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深处的漫步
20944300000015

第15章 认识你自己

“人活一世,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因此,你从哪里来?你到何处去?是人生的一道千古命题。哲学家要求解,我们常人何曾不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正是基于这样的诉求,哲学才在苏格拉底那里,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转向——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哲学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德性即知识,一个是概念论。

把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从自然转向人,这是苏格拉底对哲学的伟大变革和伟大贡献。苏格拉底的学生去雅典的德尔菲神庙,这个神庙很有名,据说在这个地方祭祀非常灵验,无论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愿意到这个神庙祈祷,去求神谕,问祭司。他们问祭司雅典谁最聪明?祭司说雅典苏格拉底最聪明,最有智慧。弟子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这不可能,我怎么会最聪明呢!肯定是弄错了。为了求证这一点,他就去找那些人们认为最聪明的人,跟他们一聊,都不聪明,他就想,我就够不聪明的了,他们比我还不聪明。后来苏格拉底明白了:“我自知自己无知,就在这一点上,我比其他人聪明。”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苏格拉底由此认为,人最大的问题是认识自己。据说,德尔菲神庙的金顶上有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他以此作为他的座右铭。这句话是神对我们的要求,但大多数人很难做到。

苏格拉底是一位哲学的殉道者,他曾经自问自答:“什么是哲学?”“认识你自己!”我们说他的哲学问题归结到一点,就体现在这句名言之中,而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正体现在这里。第一,他是把哲学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的第一人,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二,对人的关注使得哲学由知识论向伦理学过渡。

“认识你自己!”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2400多年前的苏格拉底说出的这句名言,在今天仍然具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启示,让我们不得不感喟哲学的伟大,苏格拉底的伟大。

有一天上初中的女儿突然问我:“老爸,你说我从哪里来的,我最终要去哪里?我究竟是谁?”她的突然发问惊得我目瞪口呆。有人说小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看来这话有些道理。我说这个问题很难解,你得用一生去追问,去体会。

是啊,世界上最陌生的容颜,不是别人的脸,而是你自己的脸。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读者注意过没有,人在做梦的时候,很少看清自己的脸。梦里的自己往往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脸面如何,更是含混不清了。茫茫人海,我们究竟是谁?这样的惊问常常让我们很惊悚!在别人的眼里也许你是简单明了的,但在你自己那里,你很茫然。

认识自己的容颜很难,在人的一生中,要活得明白其实更难,所以大千世界,圣人智者不多,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胎,我们在很多时候是认识不清自己的。早年读《圣经》时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妇在跟一个人通奸,被村子里的人抓着了,依照当时的法律犯了淫乱之罪,是要被处死的。一些人手持石头棍棒围住了她,请耶稣发令处决。当时耶稣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手指在地上写着什么,这些人等不及了又催问,耶稣起身说:“你们这些人谁没有罪,谁就有权处死她。”说完,耶稣又在地上写着什么,不一会,围观的人一个一个溜走了,只有少妇还在那里站着,等耶稣发话。耶稣说:“回去吧,我不会给你定罪,以后再不要犯了。”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我们谁没有罪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又有多少人问过自己?慎独!在没有任何人监督你的情况下,你能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做到不动心吗?你能做到取之有道吗?

在当今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们的许多年轻人,对别人是无比的苛刻,对自己却是无限的放纵。总是看到别人一身的毛病,这也不顺眼,那也不自在,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认识你自己!”多么艰巨的任务!我们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认识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来到这个纷纭的世界,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认识自己了,才能找回自己,才会明白天地之间的大是大非,一个人也只有认识自己了,才能做到有德性,即达到善的境界,才会安身立命,才会善待这个纷纭的世界,这才是人的大智慧。

