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南康笔记
20944900000005

第5章 南康地名考

1.南康地名溯源

“南康”一名系由“南野”“南安”逐步演变而来。南野,秦时赣南境内最早建治的县,是秦朝时期与粤地之龙川、揭阳、博罗、番禺、四会同时建立的中国南方第一批地方政权之一。嘉靖三十四年《南康县志》载:“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于雩都,始以南野为南安县属之。晋太康元年改为南康县,而县名南康始此。二年,罢都尉立南康郡而县属之;东晋南野置南安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永和五年移郡城于章贡二水间,县属如旧。”即晋太康元年有南康县名,晋太康二年设南康郡,只是此时郡城仍在雩都固村灌婴城。

南康之名,寓意南方这块土地是一片安康之地。南北朝时期,南康有过一次短暂的升格,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一度出现“南康国”一名。

以县名作郡名,这一点与赣县、赣州名字渊源类似。所不同的是,赣县、赣州的名缘于水,“聂都出赣水”;南康县、南康郡、南康国的名由具有更多的政治成分。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赣县一名自始至终未曾改变过一回,同时期的雩都、南野名都有过最少一次的改变。“雩都”之名本来是可以与“赣县”一名一直用到底的,如果不是汉字简化,“雩都”一名便一直用到了今天。“南埜乭”一名则可能留不到今天,它不是改变于现代,它是改变在南康之前,“埜”字作“荒野”解,写实性太强,起不到名字的教化、鼓舞作用,也没有丝毫人文意义附着在其中,因此早早就被改成“南康”是情理中事。

2.关于《南康记》

“南康”一名影响赣南历史甚多。比如,古代赣南有本书,名叫《南康记》,乃南朝刘宋时期(420年—477年)所作。邓德明,南康郡人,以广闻博识、贯通古今见称。苦于时运不济,终居家乡。邓氏深受老师雷次宗的影响,一心向学。穷毕生精力写成《南康记》,全书以《尚书·禹贡》为据,参考当时已有的有关山经水志方面的著作,兼用考据、叙述、描写、议论等方法,综合介绍了家乡的山川胜迹、自然景物、仙异神怪、社会人事、民间奇闻,系赣南最早的山水人文志。邓氏被誉为赣南全境第一学者,其所撰《南康记》名列《赣州府志·文苑》之首,定位为“此邦文献之冠”。

邓德明的老师雷次宗(386—448年),字仲伦,豫章(今南昌市)人。少时笃志好学,曾入庐山,师事名僧释慧远,尤精《三礼》《毛诗》等经典,官府多次征他入仕,他始终不就,以隐居治学为乐。直到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特请雷次宗至京师建康于鸡笼山开设学馆,教授生员。当时,国子学未立,全国学问基础牢实的学人均汇集于此,听他讲授儒学、玄学、史学、文学诸门学问。文学脱离哲学、史学而独立成类,始于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于天监十七年(518年)组织门客编辑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比雷次宗的讲述迟80年,由此可见雷次宗在学界的地位与影响。讲学期间,宋文帝多次前往视察,并授予给事中(相当于顾问一类的职衔)之职,但他亦坚辞不受。不久,返庐山,朝中公卿均前往送行,场面十分壮观。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文帝再次召他返京,并特意为他在钟山建招隐馆,安排他住下,请他为皇太子及诸王讲经说学。但不久雷次宗即辞世于此。邓德明应当就是雷次宗在京城开学馆时与之建立的师生关系。

可惜,《南康记》早无真本,网络上也无全本,只有《南安府志》《太平御览》一些书籍中有一些零碎的摘抄。如“南康县归义山,去县七百里,下有石城,高数丈,远望嵯峨,灵阙腾空。故老谓之神阙”;“南康五山有石桃,故老云:‘古有寒桃,生于巅颠隐沦之上。将大取其实,因变成石焉’”;“汉兵击吕嘉(南粤王赵佗相),众溃,有神将戍是岭,以其姓庾,因谓之大庾”;“大庾岭一也,桂阳骑田岭二也,九真都庞岭三也,临贺萌渚岭四也,始安越岭五也”;“南埜县有汉监匠陈邻,其人通灵。夜尝乘龙还家,其妇怀身。母疑与外人通,密看乃知是邻乘龙。龙至家辄化青竹杖,邻内致户前,母不知,因将杖去。须臾,光彩满堂,俄尔飞失。怜失杖,乃御双鹄还”;“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眼,张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啖”;“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岩绝峰,然后居之,能斫榜牵著树上聚之。昔有人欲就其买榜,先置物木下,随量多少取之,若合其意,便将去,亦不横犯也,但终不与人面对交语作市井。死皆知殡敛之,不令人见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岸树杪或藏石窠中。南康三营代船兵往说,亲睹葬所,舞倡之节虽异于世,听于风林泛响,声类歌吹之和。义熙中,徐道覆南出遣人伐榜,以装舟舰,木客乃献其榜,而不得见。”

3.赣巨人、山都

人类学研究中,涉及赣南历史时见山都、木客或山都木客一类称谓,此外,远古还有“赣巨人”一说。晋代学者、地理学家郭璞在《山海经注》中对赣巨人的活动地点作了更清晰的阐述:“《海内经》谓之‘赣巨人’。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土俗呼为山都。”交州为古地名,指五岭以南地区,南康郡即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赣南,交州、南康其实是连绵一片山地。“山都”一说是很有些讲究的。

《辞海》对“都”有解:周朝,四县之邑称都。魏晋时期的赣南是名副其实的蛮荒之地。当时郡名为南康郡,当时管辖赣县、南擶、雩都、平阳四县,且境内尽是逶迤群山,故称辖四县之邑的南康郡为“山都”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山及人,生活在这一郡邑的所有山里人,由于常年生活在“山深菁密”的群山环抱中,“竭胼胝之力,食土壤之毛”,以山为家,形如野人,也就一并被简单地叫作了“山都”。山都,山都人也。南康孕育了赣南古代文明,但宋淳化元年以后,则让位给经济地位更高的南安府,自己成为其中一个普通县邑了。但,无论如何,南康一名,因为它身上附着亘古的成分,而怎么也改变不了它的幽古与远大。

4.南康郡与南康军

说及南康一名,还得说说南康军与南康郡两者区别。南宋学者洪迈在赣州知府任上著有《容斋随笔》,其中提及赣州境内有南康县,星子县境内有南康军,这类名字重复事项甚多,朝廷宜尽快调整。

北宋时期,虔州境内,郡名以南康县名南康郡、军队则以城市名为虔州军,如有史记载的嘉祐年间的最高长官赵抃、孔宗翰先后为南康郡守、虔州军知军;南宋绍兴年间改虔州为赣州后,没有了军队驻扎的概念,郡名改为赣州府,如洪迈的职位只为赣州知府,赣州府下辖南康县等。即自晋太康二年始,江西南部即有南康郡;而自北宋起,江西北部有又南康军(军治所在地在星子县),周敦颐即是南康知军任上退休至九江养老至终的。

5.上犹、崇义

今天的上犹县是古代南康县的一部分,唐天祐二年(905年)才从南康划出,始建上犹场。上犹古名为上猶。1952年赣州地名简化时改为上犹。这种有内涵至无内涵的文化改名,其实即是开了一次文化倒车。

