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211300000043

第43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7

第六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7

飞鸢坠腐鼠——为富要仁

【寓言典故】

魏国的虞家有良田千亩,牛羊成群,金钱无数。附近的强盗对虞家财富垂涎三尺,要去抢劫,又打不过他们的家仆因为要去偷盗,虞家又墙高院深。虽然眼馋心热,只能垂头丧气地从虞家门前溜走。虞家人看强盗对他家都无可奈何,便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了。

虞家人财大气粗,在街边的高楼上玩起赌博游戏,大喊大叫,声音传出很远。有一群游侠正好从楼下经过,听到楼里传出来的笑声,都仰头往楼上看。此时,一只鸢鸟抓住一只腐烂的死老鼠,正从上空飞过,赌客的狂笑声把鸢鸟吓了一跳,腐烂的老鼠就掉了下来,正好掉到一个游侠的嘴里。

这个游侠以为是虞家故意扔的,非常气愤,于是率领他的同伙杀死了虞家的所有人。

(选自《淮南子》)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即使富有也不可忘乎所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仇富心态。在传统社会,很多富人是靠特权和对人民的残酷掠夺致富的,说他们为富不仁是有道理的。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涌现的 “转轨富豪”几乎全部是“问题富豪”。他们的财产状况扑朔迷离,一直让人怀疑。带着“与生俱来的原罪”,他们没有把财产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中,而是以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引来了如今争论不休的“中国人仇富心理”。

人们对于一些富豪的财富是否干净、是否阳光,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贫富悬殊的拉大,随着社会创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贫者不能心服口服,富者不能理直气壮。一部分人确实是在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见不得阳光的措施在积累自己的财富,特别是一些人的第一桶金,淘得并不是那么阳光。个别人通过盗取国家资源积累财富,一些人通过官商勾结进行敛财,还有人通过偷税漏税走上富豪榜,再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在企业转制上市中大捞一把。当然,利用国家资金在股市中坐庄为自己赚钱的,也确实大有人在。

有人从民企攫取财富的“非法”形式上对“原罪”进行定义:一类是“腐败型原罪”,即依靠贿赂官员、权钱交易,从中牟取暴利;一类是“暴力型原罪”,即依靠暴力犯罪、强权垄断、黑社会组织攫取社会财富。有人从公司行为和个人情感上进行定义:一类是可以被原谅的,如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没有及时发放工资,因为经营困难没有准时纳税等;一类是不能被原谅的,如污染环境、虐待员工、假冒伪劣等。有人说:“现存原罪现象的主体为通过特权与寻租,或者通过特权、寻租、制度缺陷获取稀缺资源如资本、土地、原料等,再加捕捉到的商机而积累财富。”

“仇富心理”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富人们要努力减轻“仇富心理”带来的社会影响:其一,富人应当更自觉地、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曾经放出高论:“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你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正因为如此,《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中国的富人从事慈善事业的深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定法律把富人们的慈善热情变成实实在在的事业。其二,富人应当更自觉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公司——一个单纯的经济动物变成一个诚实的、道德的经济动物。其三,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对于用种种方式侵害公民合法财产的行为要坚决给予打击,使整个社会形成合法致富的社会风气,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必须走阳光富裕之路,必须凭借自己的实力,合规合法地创造财富,那样才能够睡着觉,心里才踏实,才能够享受财富带给自己的幸福。

【经济学点睛】

人们仇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嫉妒心理。富人要获得人们的尊重,就必须走阳光富裕之路,并努力减轻“仇富心理”带来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