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156700000052

第52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5)

进攻的目的是为了克敌取胜。如何克敌取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智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消耗使敌国、敌军完整地屈服于自己;一种是依靠武力强攻,杀敌3000,自损800,达到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的目的。孙武作为兵家权谋派的鼻祖,言兵注重权谋,主张“以全争于天下”,因而他在兵法第三篇的“攻”字前特别加了一个“谋”,强调“谋攻”胜于“力攻”。正是根据这一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克敌制胜的方式,以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为上,以破国、破旅、破卒、破伍为次。靠武力进攻,即使百战百胜,也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靠智力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才是克敌制胜的最善境界。

孙子的这一智斗、谋攻、全胜的战略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指挥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信谋攻克燕是“全国为上”的一个战例。韩信在攻下魏、赵之地后,向李左车请教进攻燕齐之法。李左车说:“现在为您打算,莫若解下盔甲,放下武器,留守在赵国,安抚百姓,存恤遗孤。百里之内的地区,每日都会送来牛和酒,以宴飨您的将士,犒赏您的兵卒。尔后向北移军,让部队驻守在通往燕国的路上,接着派一位辩士,送一封信过去,把汉军的长处显示出来,燕国一定不敢违背您的命令。用威势降服燕国后,再派一位辩士,向东去转告齐国,齐国听到消息,一定会降服于您,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如何替齐国出主意。这样一来,争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图谋了。”韩信听后依计而行,燕国闻讯立即投降了。

刘秀不战而降赤眉军是“全军为上”的一个战例。东汉初年,赤眉部众因为饥荒撤出长安东归,经过宜阳时,遇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刘秀大军,因而惊慌不已,遂派人去向刘秀乞降。刘秀命令所属各县准备食物供应赤眉部众,使十余万饥饿不堪的赤眉军得以饱腹。第二天,刘秀在洛水岸边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并对樊崇、徐宣等赤眉将领说:“你们后悔吗?如果心里不服,我将把你们送回营垒,让你们率领部众,重新拿起武器,我们呜鼓列阵,一决胜负,我并不想强迫你们屈服。”徐宣等连忙叩头谢罪。于是刘秀命令赤眉将领与其妻子居住洛阳,赏赐每人房子一栋、田二顷。就这样,刘秀很快降服了人多势强的赤眉军。

孙子强调智斗、谋攻、全胜的战略思想,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战争也显示出了超时代的预见。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孙子兵法》是联合国盟军指挥员必备的案头军事着作。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以现代智力武器为主要制胜手段的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的萨达姆曾夸下海口说,联军将在这块“战斗之母”的土地上被撕成碎片。西方的一些媒体也预测,战争打起来,盟军将有巨大伤亡,军人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三万多人。然而战争结束时,盟军的实际死亡人数为340人,是预测死亡人数的1%。海湾战争标志着知识、智力已成为现代军事力量的核心。正如《第一场信息战争》一书的作者与主编阿兰·坎彭所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电脑中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知识的重要性已达到了能与武器与战术匹敌的地步,能使人们相信,通过摧毁和干扰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手段,就能迫使敌人缴械投降。”

孙子关于智斗、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对现代国际商战同样有指导意义。争夺市场的商战同样要付出代价。硬打硬拼,虽然也可夺得市场,但要大量消耗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甚至因此而两败俱伤。因此在商战谋攻中,如何以创造性的智谋与策略,造成迅速迫使竞争对手屈服和退让的经济势态,或者抓住机会、找准口子,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取得全胜的成果,就成为高明的企业家需要反复、思考的大事。香港商人就善于将全胜战略运用于国际市场竞争。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蜡烛在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还没有引起别的竞争者的注意。于是抓住这一市场空当,大量生产和出口蜡烛,以绝对优势迫使原来的蜡烛小生产者就范,一举垄断了世界蜡烛市场。香港蜡烛制造业员工不足千人,却创汇高达亿美元。一个小小的蜡烛行业尚且如此,如果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来运用孙子的军事战略思想,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就一定会出现更加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伐谋、伐交、伐兵

