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感悟卷: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21181100000001

第1章 故乡,瓜棚上面的星星月亮

慢慢睁开眼睛,我从瓜秧的缝隙看到了瓜棚,我从瓜棚的缝隙,又看到了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墨蓝墨蓝的夜空中点缀着琉璃色的群星,满天的繁星,像洒满银河的珍珠。星星在天空不停地眨着眼睛,你看它时,它也在看你。它仿佛在说:“嘘,别出声,我帮你站岗。”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瓜棚上面的星星月亮。

最后一只豹子

曹文轩

什么是好的行径?好的行径就是能够反映如何避免残害其他动物的行径。

——提鲁克鲁经

荒原上,一只豹子在寻找其他豹子。

它已寻找了多日,也没有发现其他豹子的身影。

它想:也许,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我这一只豹子了。

但它并不死心,仍然不停地寻找着。

无边无际的大荒原。

它又饿又渴,只有当天下雨时,它才能大张着嘴冲着天空喝几口雨水。

这天,它看到了一只正在天空飞行的野鸽子。

野鸽子看到了地上的豹子,十分兴奋,立刻落在了豹子面前。

豹子刚想问野鸽子“你见到过其他豹子吗”,野鸽子却先迫不及待地问豹子:“你见到过其他野鸽子吗?”

豹子说:“非常遗憾,我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野鸽子了。”

野鸽子难过地说:“难道世界上就只剩下我这只野鸽子了吗?”

豹子连忙安慰野鸽子:“不会的,你继续找吧。”它问野鸽子:“你见过其他豹子吗?”

野鸽子说:“非常遗憾,我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豹子了。”

豹子难过地说:“难道世界上真的就只剩下我这只豹子了吗?”

野鸽子安慰豹子说:“不会的,你继续找吧。”

“再见!祝你好运!”野鸽子说完,又飞上了天空。

“再见!祝你好运!”豹子又开始了它的寻找。

这天,豹子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在一块岩石旁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它被“吱吱吱”的叫声惊醒了,睁眼一看,一只机灵的土拨鼠正在它身边跳来跳去。

豹子站了起来,问土拨鼠:“你见到过其他豹子吗?”

土拨鼠说:“非常遗憾,我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豹子了。”

豹子难过地说:“难道世界上真的就只剩下我这只豹子了吗?”

土拨鼠感到很奇怪:“难道你一定要见到其他豹子吗?”

豹子说:“那当然。难道你不想见到其他土拨鼠吗?”

土拨鼠非常惊讶:“难道世界上还有第二只土拨鼠吗?”

豹子更惊讶:“难道你不知道这世界上不只是有你一只土拨鼠吗?”

土拨鼠眨巴着眼睛说:“我不知道。我打记事起,就以为世界上只有我一只土拨鼠呢。”

豹子叹息道:“也许在你记事前,世界上的土拨鼠就全都消失了。”它怜悯地看了一眼无忧无虑的土拨鼠,叹息了一声,告别了土拨鼠,又开始了寻找。

豹子在荒漠里走呀走……

这天,它终于见到了一棵大树——它已有很久很久没有看见树了。

它连忙向那棵大树跑去——

那是一棵橡树。

豹子跑到橡树下。

它已很久很久没有享受树荫的阴凉了。豹子觉得很惬意,便躺在了橡树下。

不知过了多久,橡树忽然说话了:“你见过其他橡树吗?”

豹子一惊,站了起来,望着巨伞一般的树冠说:“非常遗憾,我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橡树了。”

橡树难过地说:“难道世界上真的就只剩下我这棵橡树了吗?”

豹子安慰橡树说:“不会的,也许,我明天就能见到另外的橡树呢。”它问橡树:“你见到过其他豹子吗?”

橡树说:“非常遗憾,我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豹子了。”

豹子心里忽然觉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它瘫坐在橡树下很久,才又慢慢打起精神来,对橡树说:“我一定会碰到橡树的。”

橡树点了点头:“碰到其他橡树就告诉它们,世界上还有我这棵橡树呢!”

豹子走呀走……

天终于下起雨来,并且越下越大。它一边跑一边仰起头来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雨水,直到肚子喝得饱饱的。

雨停住了。

前面出现了一口水塘,塘里飘着天空的云朵。

它已很久很久没有见到水塘了,便向水塘跑去。

当它跑到水塘边时,眼前的情景不禁让它的心一阵颤抖:

水中有一只豹子!

它吃惊地看着水中的豹子,水中的豹子也吃惊地看着它。

那是一只多么美丽的豹子啊!

它看着水中的豹子,忽然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水中的豹子也像它一样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它举起一只前爪,想碰一碰水中的豹子,水中的豹子也举起前爪,一副想碰一碰它的样子。

它趴在水塘边,望着水中的豹子。

它就这么望着……

天空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在燃烧。

它望着望着,水中的豹子渐渐模糊。它用爪子揉了揉眼睛,再定神看去,那只豹子已经不见了。

它依然趴在水塘边。

它要静静地等待那只豹子。它相信,那只豹子一定还会回来。不一会儿,它的眼帘慢慢地垂下了。

天又下起大雨。

不一会儿,塘中又注满了水。

雨过天晴,池塘边,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豹子,池塘里,也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豹子。

但它再也没有看到池塘里的那只豹子,因为它永远地睡着了。

载于《意林·少年版》

老虎在丛林中哀求,熊猫在竹林里哭泣,猴子在树上呼吁,企鹅在冰上祈祷,不要让世界上仅剩人类自己。世界动物日,短信来呼吁,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从点滴做起,让动物和我们快乐在一起!

小确幸

文/张觅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而不怠。珍惜生活,珍惜拥有,那么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佚名

近年来流行一个词语“小确幸”,意思便是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可谓是一本集满了小确幸的美丽的书。日常生活片段,随手拈来,意趣盎然。清淡的文字,却蕴藏着生命的大欢喜。

她写着:“穿着淡紫色的衣,外面又套了白袭的汗衫的人,鸭蛋,刨冰里放上甘葛,盛在新的金碗里。水晶的数珠,藤花,梅花上积满了雪,长得非常美丽的小孩子在吃着草莓。”那样清脆微小的美丽,仿佛可以落于掌心的雪花,精致得叫人吃惊,轻轻一吹就了无痕迹,只余欣喜。

几米的绘本中,这样的小确幸也俯拾皆是,童话的色彩,温暖的句子:“星期三的下午,风在吹,我睡着了。白色的窗帘,轻轻地飘起来。毛毛兔来了,在窗外吹着口哨呼唤我。推开门,森林好安静,阳光好温柔。好久好久没有在森林里游荡了。”褪去世俗的烦恼纷扰,只有自在呼吸,温柔阳光,清风拂面,只有大自然的草木清香。如此简单,可是却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单纯美好的小幸福。

