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考试天才的梦
21188300000007

第7章 榜样

文/刘万里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榜样,我的榜样就是同镇的陈庸才。陈庸才我没见过,但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镇上流传着。

陈庸才住上七里,我家住冷水河,两家相隔30里,全镇只有一所中学,陈庸才就是从这所中学走出去的。

上小学时,班主任常常在班上给我们说,“陈庸才是个农村孩子,家里非常穷,他是全镇目前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并且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你们要向他学习!”

上初中时,陈庸才的照片就挂在学校的光荣榜上显著的位置上,我常常站在他的照片前发呆,我心里在暗暗发誓,向他学习,将来一定也要考一个好大学。那时班主任常常在班上给我们说,“陈庸才是我们全县第一个出国留学的,现在是美国硅谷高级工程师,物理学博士,你们要向他学习!”

上高中时,班主任又常常在班上给我们说,“陈庸才是我们全县第一个教授,为了祖国建设他回国了,现在在某高校的某学院当院长,兼校长助理和基建处处长,他所在的学校可是“211工程”重点高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该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你们一定要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在我生活的小县城,几乎人人都知道陈庸才的名字,陈庸才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成了大人教育孩子的榜样。

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我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当地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县城一所中学当物理老师。期间我也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关于陈庸才的消息,他已是那所高校的副校长了,副厅级待遇,还是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研究。

那时,我特别想见陈庸才一面,看看我儿时的榜样到底长什么样子。机会终于来了,陈庸才回老家探亲,学校想请他作报告,这次陈庸才真的来了。这天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楼道外都挤满了学生。陈庸才是位和蔼的人,始终面带微笑,在这场报告中陈庸才讲了他的求学经历,赢得了师生们阵阵掌声。

演讲完毕,我挤了过去,跟陈庸才合了影。我抓住他的手说,“我跟你是一个镇的,你可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现在是物理老师,希望以后多多请教!”

“好啊,请教不敢,相互学习。”陈庸才谦虚地说。陈庸才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让我到西安随时联系他。

陈庸才是我无法翻越的一座高山,我只能仰视。几次我到西安,想给他打电话,想请教他,考虑到他是一个大忙人,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打扰他。

后来,我成家了,几年后,有了孩子,我知道自己今生无法成为陈庸才那样的人才,我就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我想把我儿子培养成像陈庸才一样的人才。我常常拿出跟陈庸才合影的照片教育儿子,给他讲陈庸才的故事,让他向陈庸才学习。儿子以榜样为动力,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果然努力刻苦,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我不仅要求儿子要向陈庸才学习,还要求班上同学们要向陈庸才学习。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在以陈庸才为榜样的鼓舞下纷纷毕业,走向社会,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有用之人。

转眼,儿子高中毕业,参加了高考。我想让儿子填报陈庸才所在的大学,这可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填报志愿时我想咨询一下陈庸才,想问问他我儿子的分数报他们学校有没有希望。

我翻出陈庸才的电话,拨打了一下,却是空号。

我爱人说,“都十多年了,人家电话号码恐怕早就换了。”

爱人让我买点土特产,立即去西安找他。可我心里没底,直接去学校,万一他不在学校怎么办?我去找校长,校长一定有他的电话号码,因为前段时间我们学校聘请陈庸才为名誉顾问。

校长一听我要去找陈庸才,校长叹了一口气说,“算了吧,别去了。”

“为什么?”

“你没看新闻报道吗?”

“什么报道?”

“你自己去网上看吧。”校长摆了摆手说。

回到家里,我用手机百度陈庸才,我大吃一惊,一条标题跳了出来《西北某大学两名副校长涉嫌受贿被逮捕》,这怎么可能呢?我在仔细一看,有陈庸才的照片,果然是他。文中是这样说的:陈庸才在任某大学基建处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期间,理想信念丧失,严重违反组织纪律,违反国家法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

“怎么会这样?”我的榜样轰然倒塌,我一下蒙了,瘫软在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