上犹名缘有二。其一,于场治北面三十里有石山,陡峭峻峋,气势磅礴,远望如犹(犹,为神话中祥瑞巨兽)蹲,古称大犹山,又名犹石嶂,今名油石嶂(后人无知,“犹”改成“油”,美意全失);其二,犹石嶂山下有河,名犹水,场治位于犹山之南,犹水口上侧,故名上犹。另一说法,犹水流经南康唐江,在三江口注入章江,整个县境处在犹江上游,故名上犹。上犹设场是在宁都人卢光稠率军占据虔州后而进行的。唐末的中和三年至四年(883—884年),卢光稠在当时的南康石溪(今上犹双溪乡石溪村)为起义作准备工作,因此卢对石溪是有感情的,遂有意建上犹场。可惜,公元911年,卢光稠就过世了。上犹场未来得及正式建设场,公元923年,后梁也灭亡了。直到第二年,天下从朱氏换成了李姓,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才正式割南康县西南一角置上犹场。又过了28年,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比石城早一年,上犹场升场为县,沿用场名,仍名上犹县。

今天的崇义县也是南康的一部分。王阳明在思顺桶冈完成剿匪任务后,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上奏朝廷,建议划上犹之崇义、上堡、雁湖三里,南康之至坪、尚隆、崇德三里,大余之义安里置县,并以其中的崇义里名为县名,祈望这里的人们从此崇尚仁义。

6.十九个乡镇名溯源

唐江。南康最负盛名的地名。唐江镇位于南康县中部,居上犹江下游北岸黄土岗上,距县城17公里。民国时期,江西有“景德镇、鹰潭、樟树、唐江”四大名镇之说,赣南有“头唐江二营前三古陂四(筠)门岭”四大名镇之说(当然这一说法以河西片为主,河东片多有“头唐江,二营前,三小溪,四门岭”之说)。唐江之名头可见一斑。唐江镇位于南康市中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明初洪武初年,由卢屋村人建“七间店”,以七间店为中心渐成集市,时名太平圩。因圩临上犹江,圩中有过路塘,塘、江相连,遂得塘江一名,渐渐演变为唐江圩。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广东军阀统治赣州,唐江圩才开始升格为唐江镇。唐江圩的繁荣缘于商业发达,商业之发达又缘于其水陆交通之便利。唐江镇是除赣州城之外,与邻邦贸易往来最多,与梅关古道渊源最深的古镇,它北端连接从吉安遂川,南康隆木、横市、麻双、十八塘一路过来的古驿道,西接湖南桂东,崇义丰洲、过埠、横水,上犹五指峰、营前、东山,南康龙华一路过来的古驿道和水路,既可沿水路(或旱路)顺水东往三江、蟠龙、赣州而去,也可溯水(或旱路)南往三江、蓉江、浮石、青龙、南安,经梅关往粤地南去。方圆百里之内有数百个村镇,百万人家,商贾如云,自然奠定了唐江镇赣南商业重镇之首的显要地位。民国时期,唐江镇经济空前繁荣,一百多个行业的七百余家商店(当时南康县城只三百余家商号)的幡旗、字号令人目不暇接,三五万人(最多七八万人)的赶圩场面将圩镇搅动得无比热闹。据清道光三年(1823年)五修《南康县志》载,圩场经营的商品有从遂川、万安等县来的油米、茶叶、金橘等,有从吉安、樟树来的棉花、黄豆、布匹、洋纱等,有从广东、安远等地来的海盐、海味等,有从上犹、崇义等地来的竹木及其制品,商品远销南昌、广东、南京、上海等地。这一时期的唐江镇赢得了“小赣州”的美称,遂为“虔州第一镇”。唐江镇历来便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卢屋村的人文辉煌为唐江镇添了许多瑰丽篇章。从清光绪二廫榋年(1900年)卢屋村人自编的《卢氏族谱》中,我们信手翻来,卢屋村中举人、进士或当过知县以上官职者竟达七十二人之多,如同孔夫子“贤人七十二”一般,一个奇巧的数字,其中有数名翰林和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官。最著名者当数乾隆年间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三名的卢元伟。卢元伟,13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先后任云南曲靖、东川、普洱三府知府,江苏镇江知府、广东督粮道、两广盐运司盐运使、山东和山西两省按察司按察使等要职,是当时卓有影响的一代名吏。卢元伟之外,还有卢绚、卢陶两位兄弟进士等等。

潭口。位于南康市南部,东邻潭东,南界赣县阳埠,西连龙岭,北接三江。距县城14公里,距赣州城20公里。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带统称潭口区,含潭口、潭东、潭南、潭西诸乡。由此可见,“潭”是这一名的源头。细细分析,答案很简单——章江流经该区域形成了一口巨潭,遂衍生出如此多的潭名。这巨潭所在位置即坞埠。坞埠,乃一造船码头,后渐有人家、圩市。历史上曾有市场交易,后因水患,圩市往内陆移动,即成就了今天的潭口圩镇。章水南流而来,在坞埠骤然遇阻,急北转而去,这转折处遂成深潭,名坞埠潭。如此,潭的开口区域叫了潭口,潭口的东面区域叫了潭东。坞埠潭历史上曾为船坞,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仍在发挥着造船、修船功能。坞埠潭码头有几棵千年古榕,借着盈盈章水滋润,枝繁叶茂,点缀出一抹绿色风景。码头常年有船摆渡,对岸是江坝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土质多含沙质,历史上广种甘蔗。潭口境内有许多地名颇有来历。比如潭口圩江坝村部所在地的小地名叫“睡子里”,原系坟山,以死人长睡之意得名;比如“洋山头”一名,缘于村东有小山像羊头,后“羊”讹为“洋”;比如下车一名,缘于村里有人中举,炫耀一时,凡马车路过此村,人一律要下车;比如“台头”,原名“团头”,建村时风水先生说:平地无龙脉,建房必须团团围住,才能人丁兴旺,始称“团头”,“团”与“台”方言相近,后演变成“台头”;比如“代卫”,乃戴氏开基,筑有围墙而得名“戴围”,后简化为“代围”“代卫”。潭口镇处在赣州至梅关的古驿道上,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居民普遍具有经商头脑,因而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思想的传统。清咸丰六年(1856年)3月,廖际湘、黄毓椿、林盛恒等在太平军的感召下,于潭口率天地会起义。1922年,朱由铿、蓝广孚组织的“南康旅省学生暑期回县宣传队”在潭口宣传马列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真理。1927年,共产党员廖贵潭等在潭口秘密建立农民协会,10月成立中共南康临时执行委员会,年冬发动全县范围的年关斗争。1928年2月16日,廖贵潭、罗贵波等组织举行了著名的“潭口武装暴动”。廖贵潭后牺牲,罗贵波则成长为党的重要领导人。罗贵波为潭口古井里(南康地名志载田垄边有一古井)人,罗贵波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批获授衔的共和国中将,后任山西省委书记、省长,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委员。“大跃进”时期潭口及整个南康搞“浮夸风”和“共产风”,浮夸名声震全国,祸及百姓,以致出现相当严重的浮肿病等饥饿疾病。1961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罗贵波回故乡视察,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调粮拯救乡亲,至今传为美谈。

