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见他心情不好,总是百依百顺,当下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喜欢到哪里去,我们就跟随老师到哪里去!”他们已经过惯了东跑西颠的日子,说走就走。连行数日,来到宋国境内,一天早晨,刚下过一阵小雨,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孔子带领着学生们来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堤岸上杨柳成行,田陌间长着东一棵西一簇的杂树,燕子低飞,雄鹰高翔。这情景与卫国干戈叠起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孔子看了,长舒一口气,脸上又有了喜色。
太阳当头时,孔子已感到腹中空空。可是,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他看看学生们,一个个热得汗流满面。马车来到一棵树冠圆而大的老樟树下,孔子说:“天气太热,我们歇息歇息再赶路吧。”
学生们当然高兴,急忙把马车赶到树下,各自找个荫凉地方乘凉歇息。两只喜鹊在树枝头巢穴旁跳跃着,鸣叫着,好像在教子女学习飞翔、歌唱。田地里种满了谷子,刚刚吐穗。孔子暗暗为宋国黎民百姓庆幸:“难得又遇上一个丰收年啊!”小燕子越来越多,在低空盘旋,捕捉昆虫。还有无数的蜻蜓,往来纷飞,为大地增添了许多活力。孔子看着看着,一时高兴,便对学生们说:“弟子们!这里风景如画,优美无比,我们就在这棵樟树下演练礼仪如何?”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好,赶快演练吧!”
孔子按照《礼》上记载的周礼,逐条逐条地讲了一阵子,刚想指挥着学生们演练,忽听一声呼喊,从南面杀出一队人马来,为首的是一个膀宽腰粗的彪形大汉。
众人举目看时,来人长相奇特,只见他狼眉吊眼,胡须乱抖,指挥着五六十条汉子,团团把孔子师徒围住了。
孔子好生奇怪,不知道来人是谁,便迎上前去问道:“先生是什么人?为何将我等团团围住?”
那人操着公鸭嗓说:“我乃宋国司马桓魋是也。”
孔子虽未见过司马桓魋,对他的身世和为人倒也略知一二。他本来无权无势。在宋国宫廷内讧中,他趁机把持了宋国的大权。再加上有一身好武艺,有时公然敢同宋景公分庭抗礼。他是一个新兴势力的代表人物,对过去那些僵死的陈规旧习不屑一顾,恨不能在瞬息间统统剔除干净。在宋国,他是着名的为所欲为的人物。他曾经命人花费巨资,用整整三年多的时间,为自己雕制了一口石头棺材。
面对这样一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许多学生吓得瑟瑟发抖。子路和公良孺、冉求却与众不同。他们手持宝剑,分立在孔子左右两边,拉好了同司马桓魋决一死战的架势。
子路说:“老师,待我和师弟冲过去,杀了这伙歹徒。”
孔子急忙制止道:“仲由,不要莽撞。此人与我们素无冤仇,决然不会无缘无故加害于我们。你们收起兵器,随我前去问来。”走到司马桓魋面前,孔子自我介绍道:“我乃鲁国孔丘。”
司马桓魋把脖颈一挺,斜楞着眼睛看着孔子,傲慢地问:“我知道你是孔丘,请问你要到哪里去?”
孔子说:“我带领弟子们要到宋国去。”
司马桓魋再使劲一挺脖颈,怪声怪气地问:“你方才在这棵树下搞的什么鬼名堂?”
孔子心平气和地说:“教弟子们演练礼仪。”
司马桓魋火冒三丈地吼道:“你那一套老掉牙的古板玩意儿早就该装进棺材上西天了。可是你还把它当成宝贝,到处游说,也不知害了多少君侯和贤人!”
孔子被他骂愣了。他压根儿连想也不敢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不讲礼仪的人。他愣了半天,猛然省悟过来了,把司马桓魋撇在一边,又认真、仔细地给学生们讲解礼仪。
这一行动又把司马桓魋弄得莫名其妙了。他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向众汉子一挥手道:“用刀斧将这棵樟树砍掉!”
众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挥刀抡斧,顷刻之间,便将一棵好端端的樟树砍倒了。喜鹊窝摔散了,可怜那窝小喜鹊也摔死了。两只大喜鹊在众汉子头顶上腾飞着,鸣叫着,直向司马桓魋俯冲下来,好像要向他讨还血债。
司马桓魋手挥宝剑,跳跃着劈杀喜鹊。喜鹊也不甘示弱,或俯冲、或横撞,有几次几乎用爪抓着司马桓魋的头皮。司马桓魋左躲右闪了一阵子,气急败坏地向众汉子命令道:“放箭,射死它们!”
