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注重养生,通过调节饮食、颐养心神、控制情绪等各种方法,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讲究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一部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和治疗原则的医学巨著,为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医学典籍。
书中采用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的联盟首领,据说是他征服了东夷、九黎族,最终统一了华夏部落,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始祖。传说是黄帝创立了医学,而岐伯、雷公则是黄帝时期的名医。但是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现实中并没有可考的史料证明他和他的事迹的真实性。《黄帝内经》也并非出自黄帝之手,而是医家、医学理论家们托黄帝之名联合创作的,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进行的第一次医学上的理论总结。《淮南子·修务训》载:“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是为了顺应厚古薄今的风气,意在取信于人。
《黄帝内经》原书十八卷,分《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素问》原九卷,至南朝齐梁时部分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二十四卷,计八十一篇,以人与自然的统一、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重点论述摄生、经络、脏腑、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养生防病等,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原理。
《灵枢》原也有九卷,最早称《针经》,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如《九卷》《九灵》《九墟》等。后经南宋医学家史崧整理校正,扩充为二十四卷,也就是流传至今的版本。《灵枢》与《素问》内容相似,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
这部医书具有比较全面的医学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在世人的眼中,《黄帝内经》是一本记录中医理论的医书,其实,《黄帝内经》不但是一部中医理论宝典,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皆由气而生,而人是整个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道法自然。按照这种思想,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像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曾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是道家学说中形而上者的道,阐述了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这和西方的分子、原子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分子、原子学说如同见微而知微,而气一元论则更形象地体现为“观全局而知微妙,窥一斑而晓全身”。天地由气贯穿,从而把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内部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天地人的循环。这种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把人的脉象分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以春夏秋冬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感知人体气血的适应状态。
《黄帝内经》中的生命观阐述的更是一种无神而注重修养的思想,它否定超自然、超物质的神明存在,认识到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这种无神论思想的萌芽可谓是医学上的进步。
大多数人成不了医生,但可以成为一个懂得医理、珍惜生命的人。《黄帝内经》这本书能让人从理论上认知生命的运动,更有益于趋利避害,修身养性。《黄帝内经》原本大多为文言文,读起来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不过现在的版本大多有译文注释,读起来也不是特别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