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哳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谋攻篇》)

【注释】

①上兵伐谋:上兵,指导战争的上策。伐谋:靠计谋征伐,使敌屈服。②伐交:通过外交途径,分化瓦解敌人。③伐兵:以武力战胜敌人。④橹:大盾牌。轒辒(fén wēn坟温):古代攻城用的外蒙牛皮的四轮车。⑤距闉(yīn因):为攻城而堆积的土山。⑥顿:通“钝”,疲惫、受挫。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手段取胜,最下策是攻城。攻城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建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完工。将帅由于忍不住愤怒,驱使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没有攻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祸。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交战的方式,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依靠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需久战,务求以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解读】

孙子谋攻战略的核心是要“以全争于天下”,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完满的胜利成果。要做到这一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就要以智谋来代替死拼、硬攻、久耗。据此,孙子将用兵的法则分为四等:较量智谋是上策,较量外交次一等,较量武力又次一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兵三分之一还打不赢的攻城是最下策。这一以智取胜、减少伤亡的用兵原则,促使人类战争从竞力、竞财向竞智升华;从神道、血道,向人道转化;从血淋淋的沙场较量、流水般的财力消耗,向将帅的智谋竞争提升。这是我国战争史上军事艺术的一次飞跃,是孙子对我国军事理论的重要贡献。

“上兵伐谋”,这是孙子最推崇的用兵法则。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平就屡出奇谋,替代了百万士兵的直接征战。公元前201年,有人上书朝廷,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问陈平如何处置,陈平分析说:“现在陛下的兵士不如楚国精锐,将领用兵不及韩信,如果发兵攻伐,这是逼韩信作战,我私下为陛下感到不安。”刘邦忙问:“那么,此事该怎么办?”陈平答道:“古时天子有巡行天下,会合诸侯的礼仪。南方有云梦泽,陛下只装作出游云梦泽,而在陈州会合诸侯。陈州在楚地的西界,韩信听到天子因为愉快而出游,必定出城来迎接,晋谒陛下。当他进谒时,陛下即可乘机拘捕他。这只是一名武士的事情。”刘邦依计行事,立即派使者通告诸侯在陈州会合,宣称将南游云梦泽。随后,刘邦一行向南进发,快到陈州时,韩信果然郊迎于道。于是,刘邦依照事先安排,当即下令武士将韩信拘捕起来。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平息了一次大的战乱。

“上兵伐谋”,也是商战的最佳方略。在当代世界高科技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面临着国内外电脑电子行业的严重挑战。为了维护和加强公司在新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和产品市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用买下股权的方式与几家制造电子设备的公司结成联盟。1982年以2.5亿美元买下世界最着名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厂商美国英特尔公司12%的股权。1983年又以2.28亿美元收购美国另一家着名的电讯设备企业罗姆公司15%的股权,利用罗姆公司来帮助它维持在办公自动化设备上的“霸主”地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善于用计谋,使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同盟。

“其次伐交”,伐交实际上是伐谋在外交上的运用,也是不用动兵的谋攻方式,因而为历代兵家所注重。所谓“先礼后兵”,就表明了利用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历史上郑国商人弦高利用外交手段智退前来偷袭的秦军的故事,就是出色的一例。公元前627年,秦将孟明率军前来袭击毫无防备的郑国。郑国商人弦高正要到东周去做生意,恰好在洛阳北门外遇到秦军。当得知秦军的行动计划以后,弦高一面派人暗中用驿车赶回郑国都城报信,一面用四张熟皮、12头牛来慰劳秦军将士。弦高见到孟明说:“我们国君听说贵军将要光临郑国,特意派我前来向你们表示慰问。我们郑国虽然不太富有,但见你们旅途劳顿,十分辛苦,很愿意为你们提供方便。如果你们要留驻,郑国可以负担日常所需;如果你们要出征,头天晚上我们可以代为巡夜。”郑穆公得知秦军将要入侵的消息,立即厉兵秣马,做好迎战准备。孟明得知郑国的情况后,连忙召集其他将领商议说:“郑国已经有了准备,我们很难捞到便宜。攻打不能取胜,包围没有援兵,我们还是班师回国吧!”于是在顺道消灭滑国后,撤回了秦国。

