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的三个特点:复制、变异和演化;迷因是信息的动态演化,也是复合型生命,而人只是它的传播载体;信息的形态和组合方式在不断变化,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受它影响;从本章,您可以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事情是迷因效应。
信息永恒
一切文明终将消失,万物衰亡之际,唯有信息依旧永恒。
一个下午,汉尼·弗里斯在向我讲述2015年6月1日希腊银行业出现挤兑时的情况:“我见证了湖面从波澜不惊到惊涛骇浪的全过程。也许希腊政府应该向我颁发勋章,因为我可能是当天唯一没有取钱的人。相反,我还在柜台存了500欧元。”
最初的恐慌是由一份公告引发的,它被贴到了街上。弗里斯不确定人们有没有从别的渠道看到它,总之,它充满了恐吓的味道:希腊的银行马上就要关门了,下周末之前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你的账户中还有欧元,请尽快把它取出来。记住,不要给银行转移我们财产的机会!
弗里斯很快赶到了附近的银行。他并不是去取钱的,而是去存钱的。银行外面只有两台ATM机,但是ATM机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每个人都像看到了末日一样。弗里斯嘟囔着:“嘿,干什么呢?”有人经过他身边好心提醒他:“快取光你的钱,别再傻了!”好吧,弗里斯知道这是一场战争,人们的恐惧被引爆了。他走进银行大厅,走向写有“存款”的桌子,填了存款的单子,成功地存入了现金。
弗里斯一边摇头一边说:“事实上没有这种事情发生,我是指政府违约。但它确实有可能发生,不是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人们已蓄满了担忧。这时只要一条信息,便足以引发全民挤兑。我早就料到了外面的景象,前一天还是风平浪静,第二天早晨银行就挤满了人。还有的家伙冒充银行职员,他们对人群嚷着‘雅典的钱已经全部流出去了’,就是这样的神情。人们全疯了。”他夸张地比画着,然后神情失望。
在大众聚集的行为背后,总有一些导火线。在迷因的世界,一条简单的信息被复制和传播出去,就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后果。这是我们永远无法避免的。弗里斯感到困惑,因为5月份他还在希腊的海滩上悠闲地晒太阳,享受幸福的度假生活。仅仅过了20天,他就要考虑购买一把枪来防身,甚至必须迅速离开希腊。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被信息推动着——就像大卫·米切尔告诉我们的,人类被故事讲述,而不是去讲述故事。但是,这没什么可以责怪的。故事正是迷因,我们只是它的载体,每一个人都是,毫无选择的余地。即便有忏悔的机会,也是在很久以后——当你回望过去时,可能某一瞬间会产生“我为什么做了那件事”的疑问。在银行挤兑潮和金融炒作的跟风行为中,你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充满了疑点。你能够感受到迷因的存在,但思维的理性终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谈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时,埃伦·兰格感兴趣的部分并非警察的清场行动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到底死了几个人,而是整个运动的发起和升级过程。他说:“一些互不相识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演变成了一场轰动全球的社会性运动,是谁导演了整个‘演出’,它又是如何谢幕的?”
加拿大的反消费主义组织Adbusters在观察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运动时,突然产生了在美国本土发动一场“华尔街之春”运动的灵感。推特成为了绝妙的动员工具,号召者开始发布动员:
你讨厌金融权贵吗?他们夺走了你的工作机会,掠夺了你的财富!
2011年9月25日,活动官网刊登了一份声明:“99%的人不能再忍受1%的人的贪婪与腐败。”这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引起了所有纽约市民的共鸣。不少美国人从各地赶过来,他们不能容忍富人继续掌控穷人的命运。
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到了曼哈顿,虽没有达到号召者期望的两万人的规模,但这个人数已足够制造巨大的声势。他们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去了帐篷和生活用品,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占领计划准备持续数月,示威者希望政府做出改革,给年轻人更多的就业机会。10月8日,“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呈现升级趋势,最终席卷全美,以一种壮烈却无结果的形式结束。
为什么一句口号就可以集结如此之多的年轻人?除了“工作机会”这个对年轻人极具诱惑力的目标以外,召集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强大的煽动力是更加重要的原因——他们需要做点什么,来回馈这条信息。感同身受的年轻人纷纷行动起来,自发传播这条信息并且聚集起来。没有人强迫他们,也没有人许诺报酬。
那天,我和埃伦从互联网巨大的召集威力谈到迷因学。从旧金山、洛杉矶和北部美加边境赶往纽约的年轻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义无反顾的“正义感”是如何驱动人们结成群体并感动彼此的?
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被故事讲述着。Adbusters组织的群体领袖激昂地号召热血青年向华尔街的权贵讨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时,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只是信息的传声筒,只是迷因的一部分,并在不经意间帮助信息完成了复制和传播?