隆木。南康素有“北八乡”之说,即指唐江镇以北八个乡镇。而北八乡之北即为隆木最北部的隆木乡。隆木乡西、北与遂川交界,乡政府驻隆木桥,距县城74公里。隆木名由人名而衍生。据《南康地名志》记载,相传,龙氏穆公在此开基,于村旁小河上架一木桥,取名龙江桥。后龙姓子孙为纪念先祖龙穆,改名龙穆桥。龙姓外迁后,明姓等姓氏迁入,一方面嫌龙(繁体)字太过复杂,另一方面想树立自己的文化标向,便有意改为隆穆桥。新中国成立后,不知哪位先贤如此能干,再一次改名,把复杂的“穆”字改成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谐音的“木”字,遂有“隆木”名出现。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字改革,繁体的“龙”字消失了,而隆木人却没有以历史为重,以曾经用过的、今天已经简写的“龙”字来代替“隆”字,其结果是丢失了历史与文化,当真很有些遗憾。当然,隆木一名也很有诗情画意,也的确描绘出了几十年前森林密布、古木参天的原始情景。大山深处唯有森森巨木为宝。可惜,大炼钢铁的年代原始森林毁之一旦,隆木一名旋即丧失意义。隆木乃连接万安下造、唐江的古驿道。昔日许多商贾在赣江十八滩的中途,从万安下造泊岸,进入山林驿道,经隆木、横市、唐江,往粤北或湘东而去。隆木境内有南康最高的山峰——白鹤岭,主峰海拔1042米,南北走向,面积约3平方千米,岭形似白鹤,作展翅状,山上满是松、杉及油茶树。时有山鹰盘绕,长年流水淙淙,山之北侧深洼处即为著名的邹家地村。隆木乡与坪市乡交界处,有一山名“天子地”,山高近900米,山上有一旧坟,民间传说这坟的后人能出天子,故名。其实,这是谬传。当然,民间传说总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循着这种思路,我们大可以也往隆木天子地去一游,去探寻个究竟。

麻双。距县城42公里。相传,明末清初官府在此设盐埠,后渐成集市。因地形似马鞘(古代背在肩上两端可盛物的袋子),最早的名字叫马鞘,后来,雅化为麻桑,取种麻种桑养蚕织布之丰衣足食意,新中国成立后,借文字简化,摇身一变成了麻双。与龙(繁体)穆改成隆木一样,麻桑改成麻双一名,除了书写简化、方便,毫无进取意识,名字本身内涵反而是大大地削减了。麻双乡的坝孜村原名坝子,后来被文化人改成了坝孜,显然现名比原名有了更深层的含意。坝孜村有一小地名叫抓米丘。名字很有故事。历史上,整个南康北八乡盛产优质大米,是闻名遐迩的产粮区。不通公路时,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专门从事将大米挑往山外的一种特殊职业——挑脚夫。在坝孜村的刀子坝坡坎上有一块不过几分地的田土,当地人俗称抓米丘。传说是一挑脚夫长年累月路过此地时,每每抓下一把米到小摊上换茶水喝,摊主是个善良人,几年后对挑脚夫说:我身后的这块地就给你了,你日日一抓米,我算了一算,也足以换得这丘土了。这故事里渗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听过给人很深的印象,很多外地人听过这故事,再经过抓米丘这地方时,都会通过目光传递一种亲切过去。麻双乡的下厅村新庵里,有一形似马鞍的山,这马鞍山同时是一块银杏生活的乐园。在那里,近百棵古银杏生长、繁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最大的银杏树在山巅,有35米之高,宛如一把巨伞。乡人把银杏又叫白果,因为成熟的银杏果为青果,通过浸除外壳后,此时状态形如桃核,色泽白,故为白果;再将白果继续破开,椭圆形的果仁分呈双色,一半为杏黄色,一半为银白色,故为银杏也。麻双民风很淳朴,几百年守望故土,诚哉如斯。2001年,笔者曾在麻双坝孜村扶贫一年,感触良多。坝孜村包含坝孜里、债脑、蕉坑、山陡、排上、弯垄、吉岭脑、扁洞、甲里、老安全(原名老庵前)、刀子石、石公背、小坑里等22个自然村,我大多都走过。仅以山里人的居住来说,就很有古风。山里人的居住环境传统而实际。它们虽然不及城市人住宅豪华与坚固,但充满人情味在其中。农家住宅,如同四周的山林一般无二,敞开胸怀,直观大方,没有围墙,完全开放,生命间或生命与自然间的对话相当和美。这里的人家是常外出但不锁门,屋旁鸡鸭猪果满圈满园,并无坏人行窃。这与城市人家各住防盗网单元房、老死不相往来、七尺斗室里远离阳光与森林的生存情景截然不同。这里每一幢农宅都依山傍水,仰可看青云碧天,俯可视淙淙山溪,有时山风走过,屋后翠竹脆响,舍前稻花香来,令日起田里耕作、霞落屋前乘凉的山里人也有了诗意时刻。此时与山里朋友围着方桌,共酌一壶野参茶,听屋后蟋蟀欢鸣,观星斗争妍,当真是一种极妙的享受。

十八塘。曾名沙溪,位于南康市北部,距城区31公里。东与章贡区湖边相连,南与南康的凤岗、唐江、龙华三镇为邻,西与上犹县相接,北与麻双乡交界。相传因境内接连有十八口大水塘得名。如今,这水塘连绵的景象荡然无存。倒是发源于坪市莲花山的沙溪河(汛期江水盈盈,平日则沙滩面积较大,故名)还岁岁年年流淌着风流,经与上犹社溪流出的社溪河在龙华境内汇合成为龙华河后,直注入上犹江。十八塘的地名大多朴实,但也有一些颇有意思。十八塘境内的水源村有些特别。水源村因被小溪环抱,原名水圆,后演变为水源(意义大不相同)。水源村有天心寨,是南康与章贡区的界山。主峰海拔583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山上建过寨,因境内溪水丰饶,使得山寨时常处在云缠雾绕之中,山峰大有高插入云之状,故得名。十八塘东北方向的乌溪,得名缘于村前溪中有一块呈乌色的巨石。这点与龙南县乌石围得名相似——乌石围得名于围前有一巨大乌石。东北方向更山里还有一叫万罗江的小村,境内并无几条溪河,得名缘于同山冈上多油茶,年产万箩,遂有万箩冈之名,后谐音演变成万罗江。

龙华。位于南康中部,东临唐江镇,南接朱坊乡,西界上犹县,北连十八塘乡。距县城25公里。明末清初渐成集镇,农历二、五、八为圩日。境内有沙溪河和社溪河汇合后的龙华江,龙华江在龙华圩汇入上犹江后,上犹江更为浩荡,复向东流,经过唐江,在三江乡与章江汇合。龙华一名颇不好解。查《南康县志》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南康设9区1镇108乡时才出现龙华,龙华当时为7区,辖唐西、平田等14个乡。这一时期,继老地名龙回、龙江之后,南康又出现了龙岭、龙华等带“龙”字的新地名,可见,当时这位地名专家钟情于境内这几条如龙般蜿蜒回荡的江河。事实上,流经龙华境内的上犹江,不仅蜿蜒如龙,且水色纯净碧透,两岸风光如画,时有炊烟袅袅,偶见牧童放牛,景色绚丽,美得让人称艳。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上犹江沿线开发的5个梯级电站,堪称中国水利一绝。而位于龙华境内的罗边电站是上犹江梯级开发中第五个梯级电站,枢纽工程位于南康市龙华乡罗边村新华自然村。罗边,在龙华西南10公里,赣犹公路南侧,村旁一山似萝,名“箩边”,后衍成“罗边”。罗边主要姓氏为游姓。罗边电站是江西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97年该工程建设单位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罗边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经波折,几次上马又下马,1992年,南康市委市政府在争取群众的意见后,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在当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上马兴建罗边工程。消息传开后,南康人民慷慨解囊,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家乡建设。罗边水利枢纽工程于1997年3月建成投产,成为上犹江上又一颗耀眼的明珠。龙华境内另一道风景线,乃赣犹森林铁路穿境而过。虽然今天小火车的森林运输功能消失了,但它作为国内少量尚存的窄轨火车仍吸引不少观光客,成为赣州旅游业的一个新项目。

