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21497400000005

第5章 自卑情结

在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同时存在着优越和自卑的心理。正是出于自卑,我们才会对优越有所追求,所以说,我们都希望借由努力获取成功而降低自身的自卑心理。事实上,若非不能自由地追求优越感,或是身体器官出现了问题,而使得自身再难忍受越来越强烈的自卑情绪的话,是不会由于自卑而产生明显的心理阴影的。只有这两种情况出现时,才会令人产生自卑情结——当人的自卑感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已经变得有违常情时,就会迫切希望进行心理补偿和谋求不现实的心理满足,然而,这又会同时阻碍了人们获取成功的通路。因为,当自卑心理过重时,就会使所经受的困难变得更为夸张,且令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对抗它。

对于当前所论述的自卑情结,我们当可重新回到那个十三岁的有口吃问题的孩子的案例上。我们已经了解到,这孩子之所以一直有口吃的毛病,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缺乏信心,反之,口吃又促使他更为自卑,所以对他来说,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有了神经性的自卑情结。男孩对自己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想躲开他人,甚至还想到了自杀。其实,口吃只不过是其生活方式的一种衍生物,他要靠此来表达自我。这样,就可以使周遭的人在这个问题的影响下必须把自己视为关注的焦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灰心丧气的心理。

男孩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种有所建树,且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人,因此,需要让自己看上去很亲切、易于相处,在工作上能够稳扎稳打,所以说,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有些过高了,且并不正确。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个应付失败的借口,而口吃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这个案例无疑对我们有特殊含义。总体看来,他的生活是向好的,只不过从某种程度而言,他在判断力和信心方面出了点差错。

缺乏信心的孩子一般都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取得成功,而口吃只不过是这类孩子所选择的借口之一。拿这种借口当手段是很自然的事,就好像动物们都有大自然赐予它们的武器——通过利爪、犄角来保护自己。所以说,这类孩子之所以会动用这类手段原因很明显,那就是,由于自身非常弱小,少了这种外在的手段就无以生活,再加上他们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还有些孩子会以另一种手段来达成目的,那就是大小便失禁。这一现象说明,孩子尚未有脱离婴儿期的愿望,这样,他们就还能像作为婴儿时那样,感觉不到痛苦,也不用操心什么。其实,他们的大肠和膀胱什么问题也没有,只是想借此让父母或是老师更加心疼他们,当然,这同时还有可能让自己受同伴们的嘲笑。总之,不论是尿床还是口吃,都只是儿童处于自卑时期的一种自然流露,又或许不过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去满足自己所需的优越感而自然的体现成了某种问题,所以,我们不该将这些有自卑情结的孩子的表现视为一种病态。

我们不难想象这孩子的口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一开始,或许并不严重,只不过是在生理上出现了一点儿问题,然而,原本一直以来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妈妈也总是会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可当他慢慢长大后,却再也感受不到家人的关心了,因此,他就想到要换个方式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在这里,口吃之于这个男孩的意义有很多,比方说:家人会在他说话的时候,对他吐出的字非常关注;父母会把本来用在弟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挪出来一些,用来照顾他。

同样地,他在学校也是如此,由于口吃,老师只得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应他。因此,他在家里和学校,就借着口吃的问题而获得了与旁人不同的关照。虽然优等生会成为众人的焦点,可他同样也能让大家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他身上。在学校,男孩的课业及表现其实都挺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毕竟多了个口吃的问题做起事来就会更容易一些。

尽管老师会由于口吃一事而优待这个孩子,可这毕竟不值得提倡。因为,对这个孩子来说,当众人不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对他予以关注时,会反而使他受到超出一般孩子的伤害。他在家里就是如此,当弟弟取代他的位置成为焦点之后,他就很难开心起来了。与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并不能像他们一样将自己的兴趣点移至别处,而在家里,他又只关心母亲的态度,对别的成员丝毫没有兴趣。

在治疗这类孩子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让他们变得勇敢起来,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同时,在态度上不应过于严厉,不能以恐吓的方式吓到他们。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我们要多同情他们,跟他们保持一种友善的关系。不过,做到这些还不足以使他们康复,这只是与他们建构良善关系的一部分,我们还需借此来鼓励他们勇于上进。要想令这类孩子稳步向前,我们必须得让其自主独立起来才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灵活的方式来操作,从而让孩子们从心底升起信心,并认为自己确实也有这个能力。

对于那些一时走偏了的孩子,最为糟糕的教育方式就是用“他们日后不会有什么好”这样的话语去评断,显然,这是种无知的做法,事情会因此而变得更糟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只会感到更胆怯。我们应该向反方向努力,乐观地看待这些孩子,并以此来鼓励他们重拾勇气。就好像诗人维吉尔曾说过的那样——正因为他们相信,所以才能做到。