信息每天都在改变人的思维,它以变异、传播和扩张的方式永远守恒。
研究迷因,为我们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认清的事实:
第一,信息不仅是知识,还是动员系统;
第二,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是自发的;
第三,迷因的触发,就连触发者本人也没有决定权。
这三个方面的事实是我们分析一切问题的基础。当涉及迷因和相关的信息时,你会逐渐发现,没有谁是无辜的,但同时又没有罪魁祸首。从街头运动到金融风暴,从华尔街到希腊,所有的风波都是信息的心跳。
迷因学不是现象学,而是思维学
在我看来,“被故事讲述”的人当然不应该受到责备,加入华尔街的拥挤人群释放激情、血性与悲愤的年轻人更不能成为我们谴责的对象。每个人都没有错,他们只是“身不由己”地参与了一场“信息变异”的狂欢。一些有煽动力的信息组合到一起,通过恰当的社会、经济因素成功找到了传播的突破口,借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掀起了一场失控的街头风暴。
冷静下来以后,人们从中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危险。经历了运动最疯狂时段的24岁的波士顿女孩海伦说:“当我回到公寓播放用手机录下的现场视频时,混乱的场面和此起彼伏的尖叫让我不知所措……我看到自己朝警察扔了一颗石头,不停地爆粗口……天啊,我到底干了什么?”视频中的海伦就像另一个世界的基因复制品,和看视频的海伦除了外形一模一样之外,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海伦开始反思并认识到一些危险的东西,她断绝了与组织者的联系,当天便搭车回到了父母身边。
迷因学不是现象学,而是一门思维学。在挤兑潮、跟风消费、街头运动及金融泡沫中,我们时时刻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以人的思维为主线,以类似电波的传播方式,将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紧密连接在一起。就迷因学而言,信息的复制并不是由人推动的,而是它自主选择的结果。比如,没有政府和个人会推动“吸烟运动”,但全球烟民越来越多。吸烟的迷因是思维,不是现象。
还有一些虚假的迷因更加猖狂,它们是网络世界中天然的犯罪好手。它们挑拨离间,制造谣言,对散布怪诞、恐慌的信息得心应手,并且会在居心叵测的“思维助力”下迅速地传播。前几年,《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表明,竟然有73%的采访者真的认为奥巴马出生在非洲而不是夏威夷。他们懒得去用谷歌搜索一下,只是听别人这么说继而自己就深信不疑。这种误解似乎根本无法破除并快速传染,乃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澄清的流言。
“奥巴马应该回他的非洲老家。”德克萨斯的农场主霍利克伯对着新闻镜头吼道,“为什么现在不呢?如果你是个爷们儿,就该马上买机票,不要再待在美国了。”
“嘿!这真是一则轰动的新闻。”负责这次采访的福克斯记者梅森皱起眉头。与肤色有关的消息似乎总能刺激到德州人的神经,传播速度和引发的效应都比东部地区大两个数量级。纽约人从不在乎美国总统是正宗白人还是从哪个地方来的小丑,但自以为保存了传统美国精神的德州人却非常敏感。他们成了迷因寄宿的绝佳工具。
在互联网空间,新的社交平台是迷因的宠儿,也是迷因的“新型孵化器”。就在去年——2015年的秋天,一个迷因曾经穿着“夸张的衣服”在Facebook 上招摇过市:“本·拉登没有死,他就在曼哈顿。”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写下了这段话,但是很快人们就看到了它恐怖的传播效果。当天晚上,这个消息被转发、推送了40万次;第二天,纽约警方不得不出来澄清;第三天,整个曼哈顿有三分之二的人谈论到这件事。
人们将信将疑:
“到底怎么回事,那个炸掉双子大楼的坏家伙真的复活了?还是他的死亡本来就是一个假象?”
“如果他没死,谁在保护他?美国政府吗?”
信息的裂变释放出巨大的不可控制的能量。思维在自由的时空受到迷因的操控,扮演起了信息传声筒的角色。人们的讨论逐渐偏离了正轨,从本·拉登的死亡之谜到华尔街那些靠战争发财的财团,再到即将开始的美国总统选举,信息量越来越大。到后来,当地警局拘捕了这条消息的第一个发布者,才证实这是捕风捉影的猜测。
埃伦说:“我们为了解读这个信息付出了许多精力,我们都受骗了。”
说到底,对迷因的研究是一门可以促使我们自律与改进的思维学:
怎样从混乱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许多现象迷惑了我们的眼睛。
所有的冲动行为的促因是什么?我们的身体为什么听从于意识?意识做出选择的凭据是什么?
真正的上帝既不是人,也不是生物圈,更不是达尔文的进化史观,而是信息。信息以类似基因的方式进化并保持活跃,它刻画了我们的思维,既丰富我们,又观察和操纵我们笔下的每一个字符,用以书写在它永恒的圣碑上。
信息和它的后代
梅森说,福克斯娱乐频道的节目组也曾经做过一个“传话游戏”。主持人让几个人站成一排,先由A向B耳语一句话,然后让B传给C,C再传给D,D再传给E……一共传了10个人,最后一个人再传回给A。结果A听了以后大吃一惊:“和我的原话完全不一样。”“传话游戏”的结局是“终点决定了起点”,而非人们传统认识中的“起点决定终点”。至于信息在传播中是怎样完全变样、大相径庭的,节目组没有深入讨论,只要台下的观众开心就行了。
这是司空见惯而又令人痛恨的现象,有谁没气愤地声讨过关于自己的宿舍流言和办公室八卦呢?传统上,我们称之为传播的“扭曲效应”,它往往发生在人的嘴巴和耳朵之间,信息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变形。一向公正的新闻媒体也会在报道和转载信息时扭曲事实。这一切都是由迷因决定的——信息的传播总是这样,它需要不同的“后代”来增加传播的渠道,它会尽最大的可能扩大信息量,这有利于信息的永恒。
在人的层面,信息传播的“扭曲效应”为什么不可避免呢?
