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家小书:希腊漫话
21154700000001

第1章 “奥林波斯山”上的求索

——重读《希腊漫话》

罗锦鳞

1929年家父由清华大学公派赴美留学。1933年,他出于对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从美国转赴希腊雅典美国古典学院学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周游希腊各地,亲身感受古希腊文化的熏陶……1934年末返回祖国,陆续将他的感受撰文发表。在抗日战争期间,家父将散发的文章,汇集为《希腊漫话》(1941年出版)一书,企望以古希腊的英雄故事和历史,鼓励国人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希腊漫话》得以再版(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其中加收了他1986年随中央戏剧学院《俄狄浦斯王》剧组赴希腊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的随笔“重游希腊”一文。2004年他的全集出版,其中收录了《希腊漫话》一书,并增收了他1988年随哈尔滨话剧院《安提戈涅》剧组再次访问希腊撰写的《希腊游历漫记》一文(发表于1990年《文汇报》)。

今年,北京出版集团又将此书以单行本再版,列入“大家小书”,既是对《希腊漫话》一书在古希腊文化普及方面的肯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古希腊文化已经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不再曲高和寡。此次再版,增选了他介绍古希腊文化、艺术和戏剧的专论文章,与《希腊漫话》合为一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漫话”十七篇,下编“闲话”十四篇。

家父一生除教学工作外,从事古希腊文化的研究和翻译几十年如一日。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奥林波斯山”,让我们能在神山中领略古希腊文化和精神。

在家父的熏陶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我将他翻译的多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搬上了中国和国际的舞台。转眼就是三十年时光。家父的文章如他本人,平实、清秀、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亲切。今日重读《希腊漫话》,其中许多篇章中的内容,让我这三十次造访希腊的人,仍然感到清新、亲切、如是。五十多年前他的游记、特写、随笔、抒怀……是我们认识希腊和了解古希腊文化的很好途径,值得一读。

上编:“漫话”并不漫涣,以希腊历史带我们漫游希腊。

家父是一个饱含着爱国热情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身处何地,这一热情始终没有改变。他视希腊这块土地为第二故乡,《古希腊与中国》一文,就是他在试图寻找古希腊与中国历史的连接……接下来就是“希腊精神”的世界,所表述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希腊民族和精神的最概括的介绍。他把希腊精神概括为求健康、好学、创造、爱好人文、爱美、中庸、爱自由七大类。在我的实地体验中的确如此,深深感受和体会他的概括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雅典之夜”所描述的情境,今天在建筑上有很大变化,但宪法广场及和谐广场依然是雅典城市文化、交通和休闲的中心,世界旅游者必到之处。文中所描述雅典的场景依然如故。庄严肃穆的国家博物馆、高耸的卫城帕特农神庙、布拉卡市场的灯火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国朋友……一杯“希腊咖啡”伴随一杯冰水,还是那样的浓香,引人流连。烤羊腿配树脂葡萄酒还是美食和佳酿……雅典,一座不夜之城,比五十年前家父在时更加繁华和热闹。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就是他当年就读的学院,1986年他还专门去旧地重游,赠送他的译著给学院,以回报五十年前学院对他的栽培之恩。现今的利卡维托斯山,是观赏雅典全景和夜景最佳之地。

一如诸多读者所说,《焦大》是混入该书的一篇奇文,其中饱蘸的浓情,怕是不在那个时代,难以理解其中深髓。那是一个华人还未走遍世界的时代,当时的雅典就他们两张黄面孔,焦大是他在雅典遇到的唯一同胞。从行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那样一个陌生和遥远的世界里,仅有两个同胞的相遇是何等奇妙,说着久违的母语,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家父尽力帮助和关爱焦大,遗憾的是后来再也没有见到和知晓焦大的下落……也许此文被读者喜欢的原因是在语言之外吧?