横市。位于南康北部,东界赣县,南连麻双乡,西接上犹县,北邻坪市、大坪二乡。距县城49公里。横市名缘于“横市圩”。《南康地名志》载:横市圩又名“横市井”“横石井”“麻石井”,其中,“横石井”最有渊源——圩市建于清初,因有巨麻石横亘市门,凿为井,泉水清甜,四时不涸,故名。横市境内许多小地名大多简朴、随性。如山冈弯曲处一村名“弯下”,居住的村子缺水便名“旱坑子”,村子后山貌似谷箩便名“罗山”,村前大坝有水车便名“水车坝”,村子坐落在田段中便名“田心”,森林密围如幕便名“幕下”,村溪上筑有大水陂便名“大陂”,河水清澈便名“清江下”,村建岩洞前便名“岩前”,村里树林如海便名“里海”,村建油槽背后便名“油槽背”,村建社官庙背的山坑里便名“社背坑”,山田年产仅九斗粮便名“九斗”,村旁水塘多虾公便名“虾公塘”(后简化为“下公塘”),村前多樟树便名“樟屋”……林林总总,多以村所处的山形地势水态林状而名。阅读赣南各县地名志的时候,很多次为这类简朴如斯、平实祥和的地名所感动。这些地名仿佛有了灵性,每每引导我进入一个没有欲望、没有纷争的世界,使人的心灵呈现极致的纯净与宁静。我想,地名本身的纯粹,往往深藏着一个村落一些乡里人家的宁静,让人联想起一个个清晨、午时、夜晚,田地、山林、星空的山村。此情此景中,人的心境格外清明。横市是从万安下造至唐江,以及湖南入赣之古驿道的中间结点,是赣粤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之一,也是南康“北八乡”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在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评比活动中“横市镇”榜上有名。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僻静之地,就已经有小学12所,供700余名学生学习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接纳过好几所从城市迁过来的中学。横市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8年2月在横市成立了中共上南崇支部,1931年1月成立了横市区革命委员会,2月改为苏维埃政府。1945年日本鬼子溃败时路过横市,有一聪明的小商人家用桐油炸了各种米馃、烫皮,故意留在店铺显眼处,结果日本鬼子贪吃后又泻又吐,气急败坏之下,一把大火将横市街的店铺烧了个精光。横市还是历史上有名的粮油之乡。这里,冬天满山的茶油籽挂满枝头,夏秋一田的稻谷沉得连腰都直不起,遂有“挑脚夫”这类角色应运而生。只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代,横市浮夸风盛行一时,人造“吨良田”,放出“亩产31万斤的卫星”,把横市农民害得苦不堪言。

大坪。位于南康北部,东界赣县,南连横市,西接坪市乡,北邻万安县,距县城60公里。七修《南康县志》载,清同治年间此地已成集市,当时贸易地点为东北角的一块较大面积的空坪上,后集市以大坪成名。新中国成立初属横市区,1959年为大坪公社。大坪境内山水平常,人文却不一般。其中,最能体现人文、最负盛名的是南良村。南良村与两个古代名人有关,一个是开基祖邓岳如,一个是帮助勘地的杨救贫(详细见后)。1965年,撤区并乡时,南良脱离5公里之遥的横市区,归属于七八公里之外的大坪乡管理。据说,原因很简单,当时南良村村干部在横市区开会时常常坐冷板凳,因为各项工作排数最尾,而矮子中称高佬,南良村的工作在大坪则相对最好,可以经常受表扬。所以,村干部们主动要求将南良村划到大坪乡管辖,尽管村民们并不乐意离开“老家”。的确,南良很有名,明清时期甚至设置了县学分支机构;南康境内甚至以其名字来编歇后语:酒盎(南康方言称坛子为“盎”)里量米——难量(南良)。

凤岗。位于南康中部,东界章贡区,南临上犹江与三江乡隔河相望,西接平田乡,北连十八塘乡,赣犹森林小铁道穿境而过。圩日农历二、五、八,是南康境内较大的圩场。《南康县志》载,凤岗圩旧名“金盆”,亦名“湖头”,在三江口内,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遂迁犹川岸,即今天这个位置。新址乃一片形似凤凰的黄土岗,于是得名“凤岗”。不过方言谐音不美,与“粪缸”易混淆,时有讥讽。可见,名字意义美,还得读出来不变味。凤岗境内地名多简朴无华,多以地形地貌姓氏等简单方式取名。如“郭屋”“鱼塘子”“枯竹树下”“水沟前”“窑下”“石子坑”等。“窗孜前”缘于村前多橙树,旧名“橙子前”,因方言近音而成今名;“严婆坑”缘于村前池塘多黄鲇,名鲇婆坑,“鲇”与“严”方言相近,遂演变成今名。凤岗有些人文内容。民国时期,凤岗码头就很有名,平日每天有十余艘船只停泊,运出的物资主要有油、糖、柿饼、枣子等,运入的物资主要有大米、大豆、食盐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码头经济才衰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哲学家郭大力在距凤岗圩不远的老家斜角村翻译《资本论》,他每几天必往凤岗邮局来一趟,取书报及稿费,这一时期蒋经国正在赣州当专员,蒋曾专程经凤岗往斜角村看望郭大力,留下一则佳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因日军入侵,江西省立赣县女子师范学校迁入凤岗圩,当时学校设初中、高师学制,均为3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底,再次躲避日本鬼子,学校迁往大山深处的横市。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赣州新机场就建在凤岗峨眉村龙江境内,从此波音737这类大型客机也可以在赣州的天空起起落落。可惜,著名的蔗山土围村的董家九井十八厅老式建筑物也在这次拆迁过程中结束了它的存在历史。当然,机场为百年大计,小让大,乃历史发展之自然规律。

浮石。《南康县志》记载,浮石,在城西三十里。从南安东门码头流过来的章水在这里幽然成潭(后叫“贤女潭”),其中有一巨石高二十余丈,状如一枚倒扣的巨钟,水环其外,舟船行于此地,极易翻覆。直到明代弘治年间当地义民吴登显主动捐资请人凿石,才使石之南面开阔起来,方便舟船通过,解了千年之困扰。在弘治之前,人们发现一怪现象,即每当洪水泛滥之时,巨石并不被淹没更多面积,而是随水而浮,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令世人叹为观止,浮石遂名闻天下。到了弘治年间,巨石被开凿后,浮石现象却随之消失了,一道风景被破坏了。如今,乡人已不太说得清当年的浮石具体在哪个位置了,但章江边一座粗粝的坟堆却始终保留着一个关于贤女娘娘的故事。

三江。位于南康市中部。东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交界,南与潭口、太窝、潭东三镇接壤,西与唐江为邻,北与凤岗镇隔河相望。驻地湖头圩,距市区27公里。湖头圩在上犹江南岸平原上,原为凤岗圩所在地,因地势低洼,遇洪成湖,凤岗圩搬迁。若干年后,三江乡设置时,湖头圩又成了三江乡政府所在地。湖头圩紧邻上犹江,其下游不过一公里即为章江与上犹江汇合处。两江汇合后,这一段水势陡涨,水阔如湖,一直绵延至圩场位置,圩场一带遂有“湖头”之称,圩也称了“湖头圩”。可以想象,湖头圩一带原是少有人烟之地。后来,大批新客从广东、福建返迁进入赣南,先者占了好田土,后来者只有在这老客弃了的湖洼之地安家落户了。如在湖头圩西南的马元上村,村民为广东兴宁迁来的新客人家,迁入距今不过200多年,开基祖戴永华为富绅,宅前有拴马石,故名“马园上”,后谐音变为“马元上”。三江乡最有名的村落是“蓉江”、“犹江三江”汇合处呈斜角状态的“斜角村”。因为著名的哲学家、《资本论》翻译者郭大力就出生在这里。

