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通常在洞穴内生产。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刚出生的小斑鬣狗重约1.5千克。刚出生时它们已经能睁开眼睛,其毛呈单一深褐色。小斑鬣狗只有在自己母亲叫唤时才会离开洞穴,它们对自己母亲的声音非常熟悉。约一个半月以后,小斑鬣狗的鬃毛上开始渐渐浮现斑点。4个月以后,它们就有和成年斑鬣狗一样的斑点了,但它们足底部深色的部分还需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才会出现这样的斑点。
斑鬣狗的哺乳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大概是12~16个月。每只母斑鬣狗有4个乳房,专门用来哺育子女们。小斑鬣狗惟一的食物便是母乳,慢慢地它们再吃一些成年斑鬣狗为它们衔回来并放在洞穴四周的肉块。当这些小斑鬣狗身体长到快和成年的斑鬣狗一样时,它们才开始断奶,但距离性成熟还需要好几个月。
棕鬣狗
它的个头比斑鬣狗小得多,体重只有40~47千克。头躯干长1,100~1,356mm,尾长187~265mm,肩高640~880mm,雄性体型较雌性略大。
主要分布于那米比亚、波札那、罗德西亚的西部及南部,莫桑比克南部、南非等地。
以腐肉及残骸为主,也会吃鼠类、昆虫、蛋及果实,有时也会以植物为食,在海边则会食用死掉的螃蟹、鱼类及海狮等,有时也会盗取鸵鸟蛋食用。
棕鬣狗通常栖息在干燥的区域,包含开阔的灌木、疏林草原、草地及半沙漠地区等,它们在晨昏及夜间活动,白天躲藏在岩缝、洞穴或树叶里休息。育幼时会寻找适当的洞穴或自行挖掘洞穴,有时候几只雌鬣狗会共同育幼,互相为对方的子女哺乳。
棕鬣狗借着肛门腺体的分泌物及粪便来辨识或联系,会发出咆哮、啜泣、嚎叫、尖叫等声音。
棕鬣狗是卓越的幸存者。站立身高与德国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种鬣狗中最珍贵的一种,由于对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观的数量。
薮猫
薮猫,一种长相古怪,外表可爱的非洲动物,属于中型猫科。英文名serval,最初来自葡萄牙语,意思是“像鹿一样的狼”。因为薮猫的相貌确实“超凡脱俗”:纤细的身体,修长的四肢,颀长的脖子,外加一对紧密相靠的超大耳朵,让古代的人有了“狼”和“鹿”的联想也不足为奇。
薮猫薮猫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非洲北部和西南部的干旱沙漠、中部的热带雨林以外,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薮猫喜欢在水源充足的高草草原地带生活,在这里,它们刚好可以利用修长的四肢像羚羊般在高高的草丛或芦苇间到处跳跃。不过尽管薮猫分布甚广,由于它们热衷择水而居,种群之间因此呈现隔绝状态。在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一带)据称还有薮猫的一支亚种残存。但即便那里真有幸存者仍然悄然生活,它们也早已陷入绝境,要知道那里已经有20年没人见过薮猫。
薮猫的个头和狞猫相当,体长约有67~100厘米。它们的四肢相当长,竟然将近一米。薮猫浑身沙黄或红棕色,身上布满黑色的斑纹或斑点,腹部的颜色偏白。在西非的薮猫身上的斑点比较小,斑点也不那么明显,以至于一度被人认为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物种。总的来说,来自湿润地区的薮猫斑点更为精巧,而较为干旱地区的薮猫斑点则比较大。薮猫的尾巴较短,不到身长的1/3,尾巴上有黑包的环纹装饰。它们的头部小,口吻部位也比较长。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那对大耳朵。薮猫的耳朵长的化置比较高。而且两耳距离也很近,耳背毛色黑白相间。在相对潮湿的树林地带还有周身黑色的薮猫。
