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世界1
2148300000035

第35章 珍禽异兽(25)

为了生存,犰狳除了身上御敌的甲胄外,还有杂食、昼伏夜出和能够栖息在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洞穴等有利习性。栖息处可以是茂密的灌木丛、草地、荒野,通常还有一处浅塘或泥坑用来浴身。

白日,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里,洞穴狭窄,截面为圆形,直径大概有8~10英寸,有时可达25英寸长。通常地穴有几处分支,其中的一个终止在一个巢穴处。巢穴里面铺着柔软的树叶和干草。一只能干的犰狳能打几个洞穴,每个又都有几处出口。这些洞口隐藏在树根间、空树杆里或堤脚下。

爬行中,犰狳能翻过电篱,在浅水中跋涉。如果河流较窄,犰狳就深吸一口气,潜进水中,从河底爬上对岸。如果河宽,它就吸人空气,让肠胃涨满,然后游过去。

在昆虫食物供不应求时,犰狳就会增加觅食时间,连白天也外出活动。觅食对象也扩大到小型蜥蜴、火龙、蛇、青蛙和蟾蜍。它偏爱蛇蛋,偶尔也吃鹌鹑、火鸡和其他地面筑巢的禽蛋和幼禽。有些犰狳也吃偶然遇到的鸡蛋和小型哺乳动物。

雌雄犰狳一般占据不同的领地。可是当夏末交配季节到来时,雄犰狳就出发去寻找雌性配偶。交配后,它们再度分道扬镳。犰狳在孕期有一种独特的生理机能。一个受精卵会很快分裂为独立的两个,然后再分裂为独立的四个。四个受精卵具有丝毫不差的染色体结构。然后这种分裂停止了。之后在输卵管中,它们“畅游”一个月左右进入子宫。一般同一胎出生的幼犰狳都具有同一性别。这一现象使科学家有机会研究同一组基因是如何对动物的后代的生长和发育发挥影响的。

犰狳的怀孕时间决定了小犰狳在每年三月后或四月出生,那时昆虫食物丰饶。出生时的小犰狳身体发育几近完成。除了身体大小,各方面都几乎和成年犰狳一样。它们的甲胄柔软,易于弯曲。随年龄的增加,铠甲会变硬。出生后几个小时,小犰狳就已经可以跟着妈妈去夜袭觅食了。不过,断奶还要两个月后。那时,它们就各自外出寻找自己的领地去了。小犰狳两到三年成熟,除非发生意外,寿命一般为10~15年。

吸血蝙蝠

蝙蝠美国好莱坞拍过一部电影《吸血蝙蝠》,说吸血蝠在夜间会变成人形吸血鬼,这全都是虚构的。其实,吸血蝠只不过是一种在夜间活动的嗜血动物而已,并不能够变成会飞而且威力无比的人形吸血鬼。吸血蝠的唾液里也没有毒,只是含有一种使血液不凝固的物质。

吸血蝠是一种身体短小肥胖,腿短毛长,有翼膜,足爪强壮,适于远跳的动物。最大的体重不超过30~40克。与其他类蝙蝠相比,吸血蝠的爪子更长,牙齿更尖利。上门齿特大,上犬齿成刀状,均有异常锐利的“刀口”。白天,它们成群地栖息在贴近地面的矮树丛中,黄昏时出外觅食,经常在飞翔中捕捉老鼠、青蛙等小动物,把猎物的血吸干后再把尸体抛掉。当吃不到血时,也吃一些水果和鲜花。

本科食性特殊。它们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嗜吸鸟血,而吸血蝠则吸哺乳类血。它们降落于牛、马、鹿等寄主附近地面,然后爬上前肢到肩部或颈部,利用其上门齿和犬齿,能切开几毫米厚的皮肤,用舌舔食流出的血液。偶尔也在家畜脚上吸血,它能不时迅速跳动,以避免寄主脚的防御动作而造成伤害。由于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血剂,能使血液减速凝固而吸血相当顺利。每头蝙蝠每晚吸血量超过其体重的50%,一只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概吸血18克。吸血蝙蝠如此大量吸血,在一些地区妨碍家畜生长,也由于它传播狂犬病和其他疾病,因此它们是些令人讨厌的动物。吸血蝠偶尔也吸人血。