网上曾经有一段非常美妙的类似于小歌谣的话,朴素得动人,如同小雏菊一般清丽,是让人感到温馨的俗世愿望:“我想要一套小房子,能做你的小妻子;一起提着菜篮子,穿过门前的小巷子;饭后用不着你洗盘子,可你得负责抹桌子;再要个胖胖的小孩子,可爱得就像小丸子。等你长出了白胡子,坐在家中老椅子,可会记得这好日子,和我美丽的花裙子。”这样单纯而美丽的语句,让人觉得,世界就是一枚甜美的糖果。

快节奏的生活,高房价高房贷的压力,路上只看见行色匆匆的众人,谁能停下脚步,静静感受一下,小确幸所带来的唇角上弯的弧度。流水般的日子里,对一个个的小确幸珍而重之。就像童年时拣起一颗颗的幸运星小心地放进透明玻璃罐里收藏,等待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是星光满天的夜晚,拿出来静静欣赏,心中溢满生命的芬芳。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做为凡俗的人,我们应该多多感受一下小确幸带来的欢喜与小小满足。

幸福就是微小愿望达成后知足的喜悦。握住了小确幸,就握住了生命幸福的真谛。

载于《文苑》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能够站在刺眼的聚光灯下,接受人们的膜拜和追捧。更多是人,是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就好。

故乡,瓜棚上面的星星月亮

文/倪西赟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

时常怀念故乡,怀念瓜棚上面的星星月亮。

故乡家门口,有一块菜地。每年开春,一阵阵微风吹软土壤,一阵阵细雨润酥大地,父亲开始了翻土耕种。父亲脱了鞋,赤脚踩在新鲜的土壤里,脚心凉凉的、痒痒的,舒服极了。三两只麻雀,不怕人,它们翻飞着落在父亲翻过的新鲜土壤上,叽叽喳喳叫着,不时地啄着泥土,翻找着泥土里的小虫。

父亲在菜地里种茄子、芹菜、韭菜,还在菜地的一角,用竹竿、木棍搭了几排长长的架子,架子下种豆角、种黄瓜、种南瓜、种葡萄……只要能爬上架的植物都种。

三月,万物复苏;四月,阳光开花。

地里的种子开始像春雷一样炸开,迫不及待地把湿润的土壤顶起一个个小伞盖。不久,便长出几片嫩嫩的鹅黄的叶子;再不久,瓜苗又长到两根指头长了……那些瓜苗,在你转眼间就长大了。它们顺着瓜架,伸着柔软的触角,使劲向上爬。呼啦啦爬到瓜架上面,它们贪婪地霸占着自己的领地,甚至缠绕在一起。

最喜欢的时候,是在瓜棚下面看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初夏的晚上,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捉迷藏。别人躲在柴禾垛后或者躲在小柴房里,而我却偷偷躲在门前的瓜棚地里,身子下面是厚厚的瓜秧,我还扯一些瓜秧盖在身上。任其他孩子如何呼唤,我装作听不见,静静地躺在瓜棚地里,我闻到了瓜秧幽幽的清香。

慢慢睁开眼睛,我从瓜秧的缝隙看到了瓜棚,我从瓜棚的缝隙,又看到了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墨蓝墨蓝的夜空中点缀着琉璃色的群星,满天的繁星,像洒满银河的珍珠。星星在天空不停地眨着眼睛,你看它时,它也在看你。它仿佛在说:“嘘,别出声,我帮你站岗。”

月亮,清清爽爽的月亮,轻盈地从瓜棚的这个缝隙,移到那个缝隙,看起来不动声色。

在月亮亮起来的时候,星星就黯淡下去了;在月亮被云层遮住的时候,四周的星星就亮起来了。月亮在云层里穿梭,星星在云层的背后眨着眼睛。

夜空,在星星、月亮和云层的配合下,是多么的美妙!

我也喜欢,在秋天的瓜棚里看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

秋天,瓜果开始成熟,瓜棚架上,瓜果迅速抢占着每一寸领地,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它们站在最耀眼的位置上炫耀着自己。没有抢占到位置的,只能从瓜棚架上掉下来,在微风中荡着秋千。此时,有蝴蝶在瓜果间,在瓜棚间,飞来飞去,缠缠绵绵;有鸟儿从黄昏的暮色中翩翩飞来,聚集在瓜棚架上,用婉转美妙的语言歌唱,像是在开一场音乐会。

秋天的夜晚,有些微凉,在瓜棚里那块凉席下面,父亲垫了一层稻草。很多个晚上,就睡在瓜棚下面,不是为了看贼,而是好睡觉。我也从家里抱来一个软枕头,和父亲一起躺在上面。一条老狗,毫无戒备地蜷缩在瓜棚的一角。

仰望天空,我从瓜棚的缝隙里,又看到了星星和月亮。秋天的月亮,分外皎洁,它又大又圆,在四季里最饱满。

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而满天的星星,就像迷人的萤火虫,在遥远的夜空行走。常常听着虫鸣,数着星星,不知不觉地睡去。在黎明醒来的时候,你还看到月亮挂在西山柿树的枝头,但它已经融化成了薄薄的一片。

冬天,在瓜棚下面看星星月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冬天,瓜架上的瓜果早已不知踪影,只有那瘦弱枯萎的瓜藤,仅仅缠绕在瓜架上。那绿油油的叶子早已枯萎,凋零为地上的尘土,偶有几片枯叶,始终坚守,在寒风中唱歌。

冬天的夜晚,冷清而又让人清醒。夜深人静,踩着干硬的土壤,来到瓜棚下面,找个木凳坐下来,远望或抬头看,你一眼就看到了星星和月亮。冬天的夜空,深邃而又寂静;星星在夜空中格外精神,一个个探着小脑袋,贼亮贼亮。

月亮,更是奇妙,它从一个小小的月牙,慢慢长成一个丰满的圆;又从一个丰满的圆,变成一个小小的月牙。最后在云里面,在山那边,在海那边,不见了。

“手可摘星辰”,冬天的星星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吧。

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瓜棚上面的星星月亮。

载于《文苑·经典美文》

酒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故乡的记忆,像是一场梦境。在那里,有爷爷爽朗的笑还有漫天的繁星,那是一生都不会走丢的地方。

手机让我们越联系越疏远

文/〔美〕本杰明·丹格尔 庞启帆编译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列夫·托尔斯泰

上午九点多,我和两个来自意大利的同伴徒步进入了法国南部山区。经过昨夜雨水的洗涤,大地显得格外清新。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蓝天向远方无限延伸。突然我听见一阵微弱的响声,听起来不像是鸟鸣虫叫。走在我前面的那个叫布森·福尔格姆的同伴听到响声,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了他的手机。

是布森的母亲打来的电话,询问儿子的徒步旅行是否顺利。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布森既不聆听鸟儿歌唱,也不观赏清晨美景,而是一直和不在身边的母亲聊天。

这就是我沿圣地亚哥横穿西班牙北部,时间长达一个月的徒步旅行的开始场景。我决定借这次旅行摆脱我的手机和电脑屏幕,这一次逃离让我进一步领悟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话:我已经成为我的工具的工具。