朱坊。位于南康市中部,东邻太窝、镜坝,南接西华,西界崇义、上犹两县,北连龙华、平田两公社。乡政府驻地朱坊埠,距今南康城15公里。历史上朱坊埠原名“河田圩”。“河田”之名,为河水改道后后人占古河道为田,名“河田湾”(现衍为“荷田”),为一大村落,后在朱坊埠形成圩市时,取了位于附近的河田湾这一大村落名做了圩名。关于朱坊名字来历有三说。其一,以朱坊河命名;其二,此地原为小山岗,树墩似含龙珠,有“龙珠”之名,后改成“珠坊”、“朱坊”;其三,明末清初,朱氏在此开作坊,又是三十里埠,故名。《南康县地名志》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朱坊河古称瑞阳江,又名河田水、杨眉江。河田圩改成朱坊圩后,河田水改名朱坊河、朱坊水。朱坊河横贯南康西南部,发源于崇义铅厂。朱坊圩以上称杨眉江,以下称朱坊河。境内地名有些讲究。下马岭,非平常意义,并没有出什么令人敬畏的大官。赣南人出于对官文化的崇拜,对某地出了一个进士,甚至举人,或对某一个地方风水特别好,均会以崇敬姿态表示,最基本的就是下马或落轿,步行而入,参拜过这家人的祠堂或这片好风水后,才向前行。这种官文化崇拜的直接结果,导致了赣南隔不了多远就会有一个什么下马、下车、下轿之类的地名。有趣的是,朱坊的下马岭却与官文化无关,它的意义实在得很——因为山路岖崎,骑马者到此必须下马方能前行;古楼隘,位于埠北六公里山坳上,为军事要隘,为清咸丰八年(1858年)知县周汝筠率人在此修筑门闸望楼,并设卫濠与上犹接界而成;兰坝,与蓝姓人家无关,而是此地位于朱坊河畔拐弯处,远看两岸山岭形似拦水坝,名拦坝,后讹为兰坝;蕉坑,与芭蕉无关,而是因坑内缺水易旱得名焦坑,新中国成立后改名蕉坑;小回,很是费解,名由只因江边石山突出,水成小回旋流出而得名;瑞坑,倒有些文化,这名是因为坑口朝东,主人取瑞气东来之意命名;流坑,以刘姓开基得名,讹为流坑;安子前,以境内有古庵得名。由此可见,地名的变迁太过随意。出于种种因素,有后人有意变化的,有无意变化的(谐音而变);有的从有文化变得更没有文化,有的从没有文化变得更有文化;有的从粗陋变得更讲究,有的从精致变得更粗俗……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朱坊境内山水及人文内容不多。仅朱坊埠西南3里有天心岩,山头突起,形若狮子,又名狮灵山。山腰有一洞,深三丈余,宽一丈许,可容80余人,岩内宽敞有光,建有寺庙,名天心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文革”时期被毁。天心岩东南山麓有一圆石矗立江边,传说是仙人在此照镜后留下的圆镜,名仙人照镜,为南康名胜之一。

太窝。位于南康中部。东接三江、潭口,南连镜坝、龙岭,西邻朱坊,北界唐江。驻地禾场,距县城11公里。太窝乡是一个年轻的乡。其名缘于禾场北面50米有一较大的山窝里,当时里面居住着300年前从广东兴宁豆腐街迁来的陈文龙一家。南康方言,“大”读成“太”,因此,大窝即成太窝。后美国传教士在此建天主教堂,地名名头大了,人们称整个这一片都为太窝里。1924年改名太和里,再后来又改太窝。可以说,太窝名是赣南乡名中最朴素的名字之一,毫无诗意,也没有文化——尽管美国传教士在此传教过。太窝境内地名大多没有文化,多数直接取地理为名,部分名为变音而致。如贯孜龙,属于组合型地名,它以原居地甘竹和开基人龙引教之龙姓,取名甘竹龙,因方言“贯”与“甘”近音,演变成今名。在南康,地名中带“孜”字的甚多,如麻双的坝孜,实为坝子;如龙回的下排孜,实为下排子;如十八塘的水口孜,实为水口子……恐有有意改“子”为“孜”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使地名文化性强些。其实,大可不必,自然为本,即使充入文化元素也要自然些。下芙塘,郑著生两百年前从广东兴宁迁来之时,此地原生野葡萄甚多,村落位居坑的下方,故名下葡萄,方言演变为今名;百萝丘,因为乡野中有一丘可产百箩粮食的田,故名。这名字与赣州城青年路西段百萝丘一样,可见古代取名之朴素,即使是城市也一致,当然,新中国成立前的百萝丘尚属城外;下沉山,康熙年间从广东河源迁来的袁白米见岭上多松,且家居下方,故名下松山,民间嫌“松”意欠积极,遂取其反意“沉”,故成今名;廖背,则更为搞笑,原村前有一棚寮,名寮背,因“寮”与“廖”近音,后讹为今名;划形塘,也是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名字,村东有一大塘,曾划过龙船(今龙南杨村仍有大塘中划龙船习俗),名划船塘,不知何故演变成今名;禾稼,倒是一个往文化方向改变的较雅的名字,原来此地有木架盖禾草的棚寮,名禾架,后雅化为今名;安全,名由与麻双乡安全村名一样,因村前有庵,名庵前,谐音演变成今名;龙王塘,别名陵武堂,三百年前龚经瑞从广东南雄县大坑管此地,以龚姓堂名“武陵堂”取名,却被无知者读成“陵武堂”,又被当地人谐音错成“龙王塘”,可谓是一错再错的典范;马古坑,古时烧制过砖瓦,遗有很多碎瓦,南康方言“碎瓦”称“瓦股”,后演变成今名;石鼓龙,与龙无关,以坑垄内有一大石似鼓得名。太窝境内的寡婆桥甚为有名,大凡说到桥,南康人每每喜欢说“我们南康的寡婆桥”,以致知寡婆桥者多,知“苏访贤”者少(“苏坊贤”乃浮石贤女埠,当年苏东坡南谪时路过浮石,曾造访过贤女娘娘庙而得名)。此桥位于园岭村,乃条石构造,相传为一寡妇捐款修建,故名。南康称“寡妇”为“寡婆”,称没有受精的鸡蛋为“寡蛋”。此桥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岭。位于南康南部,东接潭口,南界赣县,西连东山,北邻镜坝、太窝。乡政府驻地樟桥,距县城11公里。章江从县境北部穿境而过。龙岭得名极简单,以境内小山脉形似长龙,故有龙岭之名。南康是个崇尚文化之地,也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县邑。在南康境内,与龙有关的地名有许多,如龙华、龙回、龙岭、龙江。龙岭镇政府驻地樟桥,名由很容易让人认为是桥边上有樟树。事实是,村口有河,有樟树倒下,恰好横亘两岸,樟树为桥,故而得名。可见,主观性地先入为主,是要犯错误的。仍以樟树来说明,龙岭汪背村有一个小地名叫樟树虎,不是樟树林中有老虎出入之意,而是地处章江弯曲处西岸的村旁有三棵大樟树,像老虎把住水口,故名。龙岭还有一些有趣的地名。追溯过去,都很有意思。大贝山,让人莫名其妙,原来是山上多桂竹,名大桂山,岁月流转,演变成今名;寸孜塘,原名秤子塘,缘于村旁水塘像秤子,“秤”与“寸”方言同音,“子”被雅化成“孜”,故得今名;八仙下棋,与兴国县龙口村的“来溪田南”一样,是一个四个字的地名,无疑它也肯定有人文故事,传说有八位神仙在此下过棋而得名;半桶种,在樟桥东南11公里处的小溪北侧山坡上,因这里田地少,有半桶种子就够了,因此得名。黎边,以黎姓集居得名;类似,丘边,以丘姓开居得名;高龙,因地处较高的山垄间得名;清田,以水清沃田得名……可以说,地名溯源大有文章可做。通过考究地名的形成与演变,可以了解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变化,可以准确地判断这个地方的文化是兴盛还是衰败了。如信丰有一个小地名过去叫烂泥坑,新农村建设后,村落整治得如诗如画,村里热爱武术的传统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村里人不满意自己的难听名字,便请求政府将现名改成“狮龙村”,取族谱里村子有狮山龙口风水文化之古记载。笔者以为,地名如同人名一般,有的注入风水意识,以增强内心感应,增强人生目标性、目的性,这种形式上的愿望无可厚非。但地名更多地应是激发族人乡亲,共同面对时代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去唤起整体的族群的力量,以实现心中的美好的愿想。所以,地名应更多地追求积极、向上,鼓舞人心,激励前行。因此,对一些极为不雅的或消极落后没有进取意识的地名应当调整,对一些以地理意义或姓氏概念取名的地名则可以予以保留。

