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5年,耶路撒冷犹太教公会族长西姆昂一本一舍塔赫颁布法令,规定犹太社区必须资助公共教育,十六七岁的青年都要接受正式教育,教师由耶路撒冷任命。一个世纪后,第二圣殿最后一任大祭司耶霍舒阿一本一加姆拉重申前述法令,规定每一个犹太社团都必须设立学校,6岁至10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在教师监督下学习,并规定在各地任命教师的制度。这一法令标志犹太教初级教育体制的建立。在此之前,儿童可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学习,但是失去父亲的儿童却无人教育。现在律法规定每个社团都必须出资聘请教师,以保障所有的儿童都能受教育。这一传统以后一直为犹太人所继承,并逐步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成为现代义务教育体制的先声。
《塔木德》说:“愿拉比耶霍舒阿一本一加姆拉因此善行而被怀念,如果不是他,《托拉》就会在以色列被遗忘。”
当时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习律法,教材就是犹太教经典。
在《阿伯特》中,拉比耶胡达一本一提玛有一段指导意见:5岁开始学习《圣经》,10岁诵读《密西拿》,13岁接受诫命,15岁研读《塔木德》。通用的教学方法是背诵,先熟记后理解,有所谓“读101遍比读100遍好”的说法。教师在学生熟记后逐段讲解,有时也采用讨论的方法,巩固所学的知识。鞭挞和体罚是允许的,认为是获取知识和增长才智的有效方法。
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古希伯来人重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发达的学前教育,不仅会使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基本知识教育,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儿童从小养成热爱知识、热爱集体、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习惯。
以色列的教育从幼儿开始,目的是别让本民族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儿童的教育有“先起步”的优势,特别是在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方面。
一般情况下,幼儿从2岁开始接受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3~4岁的儿童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许多2岁幼儿以及所有三四岁幼儿都参加某种学前班的学习。学前班多数由地方当局主办,有些学前班在日托中心开设,由妇女组织管理,其余则是私立的。教育部专门拨款,资助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
为5岁儿童提供的幼儿园是免费和义务教育性质的。课程目的是教给儿童基本技能,包括语言和计算能力,培养认识和创造能力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所有学前教育课程均由教育部指导并监督,以保证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一些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要由教育文化部拨专款资助,因为按国家教育法规定,这一年是免费义务教育的开端。
据1986年由英国出版的《中东经济手册》统计,以色列6岁儿童中接受学前教育的达97%,这一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993~1994年,在以色列学前教育系统学习的儿童达32万名,年龄在2~6岁之间,占适龄儿童的90%以上。
以色列的学前教育成就很早就引起了联合国及一些国际教育机构的关注。国际教育计划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所作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以色列的幼儿教育系统最为完善,其数量与质量均令人满意。
发达的学前教育,不仅使犹太民族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受基础知识教育,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儿童从小养成热爱知识、热爱集体、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习惯。
模式学习促成高智商
婴儿有辨别母亲面孔与声音的能力,而机器人无论多么先进也不能达到这一点;机器人会潜水,能下国际象棋,却无法认识一个人的脸。
犹太“先知”们认为,婴儿在零岁至三岁之前与他余下的人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同:前者是一种模式学习,即“无意识学习方式”,后者则被称之为“主动学习方式”。
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的“无意识学习方式”,即孩子的无意识模仿学习。重视“模式学习”是犹太人获得高智商的最重要因素。
一位名叫洛伦斯的犹太生物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证明生物也有类似现象:
他将一些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鸭子与它们的母亲分开,让它们分布在他的周围,他在它们周围踱步。后来,当他故意走开时,那些小鸭子都会跟着他走,原来这些小鸭子把他当成了它们的“妈妈”。
此后,再把它们的母亲放出来,尽管母鸭对小鸭子百般“示爱”,但小鸭子却“视而不见”,不再理睬它们的妈妈。