在现代战争中,高明的战略家更是注意抓住外交上的每一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同盟者,孤立分化敌方阵营。据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命令首相办公室值班人员,通知明天召集两院联席会议,并亲自打电话给外交部,要求毫不拖延地准备好办理对日宣战事宜。然后他又接连起草了3封电报,分别发给了爱尔兰自由邦行政首领德瓦莱拉,中国的蒋介石,自己亲密的朋友、美国总统顾问霍普金斯,商议共建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随后丘吉尔亲赴美国访问。一周中,丘吉尔、罗斯福为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建立联合指挥体系(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确定希特勒为主要敌人、规定太平洋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日本进攻、在太平洋地区建立ABDA(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军司令部、起草《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上午,在罗斯福总统的书房内,罗斯福代表美国,丘吉尔代表英国,李维诺夫代表苏联,宋子文代表中国,庄严地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从此,反法西斯的斗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发展,希特勒开始走向了孤立和失败。

“其次伐兵”。伐兵与伐谋、伐交相比,要动用武力,兴师动众,耗伤国力,因而属于又次之的策略。在动用武力,两军搏杀中,运动战又要比不得已而用之的攻城战损失小,因而伐兵又高于攻城。如何伐兵,又有一个靠武力压服与靠心理收服的问题,两者比较当以心理收服为上。因而高明的军事家在伐兵时,往往采用以武力为后盾,而以“攻心为上”的策略。例如公元225年时,诸葛亮率军出征南中(今川云贵一带),参军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我们一起谋划这件事多年,今天能惠赠更好的策略吗?”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曹魏,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紧反叛活动。要想把他们全部杀光,以灭绝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南中叛众真心归服。”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在与叛乱首领孟获作战时,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服投降。因此,蜀汉三路大军很快在滇池会合,南中四郡都被平定。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再没有反叛过。

伐兵中的攻心战,对商战更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商战竞争的对象是用户、是顾客,要让更多的顾客来购买你的商品,不能靠强行推销,只能靠掌握消费者心理后展开攻心战。如美国有一家专卖青少年T恤衫的服装店,该店的墙壁上挂着三十多种古雅、美丽的图案,当顾客选购好衣物时,老板就请顾客同时挑选一个喜爱的花样。随后,店员就用机器将顾客选中的图案印到T恤衫上。这样,在许多花样一律的T恤衫中,该店的T恤衫就有了个人的风格。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登门的顾客络绎不绝,由此而生意兴隆。当然,商战中真正的、持久的心战,还是要靠一流的服务、可靠的信誉。着名的松下公司经商服务三十多条秘诀的第一条就是“经商服务是为社会人类服务,获得利润是当然的报酬”。其他如“对顾客均应视如亲朋,对之有无感情,决定商店兴隆”。“销售前的奉承,不如销售后的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永久的顾客”。“顾客的批评应视为神圣的语言,任何批评意见都应采用听取”等等,都是强调用户第一,顾客至上。实践表明,只有以服务为基础的攻心,才能真正深入顾客人心,赢得商战的持久胜利。

优势与劣势的量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①,五则攻之②,倍则分之③,敌则能战之④,少则能逃之⑤,不若则能避之⑥。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谋攻篇》)

【注释】

①围之:包围敌人。②攻之:进攻敌人。③分之:分散敌人。④敌:势均力敌。⑤逃之:脱离、摆脱敌人。⑥避之:避免与敌交战。

【译文】

所以用兵的方法,有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使敌人投降;有五倍于敌人的优势兵力,就要主动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以便各个击破;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人交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敌的俘虏。

【解读】

战场上的拼杀,是实力的较量。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制胜权,孙武主张在优势条件下对敌作战,反对在劣势条件下与敌硬拼,这无疑是正确的作战方略。据此,孙子提出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用兵之法,强调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战法。这种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双方的实力对比出发的作战思想,是符合不依意志为转移的战争的客观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