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二十四监
2110200000442

第442章 大同边兵

而只有不断的研究民生、军用等科技,才能使科技变成生产力,把大明发展的民富国强。

和西方接轨的问题那是迟早迟晚的,西方传教人员的二次到来,朱由校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目前的科技因为有自己的存在,大明并不缺少,但人文、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需要大发展的。但这些传教士们,又不是朱由校期待的谈判对象,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在大明发展信徒。

而大明的有识之士如徐光启等看到了西方科学的强大,当然愿意去学习。随便的也不入了教。不过那点小学自然课,甚至说最多了止步与初中的物理化学地理课,却是朱由校所不屑的。于是这点都有益处都没有了。两害相权取其轻,朱由校最终还是不打算通过他们来与西方接轨。

朱由校所说的这些真的把孙承宗震的不轻,这世界太大了,不听皇上说一说,仅仅的看地图,还真不知道如此的广阔,皇上的话就是金字招牌,连个地震都说的个准,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感叹的说:“皇上一说,老臣始知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是啊,山外青山楼外青楼,能人背后有人能。固守陈规,抱着老祖宗留的本,不去开拓、发展是不行的。看看大明把北元政府打的到处乱跑,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却被人家一直的欺负,连那当奴才的建奴,都敢起兵反抗,可见大明弱到了何等的地步,朕练净军,建新军就是为了对付这帮狼子野心的东西。”

“皇上所练的军队的确把出了大明的势气,这几番的大捷的确是提神,来的是多么的及时,多么的振奋人心。当然更是皇上造出来的武器好,老臣对皇上的火枪真是佩服的五体投体,没有炸膛、打的又远、威力又大,配上了瞄准镜,只要稍稍的训练一番,就可以当成神枪手来用,而威力则彻底的弥补了神弩穿透力弱的缺憾。特别是皇上发明的那种五人合作的战术,更是使得火枪的发射更是快捷无比,射速更是连绵不断。”提起了燧发枪,老先生可是有一肚子的话可说,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枪,那区别真是太大了。

“对了,净军那边的火枪不知道训练如何了。”给闫应元那边一千净军,带走了五千支枪。只剩下一千只火枪,但京城那边这段时间又陆续的送来了三千多把,所以净军们就这样轮流的训练着,提高火枪的技艺。

“回皇上,今日到了大同,又有净军领了新枪,都在就在城外训练了,老臣刚才用餐之隙,曾过去看了看,净军们训练的十分刻苦。”午餐时,因为前皇后张嫣的不期而遇,看皇上与其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样子,大有干柴烈火死灰复燃的意思。孙承宗都是人老成精之人了,哪里还看不出来苗头,在那里坐着当一个搅屎棍子搅人好事?所以尿遁了,闲的无事,正好去了一趟城外观看净军在那里不断的暴豆子训练。

“再好的武器都是人来操作的,所以战士的意志、精神、技术等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净军的底子薄,身体素质也不强、打战时也没有几个表现出超强的军事素养。但净军和天仇军一样,却有着超强的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精神,这是净军目前仍然是大明第一强兵的优势所在。”听了净军训练积极,朱由校不由赞赏。

“净军的战斗力的确强如皇上所说,从一开始带着他们训练一直到现在,都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其毅力的确是异于常人。”孙承宗是一路陪着净军走过来的,对皇上的话深表同意的说。

九月十九日一早,朱由校开始对着在大同所设的如玻璃、卫生纸等作坊进行考察,净军们接着由孙承宗看着接着训练。而可怜巴巴的宣大总督张朴则跑了过来,找到了孙承宗。

现在大同的边兵训练的是相当的‘刻苦’,无论是将还是兵,都对亲兵产生着无限的幻想。太厉害啦!太风光啦!赏的钱也太多啦!让人生生的羡慕死了,这也是当兵的,自己也算是个兵,人家前前后后灭了一波又一波的鞑子,创下一场又一场的大捷,当然小收入也直接的上扬。