虽说我们偶尔会见到出于怕人耻笑而在行为举止上有所转变的孩子,可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我们要是相信可以通过羞辱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若通过嘲笑他们来使其因受到刺激而转变,必然是没有好结果的,下面所提到的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有个一直都不会游泳的男孩总是被同伴嘲笑。后来,他终于不堪受辱而走上了跳板,朝着深水处跃了下去,这之后,人们经过多次努力才把他给救上来。由此可见,当人本身就软弱同时又要即将丧失仅有的尊严时,便很可能做出非常危险的事,因为他希望能够借此来平衡自己的胆怯心理,不过,这么做无疑是欠妥的。一般而言,这会像如上所述的案例一样,只是当事人用来制衡胆怯心理的一个无效之法。在案例中,那个男孩有着深深的胆怯心理,十分担心小伙伴会因为他不会游泳而不再看重他这个朋友。然而,奋不顾身地往水里跳是没用的,这么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加深了他不敢面对这一事实的胆怯心理。

胆怯是一种可以破坏人际关系的性格特质。孩子若总是心里难安,就没有余力去顾及他人,相反会竭尽全力地为尊严而战。因此,胆怯会使人的人生态度向着个人主义及争斗的方向发展,这就使人很难保有良好的社会情感了,同时,这样的人生态度也无法使当事人能够远离被人非议的恐惧心理。胆小怕事的人总是怕被人轻视和嘲笑,也担心别人会忽视自己,就好像是在敌人的国度里生活似的,如此一来,在性格方面就有了自私、多疑和嫉妒的特质。

孩子若是有胆怯的性格特质,那么大多数时候就会喜欢给人挑错、唠唠叨叨且说话带刺。对他们来说,要是看到别人被称赞,肯定是既羡慕又妒忌,而要他们去称赞别人,那几乎不可能。因此,当超越别人的方式是讥讽而不是通过自己做出什么成就的时候,只能表现出一点,那就是,他有胆怯的心理特质。当老师发现孩子有对他人产生敌意的发展趋向时,就应该马上负起责任从旁协助,让学生慢慢从敌意中走出来。当然,要是老师没有发现孩子的问题还是值得原谅的话,又如何能帮助孩子改掉那些不好的性格特质呢?

我们应该努力使孩子与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这个真实的世界,达成一种和解,令其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自身不努力就想获得他人的尊重是不对的。一旦我们把这些目标确定下来,那么该怎么帮助孩子、用什么方式去帮助他们,就很清楚了。也就是说,有了目标我们就知道:要去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在教育时,要告诉他们,不管别人做错了什么、是否在成绩上很差,都不该瞧不起别人。倘若不这么做,很可能便会使孩子萌生自卑情结,令他们再也拿不出勇气投入正常生活。

当孩子不再对未来抱有希望时,就意味着想要逃离现实,继而用消极的且丝毫不起作用的方式在别处获得补偿。在这一点上,教师负有重大的责任,或者说,正是这份神圣的职业所赋予的使命,即: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会退转其信心。有些孩子在刚到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灰心丧气了,因此这时候,老师和学校就更有责任帮助他们,令其重新振作起来。老师的职责就在于此。假使学生对未来不抱希望,不愿意思考将来的事,又何谈教育好他们呢?

此外,还有一种暂时性丧失信心的可能,这通常发生在有着高目标的孩子的身上,他们最懂得这种感觉了。虽说在学习上,这样的孩子是不断进取的,可一旦通过毕业考试,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得不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而这时,有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另有一些孩子,同样是给自己设定了较高的目标,结果,要是没有取得傲人的成绩,也会在一段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之所以会有此类情况发生,是因为在不被察觉的时候,矛盾的种子早已种下了,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爆发出来。届时,孩子会立马没了主意,或是在精神上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而这时候,倘若不去鼓励他们恢复信心的话,那他们将会成为习惯半途而废的人,成年后,也会不时地跳槽,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把一个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而且,还很容易在得到了什么之后又担心会失去。

孩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可我们要是提出问题让孩子来作答的话,怕是很难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不管在问的时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巧妙地加以引导,答案都不会明朗化,只能捕捉个大概而已。有的孩子会拿自己太当回事,有的则认为自己毫无可取之处。通过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一般对自己评价不高的孩子,必定身边有这样的成人,他们会说他是“没用的废物”或者“笨死了”,而且会一遍遍地重复这种话。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鲜有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的孩子,不过,确实也有通过自我贬低来保护自己的小孩。

