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金铃子的呐喊
21464900000023

第23章 劳动课上

梨树小学除了学前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个星期都要排一节劳动课。

孩子们喜欢上劳动课。上劳动课可以不用写作业啊!还可以玩。

劳动课不就是玩吗?劳动课有时候在室内上。

比如下雨时,打开《劳动》课本,上面有怎样种花生,怎样种白菜,怎样种土豆。

他们都是农村的孩子,谁没有陪父母下过田,种过这些东西啊!

他们都知道怎样种,而且知道得比书本上更详细。

课本上还介绍做毽子、做风筝、做走马灯等等一些好玩东西的方法。

孩子们兴趣浓厚。

大家在劳动课上展示着自己的杰作。

劳动课简直就是大家交流经验、体会快乐的课堂。

就拿做毽子来说吧,光材料就多种多样。

有鸡毛、鸭毛、鹅毛。

还有用塑料袋剪成细条,用废弃的蛇皮袋上抽出的丝线,都是做毽子的好材料。

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就可以拿着劳动课上做好的键子一展身手了。

天晴时,劳动课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劳动课。

大家把袖子捋得高高的,裤腿卷到膝盖上。

擦玻璃、洗教室门窗、扫地、拖地,忙得不亦乐乎。

连一年级的小同学都不甘示弱。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片一片地捡着校园里的废纸片、落叶。

然后将它们扔进垃圾桶里,自豪地拍拍小手又去捡。

劳动课后的梨树小学就变了模样:窗户亮亮的,门亮亮的,教室的水泥地亮亮的。

就连沙土泥巴的操场也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整个校园洁净而清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亲躬。”这是燕老师告诉他们的。

梨树小学的劳动课有时候就在校门口王大爷家的田地里上。

这当然只能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殊荣。

其它低年级的孩子只能望田兴叹了。

去年十一月份,六年级的同学就利用劳动课帮王大爷栽过一回油菜苗。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一把小铲子来。

大家一字排开,站在王大爷的田里。

可是因为人太多,好多同学排队都排到了田埂外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上劳动课。

这些同学可不干,凭什么他们就不能上劳动课?

最后老师把全班四十几个同学分为两组,轮番栽种。

老师强调一定要将坑挖好,挖深。油菜苗要扶正。不认真负责的同学立即淘汰。

王大爷乐呵呵地提着水壶,问同学们喝不喝水。他还劝大家休息一会儿,别累着了。

孩子们都忙着栽油菜,哪有功夫喝水、休息啊!他们大声说:“不喝!不喝!您忙您的去吧!”

孩子们干得又认真又卖力。人多力量大。一块田的油菜苗一会儿就栽完了。下课铃还没打呢!

油菜苗种下去了,可是一连好多天不下雨。

眼看那油菜苗一棵一棵焉头耷脑的,王大爷急了。他一瘸一拐地提着水桶为油菜苗浇水。

五年级李老师决定将他们班的劳动课提前上。给王大爷的油菜田浇水去。

五年级的四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他们提着大桶、小桶,拎着大盆、小盆,拿着大瓢、小瓢,浩浩荡荡地向校园不远处的堰塘出发了。

一路上,桶、盆、瓢磕碰得叮叮当当乱响。

同学们叽叽喳喳、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五年级的李老师担心同学们在堰塘边不安全,他坚持自己一个人打水。然后将打好的水递给岸上的同学们。岸上的同学按照一定的间距,一个一个排好队,他们把老师递上来的水一个一个的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手上时,水桶几乎到了王大爷家的油菜田里了。

这种劳动分工明确,协作合理,效率比较高,同学们都乐意做。

油菜苗得到了滋润,立马就精神抖擞地挺直了腰杆。王大爷感动得直搓手。竟不知说什么好。

金铃子现在还在羡慕他们五、六年级的同学。

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啦!那么多人一起种油菜,一起给油菜苗浇水,多有秩序,多好玩啊!

今天,这样的劳动课终于轮到金铃子的班上了。

这项光荣的劳动任务,还是燕老师争取了半天才争取过来的。

因为杨校长说一到四年级的孩子太小了。不让他们参加田里的劳动课。

学校的小树林旁边,有一块较大的空地。前几天两个男老师将它们翻耕了一下,商量着种点什么。

最后大家一致赞同种花生。花生既经济又实惠,还好吃。

花生种子买回来了。

五、六年级两位班主任就开始争夺播种权了。

燕老师眼疾手快,一把夺过花生种子,“你们两个高年级早就种过油菜、黄豆什么,现在该轮到我们四年级的同学了。”

“你们四年级学生的年纪太小,不会种的。”

“谁说不会?种花生有什么难的?我小时候就帮父母种过。”燕老师说着就将花生种子端走了,留下五、六年级的两个老师在那里干瞪眼。

春天的田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一切植物都是青枝绿叶,满怀希望地向上生长,长叶的长叶,开花的开花,孕果的孕果,忙得不亦乐乎。

校园边的那块空地已经被翻耕过,犁铧划过的痕迹清晰明了。新翻的土地满含希望。

“燕老师!前几天我就在家帮奶奶种过花生,我会种。”金铃子拿着小铲子说。

“我也会种。”

“我在家帮妈妈种过。”

“我还会种黄豆、绿豆。”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燕老师报告。

“你们真能干!”燕老师不住地点头表示赞许。这情景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燕老师的童年就是在乡下渡过的。那时候,父亲教小学,他们一家就住在学校里。

也是在校园边,母亲将那些荒地开垦出来,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苗。

于是,他们家的菜园子、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五颜六色的蔬菜。又好看又好吃。蔬菜长大了,多了吃不完还送人呢!

燕老师将同学们分为两组,女生为一组。女生人数少一些,燕老师就将心细一些的男生挑一些过来补充。剩下的为另一组。这样,两个组的人数就一样多了。

燕老师让金铃子、冰爽爽、叶梅子女生这一组再加上挑选过来的杨文涛、杨山负责播种,另一组男生负责抬水、浇地。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金铃子用铲子挖一个小坑,然后丢两粒花生种子进去,再用土将花生种子掩盖好。她种得又快又好。

她还向周围的同学介绍种花生的经验。

土质不能太板结,那样不容易结果。一个坑里花生不能丢太多,太多了就抢营养,长势不好。太少也不行,太少了浪费土地。

燕老师望着这群快乐忙碌的孩子们,恍然间自己的也回到了十来岁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