人类总共命名了14种薮猫亚种,但由于分歧甚多,目前被确定下来的只有7种。
同多数猫科动物一样,薮猫也基本在晨昏或夜间活动。如果在雨季或哺育后代的时候,它们也会白天出来捕食。另外,部分地区的薮猫也会根据猎物的活动情况适当调整自已的作息习惯选择白天捕食。别看薮猫个头不小,它们平常基本只捕捉小动物,例如各种鼠类、兔类、鸟、蛇、青蛙、蜥蜴、昆虫。运气好的话它们也能抓点小羚羊之类个头比较大的动物好好饱餐一顿,因为薮猫虽然生了两对超级长腿,但对草原追逐战并不那么感兴趣,而更愿意利用长腿优势占高望远、攀爬跳跃。比如它们会飞身跃入空中,用两只前爪拍击鸟类和昆虫,或者把它们按在爪下。薮猫在捕捉猎物的时候常常先用爪子连续击打,把猎物拍晕甚至打死,然后才用嘴撕咬。薮猫的大耳朵在捕猎当中自然也起了重要作用,它们需要用那对超强大耳朵聆听草从或地下小动物细微的活动声,分辨这些小东西的位置。曾有人看见它们埋伏在猎物的洞外。等那个小倒霉一接近洞口,它们就用长长的爪钩把猎物从洞里拖出来,甩到空中再行捕捉。
薮猫也会划分白己的领地,母猫的领地大约有2~9平方公里,而公猫的领地则有母猫的两倍大,并可能和母猫领地交叉。公猫之间的“战争”很有意思,颇具仪式性,它们会怒气冲冲地面对面坐着,如果某位实在忍不住,把前爪推到对方胸口,另一位则会用嘴回敬这只来意不善的爪子,这样你来我往,最终升级成全面打斗。不过,多数时候,这两位文明的小绅士只会长时间地怒目而视,选择用目光“攻击”对方而已。
薮猫的孕期大约有67~77天,每胎大约有1~5个宝宝(2~3个居多)。宝宝们大约存4~7个月的时候断奶,母猫一般独自抚养孩子,到了18~24个月,等到孩子性成熟之后,妈妈会把孩子赶出自己的领地,强行让它们独立生活。圈养状态下的薮猫最长能活20年。
薮猫很漂亮,花纹非常像猎豹,奔跑速度也接近猎豹,可能的话养一只确实很好,但野生动物还是不要当宠物养,这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薮猫体型不小,但是很弱,只能捕捉小型动物为食物,而这些小动物连家猫都能捕食,和薮猫的体型完全不符合。它们算是猫科动物里最弱的了,当然是在忽略体型的条件下。
薮描的“天敌”除了豹、狗之外就是人(人似乎是所有生物的敌人,包括人自己)。由于十分不幸地拥有一身漂亮的皮毛,薮猫又是被人类迫害的对象,制一件人类毛皮大衣需要杀害13只成年薮猫!而薮猫很好捕捉,只要放狗追赶吓唬,就能让惊恐万状的薮猫变成人类射击的好靶子。此外,人类还认为它们是家畜杀手而对它们施以毒手,尽管那很可能是狞猫或者豺干的。另外,热衷毒药的人类每当毒杀鼠类,也会让这种以鼠类为食的倒霉动物跟着遭殃。当然。它们面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比如,栖息地的丧失……唉,总之……十分十分不幸。
袋熊
袋熊属于有袋目袋熊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塔斯尼亚以及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内陆等地。
体形粗壮似熊,矮胖敦实,体长70~120厘米,体重15~35千克。眼小,脸似鼠。灰褐色的皮毛,小而尖的耳朵,短而粗壮的腿和锋利的爪子。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
袋熊富有挖掘能力,穴居在地洞里。穴长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于岩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
