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2155400000007

第7章 犹太家庭的财富教育课(3)

许多孩子都对他们的父母说:“从那个取款机中就能得到钱。”技术的进步让许多孩子在犯同一个错误,他们总是认为取款机中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取款机里的钱是要先存进去后,才能取出来。要在银行存钱,就得先挣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很是苦恼的父母,他们总是在向人询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懂得节约、不乱花钱?

谁也没有绝招来解除你的苦恼,除非你在每一天中都用你的言行、奋斗、你的成就向孩子灌输着有关金钱的知识。

孩子就是生活中的一双眼睛,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并成了他们学习的参照物。为了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懂得节约的好习惯,父母在生活中就得让孩子理解金钱是来之不易的。

如有机会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看自己是怎么工作的,理解自己工作的辛苦,然后慢慢地给他讲,自己就是这样工作才获得金钱。孩子在乱花钱时,就会想起父母工作的辛苦,他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除非他自己能挣钱了,他才会心安理得地花着自己的钱,去享受着他真正的人生。

犹太圣贤比特拉赫说:当你从一个经济危机滑向另一个经济危机后,会碰到更多危机,而且永远不得逃脱。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没有结算单就甭想拿到钱

《塔木德》中说:财富和势力帮你建立信心,但敬畏上帝使你更加自信。敬畏上帝,你便别无所求,你已获得全部的需要。敬畏上帝如同拥有一座充满祝福的花园,你就不会再要求更好的安乐窝了。

耶路撒冷的学校,一直在从事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教授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技能,例如游泳、骑马、射击、舞蹈、网球等等运动。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这种学校没有给孩子提供学习生活经验的环境,让他们掌握宝贵的生活技能,这可是犹太家庭与社会都十分需要的一种技能。

理财方面的教育,是犹太人每个家庭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如果没有这项课程,犹太人就自己在家庭中让孩子得到教育,让孩子获得理财的技能。一位犹太人母亲说:

我们的孩子从知道钱财的用处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给他零花钱。到六七岁时,他有着他们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这些钱不是白得的,孩子需要用劳动来换取,就如在外面的世界一样,如果他们不干活,他们就得不到什么零花钱。

犹太父母经常在厨房中列一张登记表,表中列着孩子上学之前与放学之后应做的事项,其中还列几项工作以外的事情。如果孩子们谁想多获得一点零花钱,他就得做这些额外的工作。例如擦窗子、扫地、洗车、洗碗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有相应的报酬。

如果孩子们做了这些工作,他们就需要把一份工资结算单给家长,家长拿到这份单子就立即付款。如果没有这份单子,那么他们就别想拿到钱。

在现实生活中或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的人因为不懂得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填结算单,而在工作上蒙受损失。

犹太父母们通过这种方式,教给孩子一个商业中的基本常识。

和孩子们一块购物时,犹太父母会跟孩子谈一谈买这样的东西的目的。父母向孩子指出杂志和糖果为什么要放在收银台附近——是因为可以使你产生即兴购买的欲望。不要上这种当。

父母在购物时所做出的决定将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如果想让孩子学到一些理财知识,父母就要做出一个好的表率与榜样。

今天是一个广告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广告的狂轰乱炸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不要被广告华丽的外表所迷惑,教育孩子识别广告中的营销策略,从而使他们成为有基本常识的消费者。

犹太拉比说:

人生经历是一位严厉的教师,因为他会先让你考试,然后再给你上课。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给孩子考试,然后再给孩子上课,最后让孩子接受社会的各类考试。

把钱存起来比花掉更好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了存钱,他一生就会觉得是有着无限希望的。因为在存钱中他可以得到许多生活的真谛。

《塔木德》中说:有时候,把钱存起来比花掉更好。

“存钱是一个很好的美德”。这是犹太民族中每一个人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犹太人的孩子必须把他们收入的一半存入银行,这是每一个犹太家庭对孩子的最起码要求。

当孩子的积蓄达到一定数量时,父母就要替他们把钱取出来进行投资。孩子的投资是以家庭托管的方式进行的。他们的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股份,并且都各自拥有一份地产,让他们明白投资给他们带来了机会。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了存钱,他一生就会觉得是有着无限希望的。因为在存钱中他可以得到许多生活的真谛。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挣下钱,就已经把这点钱给花掉了,父母会告诉他们吃苦的日子一定还在后头。

孩子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当中有些人天生就很勤俭,而另一些人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教诲。在犹太人中,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办法来对待孩子:当孩子花掉了所有的钱,作为父母就是先教训他一通,再来与孩子大谈理财的责任。

三岁就应该认识钱币

犹太民族对孩子财智的培养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灌输各种理财观念。一般说来,他们要求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

孩子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

孩子4岁时,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人们不可能拥有足够的钱用以买所有的商品,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孩子5岁时,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孩子7岁时,知道数目多大的钱,能够兑换成多大量的硬币。

孩子8岁时,能够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进储蓄账户中。

孩子9岁时,能够制定简单的1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孩子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孩子12岁时,能够制定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一个犹太富翁说:

关键不是你能够挣到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钱,并让这些钱努力地为你工作——这就是理财。

犹太人认为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孩子若不从小就掌握理财知识与投资事务,最终就会被生活所抛弃。

与孩子签定一份备忘录

洛克菲勒建立了他的金钱帝国,但他决不任意消费这些金钱,也决不允许自己家族的成员躺在帝国的大厦里恣意挥霍。

洛克菲勒在教育子女方面非常严格,从小就锻炼子女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洛克菲勒建立了他的金钱帝国,但他决不任意消费这些金钱,也决不允许自己家族的成员躺在帝国的大厦里恣意挥霍。他仅仅把自己当作这个帝国全部财产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

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同样把勤勉和节俭视为整个家族不可丢弃的传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的安排,1920年5月1日,在国际工人劳动节这一天,小约翰·D·洛克菲勒给自己14岁的儿子写下一封信,指定将来儿子要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同时,与儿子签下了一份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其实是一份关于教孩子约翰应当如何处理零花钱的,共计14项要求,现抄录如下:

(1)从5月1日起,零用钱起始标准每周1美元50美分。

(2)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

(3)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不符合规定或无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下调10美分。

(4)在任何一周,如果没有可记录的收入或支出,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5)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合乎规定,但书写或计算不能令爸爸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6)爸爸是零用钱水准调节的惟一评判人。

(7)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公益事业。

(8)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储蓄。

(9)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被记录。

(10)双方同意在未经爸爸、妈妈或家庭教师的同意下,约翰不可以购买商品,并向爸爸、妈妈要钱。

(11)双方同意如果约翰需要购买零用钱使用范围以外的商品时,约翰必须征得爸爸、妈妈或家庭教师的同意。后者将给予约翰足够的资金。找回的零钱和标明商品价格、找零的收据必须在商品购买的当天晚上交给资金的给予方。

(12)双方同意约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师、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垫付资金(车费除外)。

(13)对于约翰存进银行账户的零用钱,其超过20%的部分(见细则第八款),爸爸将向约翰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钱公约细则将长期有效,直到签字双方同时决定修改其内容。

最后,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儿子约翰的签名。

这样一份合约,令人大跌眼镜。可是,这正体现了犹太人对孩子进行财富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