在我的徒步旅行启程之前,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叫作《现代科技的奴隶》,作者是埃里克·斯雷特。在文章中,斯雷特回忆道:“有一次,我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男子。突然,这名男子的手机响了,他不但没有接听,反而将手机随手从车窗扔了出去。我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他看着我,耸耸肩,然后就把视线移开了。我不知道那手机是他的还是偷来的,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手机是什么。但就是凭这个看似毫不介意的举动,他成功地将自己从某种东西中解放了出来,而这种东西却几乎已经耗尽了我的全部精力。”

这个故事让我产生了共鸣,就像今天许多人一样,我平日的生活基本就是上网和打手机。但是,在沉迷于使用手机5年而不能自拔之后,我意识到,我的手机不但没有让我和他人联系得更紧密,它反而成了隔离我与周围的人和社区的一道墙。而且,有这样感觉的不只我一个。

在我徒步横穿西班牙时,脱离了与网络的连接后,我深思了手机的使用是怎样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地削弱了人类的基本交流的,而这种交流正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要素。

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在使用手机。尽管手机是一种先进的、了不起的通信工具,它似乎使我们摆脱了办公室的束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但事实上并非这样。使用手机模糊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压力和紧张气氛。正如埃里克·斯雷特在他的文章中写的:“好像我们越有‘联系’,越变得疏远。”

在西班牙的徒步旅行中,我一遍又一遍看到这样的情景。虽然我那时在体验着没有手机的自由,但我发现自己周围的人,整天都在手机上浏览社交网站,与他们的亲戚朋友聊天、视频。几乎每一天,人们都在发展与陌生人的友谊和联系老朋友、家人之间疲于奔跑。

联系过于紧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徒步旅行途中,我迷路了几次。但在迷路的途中,我看到了新的景色以及碰到了令我惊讶不已的小镇。回到美国,一迷路我就打手机向朋友问路。有了手机,你就不太可能走错路,也就看不到新鲜事物,不能意外地结识到新朋友。

所以,在徒步旅行结束,回到佛蒙特州伯灵顿的家中之后,我收起手机,用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换来一部固定电话。如果必要时,这部固定电话同样能让我联系上亲朋好友。

现在,我外出时不会立即打个电话或确认是否忘了带手机。因此,我在附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像街区旁的大花园,路边的艺术装饰和雕塑。现在,我不会紧盯着手机屏幕,我已经在街上和超市结识新的朋友,开始和以前没有说过话的邻居聊天,跟我的老朋友们见面,喝咖啡,而不是打电话,视频。

我发现,离开了手机,我不但没有和这个世界脱离联系,反而和这个世界接触得更加频繁了,和亲戚朋友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有一天早上,我和邻居们看见一头驼鹿穿过马路向不远处的一个小湖跑去。我们惊奇极了,瞬间有了聊天的话题。聊着聊着,我猛然发觉,与手机相比,这头驼鹿更能使邻里关系走得更近。

载于《做人与处世》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通讯已压倒性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联系方便了,但是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更可怕的是,联系都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变得陌生了!

等分人生

文/李兴海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犹记得临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年逾六旬的心理学教授教我们做的那个游戏。

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下了一条笔直的长线,然后用指尖将它一一抹断,不紧不慢地在五条短线上写着:“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台下一片茫然,没有人知道他的目的。

这是最后一节心理课。或许是因为这个教授平日和蔼,又时至别离的缘故,那天竟无一人缺席。

他环视一周后,微笑着问:“有谁愿上来与我做一个游戏?”

话毕,一个清瘦的男孩走上去了。这是我们年级公认的“花花公子”,家里有钱,人长得也不错。只是不愿安心读书,就连待于此处也仅是为拿一个毕业证罢了。

教授递给他一支白色粉笔,悠然地说:“这五段直线代表的是你的一生。现在请你大体写出,在这五个阶段中,你打算游玩,或是已经游玩掉的时间比例。”

他思索了一会儿,在五条短线上依次写下了30%,10%,40%,15%,5%。

教授笑笑,问台下的人:“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台下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的确是啊,童年多趣,我们不知愁苦,整日享乐,虽然时光很短,可游玩掉的时间比例却是很大。

少年之时,我们已开始似懂非懂地琢磨一些道理了,大抵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于是,荒废了许多本该玩耍的时光。

青年即代表着年轻,有谁不打算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疯狂一把呢?难不成真要等到老了才来享乐?

中年,我们已成家有室,需要为整个家庭的生活忙碌奔波,自然就没有太多的闲暇欢愉。老年,更不必说,整日忧心忡忡,力不从心,哪儿还有心思玩乐?

教授仍是笑笑,接着递给他另外一支不同颜色的粉笔道:“同样的五段直线,请你大体写出,在这五个阶段中,你打算奋斗,或是已经奋斗掉的时间比例。”

他挠挠头,显然很难做出抉择。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包括我,都是一个难题。

盘算许久后,他一笔一画地依次写下了0%,5%,15%,40%,40%。

教授依旧问:“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两种不同颜色的数据,赫然呈现在同样的五段直线上。此时,我们才恍然发现这两组数据的截然对比。

教授重新站于讲台中央,郑重其事地向我们说了最后一段话:“你们已经完全懂得了如何享乐,并能在有限的人生里,有理有序地将它们规划完毕。”

停顿了一会儿,他指着中间那一段直线严肃地说:“可我得提醒一点,你们在享乐最多的时限里,也就是最该奋斗的时限里,已然松懈了。你们学会了把所有的实践一日推一日,累积给到后半生去完成,以备更有效地享受青春。可别忘了,诸位,你们的后半生,照样也是你们的人生。”

那一堂课后,无人上去擦黑板。看着两行一白一蓝的数据,久久都不曾有人说话。

载于《时文选粹》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我们只有把握时间,才能做到青春无悔。

稀缺心理

文/[英]罗希·艾福德 小村之恋编译

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作黑色幽默。

——王小波

我最近计划挤出时间和小儿子玩一天,可是,我还有一篇稿子眼看就到交稿日期了,必须完成。我以为能凑合着把这两件事同时搞定,但是事与愿违。那天,我和儿子去了儿童乐园,还没玩过瘾就赶紧回了家,陪儿子看了会儿电视,又匆匆给他讲了个睡前故事,抽空趴在厨房桌子上发了几封电子邮件,虽然忙得要命,我还因为没能给祖父打个电话或付清账单而自责。

在以前,我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没有时间观念而已,但是前些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稀缺》的书,才明白了我不只是忙碌或者做事粗心大意那么简单。按心理学所说,我是陷入了“稀缺心理”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老觉得自己缺少什么,唯恐失去机会,结果成了没事忙,因而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这本书的作者、社会学家艾尔德·沙菲尔和桑德希尔·穆莱纳桑说,只要我们觉得自己缺少什么,比如食物、金钱,或者时间,就可能会念念不忘,以致让自己的想法发生偏移。它的危害远不止会使人焦虑或紧张:“稀缺心理会占据人的思维,”书中写道,“人的脑子里容易产生一连串强烈的需求感。”