袋熊在澳大利亚叫koala,是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袋动物。koala的名字起源于她的特殊行为,koala是澳大利亚土族“不喝”的意思。也就是说koala除非生病,她是不喝水的,她身体所需的水分全部来自她吃的鞍树叶。她的一生均以鞍树叶为食物,偶尔吃一些其他树叶。
袋熊每年只繁殖一次,通常每次一只。刚生下来的小袋熊只有蚕斗一半大,瞎眼,没毛,没耳朵。一生下来就存放在妈妈袋熊肚袋里。存那里要一直呆到七个月之久才开始与外界接触学吃树叶,但在头二个月里仍回到妈妈袋熊的袋里喂食。
袋熊是群体动物,有自己的群体领地。
袋熊每天睡眠近16小时,这是因为要保持来自树叶中少的可怜的能量才能维持她们的生存。所以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树熊通常都在睡觉。
毛鼻袋熊
毛鼻袋熊属于有袋目、袋熊科。毛鼻袋熊体型比袋熊小。体重约25~28公斤,体长95~105厘米,尾长可达5.5厘米,因而形成矮胖的体型,四肢粗短,前肢的趾头长,趾甲坚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筑巢。头色有咖啡色毛茸所被覆;体毛长,呈绢毛状,外耳长,其尖有白色长毛。它的毛也比袋熊柔软、光亮、细腻,因此也被称为软毛袋熊。
分布区有些地方与袋熊重叠,生长于澳洲昆士兰省(pueensland)东部约15.5平方公里的森林地上,根据调查,该地仅有100个的巢,约70-80只的澳洲毛鼻袋能在使用,其数量可说是甚为稀少。
毛鼻袋熊多栖息于山丘斜坡,水丰的山崖及岩石间,以前脚掘洞,后脚拨土筑巢,能挖掘深而长的洞(有时达30米长)居住,洞末端铺上草。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出来吃草及其他植被。在山区或岩石地区的毛鼻袋熊挖的洞较浅,有时它们也在岩缝间作窝。
生性胆小、谨慎,但在走投无路时也会摆出威吓的架势,并发出嘶嘶的威吓声。当地面食物短缺时,它们也会象海狸那样咬倒树木吃树叶;还能象大熊猫那样用前爪握住树干、吃杆上的叶子。
毛鼻袋熊独居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到一起,但交配后不久,雌兽就把雄兽赶跑。
大赤鼯鼠
大赤鼯鼠分布很广,在现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锡利兰卡、中国、台湾、泰国、马来半鸟、苏门答腊及爪哇等地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树木繁多的次生林及原始森林中。
大赤鼯鼠的体型比较大,头部浑圆,吻不突出,须黑。头与躯干长45~50厘米,成鼠重约1.2公斤。全身长满红褐色的柔软细毛,间杂着黑色毛,而头部以黑色毛为主。腹部淡黄褐色。尾长约46~49厘米,尾基部与体背同色,越接近尾端即转变成黑色。最大的特征便是位于体侧的飞行皮膜(翼膜),从前肢手腕延伸至后肢之髁关节处;为一种特化的构造,便于在森林之间飞翔。
大赤鼯鼠属于杂食性动物,喜食嫩芽、幼叶、种子及果实,尤其是血藤的叶片、樟科、和谷斗科汁坚果,是飞鼠最常吃的东西之一;为典型的叶食性动物。
白天大赤鼯鼠躲存树洞内睡眠,傍晚才开始外出活动、觅食。主要栖息在成熟的天然林内。飞膜大,移动方式不像鸟类那样展翼冲天,而是用滑翔来“飞”的;所以都是由高处滑到低处,等抓住对岸的树枝后,再爬上树梢,准备第二次的滑翔。而大赤鼯鼠似乎也懂得流体力学。它们能够借着上升气流来滑翔,远的可滑到450公尺外的距离。
一年中,大赤鼯鼠有两次繁殖期,即每年的一月及六月,一胎产仔2~3头,经过两个半月的照顾后离开母巢独立生活。圈养的大赤鼯鼠可活上16年。