东山。南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率先撤县设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曾名为金鸡镇的东山已发展成为南康市东山办事处。东山办事处位于南康南部,东接龙岭,南邻三益,西靠蓉江镇、西华,北连镜坝。政府驻地东山,距县城3里。东山名由简单,缘于县城东面有山,遂有东山小地名,不料后来竟成大地名。境内地名大多一般。玉坑,清初广东兴宁张治辉迁来时,见坑内多箬竹,名箬坑,南康方言“箬”与“玉”谐音,遂成“玉坑”;官坑,一百多年前,刘伟谟从虎形山迁来此地,想后代中有人中举做官,遂取村名为“官坑”;罗坑孜,因坑形似箩,名“箩坑子”,后讹为今名;隘墙背,黄廷任从上龙坑尾迁来时,因村前有前人留下矮墙,名“矮墙背”,因“矮”与“隘”谐音而变成今名。境内有文化或有文化人的地名有三个。其一,水阁上,在东山东偏南9公里的小溪汇合处,因为田辟水阁楼悬在溪水中,故名。溪水石壁上有“龙湫”二字,传说是田辟所题。北宋时期南康著名的隐士田辟曾隐居于此。南康古八景中的“苏步名坊”即说此事。苏轼官谪岭南时,过南康访隐士田辟于鸡笼山侧,过旭山六经堂,既而北归复过田氏水阁,两次未见田辟。苏轼咏独秀峰(苏公不知山名鸡笼山,一味往好处理解,写成“独秀峰”这样一个哪里都可以用的宽泛之美名),流连忘返,不忍遽去,后人特建苏步名坊于县城东城大井头以纪念之。无论怎样,东山独秀峰出名了,后人甚至把它叫了文峰山,皆因沾了苏东坡的文采。东山还出了一位当代名人,著名工人运动领导人陈赞贤烈士的家乡即在东山东南4公里的三岔路口的坨圳村陈屋。这里人口百余人,全为陈姓,为清初从广东兴宁桃树下迁来的新客。如今,在赣州八境公园内建有陈赞贤烈士纪念亭,市政府北侧的主干道以赞贤路命名。

镜坝。位于南康中部,东邻龙岭,南连西华,西接朱坊,北界太窝。驻地镜坝圩,距县城15里。章江水环绕东南,朱坊河穿过中部,在鹅岭汇合东去,镜坝地势平坦,物产丰盛。康唐公路直穿境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镜坝名缘于老镜坝圩,老镜坝圩在新镜坝圩西北3里处,朱坊河南岸田坝上。地势低平如镜,故名。清康熙年间方氏从上犹县迁此开基,后钟、李、吴、江、廖、肖姓陆续迁入,遂成圩,名镜坝圩。清乾隆年间李孔安在龙头岭建六角亭经商,名龙头圩,因此处水运交通较老圩方便,致老圩日渐冷落而消失,龙头圩遂改名新镜坝圩、镜坝,原来方氏开基的镜坝圩便相对而名老镜坝。镜坝名因地平如镜而来,这很有点让人联想起赣州清代张照乘题写的“储潭晓镜”。镜坝境内地名没有太多特色,稍有难度的地名多为谐音而变。园全岭,黎氏初建村时,屋檐前有一小山,名檐前岭,后谐音变成今名;腰里,村建瓦窑旁得名窑里,后谐音变成今名;兰孜坑,叶世道于乾隆年间从唐江迁入此地时,因有一大塘拦住坑口,名“拦子坑”,后谐音变成今名;石古孜,开基人李文元名“石牯子”,谐音变成今名;朝屋,建村时草木丛生,名“草木坑”,后简化为“草木”,继尔演变成今名;观背,因村建于罐窑背,谐音变为“观背”;乌深井,并非由于村中有井,而是村前江中石潭似井,水深呈乌绿色,因名。因水势凶险,为方便来往行人,明末清初时便建有乌深井古渡口;昌荣,清乾隆年间赖昌荣从信丰来此开基,以人名为地名;洋坑,因坑地较平洋(南康方言中“洋”解释为“阔”“大”,即平坦之意),故名。近年来,镜坝商贸发展迅速。由单一的传统农业渐渐转向农、工、商、贸综合开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涉及建材工业、家具工业、矿产品、建筑。特别是以花岗石板材、红砖、青砖青瓦为主的建材业,木竹制品为主的家具业,板鸭、腐竹、粉丝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建筑业以及大型养殖业已成为镜坝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省内外,有的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市场建设成就瞩目,连城新圩镇和古老的镜坝圩,张屋坝圩构成了境内五里即市的商品交易网络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开通了有线电视,全镇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横寨乡即过去的长塘乡。位于南康西南部,东靠西华,南、西接赤土,北连崇义县。距县城12公里。长塘得名于长塘圩。清道光年间,梁、王、李姓在此开茶摊、油盐杂货商店,人口增加,渐成乡村小圩镇。圩南有长形山塘,故名长塘。横寨名缘于横寨村,这是一个大村子,以大村名为乡名也是符合地名取名规律的。寨坑因为坑内有山寨得名,横寨因寨子平行地横建于溪水故名。寨坑、横寨之外,还有寨里,古时曾在当地寺庙里驻兵扎寨,故名。只是地名志记载有限,不知哪个朝代什么军队为什么在此安营扎寨。横寨乡太小太新,沉淀的文化内容极少。我们只有把目光往这片土地上扫描。奇了怪了,这小小的横寨竟然有一个大大的特点——养猪养得特别得好!横寨乡是个只有8个村子的小乡镇,人口不过17000人,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以往成为“发配”官员的地方。今天的横寨乡,成了全省最大的“猪—沼—果”园林生态型农庄群,江西省畜牧工作会议甚至定在这里召开,由此可见一斑。从乡政府开始,沿途七八公里逶迤一片,全是成片成片的果园,路边不时耸出一块块“生态农庄”招牌,招牌后面是绿浪滔天的脐橙园、甜柚园,里面掩映着一排排现代而规范的猪舍。这样的招牌有30多个,一打听,村子里30多户人家每家有这样一个果园、几排猪舍,每个果园都竖了这样一块牌,在阳光下高扬着当代农民的豪气,吞吐着一种时代精气神。横寨乡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集中连片且坡度不大,具有发展生猪生产的良好条件。2001年开始,在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养殖户自愿的“三重”作用下,成立了上联政府、下联养猪户、外联市场的横寨乡生猪协会。除了向养猪户推荐饲料、兽药、农药产品及把握价格外,协会还免费帮助新进入生猪产业圈的农户或客商搞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引种等环节的全程技术指导,并无偿提供销售、技术、品种、资金、物资、综合延伸等六个方面的服务。协会热心为养殖户的影响波及四邻八乡甚至港澳台,至今周边乡镇已有近万户农民开始养猪。附近乡镇的山坡地租赁价格只要二三十元一亩,横寨乡的山坡地租赁价高达近百元一亩,客商们却还是选择在这里落户,他们看中的是这片氛围、这个态势、这个环境。如今全乡2万多亩山坡地几乎全部用完。

