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210600000048

第48章 不善养晦,大祸就在眼前

第四章11 不善养晦,大祸就在眼前

“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

南朝宋高祖刘裕临终前,任命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太子。

太子即位后,亲近左右小人游戏无度,不是在宫中操练兵马,便是在皇家花园华林园中设立市场,与左右侍臣和嫔妃假扮商贩和行人,亲自做起小买卖。

大臣多次上书劝谏,这位少年天子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谢晦和徐羡之、傅亮便暗中密谋废除新帝,另立明君,于是找来镇北将军檀道济,一同商量。

四位顾命大臣意见一致,并且掌握内外军权。他们领兵进入皇宫,将新帝捉住,以太后的名义下诏,宣布新帝的罪过,废为营阳王,另立宜都王刘义隆为帝。

谢晦、徐羡之等人觉得营阳王终究是个后患,便派人把营阳王杀害,又把平日看不顺眼的庐陵王刘义真也杀了。

刘义隆即位,这就是宋文帝。谢晦等人虽然认为自己废昏立明是为了江山社稷,也担心文帝为兄弟报仇,便让徐羡之、傅亮执掌朝政,自己和檀道济手握重兵居守外镇,一旦有事,足可制朝廷于死命。根据这个安排谢晦出镇荆州,檀道济出镇广陵。

文帝即位初期,表面上尊崇谢晦等四人,晋官加爵。等到他掌握京师禁卫军后,便开始策划除去这几人了。

他了解到檀道济一开始并未参与谢晦等人的废立阴谋,便找来檀道济,和他商议一同讨伐谢晦,檀道济果然从命,并主动请命讨伐谢晦。

宋文帝便用禁军逮捕徐羡之、傅亮以及谢晦在京师的家属,下诏宣布三人杀害营阳王、庐陵王的罪行,派大军讨伐谢晦。

谢晦知道后,准备发兵造反。他开始时并未把朝廷的军队放在眼里,自以为谋略当世无双,指挥才能也无人可比;自己又居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夺取京城不过指日间事,到时不过另立一个皇帝而已。

两军相接,谢晦才知道是檀道济领兵攻打自己,檀道济是当时最善于打仗的将领,威震敌国,谢晦面对这样的对手,心理防线一下子便被突破了,真的是彷徨无策。

谢晦被檀道济打得溃不成军,本人被生擒,送到京师斩首,家中男子也都同时被斩于刑场,而徐羡之、傅亮及家人早已被文帝诛杀了。

经典释评: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那么废昏立明就实实在在是骑在一头疯虎上了,欲行不得,欲下不能,其结果不外有三种:一是杀死疯虎,自己便可安全,也就是改朝换代。二是听天由命,任凭疯虎跳掷,如果侥幸不死,还可逃过大劫,也就是放弃一切权力,把头送进虎口中,看起来凶险无比,实际上却是最好的办法。第三种就是拼命驾驭疯虎,以力相抗,好的可以自保终身,却贻祸子孙,稍差些的便要葬身虎口了,如谢晦。谢晦的个人悲剧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不熟识韬晦潜规则的代价,我们知晓历经历史验证的养晦大智慧,是大有裨益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养晦智慧绝不是消极的逃避或刻意的抹杀自己和埋没自己。恰恰相反,懂得养晦潜规则,是成大器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