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黑白吾尝
21403600000011

第11章 史上最深的套路(2)

史上最深的套路(2)

话说这陈老师起早贪黑,锲而不舍的坚守小店,正是因为他们那一代人都坚信:一份付出一份收成的真理。365天全年不休,如果可以,还差8小时就是一个人24小时值守了。

如此卖命的敬业精神,也许是由于他自己说的那样,退休了反正没事干。投资小店比存银行划算。又或许是由于尝到了独家经营的甜头吧!

因为在林阿姨接手这个报刊亭之前的刘师傅,是经常三天打鱼,两天嗮网的经营报刊亭的。这样就相当于是只有陈老师这边的这个亭子是长期在开店独家经营了。

刘师傅,50岁的年龄,135厘米高。有一双饱经沧桑布满风霜的大眼睛。看起来他的一双大眼睛双眼皮虽然已经苍老,但是任然运转自如。可是他却说是他那眼睛也是不好使了。林阿姨就想,就你这样不要命的作息规律,眼睛不坏那才怪呢!

原来这刘师傅还50岁都不到的年龄,都是满头华发了。一个残疾人要养家糊口,谈何容易。刘师傅早年也是在广州的服装厂当缝纫工人,认识了一个广西女人。就是他现在的老婆。他老婆身高却有165厘米还要多。据说他那老婆在农村能挑一两百斤的重担,只因广西那边的经济条件较差,当时就跟了刘师傅这么一个只有135厘米高的,比她矮了好大一截的残疾人。

后来他们一起回到重庆发展。并生育了一儿一女。为了养家糊口,刘师傅也是干尽了各行各业。只说他在接手这个报刊亭的两年时间里,除了店里卖一些香烟酒水,他还安放了一个缝纫机,负责给人修改衣服。可是这还只是他工作的三分之一。另外,他在店门口还停放了一辆三轮车。如果有人要坐车,他就关了店门,去跑三轮车业务去了。另外,他还在附近的工业园区的一个厂里当保安。据说是上一天休息两天。但是上一天是24小时。就是一个人连续工作24小时。

所以他的店是开两天门,就关一天门到厂里去上“保安”的班了。而且,开门的这两天之中,随时有跑三轮车业务的,他又关门去跑三轮车业务了。

这刘师傅和陈老师的店都是主营香烟酒水的。当然刘师傅的耽搁越多,越是关门越多,陈老师的生意就越好。竞争就越少。所以刘师傅在转让报刊亭给林阿姨的时候,他老是有一句口头禅,那就是说,如果他开门,隔壁的生意和客人就会被他抢走很大一半。林阿姨就想,你自己不是也在做生意吗?你开店只是为了把别人的生意堵掉很大一截吗?更让林阿姨迷惑不解的是,在刘师傅和林阿姨一起盘存店里的那些香烟和酒水的时候,刘师傅前前后后跟林阿姨提了8次,说:“修改,你还是要把业务接到起。你接到手之后,你叫他把衣服放到你这里,然后你叫他打电话给我说怎样修改,然后你给他量好尺寸。量尺寸那个很简单,我可以慢慢的教你,你一学就会了。量尺寸的皮尺我可以给你一个。”

见林阿姨对他说的这话一脸懵逼的样子,他又说了8遍,他说:“你接洽好了客户,我开三轮车过来把衣服取回去修改好了,我再送回来,你再打电话叫客人来拿衣服和交钱。你每件衣服提成10%。”

好吧!这转店的过程中,和转店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师傅为了这缝纫修改的业务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已经给林阿姨重三道四的说了十几二十遍了。其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大概就是说,林阿姨帮忙联系业务,和接待客户,享受10%的提成。其他的事情,就是由刘师傅自己开三轮车过来取衣服,刘师傅租的房子离报刊亭有15分钟的车程。刘师傅负责开车过来取衣服,然后回家去把衣服修改好了之后,又把衣服送回报刊亭来,让林阿姨给客人打电话叫客人来取衣服。刘师傅还重复说了五遍,他说隔壁的陈老师一直都很想学这缝纫修改的手艺。他还说搞修改在冬天业务好的时候,你门面费就可以做起来了。

林阿姨就在心里想,门面费一个月是350元,我帮他联系业务提成10%是350元,也就是说,他在冬天一个月靠修改衣服可以挣到三四千块钱的收入。

林阿姨心想这个年代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需要补烂衣服呢!她想着自己经常都是买件新衣服来穿个新鲜就扔掉了。而且,还是在林阿姨才七八岁的时候,林阿姨的小姨,三姨,舅妈都是在城里生活的。她们每年夏天或者春节,林阿姨的爸爸进城的时候,都会叫林阿姨的爸爸给林阿姨带回去好大一包衣服鞋子什么的。那些衣服要么是她们才买了一次都没有穿过就后悔了,就觉得不好看不喜欢了。要么就是才穿了一两次又嫌这不是那不好了,想扔掉又觉得可惜。于是就找个大包袱留存下来,等到林阿姨的爸爸进城的时候,就赶紧叫她爸爸去拿回农村,看是林阿姨能穿的就给林阿姨穿,林阿姨不能穿的,就给林阿姨的妈妈穿。

在林阿姨的记忆中,她家的人都是些败家子。衣服买了就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从来没有哪件衣服有穿烂了还没扔,穿坏了还要去修改的道理。

林阿姨就不明白,这个年代靠缝纫修改还能赚到钱吗?林阿姨刚接手小店的时候,还是五六月份的大热天。刚开始陆陆续续的就有人来问这里可以上拉丝吗?这里可以夹裤脚边吗?这里可以改裙子吗?…………林阿姨想哪去得那么多需要缝缝补补的人啊?