1.“口头传播”的客观限制:基于理解和用词的不同,口头传播注定是不准确的。
2.“感情色彩”的迷因:人的感情倾向对信息传播的效果影响巨大,喜欢它的人会夸大它的有益之处,讨厌它的人会夸大它的有害之处。不同的“感情光子”改变了信息的颜色。
3.“自我实现”的迷因:每个人都有自我宣泄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通过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来寻求刺激,使用夸张的表情和极端的语言来宣泄情绪,通过制造谣言来自我实现,这些都无可避免。
4.“想象”的迷因:无从查证和不确切的消息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样他们就会加入自己的想象,或按某种意愿对信息进行加工,也会为了取信别人而添油加醋。
5.“无聊动机”的迷因:空虚和无聊也是人们扭曲信息的动机之一。怎么才能打发时光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加工和传播小道消息。这个过程让人感到满足,而信息也成功产下了自己形态各异的“后代”。
抽象王国的“子民”
生物学家雅克·莫诺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揭示了“信使RNA”在基因信息转录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个类比:“正如同地球生物圈立足于没有生命的物质世界,一个‘抽象王国’也将崛起在生物圈之上。思想就是这个王国的子民。”
今天,信息理论的发展使我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来重新认知生命:
·生命只有“生物体”一种组成结构和活动形式吗?
·判断生命的标准是否只有细胞、碳水化合物、神经元、呼吸和子宫这些实体的东西?
莫诺为我们指出了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具有自主变化和扩张能力的思想。或者可以说,思想具有强大的传染性,且是一个独立的自组织体。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宗教思想对全球大部分人的影响力,宗教从出现之日起就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传染性,且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如果思想本身不是生命,我们怎么可能会畏惧它呢?事实是,人类既依赖思想又畏惧思想。
作为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思想和供其栖身的神经元一样,是有力量的。他说:“我们不能认为它们是一体的。思想引发了思想,并且参与演化出新的思想。它们和大脑的精神力量不是一回事,而是一个互动关系。在遥远的将来,思想还将借助通信技术与大脑中别的精神力量形成互动,与外部环境形成互动。到那时,思想将拥有前所未闻的优势。”
有一些结果是莫诺和斯佩里没有想到的,但他们做出了初步的预言。当思想随着科技的进步突破人体的物理限制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今天我们已经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看到了一种正在发生的局面:思想离开人体后依旧如鱼得水,它不过是把载体从神经元换成电子元件罢了。
这表明,“生物圈”的宏大概念又有了新成员和突破性的解释。基因编码不止存在于生物细胞的DNA内,还存在于信息之中。生物实体的内部也充满了信息,这些信息不停地复制、演化和传播着。对迷因的研究会促进生物学的革命,促使人类发现自己的脆弱。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信息悄悄地建立了和管理着一个抽象王国,它的子民——思想——已经拥有了有机体的一些特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它保持着自身的结构,每分每秒都在繁衍后代,并将这些后代传播到世界的任意角落,参与物质世界的变化。思想利用人的活动对自己进行合并、分化及重组,更重要的是它能演化出新的内容。这是思想进化的方式。其中,人的选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选择产生了不一样的迷因,对人类社会构成了相应的影响。
思想是信息的不同组合方式。信息是永远守恒的,信息的总量不会改变,改变的是信息组合的幅度和规模——它会发生潜在或明显的能级跃迁,有时变得让人感到陌生。思想就是在这种不同级别的信息组合中被生产出来的,我们称之为“创造”。几千年的思想史,就是信息运用组合工具为我们变的戏法。很难接受吧?可它的确如此。许多我们觉得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思想,本质上只是信息的一次能级跃迁而已。在抽象王国的世界,这一幕时刻都在发生,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
无穷无尽的“信息生命”包围了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被技术牢牢地包围着,技术成了人类最贴身的伴侣。从手机到IPAD,从汽车的智能导航到等离子电视,从健身软件到互联网,技术为我们打理着日常生活。人们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发短信,打电话,搜索和浏览新闻。信息泛滥成灾?不,这些信息本就存在,只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它的传播和演化。当你开始试着理解信息在生活中的作用时,也许会有一个疑问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到底谁才是你生活的主人呢?
复制我,传播我
人是信息忠实的仆人。
和莫诺的宏观预测不同,道金斯从微观层面对信息的本质和演化进行了更深刻的阐释。在他看来,从基因的演化到信息(思想)的演化,真正的主角是复制因子(replicator),即本书的主题——迷因的属性。
道金斯认为复制是演化的基础,传播是演化的工具,这正是复制因子的基本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核糖核酸不再起作用,生命是由神经元还是电子元件构成的并不是必要条件,甚至无关紧要,复制和传播才是大自然的属性。
他说:“任何生命的演化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进行的,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有复制因子。这根本不需要化学进程。”在自己的第一本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他宣称:“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制因子,它就当面盯着我们呢。它可能还处于幼年时代,仍然在一种原始的‘汤’中笨拙地漂流,但它发展演化的速率足以让我们熟知的老式基因望尘莫及。”
道金斯为这种新型的复制因子起的名字就是迷因。他提到的“汤”是我们人类的文化——文化作为迷因的环境和载体;它的传递媒介是我们的语言(信息工具);而它繁育壮大的场所则是我们的大脑——人类的大脑是迷因绝佳的“策划密室”。
新型的复制因子
迷因成了道金斯一生最重要的发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他的很多论断不断得到验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迷因的存在。因此,许多人从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开始延伸自己的思考,希望了解迷因究竟如何控制我们的生活,并影响着每个人的未来。
1.大脑中的“迷因池”:
A.思想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模仿。
B.迷因从一个大脑进入另一个大脑,从而创造思想,影响行为。
C.我们的大脑中都有一个“迷因池”,迷因在其中繁衍生息。
2.迷因的相互竞争:
A.大脑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同的迷因之间会展开竞争,争夺寄存空间。意识、时间和行为最受迷因的青睐。
B.注意力是迷因最宝贵的财产,也是它们主要的竞争焦点。流行文化和眼球经济不正是注意力的集中表现吗?
