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巨匠但丁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ALighjeri Dante,1265—1321)。
但丁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城市贵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长期经商。当时该城有代表封建贵族利益、支持罗马教皇的基白林党和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但丁的父亲自然拥戴贵尔夫党,而但丁本人后来则成为该党的领袖之一。
但丁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系统学习拉丁文、修辞学、诗学和古典文学,对罗马诗人维吉尔推崇备至。在绘画、音乐领域,但丁也造诣不凡。此外,他还精心研究神学和哲学,古代教父圣·奥古斯丁的思想对他影响尤深。
但丁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其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时代,他随父亲参加友人聚会,遇上一位名叫贝阿特丽齐的少女。少女的端庄、贞淑与优雅的气质令但丁对她一见钟情,再不能忘。遗憾的是贝阿特丽齐后来遵从父命嫁与他人,婚后数年竟因病夭亡。哀伤不已的但丁将自己几年来陆续写给贝阿特丽齐的31首抒情诗以散文相连缀,取名《新生》(1292—1293)结集出版。诗中抒发了但丁对贝阿特丽齐深挚的感情、纯真的爱恋和绵绵无尽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细腻委婉。这部诗集是当时意大利文坛上“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
早在青年时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热情加入了贵尔夫党,投身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并参加了粉碎基白林党的战斗。贵尔夫党在佛罗伦萨掌权后,但丁被选为该城行政官。
该党后又分裂为黑白两党,但丁属于白党,反对罗马教皇对佛罗伦萨的干涉。教皇伙同法国军队支持黑党,于1302年击败白党,掌握了政权,开始清洗白党成员。但丁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乡。
1321年,但丁前去威尼斯办理外交事物,不幸染上疟疾,从此一病不起。
1321年9月14日夜间,在拉文纳,在妻儿朋友的环绕中,但丁永远闭上了他疲惫的眼睛。而不久前,他才刚刚写完不朽诗篇《神曲》。
时代是催生艺术的催化剂。一般来说,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作品。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平庸的时代产生平庸的作品,革命的时代产生革命的作品,消闲的时代产生消闲的作品。
具体地说,时代因素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世界性的大趋势,也包括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某个地区的小环境,这种趋势和环境更是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一个处于极端变动的时代(或者变革发展繁荣昌盛,或者社会动荡极端萧条)最容易产生划时代的作品。历史地看,一个极度黑暗压抑的时代和一个非常开明自由的时代一样会产生许多传世之作。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不仅社会本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世界也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人性的巨变直接影响和刺激着艺术家的创作。
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纪文化的洗礼,但《神曲》中表现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新时期即将到来的预言者。但丁对古希腊、罗马的先贤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维吉尔等人由衷地赞佩,他充分肯定这些异教时期灿烂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识和理性精神,客观地批判了中世纪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但丁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惊人的想象力,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
但丁的历史地位是任何人都难以取代的。就如恩格斯的评价那样:“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伟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一代诗哲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athe,1749—1832)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
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了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德国商业城市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莱比锡大学法律系,获得博士学位。母亲是一名市长的女儿,乐观,说话和蔼,特别善于讲故事,是一位贤妻良母。歌德很早就接受了来自家族的启蒙教育。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位少年天分很高,对知识吸收得非常快,而且很小就喜欢幻想,常常陶醉于一些小说的情节之中。然而,资产阶级的道德通病和死水一般的生活,常常使少年歌德疑虑重重,他心里自发地产生了一种危机,他在迷惑中开始尝试独立批判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当少年歌德将父亲收藏的两千多卷文学著作悉数阅览之后,他诗人的灵感渐渐多了起来。他曾刻画过一位天才青年的故事,这个人不顾一切危险去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歌德明白:没有一个历史上的英雄、没有一个同时代的现实人物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因而他要用神话寄托理想,使人物富有人道主义精神。
当然,少年歌德仍算不上是文学神童,他最早的诗篇并无惊人之处。而他也深信:天才创作源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植根于刻苦勤奋,而决不能仰赖于所谓的灵感。
1765年,16岁的歌德告别了家乡,遵照父亲的旨意来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莱比锡繁荣的科学与艺术使歌德大开眼界,他对文学与现实的理解更加深刻。为了抒发自己欢欣和痛苦的情怀,他写了大量抒情诗。就这样,歌德的文学生涯就此开始了。
19岁那年,歌德不幸染上重病,离开了大学,回到了故乡法兰克福。由于歌德未完成学业,父亲很不高兴。