吸血蝠肾脏的机能极为有趣,它有显着浓缩废物的能力。吸血幅在取食后不久便排尿,迅速丧失所吸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这样,蝙蝠在吸血后能轻装飞回栖息地,既可减少能量消耗,也可减少危险。回到栖息地后,继续消化这些脱水的血液,直到形成粪块,不再丧失水分。

吸血蝠接收超声波的神经系统不很灵敏,反应不如其他蝙蝠敏捷,因此容易被捕鸟网网住。但是,它们的鼻子很灵,在远处就能嗅出猎物的气味。

蝙蝠善飞,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但也许是太精于飞行,长期以来,他们中的大部分几乎失去了在陆地上行动的本领。不过科学家们对吸血蝙蝠的研究发现,这种蝙蝠具有“令人吃惊”的奔跑能力。

吸血蝙蝠一直都是最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蝙蝠种类之一。与其他只能在天空中游刃有余的蝙蝠们不同,吸血蝙蝠在陆地上也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能前行、侧身走、后退,想飞的时候一飞冲天,被称为“会跳霹雳舞的蝙蝠”。它在地面上可以“蹑手蹑脚地”向自己选定的目标靠近,比如一头牛、一匹马,然后跃上对方脊背,开始吸取血液。而其他种类的蝙蝠们落到地上时,只能极为笨拙地行进。

《自然》杂志报道说,吸血蝙蝠引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丹尼尔·里斯金和约翰·赫曼森的极大兴趣,两人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试吸血蝙蝠的陆地移动能力。他们在一个树脂玻璃制成的笼子中,放置了一个类似跑步机的特制装置,然后将5只成年的雄性吸血蝙蝠放上去。

通过高速摄像机观测它们的运动发现,当“跑步机”以每秒0.56米的低速运动时,吸血蝙蝠只是以正常的走路步调行走。当“跑步机”开始加速时,这些蝙蝠也利用前肢调整为大步慢跑。令人惊讶的是,它们最高能以每秒1.14米的速度飞快地“奔跑”。以蝙蝠的标准来看,这样的速度实属罕见。

虽然吸血蝙蝠具有奔跑能力,但在自然界中它们却很少展示这一本领。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型牲畜群出现后,猎物资源大为丰富,蝙蝠不需要费力奔跑,就能轻易找到食物。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又名老鹳,属于鹳科。东方白鹳没有亚种分化,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也曾繁殖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地;越冬地主要在我国的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等地区,少数在朝鲜、日本和琉球群岛,偶尔也漂泊到俄罗斯的雅库次克、萨哈林岛,以及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地。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它的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侧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区,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飞翔盘旋。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部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它的性情机警而胆怯,常常避开人群。如果发现有入侵领地者,就会通过用上下嘴急速啪打,发出“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且伴随着颈部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羽向上竖起,两脚不停的走动等动作,表现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吓行为。

东方白鹳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全部食物中鱼类占79~90%以上,所捕食的鱼类中最大的个体可达0.5千克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夏季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以鱼类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秋季还捕食大量的蝗虫,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觅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6~7时和下午4~6时活动最为频繁,中午在树上休息或在领地的上空盘旋滑翔。繁殖期觅食活动的范围大约在500米左右,在食物缺乏时也常飞到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觅食。春季和夏季大多单独或成对觅食,秋季和冬季则大多组成小群觅食。在地面上寻觅食物主要依靠视觉,常常伸长颈部,低垂着头,一边大步而缓慢地在地面上行走,一边四处寻觅,发现食物后急速向前,迅猛的进行啄食。在水中觅食则主要通过触觉,通常单独漫步在水边的浅水处,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一边缓慢地向前行走,一边不时的将半张着的嘴插入水中,每分钟将嘴插入水中的次数一般都在17次以上,平均每5分钟就能捕获到1~1.5个食物,捕食的成功率可达65.5%。