C.生存的意志是迷因。人们争夺生存空间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如工作、商业订单、大房子、绿卡、美丽的女人、长得帅的男人,都在竞争之列。
3.思想的迷因:
A.“迷因池”产生思想;思想不断地兴起,也有可能迅速衰退、消失;原创的和复制的思想在传播中没有区别,不管它们看起来多么伟大,本质上都是信息在“迷因池”中组合而生。
B.信念是什么?比如对上帝的信仰、对皇帝的忠诚、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亲人的依赖,都是信念。它是一种古老的思想,而不仅是单纯的情感。这种古老的思想在历史、教育、家族、艺术等“迷因池”中不断复制自己,再代代相传。
4.“真实”的迷因:
A.“真实”是迷因的品质之一。迷因从不对自己说谎,就像潜意识从来不会自我欺骗一样。但它们都会欺骗我们的意识。
B.“真实”只会在符合基因的自私性时才能显示出来。比如人们追逐财富的动机和对权力的贪婪,它们会肯定地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模式化的传播
迷因的传播结果是失控的,就连始作俑者也无法预料,但它的传播方式是有迹可寻的——而且一直如此。“击鼓的人,不知道鼓声能传多远”,这是非洲刚果地区的一句著名谚语。你当然不知道自己制造的声音可以传多远,难道不是这样吗?可是,我们一定知道如何才能击打出让人印象深刻的鼓声——只有悦耳的鼓声才能传得更远。
我们去那些偏远地区旅行,比如埃塞俄比亚、西非、中国的新疆等,那儿有很多奇妙的曲调已经传播了数个世纪。它们听起来都是简短的音符,三两句话的哼唱音调,但却成了当地的标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的共同点便是动听、简短和容易记忆。这就是传播的模式:
它一定是简单的、便于记忆的;
它必须有特殊的寓意;
它满足了某个群体的期待;
它悦耳动听,至少是大脑喜欢的节奏;
它还得符合情理,因为情理正是迷因的一种逻辑;
……
这些特点非常符合人性,信息当然不会放过如此便利的传播方式。迷因喜爱模式化、节奏化的语言,这有利于迷因的传播,也是“适者生存”法则的充分体现。信息也会自我淘汰,它会把难以模式化传播的内容剔除出去,或者对其进行改造。例如,微博上每天都有数十万条140字的箴言,但推到首页的才有几条呢?被埋没的信息不是出于人们的选择,而是迷因自己的选择机制让它们沉下去的。奇妙的是,“适者生存”本身同样是一个在大量传播中变异的迷因,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所有的场合都引用它,并且还衍生出了其他东西,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像“智者生存”“懒者生存”“代码员生存”等。
1.你还记得那些陪你一起长大的流行语吗?
多数迷因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间,仿佛一朵海面上的浪花,跃起然后落下,消逝融合在迷因池中。但是,当迷因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纸张、音乐、影视剧、小说等,遇到特定的环境时,它就获得了长久的寿命,成为陪伴我们长大的流行语。
在数字网络急速扩张的今天,流行语的传播速度、规模和引发的效应都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这样的迷因既可以是一个段子、一个小故事、一种技能,还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种席卷网络和我们现实生活的流行时尚。像“我是来打酱油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都是流行语传播的经典案例。
2.口耳相传的模式。
效果远次于流行语的传播形式是人和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我说一句话,你告诉第三者,第三者继续传给别人……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规模,形成广泛的效应,但它的消逝时间很快。一个小道消息如果不能在第一周引发较大的反响,它会在第二个周末到来前销声匿迹。
口耳相传的形式有一个劣势:大脑对押韵和节律的要求决定了人们只能记住只言片语,或者是比较劲爆的内容。但后者往往又具有时效性,经不起大脑长时间的消费。失去新鲜感后,这样的信息也就出局了。
可以说,模式化传播的基本要求(简单记忆、动听押韵、符合情理和节律等)有助于迷因的进化。正如老虎在森林中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和速度一样,利于生存的特点会在进化中得以强化。
“我相信,当条件合适时,复制因子将创造这种模式化的系统。”埃伦说,“我认为迷因可以运用自己的传播系统和规则,来促进信息的复制和演化。”在我看来,还有一个事实是埃伦没有说出来的——迷因是有意识的行动者,它自然会选择能够增强自身利益的传播方式,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信息组合,并为了它自己的原则而战。
只不过,迷因的原则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利益。
迷因何以成功
这个问题的本质与弗里斯在希腊银行的门口产生的困惑是一样的:“恐惧的迷因何以促成了疯狂的挤兑行为?”一个利于我们思考的角度不是“行为”,而是“需求”。“直立行走”的迷因让人类告别树上生活,逐渐进入部落文明,是因为人类需要走出森林寻找食物;“钻木取火”的迷因让人类发现并学会利用火,是缘于人类需要火;“穿衣服”的迷因让人类学会了制作各式各样的衣服,是因为人类的羞耻心及御寒的需要。
在有强烈需求的环境中,迷因的进化和基因一样不可阻挡,它能够作用于周围的世界,推动新兴事物。在一些情况下,它改变了外部条件,和我们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恰好是迷因积极的一面。挤兑行为的背后依然是需求,人们对银行倒闭的恐惧和对金钱的需求,决定了短时间几百万希腊民众冲向银行提取现金的举动,从而引发了社会震荡。
1.和基因的分道扬镳。
正如上面所说,有一些迷因对人类显然是有好处的,像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人工呼吸的抢救知识。但迷因的成功和基因大不相同,它们不是一回事。基因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人类的壮大,它努力保护人类的生存,迷因的复制却可能伤害到人类,比如病毒、战争、邪术、极端宗教和金融危机。