众汉子拈弓搭箭,一齐射出。两只喜鹊只顾复仇,根本没看见飞来的利箭,双双中箭,落地身亡。
司马桓魋还嫌不解恨,走到死喜鹊跟前用宝剑各补了一剑,又带着众汉子将孔子一行围住了。
颜回走到孔子面前,战战兢兢地说:“老师,这等无知之人,蛮不讲理。我们赶快离开此地吧!”
孔子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说:“不要怕!老天爷把德行给予了我,桓魋岂能奈我何!”
司马桓魃也委实可恶。他指挥着众汉子一直把孔子师徒围困到天黑,还不肯罢休。
孔子师徒一行从中午到晚上,滴水未进,人困马乏,饥渴难忍。
子路说:“老师,我们冲杀出去吧!”
公良孺也附和道:“对,我们冲杀出去!老师,我和师兄率先杀条血路,你带领其他师兄师弟紧跟在后。”
孔子长叹一声,举棋不定。
且说孔子师徒被司马桓魋率一伙汉子围困在郊野,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子路和冉求、颜刻主张杀条血路冲出去。孔子盘算再三,点头同意。
子路粗中有细,怕司马桓魋一伙伤害孔子,便悄声说:“老师,这伙贼人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为防万一,你我互相把衣服换了,也好迷惑他们。”
孔子犹豫不决。
子路着急了,把自己的衣服脱下,又帮孔子脱下衣服,换过来穿好。然后,一一叮嘱过师弟们,齐声呐喊,冲杀了出去。
司马桓魋一伙围困孔子,本意就是逼他离开宋国。一见孔子师徒要逃走,就主动闪开一条路。孔子师徒逃出包围圈以后,他们就在后面假装追赶,借以威慑恫吓。
孔子一行拼命奔逃,一口气跑到郑国。由于仓促慌乱,学生们走落失散了。孔子在郑国东门下车,拖着疲惫的身躯,瞪着失神的眼睛,凝目眺望远方。
学生们找不到老师,更是着急。子贡在郑国西门遇上一位长者。那人六十多岁年纪,中等身材,满面红光,双目有神,两鬓苍白,胡须垂胸,好一派隐士风度!子贡上前施礼道:“请问前辈,可曾见到我的老师?”
长者故作吃惊的样子,问道:“未知你的老师是何人?”
子贡说:“鲁国孔丘。”
长者哈哈大笑道:“在东门有个人,他的长相很体面:两腮像古代圣明帝王唐尧,脖子像尧时有名的法官皋陶,肩膀像郑国的大政治家子产,腰以下则像当年治水的大禹。他的形象虽然很好,眼下却狼狈得很。在鄙人看来,恰似一条丧家之犬。”
子贡既想道谢,又想指责,左右为难,正是:口将言而嗫嚅,脚欲行而趑趄,不知说句什么话好。
不料,那人仰天大笑,扬长而去。
子贡按照长者所说,急匆匆跑到郑国东门。
孔子仍然在翘首东望。
子贡心头一阵悲酸,泪水涌向了眼眶,声音哽噎地喊道:“老师!”
孔子惊喜异常地说:“赐也!你跑到哪里去了?教为师好生惦念哪!”说着,用手揉了揉眼睛。
子贡一见孔子动了感情,急忙装出欢快的样子道:“昨夜冲出贼人的包围圈,赐一时走迷了路。天亮以后,到了郑国西门,碰上一位长者,他说你在这里,弟子才来此找你。师兄师弟们都冲出来了吗?”
孔子说:“都来了。”
子贡就把刚才那位长者的一番话说了一遍。
孔子苦笑道:“他说我生得像古代圣明帝王,我是决然不敢当的。他把我比成丧家之犬,倒是有些道理。你们看!”他抖动着身上穿的子路那件长衫,尘土纷纷从衣服上飘起。“我这副样子还不够狼狈吗?”
学生们此时此刻的心情都很不好,哭也哭不出来,笑也笑不出来。相互看着,默然不语。
闵损望了望郑国都城东门,门洞下行人熙攘,心头一热,向前施礼道:“老师,而今我们已来在郑国城外,不如进城拜访郑侯,暂住几日,然后再确定去向。”
郑国是个小国,国势衰弱。孔子要走先辅佐一国强盛、再图天下得治的治世途径,郑国显然并不是他选择的目标。他低头沉思了半天,然后挨个看了学生们一眼,喘口粗气说:“眼下也只好如此了。端木赐,你能言善辩,去向郑侯禀明吧!”