原来,小鸭子存在一个认亲关键期,这个关键期是小鸭子出世后的十几个小时,在这个关键期内首先出现的动物会成为它们的“妈妈”。这就是动物的“追随现象”。
犹太教育专家说,婴儿有辨别母亲面孔与声音的能力,而机器人无论多么先进也不能达到这一点;机器人会潜水,能下国际象棋,却无法认识一个人的脸。
婴儿出生的几天内,他的小眼睛就会睁开了,这时他的视力非常差,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他能看清的只有自己母亲的脸,而兴奋的母亲往往会长时间注视自己的“小宝贝”。由于多次观看,母亲的“轮廓”会深深留在孩子的脑海里,这是孩子的“模式学习”的结果。
婴儿的这种模式记忆能力,既是最原始的,更是最高级的智能。早期教育要重视婴儿的这些卓越能力,使孩子最为珍贵的能力得以保存。
训练眼睛是开发智力的第一步
婴儿稚嫩的眼睛对颜色极为敏感,有效地训练孩子的眼睛,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步。
犹太教育家利维坦的独生子是一名“天才”,在谈到他的育儿经时,他说:
“婴儿稚嫩的眼睛对颜色极为敏感,有效地训练孩子的眼睛,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步。我第一次抱起我的儿子时,我发现他没有看我,而是很费力地向侧面看,我感到非常奇怪,我顺着他目光看过去,才发现他看的是我们刚买的婴儿车,是彩色的,我才明白孩子对颜色的敏感。从此以后,我提醒太太,让孩子首先认识色彩。我们让他首先看那些彩色的物品,如气球、布娃娃、闹钟。我们还引导他看电视画面,经常抱他出去接触大自然,接触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我们给他喂奶的奶瓶有很多种颜色,每一次喂奶用的奶瓶的颜色也不同。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儿子还偏爱某种颜色,当用他喜欢颜色的奶瓶喂奶时,他总是表现出很快乐的样子,他会用两只小手紧紧地抓住奶瓶,而且食欲也特别好,因此我们就经常用他喜欢的颜色的奶瓶给他喂奶。我们还为他买来各种颜色的小铃铛,用细绳子拴在他的手腕上,随着手的运动而产生声音,孩子又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为了让孩子分辨这些颜色,我们每周给他换一种颜色的小铃铛,并反复告诉他这种颜色。后来,他伸手试图抓这些铃铛,于是,我们帮他拿到这些铃铛。通过这种方式,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记住了各种颜色。孩子稍大一点儿,我们买来画报、助学卡片等给他看,现在,我开始盼望他能学到些什么,想让这些色彩进入他的心灵,开发他的智力。儿子最初只是注意物品的颜色,渐渐地,他开始懂得些什么,我们非常高兴,逐渐加大了图片的难度,我发现他的进步非常快。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一点点进入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通过眼睛,这个世界在他的心目中一点一点丰富起来。这种教育方式最为直观,最有效。”
犹太家庭的孩子是幸福的。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父母总是能为自己的孩子挑选一些五彩缤纷的小球或者小积木,这些都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通过这些玩具,就能加速发展孩子的色彩感。
为了发展孩子对色彩的感觉,很多妈妈还会为孩子买来检查色盲所用的“检测色系”作为孩子的玩具。用这种玩具可以让孩子玩各种游戏,从而提高孩子尤其是男孩的颜色感觉。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所以如果不从小培养男孩颜色的感觉,那么他们成人后色彩感将会非常迟钝。
犹太民族的每一个家庭,总会为他们的孩子准备一盒蜡笔,这包蜡笔便是孩子们获得色彩感的最好工具。他们的家长既可以用它教会孩子认识颜色,还可以教孩子绘画,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尽早教会孩子说话
千方百计让孩子的头脑和身体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开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不能尽早开始教孩子语言,孩子的头脑就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犹太教育专家认为,尽早教会孩子说话,是发展孩子头脑灵活的有效手段。因此,父母必须早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能力乃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工具,语言能力的高低与智力测验的成绩关系极为密切,语言能力愈高,将来大都能够学得更多、更快,而且不管做什么事都比较容易成功,因此父母应该与儿童多讲话,让他多听、多说、多学外文,而且买大量的故事书或卡片给他看,并教他认字,以便奠定未来成功的基础,但不必教他写字。因为许多专家都认为应该等到入小学以后,肌肉控制能力较纯熟时才开始学写字比较适当。
犹太教育学家巴维总结自己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时说:
“人一生的教育再也没有比婴儿期更为重要的时期了。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的头脑和身体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开发。所谓孩子头脑的开发就是指尽早地开始教孩子学习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不能尽早开始教孩子语言,孩子的头脑就得不到很好的开发。我们若是在孩子6岁前加紧准确的语言训练,那么这个孩子的智能一定发展得很好。”