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在他的《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Germs,and Steel)一书中,用一个动物细菌的例子列举了一些有害迷因是如何戕害人类文明的。
有些成年人会从我们的宠物那里得到传染病,儿童得到这种传染病的甚至更多。这种病通常是一种小小的“不舒服”,但有些也会发展成严重的大病。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瘟疫、霍乱和麻疹,它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奇怪的是,引起我们人类的流行疾病的大多数病菌如今几乎只局限于在人类中流行……
关于病菌的历史作用的最让人畏惧的例子,来自随同哥伦布1492年的航行而开始的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尽管杀人不眨眼的西班牙征服者杀死的印第安人不计其数,但凶恶残忍的西班牙病菌杀死的印第安人却更多。为什么这种可怕的病菌在欧洲与美洲之间的交流是如此不对等?为什么印第安人的疾病没有大批杀死西班牙人并传回欧洲、消灭掉欧洲95%的人口呢?……
因此,人类疾病源自动物这一问题是构成人类历史最广泛模式的潜在原因,也是构成今天人类健康的某些最重要问题的潜在原因。请想一想艾滋病吧,那是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的人类疾病,但似乎是从非洲野猴体内的一种病毒演化而来的……
为什么有些细菌的演化是为了让人类生病,有些细菌在我们体内却起到保护肠道、有助健康的作用?把细菌划分为两大敌对阵营的迷因是什么?在这里,迷因和基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失控》(Out of Control)一书中,凯文·凯利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迷因继承了基因的复制逻辑,但发展出了独立的演化体系。
戕害宿主的迷因遍布我们的生活,它甚至完全违反基因的命令——它可以战胜基因的自私性。比如,怀揣炸弹去攻击美军岗亭的自杀式袭击者的动机是什么?这才是最有意思的话题,“在天堂得到回报”的迷因就是用这个理由说服基因的吗?我们也许能够从本书的第九章中得到答案。
2.简单的模仿——越简单越有效。
迷因首先是简单的模仿行为,它只需要很简单的模仿行为就足以复制和传播任何信息。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够成功。它甚至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声音。比如,早在没有文字沟通的原始社会,一切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就已经开始了代代相传。一个人学会生火后,其他人可以通过模仿迅速将其传播到附近的部落;制造工具的技术也无需写成一本书,人们通过眼睛的观察就会很快习得并把它传播出去;模仿其他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更是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越简单的迷因越有效,模仿难度决定了迷因的传播效应是大还是小。当语言出现以后,文化随之出现。这时,迷因的传播就不再只靠模仿这一种方式了:语言催化了文化,同时也帮助迷因超越了纯粹的模仿,使它能够通过抽象化和编码的工具获得复制和传播。为什么大量的成语都出现在古代?为什么绝大多数神话故事都出现在人类文明早期?因为那是迷因借助语言进行传播演化的高峰期——它形成了人类对数千年前的自己童年时代的印象。
3.情绪的感染——情绪可以带来爆炸式的信息传播。
1730年,英国诗人詹姆斯·汤姆逊写道:“凭借彼此相望的目光,恐慌在人群里传染。”恐慌是一种能够传染的“疾病”,而制造恐慌情绪的主体就成了迷因。迷因无比喜爱情绪,因为情绪(群体性癔病)往往可以产生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它能制造、推动流行,能造成股市的疯涨或暴跌,能引发战争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能引领人类社会的风潮。
还有什么比情绪更能吸引人的呢?迷因化身为一段美丽的曲调,让人沉醉其中,满大街都是这张唱片的歌声;迷因变成一种习惯、一个手势,希特勒的举手礼让那个时期的德国人为之癫狂;迷因寄宿于玛丽莲·梦露的笑容和她飞舞的裙子,那是燃烧着欲望的、富有感染力的火焰,感染了整整几代美国人。
前几年,芝加哥有一位街头演讲者伊夫林引起了轰动。伊夫林是心理学博士,在当地开了一家心理诊所。开业之初,他的生意很差,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个顾客。他就跑到街头,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搭了一个台子进行演讲,告诉人们自己的诊所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优势。他说:“我并不在乎有多少人会听到,300个人驻足倾听?这很好,但只有1个人我也不介意。”
情感是决定鼓声能传多远的迷因,至少伊夫林是这么认为的。他把每一次演讲都看作一次敲鼓。于是,随着他深情的演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知识渊博的心理医生。当地电视台闻讯前来拍摄,他的诊所也很快就人满为患。
擅长利用情绪感染力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伊夫林的真诚让听众受到了启发,他们会主动将这个信息分享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每个被他感染了的听众都免费替他做广告,这就是分享的力量,更是迷因借助情绪发动的一场“病毒式传播”。
4.病毒式传播。
就像伊夫林打响招牌的故事一样,迷因也是“病毒式传播”背后的推动者。特别是在电子传播时代,迷因成功地把“传染”的特质输入到了各种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平台中——它已经接手新技术平台的主导权,用信息覆盖了整个世界。