东方白鹳于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迁徙途中它主要是依靠鼓翼飞翔和利用上升的热气流进行滑翔,迁徙时间在白天,而且大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气温最高的时候。迁徙路线大多沿着平原、河岸及海岸线的上空,但春秋两季是否有着不同的迁徙路线目前尚不清楚。

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8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现在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1994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900多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

小知识:东方白鹳与欧洲白鹳的区别

东方白鹳和欧洲白鹳都是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鸟纲、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东方白鹳是1873年发现的物种,但后来大多人都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种,而是列为欧洲白鹳的一个亚种。近年来,东方白鹳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因为它的确有许多明显有别于欧洲白鹳的特征:

其一,在形态上东方白鹳无论体型的大小,还是嘴峰、跗跖和尾羽的长度都比欧洲白鹳大,另外东方白鹳的嘴为黑色,略微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红色,而欧洲白鹳的嘴为红色,嘴形较直,不向上翘,眼周、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均为黑色,东方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淡,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部为橙黄色或黄色,而欧洲白鹳翅膀的颜色较深,幼鸟的嘴、眼周、眼先和喉为黑色;

其二,在生态上东方白鹳的性情较为暴躁,攻击性较强,喜欢栖息在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营巢于树上,单独成对营巢,欧洲白鹳的性情较为温顺,攻击性较弱,喜欢栖息在接近人类居住的地方,大多营巢于屋顶、烟囱、稻草堆和电线杆等建筑物的上面,常集群营巢;

其三,在行为上东方白鹳对各种入侵者均表现出威吓性的行为反应,而欧洲白鹳只有在同类入侵时才有这样的行为,而且它们此时的动作也不相同,东方白鹳通常是将颈部伸直,左右摆动,两翅半张,但不上下煽动,脚也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伸向上方之前;欧洲白鹳则颈部弯曲,不左右摆动,两翅半张,进行有节奏的上下煽动,脚不随着颈部的摆动而动,“嘴响”出现在颈部向后仰以后;另外东方白鹳在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均有“嘴响”,欧洲白鹳只有雌鸟有求偶“嘴响”。

其四,东方白鹳和欧洲白鹳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相距都在4000公里以上,长期处于生殖隔离状态。

丹顶鹤

丹顶鹤又名仙鹤,属于鹤科,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在台湾能够偶尔见到。

丹顶鹤属于大型涉禽。身体全长约120厘米。羽毛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

栖息于芦苇及其它荒草的沼泽地带。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丹顶鹤是一雄一雌制,配偶可维持终身。丹顶鹤的巢很简陋,多为干枯的芦苇、苔草等水生植物的茎、叶和花序。在鸟裕尔河上游,一般每年四月中至五月中旬产卵,每窝通常产两枚,偶尔也有产三枚的,卵很大,卵壳厚实,呈灰褐色,钝端密布茶褐色不规则斑块,卵重250克左右。孵卵期为31天左右,雌雄二亲鸟轮流孵卵,但夜间多为雌鸟担任。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能蹒跚步行,但如无惊扰,雏鸟并不离开亲鸟远行,四、五天后,雏鸟即随亲鸟在浅水滩的草丛中觅食小鱼、蝌蚪、昆虫和各种植物嫩芽。幼鹤发育很快,八月下旬即能随亲鸟习飞,九月中下旬,早出巢的雏鸟即随亲鸟陆续南迁,至11月初全部迁完。我国的丹顶鹤是典型的候鸟,但留存哈尔滨动物园的丹顶鹤也能在室外过冬。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着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其实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而且寿命一般只有二三年,并不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