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2156500000029

第29章 环保总动员(1)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行动。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如具有全球影响的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另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也是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化工业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穷多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三废”、粉尘、放射性物质、噪音污染、电磁辐射等有害健康的物质,这些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活动也能够引起环境破坏,如工程项目建设、矿产资源的开发等。

因此,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缔结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公约、议定书等文件,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有效的努力和贡献。

2009年12月,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也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对地球未来的自然气候变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保护环境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且要合理利用资源,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应该懂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知识点: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利用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最早出现在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只有一个地球》是为该会议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由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主编,副标题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作者不仅从地球本身的前途出发,而且还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把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滥用、工业技术的消极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世界范围的城市困境等综合起来,探讨环境问题,呼吁人类明智地管理地球。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住、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湖泊、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的文明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痍。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了冲击,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地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由于森林对调节全球气候有重要作用,大面积地砍伐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世界上被风蚀、盐碱化的土地日益增多,如果继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加上城市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农田,全世界现有的耕地将越来越少,世界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由于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大量消失,人类又肆意捕杀这些生物,且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世界上植物和动物的遗传资源急剧减少,这对人类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发展。不解决它,不仅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会受到影响,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体代表为地球静默了两分钟。这两分钟的静默,代表全人类在向地球忏悔,在反省,在思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知识点: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

为什么要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在“地球日”活动的影响下,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还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它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并要求各国政府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象征着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和环境基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保护环境500佳”。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的制定,基本反映了当年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很有针对性。已提出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有:“警惕,全球变暖”、“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等。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如2010年,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主题的高校环保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可以说,“世界环境日”已成为地球人共同的节日。

知识点: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大会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界中以特定形式摄取出来,并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常见的资源有土地、土壤、水、空气、森林、草地、湿地、海域、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矿物等。

在自然资源中,除了少数几种是原生的外,绝大多数是次生的。原生的自然资源有太阳能、空气、风、降水等,它们是无限的;次生的自然资源有土地、矿产、森林等,它们都是有限的。次生的自然资源是在地球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因此它们的质与量是有限的,一旦某个生物物种消失,就不可能再生。比如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像土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在地球的现阶段是不容易再生的。但是,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以为这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于是便随意开发、使用它们。

据调查,地球上一些主要的矿产资源已储量不多,将在几百年内被开采完,如铁矿的“寿命”已不足200年,煤的“寿命”约200年,石油的“寿命”只有30年。那些可再生自然资源,像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由于人为的破坏和不加节制的采伐捕猎,造成物种种源消失,使它们也变得不能再生了。更可悲的是,那些原来无限的资源,像空气和水,由于人为因素而受到了污染,现在也出现了危机。

所以从整个自然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几乎都处在“取之有尽、用之有竭”的可悲境地。

知识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为什么生态会失去平衡

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动态的平衡,主要是由于内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对被污染物来说,自动调节能力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当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机能异常时,就可能被其他部分的调节所抵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其调节能力也越强。相反,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其调节能力也越弱。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生态平衡便会遭到破坏。如果现代人类的活动使自然环境剧烈变化,或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数量过多,超过自然系统的调节能力或生物与人类可以承受的程度,那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和生物受到损害。

生态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有害因素,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流行病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为什么说环境也是宝贵的资源

自然环境包含水、空气、土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对于其中容易受到污染的空气、水、自然风光等,人们总认为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全球范围内淡水的缺乏,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淡水是一种宝贵资源,然而,说空气、自然风光也是宝贵资源,人们就不一定能理解了。没有空气中的氧,煤是不能燃烧的;没有空气中的氧作氧化剂,转炉炼钢也是炼不成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空气还可作原料,用来制氧、制氮、制氩、制氖。由于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鲜空气罐头也成了抢手商品。空气开始从各方面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过程,没有新鲜的空气,人类健康就会受影响。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自然风光更是独特的资源,它集土地、森林、动植物、水、空气等环境资源于一体,它不仅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能给人类提供精神、心理上的享受,而且能维持生态平衡,给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环境是资源,必须合理开发利用,避免滥用和浪费。保护环境,就是对人类的总资源进行最佳利用。

知识点:环境资源、避免浪费、保护环境

为什么草原会退化成沙漠

草原是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是获取畜牧产品的重要基地。然而,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草原都在退化,这是人们过度垦殖、过度放牧造成的后果。

位于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科学研究证实,几千年前那里是个丰美的大草原,河流纵横、土地肥沃,还生长着不少热带草原植物。后来,由于人们乱垦滥伐,毫无节制地放牧,再加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最终草原沙化,成为现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我国内蒙古阴山下的内蒙古大草原,由于不断地毁草开荒,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开垦出来的农田,有的由于缺水而成为荒漠,有的因土地贫瘠而无所收获。再加上牧民乱砍草、乱挖草药,结果大片的草地被毁掉了,有的地方已成为不毛之地。

天然草原是许多种植物的平衡体,其中优质牧草占优势。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草被过度消耗,这些优质牧草就不能通过再生来保持它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于是平衡被打破,牛、羊不能吃的多刺植物、有毒植物、有气味的植物会逐渐增多,草原便退化了。由于草原退化,牧草大量减少,使牛、羊吃不饱,致使肉的产量和毛的产量都会下降。

草原退化以后,地表的植被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一段时间后,草原渐渐退化成了沙漠。

要防止草原退化,就要注意保护草原这个生态系统,做到不随意垦殖、不过度放牧,让牧草有充分的时间“休养生息”。这样,牛、羊和牧草等就能和谐相处,共同生长、繁衍了。

知识点:草原、沙漠、水土流失、平衡打破

为什么要防止水土流失

由于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我国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地表失去森林等植被覆盖,最严重的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在正常农业生产条件下,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寸厚的表土层。而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可使每亩耕地的土肥流失约2吨以上。大量泥沙冲进农田,使良田沙变、黏变、酸变、毒变、瘦变,农作物减产;泥沙冲入水库和渠道,会降低蓄引水的效能,危及防洪安全;泥沙冲入江湖河海,会使河床淤塞,航道受阻。水土流失会大大降低水库、河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旦遇到集中降水,便会导致洪水泛滥。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光是陕西省流失到黄河中的泥沙,就有将近8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是导致贫困的根源之一。

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平衡发展的基础,使自然环境恶化。最新科研成果还表明,水土流失与疾病、人体健康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因为水土流失会引起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干扰人体的生理功能,引起某些疾病。

防止水土流失,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减缓和制止水土流失,可采取坡地梯田化,荒坡荒沟绿化,农田水利化,大地园林化等措施。

知识点:水土流失、森林火灾、农作物减产、洪水泛滥

为什么会起沙尘暴

沙尘暴又叫黑风暴,是发生在沙漠地区的自然现象。沙漠地区有大量的流沙,为沙尘暴提供了沙源。但是,由于过度垦荒、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地球上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结果沙尘暴的范围逐年扩大,危害加重。

百年前,广阔的北美大陆到处是茂密的森林、灌木和草原,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大举开发中西部的无垠沃土。他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规模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在100多年里,美国人利用国土上丰富的自然资源,获取了巨大财富,同时差不多灭绝了平原上所有的美洲野牛,也几乎砍光了从大西洋畔一直伸展到大平原区的一望无际的森林。大片大片的自然植被消失了,土地裸露,风蚀加速,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1934年美国西部大平原的灾难性沙尘暴。

科学家作过推算,在一块草原上,刮走18厘米厚的表土,约需2000多年的时间;如在玉米耕作地上,刮走同样数量的表土需49年;而在裸露地上,则只需18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