沙菲尔和穆莱纳桑发现,综合各种情况来说,稀缺思维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大致相同:它会让我们把思维集中于迫切需要(比如我的交稿期限),但是它也有长期的负面效应,一是会让我们忽视其他的重要事情,二是可能让我们在匆忙中做出错误决定。

“比如你在一个雨夜开车,”沙菲尔说,“你专注于前方的道路,小心翼翼地开车。但同时你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事情,比如忘了留意车上的仪表盘,或者车上的乘客在说什么。你甚至会忽视了车外的情况,比如在十字路口侧方行驶过来的一辆车。”换句话说,稀缺心理会让人像谚语里说的:“见树不见林。”

沙菲尔说,感觉自己贫穷的人通常会心理不平衡,并且可能仇视比其经济条件好的人。有的人缺钱,有的人缺时间,如果让他们都懂得稀缺心理学,就会在互相之间建立理解的桥梁。

两位作者在书里讲了稀缺心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我们如何智慧地利用它。

1.节食是怎样让你感觉变笨的

你节食减肥进行到第三天了,老想拉开抽屉找零食。你需要给孩子的老师打个电话,但一时忘了她的名字。接着,一位客户来了电话,问你怎么不把电子邮件写得清楚些。不要低估稀缺心理:你一门心思想着吃什么不吃什么,这削弱了你的认知能力。一项测试显示,节食者在网上搜索和美食相关的词时,比搜索其他词语的速度要快得多。

应变力、认知力和控制力来自沙菲尔所说的“思维带宽”,甚至对我们的分析能力、自控力和思考能力都有影响。

2.为何你存不住钱

简单地说,如果你在拼命存钱,可能会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经济拮据的人更善于评估一件东西的价值,也更愿意讨价还价。不过,稀缺心理所带来的一孔之见会干扰一个人的长远计划。“你拿到薪金时,可能疏于计划下个月的事,因为你只想到了眼前的花销。”沙菲尔说。对于缺少金钱的恐慌甚至也会影响你的分析能力,在一次测试中,一组学生阅读完一篇假定要求他们支付一大笔钱的账单后,他们在接下来的智商测试中表现差了很多。“只要有一点点稀缺心理,智力就会下降一大块。”两位作者说。

3.为何寂寞者善于察言观色

在一项阐释照片人物表情的测试中,那些表示有寂寞感的人通常比社交活跃的人会表现出好的洞察力。“你也许会觉得内心寂寞的人会表现得比较差,毕竟有寂寞感似乎意味着不善于与人相处。”沙菲尔和穆莱纳桑写道。但是稀缺心理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比别人差,事实上,他们在测试中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知道,这些内心寂寞的人正是在关注着他们特有的稀缺之物——社会交往。

4.为何面临“最后期限”时你的能力最强

稀缺心理有时确实能全面调动起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这也是许多人经常是在最后一分钟取得成功的原因。“当稀缺感占据了思维,我们做事就会更用心,也更有效率”,沙菲尔和穆莱纳桑写道。由于我们的思想专注于眼前之事,就会减少因为疏忽大意而引发的错误,也能更好地把握住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灵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可以让生活保持平衡的事情——比如我想和儿子玩一天——不会在我们的汲汲追求中出现。

利用以下几个策略,我们就可以趋利避害,让稀缺心理为我们所用。

留一手。当稀缺心理迫使我们把全部视线集中在了一件事上,我们就会对其他的重要事情视而不见。因此我们可以“留一手”,比如安装个电子日历,提醒你重要日期,或者和朋友一起参加健身训练,这样可以确保你不会忘了健身锻炼。

不给眼前诱惑以可乘之机。要是你在节食减肥,老想为吃东西给自己找借口,那就很难让你在家里面对垃圾食品毫不动心。把垃圾食品远远地扔出去,你就不必一次次地在心里纠结了。

让“最后期限”成为自己的朋友。为重要事情定下严格的最后完成期限能促进生产力,说不定还能让你有更多灵感。我们习惯上会对给自己写下的最后期限一再宽容,所以必要时可以请朋友来监督我们,按时完成该做之事。

载于《知识窗》

稀缺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贪婪和欲望形成的心理障碍。克服稀缺心理,就是克服自身存在的障碍!

突发灵感

文/[澳]海伦·塞尼 唐风编译

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弗仑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公务员,一直热心于慈善工作。一天,他和几位来自印度的僧人坐在悉尼海滩上闲谈着,一位名叫格德的制片人偶然间看到了这群衣着特殊的僧人。格德刚拍完一部反映僧侣生活的短片,想找人试看一下,于是他灵机一动:这些僧人不正是合适人选吗?

格德邀请弗仑和僧人们看了他的电影纪录片,看完电影,弗仑告诉格德,他一直想去印度,帮助那里的僧人们治疗胃病,格德决定和他一起去印度。格德的纪录片于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为印度的慈善团体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弗仑后来说:“那里的一些偏僻地区,很多僧人长期患有胃病,没能得到诊治,现在我们用一个星期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没有和格德的那次意外相遇,我们绝不会做成这件事。”

自古至今,从一件偶然遇到的事情中获得启发,从而改变生活或获得重大发现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果牛顿没在苹果树下坐着,也许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如果弗莱明在实验中没出现意外,也许永远不会发明青霉素。

有时候,意外事件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机会即将到来的信号。澳大利亚作家阿曼达·布拉奇在给一部电视剧写剧本时,构想好了一位侦探的形象,她觉得演员普莱斯顿很适合这一角色,连人物名字都想好了,叫“调查官普莱斯顿”。但是普莱斯顿从没演过这种类型的角色,而且已经和另一家电视台订了演出合同,两家电视台一直都是竞争激烈,所以阿曼达又觉得不可能请得到他。

一天,她的合作伙伴兹沃在拍摄一部电视片,想用她的房子当一处拍摄景地,阿曼达无法写作,但又不好拒绝,就去了一家咖啡馆。她在咖啡馆里想象着调查官普莱斯顿的台词,仿佛听到普莱斯顿的声音就在大脑里响起,在指引她写作一样。后来她无意间一抬头,竟然发现普莱斯顿真的在咖啡馆,原来他也来这里喝咖啡,而且就坐在旁边的桌子旁。

两个人于是聊了起来,结果普莱斯顿说,他在演出之余还是有时间的,而且对尝试新角色还很有兴趣。“事情就这样有了圆满的结局,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在另外一些事例中,突发灵感却是从较长时间,甚至是从多少年的艰苦付出中产生。美国普林斯顿化学家下村修就是这样在水母体内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的。

下村修曾经一直在研究水母发光的原因,他发现把水母放在一定pH处于一定水平的环境中时,水母就无法再发光,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都没能搞清是什么物质激发了水母的发光功能。

无奈之中,下村修放弃了研究水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试验水箱。水箱里除了有一只蓝色闪光灯,还有一种东西就是海水——是海水激发了水母发光。海水的成分早已为人熟知,下村修马上想到是海水中的钙离子引起了水母体内的化学反应。接下来,下村修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这一发现而发明的荧光显微镜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后来下村修和他的同事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可能都有过在偶然中发现机遇的柳暗花明的时刻,有时候我们和一个陌生人偶然相遇,后来和对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时候我们不是靠奔波应聘,而是凭运气就获得了一份新工作,有时候我们无意间听到了别人对话里的一些信息,因而受到启示,发现了新机遇。

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人比别人更善于在偶然中寻找到机遇。他们不但能更好地融入那些风云变幻的环境,也能更快地识别并发掘出千载难逢的良机。

问题来了:我们能否更多地获得那些似乎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呢?

