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2148500000003

第3章 什么是心理学(2)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已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块自然可能一蹴而就。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伟大的典型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大甚至歪曲。

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致于使它作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

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啐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

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误解五: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抱有这样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是变态的。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这和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大摇大摆地去心理咨询,就会被人说成是精神病了。另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变态者》、《发条橙》、《催眠》等,描绘了心理变态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对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这种偏见负很大责任。

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误解六: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做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对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和《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中盛行。这部影片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个雨林呢?

误解七:心理学知识就是一般常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来搞去,搞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尽人皆知的常识。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

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够解决和理解的。你不相信吗?下面证明给你看。

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的区别

下面的几个“常识性”问题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试着回答一下,体会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做梦用多长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是来去一瞬间吗?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

1)、一秒钟的几分之一

2)、几秒钟

3)、一两分钟

4)、若干分钟

5)、几个小时

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

1)、难得或从不做梦;

2)、大约每隔几夜一次;

3)、大约每夜一次;

4)、每夜做好几次.

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可能回答:

1)瓶子里的多

2)坛子里的多

3)一样多

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以后

现在运用外科手术使那些天生的盲人在晚年恢复视力,已不是什么奇迹。在拆除绷带的头几天里,你认为这样的人:

1)、什么也看不见

2)、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

3)、只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动

4)、不用触摸就能认出熟悉的东西

5)、只有在触摸一下并看一看后才能认清东西

6)、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都上下颠倒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作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

1)、更慎重

2)、更冒险

3)、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

做一个梦要用若干分钟,而且每个人每天夜里都会做好几次梦。

看到这个答案你可能会很奇怪,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梦或梦没那么多。这是因为你将梦忘记了,或只记住了醒来之前的那个梦里的一些片段。

研究梦的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微小的电极贴在正在睡觉的人的头上,记录下脑电波变化情况,以便抓住人在睡梦期间脑电波活动的特殊模式。睡觉的人在出现这种脑电活动时被叫醒,他们会说正在做梦,这说明做梦与这种特殊模式的脑电波是同时发生的。并且此时,还伴有如下现象:眼球在眼皮下快速眼动,男性还会伴有阴茎勃起,而且梦中所发生事情的持续时间几乎和这种事情现实发生所持续的时间相等。

不光人会做梦,动物也会做梦——梦具有普遍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老鼠在几个小时之内不停地围绕一个类似迷宫的圆形跑道转圈,这一情景就会准确地出现在它们的梦境中。马修—威尔森博士及其同事负责该项研究,他们利用巧克力汁为诱饵诱惑脑部装有微型电极的老鼠不停地在“迷宫”中奔跑,然后在老鼠睡觉时对其脑部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进行跟踪,特别是对一个名为“hippo、campus”的脑部区域——这一区域也是人类记忆形成的关键区域——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发现,老鼠在睡觉时也经历眼睛快速眨动这一阶段。对于人类,这一阶段人脑正在做梦。研究人员通过跟踪老鼠的脑电波可以判断出其在奔跑梦境中的奔跑速度及其在“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威尔森认为,和人类及其他动物一样,老鼠做梦也是有目的的,通过做梦来更好地掌握某种技能或是学习某一知识。他说:“我们认为做梦对于形成和强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类都试图在梦中将白天学到的东西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吸收。”研究人员称,老鼠做梦的时间可以长达几分钟,表明老鼠的脑部结构比人类之前推测的更为复杂和高级。

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七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是不会变的。瑶瑶只有五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那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晚年恢复视力的人,不用触摸就能认清所熟悉的东西。

在17世纪,这个问题就曾经讨论过。然而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心理学家在仔细做了许多针对先天失明而视力恢复的人的研究后,才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较之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全组的决定很可能更冒险一些。

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现象叫做“集体极化”。这种现象很难直观地预测,但很容易在心理教学示范中被展现出来。“冒险转移”是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发现了这一实例。尽管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很不相同,但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全组决定一般比个人决定更冒险。得出这种结论有两种假设:第一,在小组讨论中,比较冒险的意见更容吐露,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第二,在全组讨论中,由于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因此大多数组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这时较为慎重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