而自己呢?眼看着蒙古人在城外欺凌百姓都不敢开城门去救,拿什么去和蒙古人打,这还是蒙古人,要是遇到了建奴,估计自己都能尿了。

但可怜的是自己是正规军,亲军的前身,不是杂役、就是行政人员,就这样还能打出如此多的大捷,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锦衣卫们给他们训练的时候,他们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训练着。本来感觉挺辛苦了,但来了一帮新锦衣卫,练弩的时候那手掌磨得都出血了,一个个的都还在坚持着,这样他们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结果锦衣卫走了,他们又训练到了今天,但仗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打完了,那自己怎么办?白训了?可皇上回来后,城外那些净军们又是如此艰苦的训练,这让他们再次感到了希望,所以一级一级的找到了总督张朴。

张朴也难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如今大同边军的作用是一天比一天的小,连老百姓都不拿正眼瞧他们了。放到以前碰到如此鄙视的眼光,那肯定是一个耳光过去了。但现在,一是大同边兵的确是没底气,没有战绩,一死也就是杀几个鞑子,甚至是杀几个老百姓来冒充鞑子,没有比较还好,这一有天子亲军的比较,那就完蛋了;二是也不敢打,亲军就在眼前,被抓住了,那可是行使宪兵权的时候到了。

作用小也是当然的,连北边来敌的主要方向都建了天门城,那里将是不设防的城池,可想而知大同的军事地位将是如何了。很明显的,由前线变成了后方。但大同边兵怎么办?在后方的军队又怎么算?这是总督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现在被下边的将官们哄抬着,被迫找到了孙承宗。

含蓄的把边军这段时间的训练是多么多么的刻苦,杀敌拳拳之心多么的积极,听到皇上的仁德举措是多么的感动,黄泥大捷又是如何的感动了将士们,他们热血沸腾,激发了高昂的斗志、、、、、、

闻弦歌而知雅意,这点小心思当然是谁都明白的,只不过没有开言相求罢了。

孙承宗也把大同边兵未来何去何从的忧虑说了一遍,从前方到后方,是接着上前线还是接着守在这里,如何安排,皇上也没个说辞。

含蓄到了这步田地,张朴完不下去了,明摆着,火炭不掉到谁脚面上谁不知道疼。大同的何去何从,跟人家兵部尚书没一毛钱的关系,人家当然不着急了。但张朴这个当事人可不能有如此超然的态度,明摆着,连边兵都用不着了,自己这个总督还有何用。看着前段时间锦衣卫帮着训边兵,心里还正矛盾着呢,一是想着更近一层,二是想着怕皇上要了边兵,再把自己晾在了一边,这得失之间的也在取舍着。但现在仗就是如此一夜之间打完了,那边兵的利用价值一下子变成了没有,大同马上面临着变成和其它州府一样,只是后方了,那顺理成章的,怎么这个总督就更是无用。所以听了将官们的劝,来找孙承宗。本指望孙承宗能出点注意或者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但自己打机锋,人家也玩深沉。形势比人强,立刻不玩含蓄了,明摆着皇上也就是呆个几天就回京,若这次机会没了,那还不知道能等到何年何月去,总兵杨国柱人家玩的是毛遂自荐,那可真够让人可笑的,但也就是这种可笑,让人家顺利的搭上了闫应元的战车,这个时候自己也不顾身份了,开始直白起来,把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

张朴也算是老部下了,人品、谋略都还可以,而且大同边军被净军、锦衣卫刺激之后,已经开始了不断的训练,特别是皇上派了锦衣卫前来带领着训练之后,那热情更是高涨。这段时间以来,基本是一天一个变化。

孙承宗没有中进士之前是一位‘民办家庭教师’,曾经被大同巡抚,请到大同教自己的两个儿子,所以对大同的这些边兵那是相当的熟悉,他们品性、战斗力也是有所了解。但正是这种了解,所以更能看到这其中的变化,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改变。

所以孙承宗真的把路子指点出来,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如今皇上着重训练火枪,那装枪手这个职业肯定是要招募人手的。可别小瞧了这种打下杂的,看着是个苦役,但因为可以接触到大明最高端的武器,而且皇上也支持体系内的人员积极训练,这样平常装枪手同样有训练火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