《马拉松战役》至《亚历山大之死》数篇是描述古希腊时期的战争和希腊人抗争外族侵略的英雄史实和故事,是家父在民族危难时,为鼓舞民族士气,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有感而发之作,从中深感家父的爱国民族气节,书写于这些篇章之中。正如他在一版序中所言:“我谨将这集子献给东西两个古国的抗战英雄”。家父在抗战前夕,曾因写过抗日的文章,被纳入日本人的黑名单中。在友人处,他获知此事后,不得不抛弃妻儿,只身南下赴川。许多译著都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的狂轰滥炸的动乱中躲在斗室油灯下,带着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完成的。当时,出版业十分困难,但为了民族生存,为了抗战之需,仍然出版了《希腊漫话》和一些古希腊悲剧剧本……

《重游希腊》详尽地记述了他1986年重访希腊的历程。这是他离别雅典五十年后的重返,带着他翻译的《俄狄浦斯王》中国人的演出版本,献演于戏剧的发源地——戏剧的故乡,德尔菲的帕尔纳索斯山下的古竞技场。这是他几十年“梦想成真”的现实,他的激动和激情可想而知。记得一次在雅典的海边午宴时,那时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突然变得像孩童一样,只身兴奋地跑向海边,捧起海水,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出:“爱琴海!我又来到你的身边了!”这是我看到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无法自控的感情表露的瞬间,至今难忘。这是他对自己事业的爱,是对希腊的爱,对世界的爱。

《希腊游历漫记》是他1988年第三次访问他的第二故乡后的作品。他是随哈尔滨话剧院《安提戈涅》剧组赴希腊参加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的活动。文中详细地记载了他从北京出发,在希腊参加的各种活动的情境,处处充满了他对希腊的情意和对中希文化交流的热心,让人感动。

同年年末,他又受希腊潘特奥斯大学之邀,第四次赴雅典,接受“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典礼。不幸的是,他在飞机上突患肠缠结症,到达的第二天就在雅典住院手术。希腊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专门为他组织了希腊最好的老中青结合的医疗小组,在雅典最好的医院治疗。为了解决他的特殊供血,从二百多位希腊志愿者朋友中选取,手术才得以进行。家父身体中,融汇了两国人民的血液……

早在1987年12月29日,雅典科学院就宣布,将授予他“最高文学艺术奖”,1988年2月12日,于希腊驻华使馆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希腊大使代表雅典科学院致辞中,特别赞扬了他在向十三亿人民介绍古希腊文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古希腊文化的贡献,并说这是世界上非希腊公民中,获得此奖项的第三人,塞浦路斯总统还亲笔写信表示祝贺。在仪式上,家父的答词中说:“我一生钻研古希腊经典著作。每天早上,我展开希腊文学书卷,别的事全都置诸脑后,我感到这是我生平的最大幸福。我热爱希腊和希腊人民,爱琴海上的明蓝风光和雅典城上的紫云冠时萦脑际。希腊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高峰之一,可惜我没有攀登到它的顶峰。时值立春,我已经度过了八十四个春秋,但愿我能达到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九十高龄,甚至修辞学家伊索克拉底的百岁长寿,使我能努力钻研辛勤译著,以报答希腊朋友对我的厚爱与鼓励。”

可惜他没能实现长寿的愿望。1988年年末,他在雅典手术成功,病情稍有稳定时,就坐在轮椅上出席了授奖仪式,接受嘉奖。经过近两个月的康复,返回北京后,父亲直接住进中日友好医院,直到因前列腺癌症仙逝。因此,他没能就第四次访问希腊接受荣誉写成文章,只在去世前发表的《希腊游历漫记》一文的结尾加了段附言。在附言中他说,“……日前知道我患前列腺癌。我的日子不多了,希望能继续用新诗体译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下半部分。”那是写于1990年3月9日,离他仙逝的4月10日,仅有一个月。《文汇报》发表了此文,《希腊游历漫记》是他生前最后一篇长文。