赤土。位于南康西南部,东接西华,南连浮石和大余县,西界崇义县,北依横寨。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赤土河横贯境中。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钨、锡、铜、金等。红桃岭、鳌鱼、鸭鸡山、平安脑、墨烟山、新地、坳孜背等地的钨矿,早在1919年就已开采,产量颇丰。金矿以樟树坝附近蕴藏量最丰。上世纪20年代即有人在此淘取。《南康县志》载:“民国十至十四年,淘取者三分之一获一钱。”1958年4月,县在此创办金矿厂,工人近300人,次年年产沙金达116两。赤土名缘于赤土圩。河流北岸的土岗上设圩,因表土多属红壤,又产赤金,赤土圩以此得名,河流名赤土河,乡名也名赤土。南康因为赤土产金产钨,而衍生出了后来“无中生有”的矿产业。其实与大余比较,南康的钨少得可怜;与瑞金相比,南康出金晚了千余年……但南康人自古就善于经商,别人的资源可以为己所用,别人的优势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可不,稍稍集中,简单加工,就成了某种产品的集散地,如雨后春笋,南康产业聚集,商贸活跃。已初步形成矿产品、家具、服装等十大主导产业,是江西省的家具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全国100个重点食品加工县(市)之一。是中国甜柚之乡、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南康商业文化底蕴深厚,全民创业氛围较浓,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的主体,在赣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有“江西的温州”之称。1997年5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前来考察后,将南康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赤土在上世纪末摇身一变,成了畲族自治乡。这是很有文化的一个创举。一方面赤土境内有着相对集中的畲族人生存生活着,另一方面政府有意借助少数民族这张牌争取发展的优惠政策。畲族,是赣南的原始土著居民,是赣南的祖系之一,他们与瑶族一起,作为赣南的土著人,与唐末以来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先民进行了文化与思想的融合,最终于宋明时期形成了客家民系,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在大量汉先民涌入的过程中,一部分畲瑶人选择了远离故土,往别处去了(邻省湖南、广东的畲瑶人数显著多于赣南);一部分选择了与汉民族融合,成为了客家民系中的一分子(融合的结果,是使客家民俗中有了不少畲瑶的活动形式,如“上刀山下火海”等等);只有极少部分坚守了下来,既没有丢失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没有远离他乡,同时,也就构成了赤土畲族自治乡畲族人的聚集地。

龙回。位于南康南部,东界赣县,南连信丰县,西邻浮石,北接三益。政府驻地龙回圩,距县城21公里。龙回得名缘于其南部山脉至境内东部便回转过来,似龙回头,故名龙回。民间多认为这是吉祥之地,龙回头也。同时,也有另一说,往前走凶险,故龙到此即必须回头。两种说法都说明龙回这地好!后一种说法有点类似于赣县夏府的回龙阁的传说——乾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受军机大臣戴衢亨的影响,有意过十八滩往赣南或广东一游,不想,十八滩过了一半,早已惊吓得很,听说前面是黄泉滩、巨人坝,更是胆怯,恰好赣江西侧有回龙阁,所有来往船客均需进庙求平安,乾隆皇帝便借“回龙阁”之名,以天意警示,回头北去了。龙回地名中有几个特别之处。赣前,除了赣县、赣州之外,唯一一个村级名字中出现了“赣”字的地名,其实它的原名叫“观前”,曾姓开基时,以后山形似观音坐莲,取名“观前”,后曹家迁入,以“赣”代“观”,遂有了“赣前”一名出现;龙回有几个因为谐音将开基祖姓都改了的地名,一个是洋边,本是杨姓开基,地名叫“杨边”,后来杨姓迁走后,黄氏迁此,谐音改为“洋边”(其实还是没有改好,毕竟“洋边”谐音“羊鞭”,仍旧不雅)。另一个是竹坑,原是朱姓开基,取名“朱坑”,朱姓走后,衷姓迁入,将“朱坑”谐音改为“竹坑”。第三个是庙堂上,先是蔡姓开基,得名“蔡堂上”,蔡姓迁走后,朱姓迁入,因“蔡”与“斋”近音而变。三个名字改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然失了本意。由此,便让人不能不产生一些联想——是不是后来者有意淡化前面开基者的文化成分(若有意何不直接改衷坑),还是这些后来者真的没有文化而无意谐音改名呢?不管前面还是后面一种情况,这种改名结果都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若有文化,应该彻底改变原名,取一个更雅更能鼓舞人激励人的好名字才是;若原地名已经根深蒂固,没办法改变了,那就尊重历史,不要改名。即使谐音,也得往更美好的意思方面改才是。

三益。位于南康中南部,东界赣县,南连龙回,西邻浮石,北接西华、东山。驻地河背,距县城14公里。三益是个峰峦重叠、沟谷交错的山区。境内瓷土丰富,产土瓷。三益得名有些迷信色彩。据传明末年间,在此建了三座庙,当地百姓认为这三庙可以给大家带来益处,遂把这一带叫了三益。三益乡所在地河背村,建于黄泥巷北溪河背,由此得名。而黄泥巷,为自古南康城往信丰县去的必经之山坳,多为黄泥土,两旁有饭店茶摊,形如巷子,故名。

三益境内的叫鸡很特别,原为何姓蘸祭田,名“蘸祭”,因谐音变成“叫鸡”;金田坑,以村前田边有泉井得名“井田坑”,后谐音变成今名;龙塘,并非塘中有龙之传说,甚至根本没有池塘或水,而是因村前山形似龙灯,旁有道坛经堂,得名“龙堂”,后谐音变成“龙塘”;荒塘,并非“荒唐”,而是地处山塘边,古时龙回河来往船只常在此装卸货物,渐成贸易行,塘边有贸易行,得名“塘行”,后因谐音变成“荒塘”,这样取名与变名却当真有些荒唐……今天的三益因有105国道和赣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相对发达。境内有木材集散市场,有大量出口粤港澳的板鸭。此外,三益还出了一位著名烈士彭恭机。彭恭机,号国英。1927年参加革命,任南康县三益乡农民协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任中共信康雄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1930年3月,率农协会员策应龙回暴动,并组织九江坑等地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三益区革命委员会,任中共三益区委书记。1930年8月,参加红军,先后任红三十五军三〇七团政治委员、独立三师七团政治委员。1933年10月,任信康赣游击纵队政治委员。1934年4月,在南康作战牺牲。时至今天,三益的社会地位已显著下降,因为它已经合并归辖到龙回镇了。