对苏格拉底来说,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并且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在他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天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是恶的。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他认为有两条:一是认识本性——理性,区分认识。二是道德本性,区分善恶。认识本性和道德本性都源于人的理性,道德本性高于认识本性。这句话思想意义太大了。再进一步说,人之为人,不在于人的认识,而在于人是道德的人,这一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湮灭了。人之成为人的根本在于道德,而不是认识。伦理学高于认识论,他对道德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从目的和德性两个概念出发。任何事物都是蕴含着事物成为其本身的目的——有用性(后来这个词不再用了)。那么目的从何而来呢?苏格拉底说,是神赋予的。在非神学条件下就不好用了,用的少了。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目的就是善,就是德性,人符合德性的目的,人就成为真正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善是潜在的,要通过不断的理性发现,人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高扬自己的善、德性,人才能从一个具有潜在德性的人变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理性的审慎。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不经过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真正生活。理性省察的过程是什么呢?这就是知识,通过知识,就能认识到人的善,人就会在现实当中趋善去恶,就会成为有德之人。德性即知识,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区分善恶的知识,开辟了伦理学的先河。强调理性对人道德性的决定性作用。后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演化为中道原则。伦理学在后来加入了一些其他因素。亚里士多德之后,加入了情感、意志、欲望因素,使得道德性变得复杂了。

我以为,伦理学的东西,道德行为的标准必须要简单。你不能掺杂太多条件,条件太多的话,这道德就不好说了。比如,刚下夜班的工人,困得要命,在公交车上遇到几位刚晨练完的老大娘,让不让座?不让,是不是就不道德了?康德提出道德性就是绝对命令,没有多余的东西,他抓住了伦理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或者说本质,知识也就有了道德的价值。近代以来,知识有工具性倾向,知识有用,知识的伦理学价值不再提了,知识和道德分开了,有知识的人没道德,有道德的人没知识。

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知识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呢?苏格拉底是这样回答的: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本质规定)。据说苏格拉底的对话大都是以追问“是什么”为主题的。如:美是什么,勇敢是什么,正义是什么,等等。他所关注的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即“类本质”,因为在他看来,类本质的东西才具有确定性和自明性,才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对普遍性定义的关注,也就是对一些概念性的正名(正其名分)。善是具体事物中美的东西。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是具体事物所分有和模仿了善的理念,就会善。苏格拉底对普遍性定义的关注是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苏格拉底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禀赋了德性——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德性没有认识。因此,我们还都不是有德性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呢?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助产术”——即运用反诘的方法,帮助人们把真理从自己身上接生出来。反诘法运用的前提首先是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承认自己无知了,才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接受平等的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诱导和启发的过程。诱导对方说出自己心中的观念,然后揭示其错误观念中的矛盾,让对方否定自己,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念,达到除蔽的目的,也就是教育的目的。因为真理就在人们心中,只是被遮蔽了,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除蔽,而除蔽的方法,只能是诱导和启发,也就是西方所说的教育,就如助产婆一样帮助产妇把婴儿从母腹中产下来。这里有一个让受教育者否定自己的过程,这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没有分娩前的阵痛,哪会有宁馨儿的降生?“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西方传统中启发诱导的教育理念的哲学根据和渊源即由此而来。

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苏格拉底认为,探究知识要向外求,从外在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而对于认识自己,知识是无用的。无论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有多少知识,很可能对人的认识还处于无知的状态之中,为此,苏格拉底把探究知识的目光作了转向: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本身。从此,人生哲学之门开启了。这就是智慧之门。

苏格拉底说:“每一个寻求智慧的人都会明白,当哲学接管灵魂的时候,灵魂是一个无助的囚犯,手脚被捆绑在身体中,只能透过灵魂的囚牢间接地看到实体,在无知的泥淖中打滚。哲学知道这个囚犯自己主动的欲望在狡猾地影响着这种监禁,对灵魂的监禁来说,使灵魂进监狱的首先是灵魂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哲学接管了灵魂,试图用温和的劝说来使灵魂自由。”所以,当我们试图通过哲学探求真理、寻找人生的意义时,灵魂是“无助的囚犯”,此刻,应谨记苏格拉底、波普尔等哲学家给予的提示,应当把“无知”当做思想的解毒剂。追求真理、探寻人生是有意义的,但为了避免落入我们自己编织的陷阱,必须记住:“为自己带上一条自救的绳子。那就是人类的‘无知’是永恒的,人类对生命之实际意义的寻求将会是一个‘无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