林阿姨还是试着把这些人要修改的衣服,箱包都接下来,然后打电话给刘师傅,叫他过来取了衣服回去修改,然后又把修改好了的衣服送回来,叫林阿姨打电话给客户说衣服改好了,叫他过来交钱取衣服。如此如此。刘师傅或者给人上一匹拉丝收5块钱,或者给别人夹一条裤脚边收费5块钱。林阿姨每个业务可以得到10%就是五毛钱。

然而,每联系一个业务,林阿姨都需要给客人和刘师傅分别至少打两个电话。林阿姨需要支出的电话费都是8毛钱了。又加上有时候林阿姨给刘师傅打电话的时候,刘师傅说他在开三轮车,等下再打过来。如此又要多联系几遍,有的顾客就拿起衣服走了。林阿姨跟刘师傅就算白打了几个电话,白联系了。还有的业务,林阿姨把电话拿给客人,让客人跟刘师傅说在哪里要怎样改,怎样改。刘师傅跟客人联系好了,刘师傅过来取衣服的时候,他看了衣服又打电话给客人说,他这种衣服不能那样改,那样改了整个衣服就报废了。这样刘师傅,林阿姨,还有顾客三方通过紧密联系的业务又泡汤了。

还有一次,一个男人说他的裤脚边太长了,叫刘师傅帮忙夹一截裤脚边儿。还说他是刘师傅的老顾客,就是遛“大白狗”的那个。刘师傅一听是遛大白狗的那个人就很熟唠的在电话里招呼这位客人。还叫林阿姨给他量尺寸。林阿姨第一次量尺寸,只量了从裤腰到脚背的长度,结果刘师傅改出来的裤子就短了。还好刘师傅经验丰富,他又叫客人把裤子退回来给他加长了一截。如此如此,林阿姨见这业务联系起来有点繁琐,却颗粒无收。刘师傅每次来却都说该给林阿姨提成多少钱了?叫林阿姨自己把业务账记好。

林阿姨就说免费帮他联系业务,不收提成算了。刘师傅就表示很过意不去。他就每次都在林阿姨的店里或者买一瓶水,或者买一包烟。或者在路边帮林阿姨拉熟人进来买东西。以此来照顾林阿姨的生意做为回报。

话说这时候,因为一个人每天都要来问候林阿姨几遍,所以就引起了林阿姨对他的关注。这个人林阿姨开始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林阿姨也不喜欢去打听别人的事情。只是这个人却是个偏偏喜欢关注别人的闲事的人。他都如此关注林阿姨这边的生意了,所以后来林阿姨就知道大家都叫他简师傅!

前面说过,在林阿姨的小店门前,长期停放着一辆红色的和一辆白色的私家车,他们是在这里跑黑车拉业务的。私家车的右边,就是陈老师的爱心亭右手边,又时刻都停放着五六辆等业务的红色三轮车。这简师傅就是那帮开三轮车车夫中的一员。简师傅也有60岁的年龄,身材高大但皮肤松弛下垂,骨骼弯曲苍老。175的块头,宽皮大脸,头发严重秃顶。门前两颗大金牙故意炫富似的暴露在嘴唇之外。

简师傅本来每天都要拿个蓝色的抹布在三轮车和公厕之间来来回回的走上七八趟。这是他们那群三轮车司机每天没事就到公厕去用水打湿了帕子,然后给自己的三轮车做清洁的日常工作。简师傅每天走完这七八趟,把他的三轮车抹了两三遍之后,就跟其他几个车夫坐在那边的银杏树下那根长条木凳子上,一阵烟雾缭绕的不知吹了些什么闲话之后,就噙着他的两颗大金牙郑重其事的走到林阿姨的店门口,十分关切的问道:“你这么帮他联系的业务,他给你好多钱吗?”

林阿姨知道简师傅问的意思是,林阿姨帮刘师傅接待那些来修改衣服的人,刘师傅从每个顾客手里抽了多少钱给林阿姨?林阿姨心想,这给多少钱的事情本来还不好算账,何况自己真没有收刘师傅的钱呢!但林阿姨也不便直说自己是白帮忙没收钱。所以林阿姨就一直三缄其口,希望简师傅看在自己不乐意回答他这个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自觉闭口,少管闲事为妙。

哪知,这地儿的人都有着前面所述的清洁工彭大爷那种“刨根问底”的通病似的,这简师傅每天除了走七八趟给他的三轮车做清洁工作外,居然也走七八趟来追问林阿姨帮忙联系修改衣服的业务得了多少钱?而且大有不问出个明白就不罢休的架势。林阿姨被逼得没法,又不会随便的撒个谎出来打发了他了事。她只得老老实实的告诉简师傅说:“没有收钱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