时光回到1981年,在普遍的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就有人预见到了今天会发生什么。纽约人斯蒂芬·沃尔顿是道金斯的读者和崇拜者,他首次提出了“病毒式语句”和“病毒式文本”这两个术语,并写信给《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栏作家侯世达,宣布自己的观点。
沃尔顿提出一些可以自我复制的句子(这些句式具有简洁、便于记忆等特点,类似于“复制我,传播我,你便心愿得偿”这样的模式),其中就包括“病毒式文本”这个词。至少侯世达成为了第一个感染者,他很快便在杂志上发布了这个词语。现在,它不仅预言成真,而且疯狂地借助新的传播工具在信息领域和思想的“迷因池”中以指数级的速度繁衍。
当时间来到2016年,人类进入全球性的即时传输时代时,信息瞬间就能抵达这个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迷因的传染性才真正被开发出来——不,是被解开了绳索,释放出了无限的能量。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信息就像病毒一样在人们的或主动或无意识的参与下扩张和膨胀。病毒式的电子邮件、营销方式、视频以及网络广告……互联网平台成为了迷因的最佳媒介,它串联起了每个人,通过网络在人们的大脑中出入自如,调度与支配着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有迷因在对你说:“快,复制我,传播我!”
谁才是你的主人
谁才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身体、意识,还是思考的结果?人类就像渺小的细菌,终于发现显微镜的存在,开始了对神的试探。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疯狂地爱上了手机游戏,每天都要在上面浪费掉3到5个小时。有时我给他打电话,他会用一种急迫的声音让我等会儿再打过去:“啊……不好意思,先挂掉,等我5分钟。”奇怪的是,他之前是一个极为憎恶游戏的人,他最痛恨的便是下属在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或者摆弄自己的手机。
卡莱茨教授是这样总结这种现象的:“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也可能爱上手机,也许我已经爱上它了。之前我像他一样非常不屑于电子设备,我认为那只是一个比较便捷的通信工具而已。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讨厌手机和平板电脑了。技术怎样征服了我?如果是信息开发了新的技术来让我喜欢它,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脑不过是一个‘粪堆’,为信息提供营养,让信息的幼虫得以成长,然后再把它们的复制品散播出去,感染更多的人,让他们爱上手机游戏这种特别无聊的事情?”
按照卡莱茨的分析,不管喜不喜欢,人类很少能够说了算。至少在自己的意识上,我们败给了手机。“玩手机游戏”的迷因不知不觉地感染了最顽固的群体,就像一段著名的诗歌写道的:“思绪在不眠之夜涌入我的脑际,我不知道它们从何方而来,到何方而去;我不知道,也与此无关。”这段诗歌本身和手机游戏一样,从它开始传播时,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人们对手机或电脑游戏这个新型的前所未见的“传染病”并非没有抵抗,它至少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有谁愿意把自己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大半精力都放到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呢?然而,抵抗的结果也许是,我们在警惕电子设备侵吞宝贵的时间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迷因的傀儡。
我们是信息的宿主
这是一个让人很不舒服的论断。就像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写道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你一旦掌握了它,就想象不出在掌握它之前是什么情形……在你掌握它之前,它就已经发生在你面前,而你当时却正看向别处。”这说明信息早在我们注意到它的力量之前,就已暗中主宰我们的生活。
“太初有信息,言语是后来才出现的。”哲学家弗雷德·德雷特斯科于1981年这样告诉我们。信息是独立的、比人类更强大的生命,它以信息种族的生存和延续为目的,并能很好地利用一切工具(人类和技术)的发展来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它们肯定会选择有机体(人)来充当宿主,这样它们就可以灵活地、低成本地完成复制和传播。
起初,道金斯只是把人的大脑视为迷因的宿主,但互联网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在《自私的基因》第二版中写道:“我们很容易预见到,电脑最终也会成为可以自我复制的信息模式的宿主。”他认为,信息从一台电脑转移到另一台,通过电子邮件的交换实现连接,然后互联成网,这是信息实现自我复制的最完美的环境。
从互联网发出第一声啼哭起,人类社会的很多事情都已经被改变了。它不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还打破了我们的很多固有认知。几千年来,我们无比确信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但是现在,信息才是。信息借助互联网生出了翅膀,而迷因和信息的结合彻底颠覆了人类社会的常识,我们必须由此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201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负责情报分析的电脑系统提供了一个信息。电脑对多处监控地点的情报分析展示了一个结果:那里有些数据变得不正常了。这只是一个情报信息,没有人发出具体的指令,但是华盛顿派了两个批次的特工去到阿富汗进行调查。他们最后无功而返,告诉人们这只是一场虚惊。
“是情报在支配我们,还是我们在支配情报?”情报委员会发邮件过来抗议,“为什么没有人发现电脑的错误?”但是当事者都清楚地知道,如果不遵从电脑的错误,就将实际地威胁到一些部门经费的获取。
情报与经费的关系,不正是这些精英的情报人员甘心接受荒谬现实的迷因吗?作为受到电脑信息支配的行动工具,他们和那些电子元件有什么区别呢?
