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情感,人在审美中要是没情感,那应该也不叫审美。那只是普通的观看。无名也是很贊同认为情感与审美是不可分的。
至于理解,那就是理性的方面的。审美对大众来说,应该就是感性的。跟理性有什么关系呢。无名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随着学习美学的深入,发现,理性与感性其实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这些美学概念,怎么来的,不就是理性分析提练出来的么,也就是感性是知其然,而理性是知其所以然,只有知期所有然,才能更好的知其然。这样良性循环。这不关是美学,各学科的研究不外是这样。自然学科研究同样要感性。最经典的就是万有引力的发现。没有一个时刻审美的心,哪能关注到一个平凡事后的所以然。而相对论的发现也同样,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从现实中推展深层次的感悟。就没有相对论的过早发现。
对飞鸟的观察,对动植物行为的研究。催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这同样是感性与理性,美学与科学的结合。大的方面就是哲学与科学。对无名来说,人生存,生活就是与哲学不可分,哲学就是研究人存在的学科。
而人的精神各种运动,现在的浮躁,都是人没有理性的来分析。当然会有各种反驳,:现在压力这么大,吃了这顿想着下一顿。哪有闲工夫研究这些。还不如,及时行乐,吃好,睡好,玩好。嗨好。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些是现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从哪一方面说,人的需求都是最先解决生理需要,再谈其他。
现在的人,不喜欢说教,不喜欢教条,信息来源太多。自认为自己很有主见,其实是被大众媒体所裹胁而不自知,各种直播,娱乐节目,灌输的是唯物至上。人们觉得这理所当然。其实自己被洗脑也不知。当然物质是重要的非常重要,不过很多人并没认清自己的能力,水平。看别人来钱快,自己也跟风用各种小聪明,伎俩。
这或许很不幸但是我们无法避免,Kronman先生说。人文教育的本质——通过阅读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而去“探究生命的意义”——也许会再次成为“人们无法承受的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