我们假使不能从提问中了解到孩子们是如何判定自我的,那就去观察他们在问题面前是如何表现的。比方说,听到问题后,孩子表现得自信吗?能快速以肯定的态度迎难而上吗?或者,是否表现出难以面对困难的样子?如果显得犹犹豫豫,不知如何作答,那么很显然,这是信心不足和缺乏勇气的人常有的样子。也许开始的时候,孩子还表现得信心满满,可随着困难升级,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刻,却又开始退缩起来,甚至再也不愿迈出一步。人们在看待这些孩子时,偶尔会出错,认为他们懒散,或是精力不集中。尽管在描述的时候方式不一,可终究还是殊途同归——这样的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只会把心思都放在面前的困难上,而绝不可能像常人一样去处理它们。孩子偶尔也会误导成人,让大人误以为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上尚且不足。情况就是如此,所以,当我们有了清楚的认识,并以个体心理学准则为基础来看待这些孩子的问题时便会明白,问题出在信心不足上,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了。

在我们研究此类问题时必须记住,有时候,人在追求优越感的时候会在方向上走错了,若是有人全然地将自我放在最高点,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他便是个畸形的人。我们常常能看见,一些苦于寻求优越感的孩子是不会为他人设想的,他们对他人存有敌意,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还会触犯法律。

不过,即使孩子做出什么最为恶劣的事,也不会脱离其人性的一面,也就是说,均有这样的性格特质:总会依稀感觉自己确实是人类中的一分子。就算他们在与人合作的观念上相对较弱,不愿在生活中计划安排这一点,也因此会比较缺乏社会情感,不过,他们与周遭环境必然会形成某种关系,而这最终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实际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在这些方式中,必然也会有自卑心理,所以,我们得从这些繁杂又隐蔽的表达式中找到那个代表了自卑的表达式。在这其中,儿童的眼神至关重要,是此类表达的方式之一。在认识眼睛这个身体器官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它只是接收光线、传递光线的工具,还要知道,它对社会交流也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端详另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能透过眼神表达其愿意与这个人交往的程度有多少,所以,心理学家及作家几乎都认识到了眼神的重要性。通过眼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部分灵魂,那人在审视我们的时候,便透露出他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当然,对成人来说,这其中还可能有演绎的成分,多少会存在点偏差,不过,我们在判断孩子的眼神时,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他们的眼光更单纯,一下子就能辨别出他是友善还是不友善。

大家都知道,孩子要是回避大人的目光,就一定是心里有什么“鬼”。在这一点上,倒不是说他们良心难安,或是有什么跟性沾边的恶习。他们之所以逃避大人的目光,不过是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不愿意与别人产生亲密联系,哪怕是短时间的,孩子要是有这样的表现,就标志着他比较不合群。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小孩不合群的信号,那就是,当人们叫一个小孩过来时,他与对方的距离有多大。不少孩子会选择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他们得先弄清楚叫他干吗,等知道了之后才会依情况来决定是否要缩短一些距离。这样的孩子一般在过去可能在与人接触上有过什么消极经历,所以才会在与人亲近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对他人的目的心存疑惑。抱着存疑的心态去看待他人,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既定的错误观念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普遍的运用自己片面的经验了。与此相反,有些小孩很喜欢黏着自己的老师或是妈妈,会有肢体上的亲密动作,这同样有趣。实际上,孩子是否乐于亲近别人的行动,比他口头上说喜欢谁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从某些孩子的方方面面看出他的信心和勇气是否足够,要是有勇气、有信心的孩子,就会在走路的时候昂首挺胸,在说话的时候表现得大度。不过相反地,有些小孩会在交谈时表现得畏畏缩缩,那是因为他们内心感到自卑的缘故,对于外界环境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我们发现,不少人在讨论自卑情结时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先天的心理问题。但实际上,就算是非常勇敢的小孩,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令其变得懦弱起来,由此,人们先天就有自卑情结的观点就不成立了。对孩子来说,影响心理成长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家庭的氛围,以及他的父母有着哪些性格特质。倘若其父母中有害羞或是胆小的人,那么孩子也就极有可能拥有相同的特质,不过,这是因为他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而非受到了遗传的影响。事实上,有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与其脑部构造或是身体器官的物理变化,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我们通常会认为,孩子与同学交往不多,家庭成员也不爱与人往来,甚或根本不与外界联系,就代表孩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是受了家族遗传的影响,然而,这在理论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对此,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证明,这些事实有助于我们理解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不合群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与常人相异的特质。

有一个案例可以方便我们去理解这一理论。这个例子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在身体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他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都不得不忍受来自疾病的困扰和体弱方面的折磨,如此一来,就必然会沉溺于自我的感觉中,在看待周遭世界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寒意和敌意。另外,还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孩子若是在身体上有什么缺憾,就势必得依靠他人的全力照顾,才能使他的痛苦得以缓解,然而,这恰恰又是形成他自卑心理的一大原因。众所周知,孩子与成人间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论是在体格上,还是在力量上都是如此,因此,这会令他们多少感到些自卑。有些孩子在这一点上会特别一些,因为大人常会说“孩子就得多看着点,光说不行”,这只会加重其自卑心理。

