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210600000055

第55章 放长线,钓大鱼

第五章4 放长线,钓大鱼

《老子》第三十六章写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为了捉住敌人,事先要放纵敌人。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计谋。后蜀17岁的小皇帝孟昶在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正准备退朝,突然有人高叫:“陛下,我是托孤之臣,为保国泰民安,臣提出要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孟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仁罕。他稍一思索,便答道:“朕准你掌管六军。还望你不负朕望,多为朝廷出力!”

退朝后,孟昶想:这老臣李仁罕多年来在朝中目无法纪,横行霸道,贪赃枉法,霸占民田,私建屋宇……今天,又要掌管六军,看来他是欺我年幼刚即位,在朝中立足未稳,而想趁机揽权。有朝一日,他必有夺权之举,看来此人不可留!可他在朝多年,亲信多、势力大,弄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对,欲擒故纵,然后再突然袭击!

不久,孟昶又加拜李仁罕为中书令。这让李仁罕更加骄横了,逢人便夸耀:“我是托孤之臣。圣上不仅让我掌管了六军,还加拜我为中书令,还打算过些天封我为公呐!”

他的私欲更重了,言行也更加放肆,孟昶感到他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

两个月过去了。李仁罕焦急地等待盂昶封他为公。一天,圣上传旨召他入宫。李仁罕高兴坏了:“准是要封我为公了!”他趾高气昂地入了宫。

“李仁罕听旨——”

“臣在。”

“朕今日赐你死!”

李仁罕一愣,马上大叫:“臣有何罪?!”

“你图谋不轨,在禁军将领中宣称禁军只能听从你的指挥,其他无论何人的命令都不能听,你把朕置于何地位?你动用府库之银建私宅,你还……”

李仁罕当时就傻了,连声在叫:“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拉出去,斩!”

就这样,孟昶欲擒故纵,终于将李仁罕除掉,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等待最适宜的时机。

一代明君康熙除去鳌拜的故事,再次说明了进退潜规则的好处。

根据祖宗的惯例,康熙满14岁那年举行了亲政大典。可是亲政后的康熙帝,仍然没有实权,鳌拜继续大权独揽。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终于在如何对待苏克萨哈的问题上公开化了。

苏克萨哈是顺治皇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一向为鳌拜所妒忌。在一次朝会上,鳌拜对康熙大帝说:“苏克萨哈心怀不轨,蓄意篡权,我已下令将他抓了起来。请皇上同意将苏克萨哈立即正法。”

此时康熙尽管对鳌拜的做法不满,可自知实力太差,远不是鳌拜的对手,所以只好忍痛。虽然表面上一个要杀,一个不准杀,谁也不肯让步,但是实际上还是鳌拜势力更大。

鳌拜一气之下,袖子一扬,扬长而去。满朝文武,人人惶恐,没人敢吱声。鳌拜一回到家,马上传令绞杀苏克萨哈,同时诛杀了他的一家人。

康熙听到苏克萨哈被处死的消息后,气得两眼冒火,决心除掉这个欺君擅权的鳌拜。但是,康熙心里清楚:鳌拜羽翼丰满,并且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亲信党羽遍及朝廷内外;鳌拜本人也身高力大,武艺高强,平时行动总是戒备森严。康熙帝深知要除掉鳌拜绝非一件易事,弄不好,激起兵变,那么,他这皇帝的位子也就别想再坐了。

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康熙帝最后定下了翦除鳌拜的计策。

第二天鳌拜上朝时,康熙帝不露声色,也不再提苏克萨哈的事情,仿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昨天那场争执。

鳌拜却心里暗自得意:皇上到底是个小孩,你一厉害,他就软了下来了。他哪里知道,这是康熙大帝高明的地方,先忍一步为的是最终的胜利。

没过几天,康熙帝给鳌拜晋爵位,又加封号,又给鳌拜的儿子加官晋爵,鳌拜心里美滋滋的。

康熙一面故作软弱无能,稳住鳌拜,一面挑选了十几个机灵的小太监,在宫内舞刀弄棒,练习角力摔跤。康熙帝自己也加入摔跤队伍与小太监们对阵取乐。消息传到宫外,大家认为只不过是小皇帝变着法子闹着玩罢了。鳌拜进宫奏事,见一伙小太监们练习摔跤,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也认为是小皇帝瞎折腾,闹着好玩。

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机智,沉默忍耐,康熙确实有过人之处。康熙这样才使得自己掌握了主动权,所以从表面上看,朝中大事一切照旧,鳌拜还是那样为所欲为,康熙对鳌拜还是那样信赖,鳌拜渐渐放松了戒备。练习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监们,技艺逐渐纯熟。康熙见时机已到,决定向鳌拜下手。

一天,康熙派人通知鳌拜,说是有要事商量,请他立即进宫。鳌拜直奔宫中,康熙此时正和小太监们摔跤玩哩。鳌拜上前,正要与康熙打招呼,十几个小太监打打闹闹地挨近了鳌拜身边。说时迟,那时快,大家一拥而上,拉胳膊扯腿地将毫无防备的鳌拜翻倒在地。

等鳌拜很快反应过来,感到大事不妙想要挣扎反抗时,十几个小太监已牢牢地将他制伏在地,哪里肯让他脱身。他们拿来准备好的绳索,将鳌拜捆了个结结实实。

康熙正言厉色地对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的鳌拜说:“你欺凌幼主,图谋不轨,飞扬跋扈,滥杀无辜。今日下场是你罪有应得。你鳌拜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严惩,绝不宽待。”

鳌拜自知难逃一死。紧紧地闭着双眼,一句话也不说,只能像待宰的羔羊那样任人宰割!

经典释评:

以上的两个历史故事给我们展示了进退规则中暗含的玄机。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特别是当我们的力量还处在弱势的地位时,更应该多一些隐忍,等待机会成熟之时才大显身手,达到极佳的效果。故事中的孟昶和康熙两位皇帝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便明白了进退潜规则,给我们的启示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