“关键是你要有敏锐的眼光。”伦敦大学的麦克利博士说。麦克利通过调查发现,积极接触新事物、敢冒风险的人更容易遇到机会。

有时候大公司会着意为员工创造多接触的环境。苹果公司的每一间办公室都有一个公共区,从公司CEO到邮递员,所有人进出办公室时都必须从公共区经过,扩大了接触。苹果公司就是希望这种跨职位、跨部门的接触能促进员工们的交流并产生更多的创意。

在谷歌公司,员工们有20%的自由时间开发新项目,谷歌公司的一些重要新举措就是在这20%的时间里出炉的。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突发灵感能让人思想更活跃、更具创造性,而且能增强适应力、减轻压力。善于捕捉灵感的人不会让不期而遇的机会从眼前消失。”麦克利说。

美国和加拿大的几位学者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组创办了一本名叫《突发灵感》的网络杂志,上面刊登了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在实验中获得突破性成果的故事,以供读者们从中学到成功经验。他们的网站上方写着美国生物化学教授兼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的一句名言:“科学界最令人兴奋的一句话就是‘这太有趣了’!”杂志创办者之一,学者里连说:“多问几个‘怪’问题,我们就能更多地获得突发灵感。”

此外,现代科技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获得突发灵感的机会。加拿大记者马修不久前去纽约进行了一次商务旅行,他在纽约街头登录了一个可以跟踪到周围朋友和熟人的手机软件。没用几分钟,他就收到了一位认识他的朋友发来的信息。其实他们仅仅相隔一个楼角,而且早就都盼望着能一起喝咖啡。

有的网站还能帮你在坐飞机之前根据爱好、语言、年龄、性格选择乘机伙伴,当然,虽然科技工具很好用,最好也不要依赖它为我们在生活中包揽一切。

人们的很多奇思妙想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海滩上散步时、在和一位陌生人闲聊时——正如麦克利所说:“你要是想获得更多的突发灵感,就不能整天都是忙忙碌碌。”

从开始研究突发灵感这一课题之日起,麦克利就把自己每天的固定行动日程改成了随机应变的形式,而且特意将每天中一段时间内的计划设为空白。麦克利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自己就会悠然出现,将这段空白时间填满。”

载于《知识窗》

相遇是美的,邂逅是美的,意外同样也美。但是如果要让这意外的美发生化学效应,产生价值,还需要我们平时一如既往地积累,最后通过灵感来达成愿望!

空瓶子

文/周海亮

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罗曼·罗兰

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他心灰意冷。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他认为自己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大的困难与挫折。整个暑假他浑浑噩噩,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没有精神。临开学时,父亲问他,想不想做个游戏?他问,怎么做?父亲找出一个空瓶,说,我们假设这个瓶子可以装得下你一生中所有困难和挫折,那么现在,对你考不上理想大学这件事,你认为装多少合适?他想了想,说,半瓶吧。父亲拿来一瓶酒,让他往空瓶子里倒,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空瓶装满一半。父亲用蜡和木塞将瓶口封紧,说,等你认为挫折完全过去的时候,再把这半瓶酒喝光。

上了大学以后,他才发现问题并没有想象中严重。他竟然发现自己狂热地喜欢上他的专业,他甚至庆幸自己能够来到这所大学。假期回家,跟父亲说了,父亲便拿出那个酒瓶,说,现在你认为你的挫折完全过去了吗?他笑笑,将半瓶酒匀进两个酒杯,和父亲对饮。是烈性酒,他只能喝下一点点。父亲一边和他喝着酒,一边说现在你是不是觉得当初你把困难夸大了?他不好意思笑笑,说,好像是这样。

大三那年,他失恋了。被人抛弃的滋味让他突然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假期回家,在父亲的再三追问下,他把与那个女孩的一切都告诉了父亲。父亲问我们接着做那个游戏?他点点头。父亲问他,那么现在你认为,往里面装多少酒合适?他想了想,将空瓶装满三分之一。父亲问感情的事情难道没有学业重要?他笑笑,不语。父亲再把瓶口封紧,对他说,等你认为这件事情已经不能再影响到你的心情时,就把这些酒喝光。

尽管失恋给他造成很大打击,尽管这打击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神志恍惚,但恋爱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半年过去,他再一次恢复了以前爱说爱笑的样子。失恋会让一个人长大,他甚至感谢自己的这段经历。当然,过年回家时,他再一次和父亲喝掉那三分之一瓶烈性酒。酒喝完,父亲说,你觉得这一次,你把失恋这件事情夸大了吗?他仍然笑笑。他说,好像真的是这样。

然后,毕业,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切都与大学时的憧憬相去甚远,他感到前途渺茫,一切充满了未知。父亲打电话过来,说不妨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待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再回去找工作不迟。听了父亲的话,他再一次回到老家。父亲仍然拿出那个空瓶,说,把你现在认为的困难装进去吧。这一次他想了很久,却只往里面倒进去一点点酒。父亲问够了?他说足够了。父亲问你正在经历的,就这点困难?他说是,就这些,也极有可能被我夸大了。

一个月以后他重新返回城市,竟然顺利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过年回家时,他和父亲一起,将那点酒喝掉。

晚上和父亲一起去海边散步,父亲的手里拎着那个空空的酒瓶。父亲说其实你面临的困难和挫折越来越大——学业、情感、事业——这些对你的人生越来越重要,可是你却认为它们一次比一次小……他说的确是这样,可是当我喝掉那些酒时,我才发现,我当初真的是把这些困难和挫折放大了。父亲说那么这个瓶子还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吗?他说我认为没有必要了……尽管今后我肯定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挫折,但我知道所有的困难和挫折终会过去,再回首时,你看到的不过是一个空空的瓶子。

父亲笑了笑,将手中的瓶子扔进了大海。

载于《青年心理》

那些你以为永远也过不去的时刻,也许在你睡一觉醒来就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当你觉得怎么也过不去的时候,那就不妨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你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一个人的美德无关他人的态度

文/孙道荣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神曲》

办公室内,大家为一件事激烈地争执。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同事孩子的遭遇。同事的孩子还在读小学。暑假的一天,小家伙在去新华书店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孩子的年轻女人。年轻女人先是问他路,怎么去火车站。小家伙热情地为她指点,从哪里坐哪路公交车,就可以直达了。问完了路,年轻女人又面露难色地对他说,自己是外乡人,来杭州旅游的,但是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给她点坐公交的零钱?