子贡说声“是”,习惯地拍拍身上的灰尘,整好衣冠,驾着自己的马车进了城。
孔子也带领着其他学生进了城,看到满街的酒肆饭馆,便找了一家宽敞干净的,随便吃了点东西,静站在大街上等候子贡的佳音。
郑国当时的国君是郑声公,二十多岁,年少气盛,已在位八年。在当时干戈四起、群雄争霸的形势下,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想跻身于列强之中。这一日,他正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郑国东有齐国、鲁国,北有秦国、晋国,南有楚国、吴国,西临周天子的京都洛邑,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若一旦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将周围各国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那就可以代替周天子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了。到那时,就连周天子恐怕也不得不让自己几分。他越想越开心,乐得手舞足蹈,命令左右:“歌舞侍候!”
侍卫一声令下,不大一会儿,十六个宫伎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伴奏下走进后宫,只见她们轻扭纤腰,长舒广袖,载歌载舞。郑声公醉意融融,眉开眼笑。
一个侍卫急匆匆走到郑声公面前报告:“启禀主公,鲁国孔丘的弟子端木赐求见!”
“嗯?”郑声公蓦然站起身,迅即又坐下,身体向后一倚,闭目合睛地思索了一番。他对孔子早有所闻。在他看来,孔子的主张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要想使郑国强盛,使自己鹤立鸡群,就要诉诸武力。他怕孔子在郑国逗留,宣扬礼治,破坏自己的事业,于是便高声说:“传话下去,寡人无暇会见他们,让他们速速离开郑国!”
子贡在后宫门前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听到侍卫说郑声公叫他们速速离开郑国,气得两眼发直,把宽大的衣袖用力一甩,转身走出宫廷。
孔子和学生们急切地盼着子贡回来。及至见到他悻然而归,情绪顿时低落了下来。
子贡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众人气愤不已。
孔子说:“国有大小之分,人有贤愚之别。对于这种不可理喻之人,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弟子们,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趁天色尚早,我们到陈国去吧!”
公良孺一听,甚是高兴。高声说道:“老师,陈国是弟子的父母之邦。上次老师和师兄们去陈国,遇公叔氏闹事,未能去成。这次去陈国,我为老9币驾车引路。”
师徒一行有现成的车马,说走就走。连行数日,来到陈国境内。一日,众人正在赶路,忽有一阵歌声从桑树林里传了出来:
大千世界奇事多,
遇上疑难费揣摩。
九曲明珠穿不得,
寻到泄庄来问我。
歌声出自女子之口,清脆嘹亮,吐词清楚。孔子听得真切,用目观看,只见桑树林中有一时隐时现的中年女子,边采桑,边歌唱。孔子颇觉奇怪,一时琢磨不透其中的寓意,只好暗暗记在心中。
到了陈国都城,公良孺跑前跑后找个干净馆舍宿下。当夜早早安歇。第二天一大早,有陈国使臣来到。孔子急忙迎接。
使臣四十多岁年纪,见了孔子,彬彬有礼地作揖道:“在下陈国使臣公冶明,奉主公之命,请夫子进宫赐教!”
孔子受了司马桓魋的惊吓,吃了郑声公的闭门羹,深感晦气,一听陈湣公要召见,喜出望外,笑容可掬地说:“请使臣大人稍候,待孔丘命弟子备好车辆,便即刻动身。”
公冶明连声称善,等在一边。
孔子唤过子路,低声嘱咐道:“仲由,陈国国君要召见我,你随我一起去吧。自离卫国以来,我们受了许多挫折。幸得陈国国君召见,定要谨慎从事,切不可妄自尊大,口出狂言。”
子路连连点头:“弟子明白了。”
孔子登上马车,跟随着公冶明进宫。陈湣公闻报,亲自出后宫迎接,很有礼貌地说道:“夫子乃当今之圣人,千里迢迢来至敝国,实属寡人和臣民三生有幸啊!”
孔子受宠若惊,深施一礼道:“孔丘无端打扰君侯,还望君侯见谅!”
陈湣公五十岁左右年纪,高个头,长脸膛,额头上有三条深深的皱纹,以手示意让孔子进后宫道:“夫子请!”
孔子双脚靠拢,立正站好,也以手示意说:“君侯请!”
陈湣公也不再讲究礼节,挽起孔子的手,走进后宫。
落座后,寒暄几句,陈湣公便开始请教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孔子一一作答,说得头头是道。在场的陈国大夫暗暗吃惊,交口称赞。
陈湣公惊叹道:“怪不得世人都称夫子为圣人!”他突然收敛了笑容,用双手抚着膝盖,望着孔子的面孔说:“先君为寡人留下了一串九曲明珠,贯线已断,怎奈此珠孔细多弯,无人能穿。而今夫子号称万能圣人,想必一定有办法。万望夫子赐教,以释寡人的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