孩子从婴儿期起就开始注意人的声音和物品发出的声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孩子进行早期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实验证明,婴儿从6周开始就已经懂得声音,并对纸上的东西产生兴趣,尽管他们不懂内容,但是只要同他们说话或给他们朗读,他们就会做出反应。在犹太人家庭中,孩子从婴儿时起,大人就认为他们能听懂话,非常有耐心地同他们讲话。
很多犹太教育研究人员认为,多与幼儿谈话,即使他们因为太小还不会回答,仍然有助于启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耶路撒冷希伯来语言中心的华德博士说,为人父母者每天至少要花半个小时,与他们谈一些有趣味性的事情。父母在和幼儿谈话时最好消除所有背景杂音,以免幼儿分心。
犹太教育专家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对满2岁的儿童做智能测验,过了3年之后孩子满5岁时,对他们再做同样的智力测验,以便比较他们的智力差异。结果发现他们的智力发生了分化。于是,研究人员对智力上升和下降的孩子进行综合性调查。他们发现,在父母的职业、收入、居住环境等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孩子的智力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谈话次数的多少及语言的准确程度,那些说话相对“唠叨”的母亲的孩子的智力较高。也就是说,幼儿的丰富的语言刺激,是提高孩子智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孩子们来说,最初的人际关系,大多是母子关系。母亲在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角色。
那些“唠叨”的母亲,没想到会获得犹太教育专家的赏识,当然她们有的是有意识的,也有的是本身如此。
专家们建议妈妈们经常对着幼小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宝贝,快看,太阳出来了,多温暖呀!”“小宝贝,时候不早了,该起床了!”类似的一些琐碎话语,往往成为刺激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母亲们都喜欢抱着或背着孩子,由于身体紧紧贴着妈妈的身体,因此他们会获得一种安全感。这时,孩子的视线与母亲几乎一样高,比坐在婴儿车中更有机会与母亲沟通。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孩子常常词汇贫乏,甚至幼稚笨拙,父母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与孩子交谈,聆听孩子的牙牙之语,并且随时加以指导。
我们知道孩子大都喜欢说话,有时候话还很多。这是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与沟通欲望,它们促使他想得到或明白更多的东西。作为父母也要有强烈的愿望,让孩子多学一些动作。我们如何来教育孩子尽快掌握语言并且自如地驾驭语言,这是初为人父母应学的第一课。
一位成功的犹太母亲高塔曼说:
“我们在教孩子语言时,语法并不是特别重要。在教孩子说话时,我只是把一些单词反反复复地说给孩子听,同时还把孩子所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孩子记住,孩子不仅能够记住,并总是高兴地复述这些短文。”
在游戏中学会生存本领
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会做游戏,小动物在游戏中学会生存的本领,孩子也有同样的需要。
小猫拿自己的尾巴和老猫的尾巴玩,主要目的是娱乐,间接可以发展捕捉老鼠的能力。小狮子也会追逐老狮子翻滚,也可以间接锻炼自己将来与其他动物搏斗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为了他的生活不至于单调,为了发展他将来的生存能力,我们必须让孩子进行游戏。
因此,对于孩子的自发游戏,父母应该给以关注,善于引导,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孩子身体、智能、品德的综合发展。
下面是一个犹太教育专家与孩子的游戏实录:
他在房间的四壁大约60厘米高的位置贴上用红色和其他颜色纸剪成的字母、文字和数字的纸片,做成很多美术字,五彩缤纷,非常吸引孩子的目光。
然后,教师鼓励孩子爬向这些纸片,对那些准确行动者给予奖励。然后将这些纸片上的内容读给孩子听。
孩子满两岁时,他们便开始教他们玩黏土,用苹果、香蕉等日常孩子常见的水果做样品,让他们仔细观察后,按照它们原来的形状学着做,对做的水平要求不高,只要大体上成形即可。
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训练孩子手的灵活和灵巧性,从而训练他们的右脑。
积木对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玩具,因为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组合房屋、组合汽车、拼图等玩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是犹太教育专家最愿意采取的启发孩子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犹太家庭中最为古老,也最为家长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玩圆豆。这种方法是拿小豆、黄豆、大豆或其他圆形的体积小的、颜色不同的农产品,将它们混合后放在一个盘子中,再取四至五个不同颜色的杯子,要求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抓住豆子,将豆子分类后,分别放进各自不同的杯子里。
这种游戏的好处是训练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东西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才会有。
向胎儿传递爱的信息
父母应该把自己对孩子的强烈企盼变成语言,如“我们非常盼望你的出世”,“你将是我们的自豪”等,时常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