奴隶在歌唱
芝加哥的文化中心有无数的夜总会和酒吧,这里每年都有很多场免费的室内音乐会。当音乐会开始时,你只需点上一杯酒,就能享受免费的音乐表演。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个叫作Lee's Unleaded Blues的布鲁斯酒吧,由于这里有雷鬼乐队的演出,埃伦·兰格便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他开车从洛杉矶出发,跨越整个西部,来到这座美国的中心城市,就为了能一边品酒一边欣赏雷鬼乐队的R&B音乐演出。
有一次凌晨5点多,埃伦醉醺醺地打电话把我叫醒。我听得出他喝了很多酒,应该也抽了不少烟,嗓音都变了:“你真该来看看这个地方,就像地狱一样。”他一连重复了十几遍我才听清,因为电话中充斥着电子音乐和人们狂欢的叫声。我大声说:“埃伦教授,你不要再喝酒了,赶快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埃伦再也没有去过酒吧,那是他最后一次。他在写给我的邮件中说:“看着眼前跟随劲爆音乐疯狂起舞的人们,我忽然有一个疑问,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为什么深夜的音乐和酒精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人们陷入集体忘我和癫狂的境地?”
人类是快乐歌唱的虫子,还是用舞蹈为音乐助兴的奴隶?两者似乎都不重要,因为无论哪一个答案,都会伤害我们的自尊。作为生物圈的老大,人类已经习惯了主宰这个星球,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在我们的头顶还有一个“信息圈”的存在,而且它就像幽灵一样,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在对待信息和技术的态度上,我们一直超级自信,就像对待圈养动物一样对它们评头论足,用冷嘲热讽的语气定义不同信息的用途:音乐、舞蹈、文字、油画、视频、电子信号、传导器、CPU等等,好像我们无比熟知它们的本质。可是,当年轻人听到打击乐、喝下大量酒精、连续跳几个小时舞,当一个恶作剧成为几千万人数月的谈资,当射向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那颗子弹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底气确信人类是自己的主人呢?
埃伦对酒吧文化的观察一定有益于他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研究。不过,我在回复他的邮件中引用了卡莱茨教授的一段话:“在迷因面前,我们可能只是‘渺小的细菌’,就好像终于发现了显微镜的存在,试图开始对神的试探。”
积极的迷因和消极的迷因
迷因是精神寄生者。
对无神论者道金斯而言,迷因的某些有害性让他不安——迷因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任何东西,从歌曲、文字、动作、表情到宗教理念、神话故事,都可能构成一个迷因。它既能复制和传播,又能变异和演化,还会为了争夺我们的关注而竞争。自私的竞争总是产生难以预料的破坏力。
每一种迷因都希望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从而主导人的意识,获得最大的关注。迷因就像潜藏在我们意识层面的病毒一样,具有相当强烈而无法阻止的传染性。它一旦成功主导人的意识,就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就像每年都会在全球爆发一次的超级流感一样。
有时是良性的迷因取得了胜利:
朗朗上口的歌曲,传递着生活的积极价值;
朝气蓬勃的舞蹈,像《小苹果》一样,掀起了全民歌舞潮;
《常回家看看》等春晚流行曲,唤醒了人们对家的向往。
有时是恶性的迷因大获全胜:
早期基督教的禁欲思潮一度对妇女造成迫害;
追涨风促成了股市的周期性崩溃;
石油定价权的争夺推动了两次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禁欲主义对基因是相当有害的,但它真实发生了。这充分说明迷因与基因是大不相同的,虽然迷因具备了基因的“复制链”特征,可它并没有自觉的动机。它不会想着“我要保护人类”,人除了载体功能外,对它没有特定的意义。
因此,道金斯不无担忧地提醒我们,迷因寄生在我们的脑海中,并且暗中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它既可能是一篮子圣诞苹果,也可能是一把伤人的匕首。这使我们至少感到一丝安慰:人类意识可以控制迷因的影响,而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你希望得到苹果还是匕首呢?