近年,原始林的面积日益缩小,而单调的人造林无法提供鼯鼠所需的嫩叶和果实,于是开始啃树皮为食,危害林业。
白鼻心
白鼻心哺乳纲、食肉目动物。主要分布于台湾岛、兰屿、绿岛各地平原至海拔1000公尺的山地。从额头到鼻端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带,所以被称作“白鼻心”。白鼻心最爱吃的食物是水果,所以又被称作“果子狸”。肛门附近具有肛门腺,遇敌时会放出恶臭驱敌。
雅美族人将白鼻心当作“魔鬼的猪肉”,因为白鼻心为夜行性动物,意味着它是属于黑夜中鬼魅的食物,而非人类可以食用的,从这里亦看出它昼伏夜出的习性。但是白鼻心也不是一年到头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活动场所。一般说来,夏天为其最活跃的季节,活动的范围甚至可达高海拔地区;但是一到冬天,却连动都懒的动,只想留在洞穴中。
每年4~6月间,白鼻心会产下2~4只小白鼻心,但是通常不会全部安然无恙的长大,据说白鼻心妈妈会吃掉一、两只小宝宝,在全心全意的抚养它所留下的孩子,直到它们长大能够另寻配偶为止。白鼻心的怀孕期大约需要两个月,一年生育2次,由幼儿到成熟只需一年的时间即可。
白鼻心在吃东西时候十分特殊,它常将果实藏在口腔中,利用压榨的方式取用柔软多汁的部分,并将比较粗糙坚硬的外皮或种子吐出,所以可依这些食物残渣的新鲜程度,来推测白鼻心出现的时间。
臭鼬
臭鼬以极其发达的肛门腺而“臭名远扬”。体形大小如家猫。体长512~610毫米,体重920~2440克。雄性大于雌性。头、耳、眼均小,四肢短,前足爪长,后足爪短尾巴长并似刷状。有1对会阴腺。头部亮黑色,两眼间有一狭长白纹;两条宽阔的白色背纹始于颈背并向后延伸至尾基部。
生活于林地、沟谷和耕地四周。性情温和。以奇臭的腺体分泌物作为防卫武器。多在黄昏活动,偶见于白天。挖涧而居、用草叶作为垫巢材料。巢域为10.4公顷左右。
奥鼬一般生活在树林、草原和沙漠中。它们白天在洞中睡觉,晚上外出觅食。臭鼬是杂食性的,吃小型啮齿动物、鸟卵、腐肉、昆虫、野果、坚果、树叶等。秋、冬季以野果、小型哺乳类及谷物为食,而春、夏季多以昆虫和谷物等为主。偶吃小鸟、鸟卵、蛇、蛙等。
交配季节一雄多雌,2~3月交尾,妊娠期62天。每胎2~10仔,5~6仔居多。初生仔兽与母兽一起度过同年冬天。
臭鼬属包括两种:臭鼬产在加拿大南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冠臭鼬产在美国西南部和中美。体长28~38厘米,尾长18~43厘米,体重一般0.75~2.5公斤。
臭鼬长着一身醒目的黑白相间的毛皮。栖息地区多种多样,包括树林、平原和沙漠地区。它们白天在地洞中休息,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
成年雄性在夏季时一般都是独栖,冬季则往往一只雄性和数只雌性共同居住在同一洞中。
臭鼬用它那特殊的黑白颜色警告敌人攻击它。如果敌人靠得太近,臭鼬会低下头来。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一旦遇到进攻者,就会立即掉转屁股,高竖尾巴,从肛门喷射臭液,使强敌退却。这种臭液不仅奇臭难闻,强烈的臭味在约800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闻到。而且还有麻痹作用,能使追捕者难受几星期。臭液喷到人脸上,会使人昏厥,倘若射入眼中,还会引起流泪甚至失明。由于有了这套本领,臭鼬经常大摇大摆毫无顾忌地徘徊在猛兽群栖的森林中。就连美洲野猫,美洲豹,除非它们非常饥饿,一般都会避开臭鼬。
不幸的是,许多臭鼬是被汽车撞死的。它们还不知道撞上汽车会有生命危险。面对一辆即将驶过来的汽车,它们往往站在那儿翘起尾巴,希望能把汽车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