于是,孩子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就会在脑海里形成这样的印象,即:自己在大人面前是弱势。可一个孩子难以忍受自己不能强过他人,可越是如此,就越发地想要通过努力去平衡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除了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一动力之外,还平添了实践这种努力的动力。孩子本可以借由自己的努力跟周遭的人们搞好关系,可如今待人接物的原则却发生了变化,他会认为:“什么都应该先考虑一下自己。”而那些不合群又不爱亲近他人的孩子,往往就属于这一种。

通常而言,有着很强自卑感的人,多是那些身体孱弱、残缺的孩子,另外还有长相不好看的儿童,他们在表露自己的自卑感时,往往会走极端。在与人交谈时,他们对他人言语的反应,往往不是害羞、躲闪,就是盛气凌人。尽管从行动上看,两者的差别很大,可事实上却都源自同一个问题。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故而,要么就不怎么言语,要么就滔滔不绝。他们几乎不太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社会层面,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在于他们并不寄希望于生活,同时也不觉得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点什么努力;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只渴望做领袖或是风云人物,这样就可以引来大家的关注,但将情感投入社会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这个愿景罢了。

要想经由一次谈话,就使一个多年来一直偏离正轨的孩子改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就需要老师耐着性子去教育。当孩子打算改善自己的方式,可在这个过程中却偶尔出现反复时,最好还是要对他进行解释,令他明白:进步虽好,但也不可能速成。如此,就能使他不至于慌乱,从此对自己失去信心了。比如:对一个两年来都学不好数学的孩子而言,怎么可能仅仅花两个礼拜的时间,就取得很好的成绩呢?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可以用这段时间把成绩补上去一些的。一般而言,正常的孩子,是可以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勇气来弥补自身的问题的,没有什么能难倒他。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案例发现,某人的人格发展进程若是出现了什么偏差,就会在能力上有所欠缺,致使构成其整体人格的因素发生变化,显得更为怪异、粗劣,不灵巧。不过,他们毕竟还不是智障儿童,所以帮助此类有行为偏差的孩子改善情况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孩子是否有智障问题,不是以其缺乏某种能力,或是有笨拙、冷淡的表象为事实依据的。通常,智障儿童由于脑部发育不完全,对脑部发育造成影响的腺体会使孩子的身体显露出一些特征来,也就是说,孩子的身体会出现某种缺憾。来自身体上的问题可能会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彻底消除,然而仍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些过去由于身体孱弱而表现得懦弱的孩子,就算日后不用再为身体发愁,也还是不能在心理上摆脱这个阴影,从此变得勇敢起来。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深挖下去。孩子之所以会形成自卑心理、只考虑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是源自其过去的经历,也就是说,曾体会过部分身体器官不健全,受迫于接受体质孱弱的现实。然而事情不只是这样,有些孩子在身体上并没有出现过器官不健全这种问题,他所身处的环境也与此不同,然而,一样会形成自卑心理。比方说,对孩子而言,比起在身体有缺陷的这种痛苦,家长所给予的关爱过少,或是在教育上太过严苛,同样也是一种苦难,在家长不合理的教育下,孩子往往很难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满意,他们甚至会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敌对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由于身体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是由于父母所引发的心理问题,都属于一类问题,即便两者间存在差异,也是如此。

由此,我们便可以预料到,要想帮助这些从小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多困难。他们在看待我们的时候,会延续他们一直以来的那种态度,不管我们采取何种办法促使其努力前进,都会被他们解读成:管制。因为他们时刻都觉得自己没有自由,因此,但凡有点能力,便只会想要进行抵抗。此外,他们也无法用正常且适当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同伴,不能忍受自己的伙伴在过去的时光里比自己过得好,因为这会令他们心生嫉妒,同时又羡慕至极。

这类孩子通常都会有怨妒心理,并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变得破坏欲极强。因为,他们的勇气并不足以应对周遭环境,可他们的无力感却并未消失,只得借由欺负更弱小的孩子来进行弥补。反之,有的孩子会借助一种表面化的友善来与同伴相处,好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不过,这种友善只在能够控制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维持。在这类孩子之中,会有不少人发展到后期,就只乐于接触那些比他们处境还糟糕的人了。这在成人中也是有的,不少大人也更乐于跟比自己还不幸的人在一起。还有一种情况,即:这类孩子中的一部分所乐于近亲的朋友,大多比自己还要小,或是没有自己富裕。而对于此类男孩来说,在与女生交往时,则更愿意选择那些温柔、顺从的异性,但他们之所以愿意与对方交往,并不是出于被异性吸引,这一点还须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