同事的孩子听了年轻女人的故事,从口袋里掏出钱包,看了看,里面正好有几枚硬币。小家伙毫不犹豫地将硬币全部拿给了年轻女人。年轻女人连声称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孩子,眼睛盯着小家伙的钱包。小家伙的钱包里,还有几十元的纸钞,是妈妈刚刚给他,让他自己到新华书店去买书的。

小家伙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年轻女人,阿姨,你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

年轻女人一脸无奈的样子,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小家伙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纸钞也都拿了出来,递给女人说,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送给你吧。

年轻女人显然没想到,孩子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都拿出来给她。她犹犹豫豫地接过了小家伙递过来的钱。

同事的孩子似乎还是有点不放心,对她说,要是这钱不够买车票,我可以打电话让爸爸过来,我爸爸的单位就在附近。

年轻女人一听,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边说,一边匆匆地抱着孩子,离开了。

没钱去新华书店买书了,同事的孩子来到了爸爸的单位。他的爸爸,是我们的同事。

孩子简单地向爸爸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爸爸耐心地听完了孩子的讲述,赞许地摸摸孩子的头,又拿出几十元,给了孩子,让他继续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孩子拿上钱,开心地去新华书店了。

孩子一走,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激烈地探讨起来。

一位同事语气坚定地对孩子的爸爸说,你的孩子被骗了,那个怀抱孩子的年轻女人,经常在那一带行骗,假装钱包被偷,回不了家,向路人要钱。要得不多,就三五块钱,所以,不少人会上当。另一位同事附和,没错,这是一个笨拙的骗术,晚报上还报道过。

孩子被骗了,这一点大家基本意见一致。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

一种观点是,必须告诉孩子真相,以免他下次再上当受骗。

另一种观点却是,不宜告诉孩子,否则,孩子的善心会受到严重伤害,而且,今后他就不会随意相信他人了。

各执一词,都挺有道理。

让我惊讶的是孩子爸爸的态度。他说,听完孩子的讲述,他就大致有了判断,孩子可能是遇到骗子了。但他没有对孩子说穿,原因很简单,那会挫伤孩子的善心。再说,也可能那个女人,真的是遇到了困难。他说,他这个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就是善良。从小,只要看到乞讨的人,无论是老人、残疾人,还是壮年,他都会停下来,将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给人家。他曾经试图告诉孩子,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靠乞讨为生,有的人却是因为好吃懒做才流浪街头的,因此,要看具体情况才能决定,不然,你的爱心可能就被人欺骗了,或者利用了。没想到孩子歪着脑袋反问他,我怎么分得清呢?而且,我帮助他们,是因为我善良,与他是什么样的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啊。

同事感慨地说,孩子给他上了一课。善良是我的孩子的天性,我希望孩子保持这颗善心,成为他身上的一种美德。而一个人的美德,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不需要回报,也无关他人的态度。

同事的结论是,如果当时他在场,他也不会阻止孩子帮助那个女人。即使那个女人可能是个骗子。他说,确实有些人靠博取别人的同情心而行骗,但是,相对于孩子的善心来说,纵使有那么几次,帮助了不该帮助的人,损失了一点点金钱,但是,让孩子保持一颗善良之心,远比这点损失重要得多。

我赞同他的观点。美德是这样一种品质:我善良,不因为你不友善,我就不再善良;我尊重你,不因为你傲慢,我就不尊重你;我真诚,不因为你虚伪,我就不再真诚;我心怀美德,不因为你心存恶念,我就丧失美德之心。真正的美德,是发乎内心的,没有附加条件的。

载于《微型小说月报》

社会需要正能量,孩子更需要这些美好的品质来填补生命的厚度。一个成年人可贵的品质不在于他乐善好施,而是在见过很多欺骗之后,依然记得我们的美德,并传给孩子。

英雄背影

文/麦父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希契科克

浙商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宝贝”,这些藏品,大多是从浙商中征集而来。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见证了一个个成功浙商艰辛的也是波澜壮阔的创业史。

这是一辆普通、破旧的三轮车,曾经有个人就是骑着它,沿街叫卖、送货,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这个人以800亿的身家,成为中国富豪榜的第一名?从一瓶水建立起了一个价值数百亿的商业帝国,他就是宗庆后。

这是一本写得歪歪扭扭,仿佛天书一样的电话簿,号码前画着一只羊的,代表这是一个姓杨的电话,如果羊边上还有一根辫子,那就是女的姓杨的电话。这本电话簿的主人,一个字也不识,所以他只能这样靠原始的符号来区分。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多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他就用铁塔、飞机、汽车等图案分别代表管电力、招商、交通的领导。他叫潘阿祥,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资产20多亿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有这样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个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后面载着一大桶液体皂。这是51岁的徐传化用自行车载着在家里用手工调制好的液体皂出门叫卖贩售的照片。1986年,徐传化父子创办起了生产液体肥皂的家庭作坊,靠一口大缸和一只铁锅开始创业,短短26年,这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已突破200亿元。这口大缸,现在就陈列在博物馆的显眼位置。

锈迹斑斑的人力运货三轮车,样貌笨拙的农家粗瓷大土缸,老掉牙的补鞋机,快要散架的货郎架,黑不溜秋的爆米花机……这些破旧不堪的物品,因为其当初的使用者,如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因为见证了一段历史,而成为博物馆珍贵的藏品,它们的身上,似乎也有了某种光环。

但是,在浙商博物馆内,也收藏了这样一些物品,它们的“主人”,最终没能成功,而是失败了。它们讲述的,是一个个失败者的故事。

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区正中,陈列着一辆红色的玻璃钢轿车外壳,别小看了这个样子有点古怪的外壳,它可是中国最早的电动轿车的雏形。它的主人是来自温州苍南的叶文贵,有着“温州第一能人”的美誉。在20世纪80年代,当“万元户”成为财富的代名词时,他已坐拥了千万元资产。这个了不起的商人,想做一件在很多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制造既环保又节能的电动轿车。这是他早年的梦想。他以为,今天的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来实现这个梦想。1989年秋,叶文贵发明的第一台玻璃钢车身四轮四座的电动车试车,获得了空前成功,充了一夜电之后竟然可以跑200多公里。第二年,他发明的混合动力车又成功上路。这是中国第一辆混合动力车,也是全球充电跑最远的混合动力车。他将这些年所赚的一千多万元,全部投进电动车的发明创造中去了,他的电动汽车梦想,似乎近在眼前,可惜,由于未能实现商品化,最终,在耗尽了所有的资产之后,他的电动车项目不得不中止。他失败了,这个当年的温州首富,转眼之间,一无所有,只剩下了那辆红色的汽车外壳,以及未竟的梦想,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悲情故事。

