孩子从老人们口中听听自己小时候的事,了解自己成长中受到了哪些人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与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密不可分,由此培养孩子有颗感恩之心,同时也学会去关爱他人。在日本一所小学的班级里,墙上挂着的一个本子,封面上写着“找找朋友们的优点”几个大字,里面的内容是:“XX君,谢谢你借我橡皮用。”“体育课上做俯卧撑时,大家都为我加油鼓劲,谢谢!”“窗户擦得真干净,太棒了!”……虽是一些小事情,表达得也很简单,但这对培养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感谢他人确有很大作用。时刻牢记和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照已经成了日本的良好习俗。每年到了夏天和年末,日本人都要给关照过自己的人送去一份礼物或发一张明信片以表谢意,单位之间或家庭、个人之间都遵循着这个习俗。这种感谢不是一次行为,不是今天我用到你了,所以对你表示感谢,用不到你的时候便想不起来你。感恩之心成为关系持续的纽带,这个习俗也强化了人们的感恩之心。日本学校对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视也可以从学校午餐的指导中看出:饭前两掌合在一起对着饭菜鞠躬致意,以表示对饭菜和提供饭菜的所有人的感谢。孙云晓,胡霞。常怀感恩之心——日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师,2005,(6)。

韩国是亚洲国家中除中国外最尊崇孔子和儒学的国家。为传承儒学,韩国自1960年以来,正式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在韩国,感恩是始于“孝道”,并且以“孝”、“忠”作为核心内容。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集中的表现。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韩国人拜年非常严格:长者盘膝而坐,晚辈在长者面前下跪叩头。对成年晚辈,长者要低头弯腰答礼,对未成年晚辈就免礼,但要给压岁钱。平辈之间则相互跪拜。祭祖后,要带上酒菜,去郊外给先人上坟,风雪无阻。韩国人重视孝道,从小就进行熏陶。韩国每个小学生胸前都挂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后有孝敬父母的种种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每到寒暑假,各地乡校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所以,韩国人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一旦哪个不尽孝者被曝光,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被全社会所唾弃。在赡养父母方面,韩国自古就有由长子负责赡养的规矩,并流传至今。如长子去世,则由次子赡养,依此类推徐宝康。韩国:不孝者不能立足【J】.思想工作,2006(5)。

新加坡的道德伦理教育的气息最为浓厚,别具特色的是儒家教育思想,而感恩的思想便散见在这些思想教育之中。其一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忠于祖国、尊敬师长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其二进行儒家伦理教育。结合新加坡的社会现实,新加坡政府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转化和创新,建立了新的儒家伦理,对国民进行教育。

总之,乌鸦尚且反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一定要学会感恩;而通过感恩教育,他们一定能够学会感恩。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青少年努力形成感恩之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链接:有效实施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探微

李五妹。浅析有效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探微【J】.教学实践,2011,(10)。

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教育实践,有效实施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和解决途径:即通过深化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通过多种方式和路径以升华、陶冶学生感恩之情;通过具体丰富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的感恩之行;通过活化学校的德育机制以增强学生的感恩之效。

一、深化认识: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格的构建,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教育者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点拨学生之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一)以思想政治课堂为感恩教育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新课程标准对社会科学学习课程的定位:“以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知识为基础内容;以实践体验为重要学习途径;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等为重要任务。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多学科交叉整合,开发相关学科的感恩资源。

道德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虽然它包含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成分,但其核心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只能间接的教,这给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的空间。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他的一言一行就是德育资源,以学科为载体的德育,能促进学生认知与德行、人格素养两方都得到发展。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面广量大时间长,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迸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为感恩教育提供切实保证。

二、升华情感:陶冶学生感恩之情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在感恩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感恩情境,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三、践履生活:引导学生感恩之行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首先,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志愿者把一些孤寡老人接到学校,请校医对他们进行体检。同时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小区,帮助老弱病残者,用行动和歌声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把盲哑学校的学生请进校园,和他们同台演出,向他们捐款、捐书,传递爱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感恩活动由校园延伸到社会,起到有效的宣传效果。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将这种感谢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主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四、活化机制:增强学生感恩之效

(一)建立和完善感恩教育体系,使感恩教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体系,是指相互推恩与感恩的人际关系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由诸多感恩关系构成的相互关爱、体谅、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样的感恩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互相交融、互相鼓励、互相感染,促进中学生感恩品质的发展。因此,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需建立感恩教育立体网络。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方方面面,因而,德育包括感恩教育的引导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一方责任,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营造实施感恩教育的大环境。

(二)搭建感恩教育的保障机制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

有关部门要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谈话、优点反思卡、成长档案袋、个案跟踪等方法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教师对学生感恩的评价也不能只看学生对教材中有关感恩的内容所考分数的多少。还要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落实感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有多少,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使学生能将感恩落实到行动上,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做出更多的感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