7.从地名中寻求文化之踪

说到地名,人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所居住的村庄、街道,所在的单位,就有地名和关于它们的传说故事。地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太密切了,我们要去某个地方,要了解某某地方的自然概貌和风土人情,首先是从认识这个地方的地名开始的。因此,所谓地名,就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地名是古今中外都要广泛使用的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的交流、交往工具。它有两个主要功能:首先,人们用它来识别不同的地理实体,判断地理方位和地理空间;其次,地名还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地名都有一定含义,没有含义的地名是不存在的。通过研究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便可认识这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诸方面的古今情况,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所以学术界又把地名称为“活化石”,说它是历史,是文化。

每一个地方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其地名也就会有自己的特色。赣州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其地貌山川复杂,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厚,这就决定了其地名内涵的丰富多彩。除地名所具有的一般内涵外,赣州地名还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水”的分量很重。赣州是江西的母亲河——赣江的发源地,这里山林密布,河流众多,江河溪水在曲曲环抱赣南的青山大地之时,也滋润和养育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于是,“水”浸润着许多城镇和乡村,成了它们的符号,成了它们的名称。如南康县城建在蓉江边上,所以叫“蓉江镇”;于都县城边上有贡江流过,所以叫“贡江镇”;梅水流经宁都县城,所以县城叫“梅江镇”。还有兴国县城的潋江镇、石城县城的琴江镇亦属此类。此外,上犹的陡水镇,南康的唐江镇、潭口镇,赣县的江口镇,会昌的湘江镇等等皆是因水而得名。

二是带“畲”(古字“輋”)字的地名多。如寻乌有輋田、叶輋、吴輋、周輋、黄輋山、黄輋、下輋水、樟輋、黄瓜輋、下輋、羊眠輋、下元輋、大崖輋、圆山輋、棉輋坑、日子輋、河峰輋、苗輋里、蓝輋坪、上蓝輋、下蓝輋、虎掌輋、大輋围、下輋子、輋子岽等等;安远有下启輋、下輋、大輋、大輋圩、上启輋、启輋等等;南康有上輋、下輋;定南有留輋;石城有大畲、河斜、畲坑。

宁都有斜下等地名。“斜”字即等于“畲”字。客家话“畲”字一概都读作“斜”,以“斜”代“畲”,是客家人的以音正字。胡曦《兴宁图志考》“輋人”条云:“曦案:輋本粤中俗字,兴宁大信輋、上下輋、菜輋诸也,皆旧輋民所居也。或又书作畲字,土音并读近斜,皆六书之所未有也。”可以作为佐证。“畲”字大量留存于地名当中,与赣南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众多畲族是紧密相关的。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表明,从唐末到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在赣闽粤边区客家基本住地,发生了从北方南迁过来的汉民与较早居于此地的畲瑶等少数民族的深度融合,最后形成为客家民系。所以现在赣闽粤边区虽然还存在少量畲族,但已难觅畲族文化的踪迹,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畲族文化早已与汉族文化融为一体了。

三是蕴含着丰厚的风水文化。赣南是形势派风水术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大量风水文化的遗存,流传着许多关于风水的故事,与风水有关的地名亦不少。如兴国县梅窖乡三寮村,被今人称为“风水文化第一村”。相传风水祖师杨筠松带着曾、廖两个徒弟在此搭三个寮棚开基授业,故称“三寮”,后曾、廖两姓在此地成为了风水世家。又如,章贡区沙河镇的杨仙岭,相传因为杨筠松曾在此修炼而得名;于都县宽田乡寒信峡的杨公坝,原名药口坝,相传杨筠松死于并葬于此而改名“杨公坝”。还有许多乡村的不少地名都有风水的传说故事,这反映出风水观念及其文化对这一地域的深远影响。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一爪半鳞,以赣州地域之广大,历史之悠久,文化内涵之丰富,可圈可点的地名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发掘和深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瑞的专著《赣州地名溯源》可谓是有益的探索。该书共分六卷,从“赣州十八县(市)名由”讲起,依次述及“赣南民国时期四大名镇”赣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其他乡镇村名由(节选)”,最后是“中心城区新地名诠释”。全书资料翔实,结构严谨,情文并茂,对赣州的地名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和深入研究。

文瑞是记者、散文作家,他虽祖籍南昌,然生于赣南,长于赣南,早已与赣南人民融为一体。他钟情于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醉心于这里的客家气息,红土情怀。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探古访幽,考察民情风俗。章、贡源头,留下了他的足迹;筠门、梅岭,洒下了他的汗水;东龙、周田,烙印着他的音容笑貌。于是,足之所履,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皆有所获,几年下来,便是珍贝盈筐。运之于笔,则可得心应手,如数家珍般道来。

如书中关于寻乌周田村的介绍:周田村是赣南通往粤、闽两省古驿道上的交叉点。周田村并没有直接与闽粤交界,但沿着村里的古驿道往南15公里处,即为项山大中村,这里有一三岔路口,路口上有一石茶亭,出茶亭往南行进入广东省平远境内,出茶亭往东行进入福建省武平境内。所以说,项山中村的这座石茶亭是赣闽粤三省交界点,而周田则是走进寻乌境地的这条古驿道的咽喉。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周田也可谓“三省通衢”。由于在这条路上主要是江西的大米、食油运往粤、闽,而来自广东的海盐、海产品运往江西,因此,当地客家人称之为“盐米之路”。对该地的地理方位描述得如此细微精确,非亲历其地且详加考察所不能为也。

又如关于南康邹家地的记述:邹家地,被称作“南康的阿里”,是一个在南康人眼里充满了神奇色彩、四面被高山峻岭层叠裹掖着的村落。峻岭雄奇是邹家地的第一大特征。邹家地地处南康最北面,与遂川交界,距离南康市70公里、唐江镇54公里、遂川城25公里。而从隆木乡政府到邹家地也有整整15公里之遥。从圩镇往北望去,南康最高峰——1040米的白鹤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与着四周连绵无止的崇山峻岭,四面御雨抵风,守护着这块神奇的土地。让人读来大有“犹身入其境”的感觉。而据我所知,文瑞就曾专门去过邹家地作考察,所以才能写得那样的贴切入微。

再如关于石城堂下村的描述:“客家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当数高田镇岩岭管理区的堂下古村了。这是一个貌似平常却曾经藏龙卧虎的小山村。几棵巨枫在翠竹中泛着异彩散落村头,一条溪水蜿蜒淌过阡陌人家,名字雅雅的“川至桥”从溪上横跨,将古驿道延伸往宁石交界的大山深处,五幢宋明时期的祠堂流放着千年古风,矗立于溪边山脚……今天的堂下村,虽说不上风景如画,然而,却让人透过仲冬的寒流冷风,非常容易感觉到氤氲在村落四处的文化古韵。直到我们完全走进堂下村的峥嵘历史,方才明白这氤氲的文化古韵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曾将辉煌的一页予以了它,北宋时期这里诞生了赣南最早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一代大儒温革!”在这里,作者不仅把堂下村的历史、人文记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以散文家的风格,用饱蘸深情之笔,抒发了对客家文化的挚爱!

书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读者诸君自阅其书便知,在此不一一列举。值此《赣州地名溯源》即将出版之际,写上以上一些话,权当是“序”。

注:《从地名中寻求文化之踪》篇章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罗勇先生于2009年10月18日为《赣州地名溯源》所作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