在这个展区,有一把剪刀和一根皮尺,它们的故事,也让人唏嘘不已。这把裁缝剪刀和皮尺,是当年的海盐衬衫总厂使用过的。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海盐衬衫总厂,但是,它的当家人的名字,你一定如雷贯耳,他就是曾经叱咤商海的步鑫生,他把一个只有300多人的一家小厂,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衬衫厂,成为全省和全国的典型。他因为创造了“步鑫生神话”而轰动全国,成为最成功的改革家。“谁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步鑫生的这句豪言,一度风靡全国。包括这句名言在内的他的厂长哲学,对于无数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主来说,算得上是一堂最生动的启蒙课,让很多人第一次接受了市场化商业文化的洗礼。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改革家,因为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导致海盐衬衫总厂资不抵债,一颗耀眼的明星,就这样转眼垮塌。被免职的步鑫生,不得不离开了工厂,离开了家乡。他失败了,黯然退场。虽然他又接手或创办了其他企业,却再也没能重振辉煌。

还是在这个展区,展示着一张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的榜单,上面有浙商陈金义的名字。在富豪榜的旁边,是陈金义的大事年表。把这样两件物品放在一起展示,可谓意味深长。陈金义开创了全国首例“私”吃“公”的“陈金义现象”,他创造了亿万身家,可是,因为轰动全国的欠债门事件,他又瞬间从“富翁”变成“负翁”,他失踪了,至今不知所终。无疑,他最终也成了失败者。

这是浙商博物馆内,一个最特殊的展区,展示的不是成功,不是辉煌,也不是掌声,而是三个失败者的背影。这个展区的名字很震撼:英雄背影。没错,他们是失败者,但他们也是英雄。当一个社会能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那才是一个真正英雄辈出的时代。

我在这些英雄的背影前,驻足了很久,耳旁有无数足音在回响,那正是时代前进的脚步。

载于《青年博览》

每一个成功者的身后,总有密密麻麻坚实的脚步。他们因默默无闻地付出而变得无比高大,令人敬仰!

童年的风筝

文/李莉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小时候,每至清明前后,就见到天空中飞扬起各色各样的风筝。我和弟弟总是抬起头,一脸羡慕地看着那些天空中的风筝,心也随着那风筝飞去。

我和弟弟曾悄悄在街上问过风筝的价格,那个价格,对于我们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还是太贵了,懂事的我们从此不提要风筝的事。

可是,我和弟弟见到风筝时的喜悦,还是被爸爸看到了。爸爸慈爱地说:“想要吧?我帮你们做一个。”我和弟弟惊喜不已,兴高采烈地跟在爸爸的身后,去买做风筝的纸。

爸爸一向喜欢做手工,而且总是喜欢挑战高难度的,这次也不例外。他告诉我们他要做市场上也买不到的独特风筝,让我和弟弟崇拜不已。

爸爸找来几根竹条,削薄,放在火上烘弯,绑好,然后糊上纸,做了一只大大的蝴蝶风筝,下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爸爸在上面涂上美丽的颜色后,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和弟弟欢喜地跳跃着,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试它的飞行效果。

我和弟弟在爸爸的带领下来到山坡上,山坡上早已有了不少放风筝的人。孩子们见到我们的风筝又大又漂亮,羡慕极了,纷纷围了上来。

风一吹来,我们松开手,风筝便飞了起来,可是还没飞到半空,便重心不稳地跌了下来。在大家的惊呼中,我的心也如同风筝,从喜悦变得失落起来。

爸爸却很沉稳地拾起风筝,说:“没关系,重心不稳,我修整一下。”然后,他调整了风筝下面那长长的尾巴后,重新放飞,风筝平稳地升空,越飞越高,大家欢呼起来。有个小朋友说:“真棒,自己做的风筝,街上可买不到这样漂亮的风筝。”我和弟弟牵着线,一脸的幸福和自豪。

那个风筝,陪了我们好几个春天。我和弟弟奔跑着放飞风筝,欢喜地看那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而爸爸,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的如花笑靥。

邻居见到那自制的风筝,笑着对我爸说:“你的本事真是大,为了孩子,什么都会做。”爸爸便笑了:“孩子一晃就长大了,能满足他们的,尽量满足,要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现在,爸爸老了。他仍是一个疼爱孩子的老人,会带着孙儿到处玩一天,他带着孙女、外孙们在外面玩,见到空中的风筝,乐呵呵地对他们说:“以前,我也做过一只风筝,又漂亮飞得又高”,我在一旁听了,想起了多年前那只美丽的风筝,眼眶一下就湿润了。

我不会忘记:曾经有一只风筝,承载着父爱,温暖着我的那个清贫却幸福的童年。

载于《语文报》

对孩子的爱使父母是万能的,清贫并不能湮没父母的爱,反而让父母的爱更强烈。

最是难舍故乡情

文/许延荣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运转,我的老家也要规划了,乡亲们将要搬离那个生活了几十年,或者说养育了几辈人的村庄,过城市人的生活了。

我不知道这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乡亲,离开土地后会是什么感想,会不会习惯于城市人的生活。只知道离开这方土地20年的我,虽然在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却依然做不了城市人,心一直在家乡,梦一直在家乡。

也许是早已习惯了家乡的一切,习惯了家乡人的热情好客,一家有事百家帮忙,不像城市人惯有的冷漠,更没有那种虽是邻居,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感。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聚到街头巷尾,侃大山拉家常,妇女们也会聚集到某一家温暖的土炕上,边拉家常边做手工,惬意而温馨。孩子们也依然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结伴玩耍。

我们村子大约二三百户人家,生活虽是清贫,但那山、那水、那一方土地里长年累月地生活着的父老乡亲,用山的秀美、水的清粼、人的笑颜,孕育了我的童年,哺育了我儿时的梦想,因此,每每想起,总是欢悦多多,感动多多。那时,村东是一条清澈的、常年水流不断的沙河,我们在那里捉鱼、戏水、玩沙,其乐无穷。河边还有着成排的树木,可以爬树比赛、掏鸟蛋、荡秋千。

记得有一次,伙伴们大多都掏到了鸟蛋,我因总是学不会爬树,就到河东的沟岔里寻觅,那里树多草密,鸟自然也多,我相信,有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鸟蛋。期盼中,忽然看到沟帮上有个泥洞,用劲把手伸进去。瞬间,一阵狂喜弥漫全身,我竟然也掏到了几个蛋,大小模样跟伙伴们掏到的鸟蛋差不多,美得我到处嘚瑟,告诉伙伴们俺也有鸟蛋了,谁料嘚瑟过火,蛋全掉到地上摔碎了,把我伤心得差点没哭出来。随后,我又几次三番地去掏那个窝,期望那个鸟能再下几个蛋,可总是失望而归。再后来,我得知那并不是个鸟窝,蛋也非鸟蛋,那是个蛇窝……

在村南不远处还有一个乐园,那是一座规模不小的水库。里面的蓄水可以灌溉全村的耕地。小时候我们常去那里的草滩割猪草,也时常和小伙伴在宽阔的堤坝上追逐玩耍。而伙伴们那一身身精湛的游泳本领也都是在这里学会的。每到五六月份,气温一天天燥热起来,我们便开始下水游泳了。我们在水里潜来潜去捉迷藏,游来游去嬉戏追逐。有时候,放哨的伙伴远远见到有大人走来,一个暗号,大伙就立即憋气沉于水中,等他们走远了才敢露出水面,好几次都有伙伴惊险地与死神擦肩而过。说来也怪,据大人们说,这水里曾淹死过好几个洗衣服或是摸螃蟹、游泳的大人,但却从没淹死过一个玩水的孩子。

那时候,其实最感兴趣的还是村西那一大片果园,那是村里专门种来送礼和增收的,普通百姓是吃不上的。可我们这些孩子,却总能吃得酣畅淋漓,心满意足。每到春末,只要有了可食的青果,我们就开始行动了。爬过伙伴家的院墙就是果园,园里每个季节的果树都有,品种也不少,能连续吃上好几个月。虽有专人昼夜看护,但有句话不是说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呀,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取得战果。即便是偶尔被抓到几次,大人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吓唬我们几句了事。毕竟那时一切都是集体所有,不是私有财产。

时光匆匆,很多故事好像就发生在眼前,那些情感,那些记忆,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我不知道当乡亲们都离开后,我的故乡,将情归何处?