1770年春天,恢复了健康的歌德再次离开父母,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他喜欢社交,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朋友。这些人中对歌德影响最大的是比他年长5岁的赫尔德。当时赫尔德已经因他的文学作品而知名,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坚持用历史眼光观察世界的人,他的毫不妥协为歌德指明了怎样去全面认识时代的根本方向。这使正在觉醒的歌德大开眼界,并对他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歌德还积极地感受生活,并接触到了法国启蒙运动先驱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这一切都为他后来投身于“狂飚突进”的运动作好了思想准备。
1771年8月,歌德获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他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会上,热情歌颂了莎士比亚。歌德逐渐成长为一名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鼓手”,他的笔触总是直刺腐朽、阴暗的封建统治,后来他便投身于欧洲文学史上叱咤风云的“狂飚突进”运动。这场运动宣传民族觉醒,呼吁德国民族统一,提倡民族文学,重视民歌的发掘。
歌德还以戏剧的形式创作了一部具有德意志民族内容的作品,让一个勇敢人的形象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这就是《葛兹》。
1774年,歌德写了第一部闻名世界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书里记述了一个判逆者突破时代一切束缚的必然的生活感情经历。这本书使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1786年,在一段不愉快的政治文人的经历后,歌德决心改名换姓,只身前往意大利。在这里,他遍览名胜,接触百姓,既亲身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接触到了古典文学艺术。歌德认为,艺术应当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从那里去寻找美、善和真正的理想。
歌德用毕业精力写完的《浮士德》反映了文艺复兴后直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的历史,描写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发展过程。他笔下的浮士德一心向往光明,追求真理。浮士德代表新兴、进步的力量,他正在一步步走向胜利。这是一部含意极其深刻且影响至今的德国诗剧。
《浮士德》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军入侵的时候,第二部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那时他已83岁高龄。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重要的作品如自传性小说《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他早年有所增长。《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地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不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引人注目,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中心,认为人们只有在为集体福利而积极劳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歌德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
1832年3月22日,伟大的文学家、一代诗哲歌德与世长辞。他的艺术之光永远和他的名字一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第十二夜》、《裘力斯·恺撒》、《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到现在仍深刻地影响着世人。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幼年的莎士比亚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受过基础教育。7岁时,进入当地圣十字文法学校,学习拉丁语、文学和修辞学,并有机会接触戏剧和许多剧团。他从小就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外地剧团、马戏班到镇上巡回演出时,莎士比亚每场都是热情的观众。有时,他甚至徒步跋涉十几公里到外乡观看演出。
在莎士比亚十五六岁时,由于家道中落,他只得辍学在家。18岁时,他便结了婚,几年后便有了三个孩子,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举步维艰。但莎士比亚“对童年时代家庭幸福生活的向往”时时促使他重振家业,建功立名。
1587年,莎士比亚怀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只身到伦敦谋生,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条荆棘丛生、环境险恶的谋生之道。当时的伦敦,已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才荟萃的大都市,政府苦于初兴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难以吸纳这些闲散人员,屡屡颁布一系列惩治流浪汉的“血腥立法”,尽管收效甚微,却使流浪汉的生活处境更加艰难。这一切,对人地生疏、从外乡农村初涉伦敦谋求职业的莎士比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莎士比亚硬是靠着他的坚强、勤奋刻苦、聪明和才智,在这荆棘丛生的险恶生活道路上,开辟了一条自己的成功之道。
初到伦敦的莎士比亚,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常常是饥寒交迫,百无聊赖,只好到剧院门口当马夫,靠伺候那些骑马前来看戏的富人挣得一点收入,路人的闲言碎语和冷嘲热讽常常深深刺痛着莎士比亚的心。由于莎士比亚做事勤快,人缘也好,加上他自己对戏剧的浓厚兴趣,他寻得机会结识了很多的剧院人士。他慢慢由勤杂工变成了临时替身演员,在个别演员缺席或因故迟到时,客串一些小角色。到最后,由于他对戏剧的了解逐渐深入,他甚至开始担任导演,并尝试改编与创作新剧本。慢慢地,他成了剧团离不了的大红人。
1588年前后,莎士比亚创作了他最早的历史剧《亨利六世》,该剧热情歌颂了英勇殉国的英军将领。
1592年,伦敦鼠疫流行,莎士比亚在此期间读了很多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他还同各阶层的人士交往,丰富社会活动经验,勤奋写作,对戏剧的各种体裁都进行了尝试。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悲剧作品,该剧被称为是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莎士比亚是位多产的戏剧创作艺术家,他的许多作品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第十二夜》、《裘力斯·恺撒》、《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暴风雨》等剧作,成功塑造了像哈姆雷特、夏洛克、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朱丽叶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
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使莎士比亚得以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