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仲尼弟子列传
21442100000070

第70章 铁钉

周书灿很想参与闵父结婚的事情,图个热闹啊,当然还有参与的乐趣。这枯燥的春秋时代,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又窝在同一个地方干活,没有一丁点的乐趣,还没有他学校地方大呢。哪怕是他最烦的事——看书,都没有,闵家没有一本书让他看,连黄历都没有。

所以,他一直很奇怪,闵父是如何知道鲁历,进行春耕安排的?这一天天的太阳升起又落下,闵父怎么知道哪天是哪天?他的小黑屋墙上,已经让他画上了一年365天的公历,不然他真怕哪一天忘记标记了,这一年就不是365天了,而不知道是多少天了。

闵父好像对娶般的事情并不精心,邑民只是接到通知,般是闵父的人,之后再没有什么动静了,安静的就像这件事没有发生一样,谁都是该干嘛干嘛,包括当事人闵父和般。

这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周书灿抓耳挠腮等着看春秋人的结婚风俗,偏偏周围没有一个人在乎这事情。哪怕是闵父的老婆——继母,都没有对这事表示多大的兴趣,就好像这事和她也没有关系一样。周书灿就纳了闷了,怎么各个事不关己一样呢?这要是放在后世,继母不拎着刀剁了他才怪。

周书灿站在院里,看看闵家这几间房,恍然大悟,结婚需要房子啊,不然让般住哪里?如今闵家只有一处北屋正房,住着闵父的正妻,根本就没有般这位新妇的位置啊。巨人都是有脾气的,已经做不了闵父的正妻了,难道一处单独的院子也不给她吗?现在这大院里,哪间房都不能当成她的婚房呀。

“盖房,怎么能亏待了般?好歹闵家也算是贵族,般怎么也要被称为‘夫人’吧,怎么能连一间像样点的房子都没有?”

说干就干,周书灿转身出院门,迈着他那小短腿跑着去找邱。

现在闵家什么家伙什都有,包括不起眼的铁钉。可别小看这普通再普通不过的钉子,闵家没有车床,钉子是制衡他们手工一个一个用铁锤,一下一下敲打出来的,哪个铁定的人工附加值都不低。早期,因为我国技术落后,铁钉一度靠进口,为“舶来品”,所以把铁钉都叫做“洋钉子”。

古代的房子和家具,之所以都是榫卯结构,就是因为没有冶炼技术,现代的钉子是在车床出现之后,才能大规模生产的。古代没有成熟的制造铁钉的技术,铁又属于战略物资。因此古代如果造铁钉那价格一定很高,只有富人才用得起,但富人追求的是美观耐用,更不可能用铁钉了,只会用榫卯。

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妇孺们砌砖坯,他这两天特别的失望。因为般被闵父抢走了,他不可能跟闵父抢女人。

他不知道小公为什么那么的看重般,般就是一位会做木工的女子,但是这几个月他跟随小公做事,以他对小公的了解,小公绝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一位女子重工待遇,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蹊跷,且还是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他观察般几天,也没有看出来般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是,要承认般做的木工活,比其他几位奴隶木匠强,哎,好吧,是强的太多了。般用了八天的时间,做出来独轮车的车轮,且这车轮还特别的圆,是真正的圆,独轮车推起来,一点也不会再因为车轮颠簸。这样下去,反倒是木料不够了,还要再增加去伐木的人手。

邱思索怎么找出来小公看中般的原因,连周书灿跑到他身后这么大的声音,都没有听到。

周书灿没有怪罪邱出神,这几天连槐都能看出来邱的失落,更不要说他了,可是,他能怎么办呢?把般这位巨人让给邱吗?那邱会立马带着般投奔更有势力的贵族,比如三桓、比如鲁昭公。说不定,还会带着他们来抢走煤矿和铁矿,把他本人当作怪物一样捆绑起来,逼迫他找到更多的铁矿等等资源。

邱现在对闵家所有的事情了如指掌,包括有珍珠。这样掌握闵家秘密的人,周书灿不掰断他的翅膀都不错了,怎么可能还让他如虎添翼娶般?那是给他自己掘坟墓,现在是春秋时代,是时势造英雄的年代,人们只知道拳头,不知道礼法。你跟一个不知道法律是什么的人讲究道义礼法,那就是对牛弹琴。

呵呵,这“对牛弹琴”的成语还是战国时代才有的,现在是春秋时代,比战国早啊。跟春秋时代的人讲什么都是白搭,现在什么都没有,别忘了,孔老二现在还在鲁城(曲阜)开私学艰难度日呢。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

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

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

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

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

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

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东汉官员。牟融向儒生们宣传理时,往往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讲了这个故事。

东汉还在普及理,比东汉早近五百年的春秋时代的人,哪里知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