载于《格言》

在这个乡镇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的年代里,人们的处境也开始变得尴尬,学不会城市人,又做不得农村人,情感不知归处。像我们的青春,没有了童年的快乐无忧,也没有学会成人的处事泰然,不知道何处安放我们的青春。

楼前的玉兰树

文/陈华清

以沉默来表示爱时,其所表示的爱最多。

——加尼特

每个人都有故事,连一棵树都有前生今世。

今年三月,因为整理一本散文集,我写了几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有一篇写到母亲和娘家楼前的玉兰树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写到玉兰树开花。在我记忆中,楼前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的,但有关资料显示玉兰树是六到九月开花。为此,我特意回娘家,看看玉兰树,看看我看了多年的玉兰树。

三月的玉兰树没有开花,只有一树的碧绿,只有一树的回忆。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这幢楼的建成,一左一右两棵玉兰树就种在我家楼前。那是父亲和母亲亲手种下的。那时,他们一起挖坑,一起把树苗种下去,一起给小树培土。往后,又常常一起给小树浇水,锄草。他们把爱给了玉兰树,玉兰树也一定记住了他们恩爱的情景。

这十多年里,两棵玉兰树经历了沧桑,见证了生离死别。雷州半岛多的是台风,当玉兰树从一棵幼苗长到高过人头的时候,一场台风就把它们连根拔起。父母对玉兰树情有独钟,台风过后,他们又买来玉兰树苗,重新栽种。当玉兰树苗又长到拳头那么粗的时候,又是台风的肆虐,把右边那棵玉兰树拦腰折断。不用说,父母又买来树苗栽上。

左边的玉兰树长得很特别,在一米高处,开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树干,变成“连理枝”。这让我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让我想起黄山始信峰下那棵“连理松”。黄山的“连理松”传说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化身。去年,我在黄山,一看到“连理松”马上想起这棵玉兰树。

我不知道这棵玉兰树是哪对有情人变成的连理枝,我也不知道它的前生有着怎样忠贞不渝、生死相随的凄美故事。我只知道,它在我父母的精心培植下,已长成参天大树,有五层楼那么高了;我只知道,每年的春夏,它撑起满树洁白的花儿,引来鸟儿的叽喳,惹来蜂蝶的狂舞,还有路人啧啧的称赞,贪婪地把一树的花香吸进肺腑。

母亲走后,右边的玉兰树,在一场台风中折断了。痛失爱妻的父亲哭得死去活来,把对母亲的爱移到玉兰树上。他补种了几次玉兰树苗,奇怪的是,没有一次成活。父亲叹口气说,这玉兰树也懂人性啊,它的魂随你母亲走了,再怎么种都不会成活了!他干脆不种树了,把空荡荡留给这个坑。后来,杂草来做伴,寂寞来相随。

在这条人来车往、热闹非凡的路上,这个杂草丛生的坑显得特别刺眼,也跟它背后豪华气派的高楼很不相称。只是玉兰树的魂没了,再种又有何意义呢?

玉兰树在四月开花了。五月,它的花更是繁茂、拥挤。昨天,我回到娘家,看到五月的玉兰花,在风雨中,脱落枝头,纷纷飘飞,像一只只飞舞的玉色蝴蝶。雨后,树上是满树洁白的纯净;树下,是满地苍白的叹息。“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这玉兰花就是凋落也凋落得如此凄美。

我上到当年住的三楼。从楼上看玉兰树,满脑子都是它当年满树飘香时,那些花香是怎样争先恐后地冲向我打开的窗户,扑进我怀里,而我又是怎样的欢喜不已。玉兰树给我的何止是花香!那么多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那么多催人泪下的回忆。

那时,我喜欢诗歌,像诗一样美的玉兰花,自然香成一首首诗。最喜欢明代江南才子文徵明的《咏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霓裳羽衣舞,是唐朝著名的舞蹈,至今其丽影仍不褪色。杨贵妃和赵飞燕是古代有名的美女,她们有着惊人的美貌和醉人的舞姿。她们的美貌、舞姿、神韵,跟怒放的玉兰花又是何其相似。在玉兰花飘香的季节,打开电脑的背景音乐,吟咏着这样的诗,浮想联翩,美不胜收。

往事如烟,我从这里搬出去住也有几年了,很久没有闻到花香时的激动了。我突然想到,这么多年,光是玉兰花给我飘香,而我从来没有给它做过什么。不知明天玉兰树又会是怎么的光景?我想到给它拍几张照片,留住它的倩影,留住芳香的记忆。

低处的玉兰花不多,高处的玉兰花发出一个个洁白的邀请,可惜我的手机拍不到。我进屋搬一把木梯子,父亲在家,就跟他说,我要给玉兰花拍照。他连连说好,还争着帮我搬梯子。

我爬上木梯,父亲就在树下给我扶住梯子。他双手紧紧抓住梯子,生怕梯子不稳,还不停叮嘱我小心别摔倒。父亲在树下,说这边的花多,拍这边;那朵花好看,拍那边。兴奋的语调,就像当年他跟母亲在树下看玉兰花时的情景。我很久没见他这么开心了。我用手机一连拍了好多幅玉兰花。拍完高处的玉兰花,我从木梯下来,从不同的角度给玉兰树拍照。

站在远处给玉兰树拍全景时,突然瞥见站在树下的父亲:消瘦不堪,形单影只。望着他孤零零的身影,我的心猛地一酸。母亲在时,我怎么没想到给他们在玉兰树下拍照啊?哪怕是一张也好!那时,他们常常在玉兰树下忙上忙下,那么多恩爱的画面我为什么没想到记录下来?现在想到了,懂得了,却是天人相隔了。双不成,影何单!

但我还是说,爸爸,您站在玉兰树下,我给您拍张照片。他连连摆手说,别拍,别拍,眼睛掠过那个空荡荡的坑,刚才还有些笑意的脸马上变得凝重了。

他一定是想起,玉兰树的魂随母亲走了!

载于《文苑》

爱情不都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也可以是平淡的。父母的爱情没有语言,只有玉兰花。父母的爱情是在时光里,是在那两棵玉兰花树的玉兰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