下编:“闲话”不闲,带我们领略了古希腊戏剧和文化的精髓。

从《谈希腊教育》始到《古希腊雕刻》《古希腊戏剧的光华》是下编的主体,着重地介绍了古希腊戏剧的辉煌成就,三大悲剧家、一大喜剧家、一大戏剧理论家……这些文章不长,有的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撰写的条目,有的是散发于各种期刊杂志的散论,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古希腊文化和人物,拉近了读者与古远的距离。《谈希腊教育》一文,介绍了希腊的孩子接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对孩子的教育的目的“原是为锻炼身心感化性情”。从孩提到十八岁,经过识字、写读、诵读、音乐、舞蹈、角力、自然科学、哲学……到取得十八岁公民资格,还要去接受“军训”,“锻炼身心感化性情”,“直到成为一名很有用的公民,一个很有知识的人”。这些对现实我们的教育改革很有参考价值。《古希腊雕刻》是家父在雅典时期所修的课题之一,也是他学习的心得和知识的总结。文章不长,但把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历史、成就、分类、艺术特色简要说明,对我们欣赏古希腊雕刻艺术是非常有帮助的。

家父根据古希腊文研究和翻译的古希腊文著作中,戏剧占有很大比重,所以他关于希腊戏剧理论的文章,对我们学习古希腊戏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希腊戏剧的光华》是1986年,中央戏剧学院在中国首次演出《俄狄浦斯王》一剧时,他专门撰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介绍古希腊戏剧的光华。“希腊戏剧”和“雅典酒神剧场”是他专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撰写的条目,概要地介绍了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戏剧和近代16世纪至20世纪的希腊戏剧,介绍了雅典卫城东南角下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剧场的来历。

悲剧是古希腊戏剧的主体,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这三篇短文概要地对他们的创作经历、历史成就、艺术特色做了精辟的介绍,对我们了解古希腊悲剧和诗人非常有帮助。《阿里斯多芬》则简明扼要地评介了古希腊旧喜剧时期,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的生平、作品和成就,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阿里斯多芬在喜剧上的贡献。

在《希腊漫话》即将开印的前夕,重读他的文章,感触良多。他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了,在此期间,他的《全集》(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古希腊—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都在他百年诞辰纪念时面世……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古希腊文化的必读之物。

家父把一生的精力全用在了研究和翻译古希腊文化和戏剧作品中,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可谓著作等身。《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收入了他的专条,在条目中是这样评价他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的:

罗念生翻译,不仅数量多,而且文字讲究,忠于原文,质朴典雅,注释详尽,把诗体原文用散文译出时,不失韵味。

罗念生的《论古希腊戏剧》和其他文章,对希腊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都有精辟论述和系统研究,并有独到见解。他为统一古希腊专用名词的译音,制定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对音体系,这个译音表,从1957年以来,已被文学出版界所采用,对统一译名起了良好作用。为表彰他在翻译、研究希腊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1987年12月29日希腊雅典科学院特授予他“最高文学艺术奖”。1988年11月25日希腊帕恩特奥斯高级政治学院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

从1986年始,我导演过的他翻译的古典悲剧和喜剧达十四部之多,不仅在中国公演,还十九次将这些剧目带到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戏剧节的演出。现在外国的戏剧团体也经常有古希腊戏剧到中国来演出。中国观众对古希腊戏剧已从陌生到了喜爱,这是家父生前的梦想和希望。《希腊漫话》在他离世二十五年后得以重新出版,这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和怀念……如今可以告慰他老人家了,他的在天之灵会欣慰的。

在北京出版集团出版此单行本的过程中,得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热情支持,我在此代表家父和我们全家向两个出版单位表示深情的感谢。

我本人也快到八十了。和家父一样,希望能再多给我些时日,让我在“奥林波斯山”上继续求索,再导演几部古希腊经典,以继承老人家的遗志。

2015年11月1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