就像上帝掷骰子一样,我们有50%的概率能够开发出迷因积极的作用。
迷因的二元性
作为心理学家,埃伦·兰格长期关注“人的不同选择对心理成长的影响和对情绪的塑造”。他说:“无论如何,积极与消极总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你是拥有决定权的,关键是不要被那些负面的东西乘虚而入。它们会抓住一切机会,试图潜入你的意识。”
就像上面说的,迷因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消极的迷因会想尽办法植入我们的头脑,支配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迷因本身是中性的,它不分善恶、没有好恶,如果我们任凭它自由发挥,而不去主动挖掘它的积极价值,我们将从迷因学的研究中一无所获。
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丹尼尔·丹内特写过很多关于进化的书,这些书探讨的是进化论对于人的思维模式以及自由意志的影响。他在自己的著作《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中谈到了迷因,并且重点提到了迷因“消极影响”的一面。但他并没有悲观地认为人类只能不可避免地成为迷因的奴隶。他写道:“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从一开始我就特别不欣赏这种观点,今后也休想让我改变看法。如果我的大脑缺乏自由意志,全是外来的意识和观念在其中更新,我们生存的目的是什么?”
与同是无神论者的道金斯不同,丹内特重视人的选择(自由意志)在进化过程中的积极力量。相比基因的不可干预性,我赞同丹内特的视角——迷因必须借助人的意识进行传播,而意识的本质之一就是“我们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
1.现象。
奇妙的团队氛围——迷因是怎样从你的大脑向另一颗大脑跳跃传染的?
人的一个想法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好像只需要几微秒的时间,一个人将这一想法传染给另一个人也不费吹灰之力。迷因轻而易举就能成为办公室的“美人”,因为它像天然存在一样,当团队成立之初它就出现了,而且一直主导着团队的气氛变化。
为什么不同的团队有着不一样的氛围?想一想它是怎么发生的。
毫无预兆的争吵——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也有可能变成争吵,是谁点燃了双方的怒火呢?
有时候你会遭遇到莫名其妙的情况,明明是非常顺利的谈话却突然演变成了一场失控的争吵,两个人的关系顿时变得不那么友好了。等冷静下来之后,你会发现那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而已。这种情形经常发生,以至于我们常常怀疑是不是对方在针对自己。
为什么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些许不满会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爆发出来呢?到底是谁点燃了它的导火线?
演讲的煽动力——为什么困境中的马云能够激发下属的斗志?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马云是一个商界的传奇人物,他在下属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人格魅力。在公司起步的时候,阿里巴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就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下来,马云却能通过一次简短的谈话迅速激发下属的斗志。他们不但没有离职,反而比之前更有干劲了。
为什么平庸的管理者无法像他那样用积极的正能量感染团队?这背后的迷因又是什么呢?
一张改变命运的照片——儿时的照片是怎样彻底挽救失足青年的?
1992年,在洛杉矶警察局,汉姆警长把一张照片送给了已经被拘押数小时的年轻人扬克。那是扬克1岁时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正躺在医院的婴儿床上。护士拍摄这张照片时,扬克的母亲因失血过多刚刚被宣布死亡——她推着婴儿车过马路时遇到了车祸,为了保护年幼的扬克,她选择了牺牲自己。这张照片彻底改变了扬克的命运,从警局被释放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15年后,当再次见到汉姆警长时,他已经变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一张有特殊意义的照片如何影响了一个人的思维,让他从此拥有了全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什么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和严密的劳教体系对人的塑造比不上一张照片?
2.策略。
尽管对“消极预测”不太感冒,丹内特仍然是迷因理论的支持者。他坚定地认为迷因是推动进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比如文化的繁荣和人类繁殖力的降低,都是迷因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他说:“迷因是一个精神寄生者,但不是主人。”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迷因在创造和驱动我们,那么我们就是自己的迷因,而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丹内特当然也认识到了并且赞同迷因的这种“二元性”,只不过,他指出了积极的方向。乐观的人是令人尊敬的,这正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这意味着,我们获得了一个深入开发迷因并为己所用的策略,虽然它依然十分复杂。
和基因相比,它令人失望
2015年底,在FBI华盛顿特工培训学院工作时期的老上司哈罗德发来一组总量超过2000张与叙利亚战争有关的照片,这其中就有那张著名的被冲上土耳其海滩的3岁男孩的溺死照。结合我最近的研究,哈罗德在邮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跟我探讨:
令人心痛的照片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谴责,还是对战争的恐惧?结局是战火熄灭,还是难民涌入欧洲?欧洲决定开放国境线的迷因只是一张照片吗?战争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只有中东地区注定会永远混乱下去?造物主控制地球人口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和基因相比,迷因在大多数层面显然不可避免地让我们失望了。3岁男孩的海滩溺死照一夜之间就引起了全世界对难民潮的关注,这本来是不幸中的万幸——人们终于能够对那个地狱般的世界正眼相看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在不同国家的争吵中,迷因在继承基因“复制链”特征的同时,还放大了它的“自私性”。
2011年5月21日,一个名叫莱特尔的男子喝醉了酒,在距离南加州大学300米的一处临街绿地中无意拍下了女孩艾米莉和男友约会的画面。他随即把照片上传到了社交网站,并加了一句戏谑的标注:“她今年12岁?”
莱特尔一定没有想到这个消息的后续发展有多么可怕,否则他会在按下发送键之前再考虑几分钟,或者干脆删掉照片,不干这种蠢事。第二天早晨,他惊讶地发现已经有超过10万人关注了这条消息,人们纷纷给他留言追问事情的细节:
嘿,小伙子,你在哪儿拍到的照片?
美国到底怎么了?这么小的姑娘就开始约会!
如果她是我的女儿,我一定将她逐出家门!
快找到她父母,这样下去还了得!
我看她男友像“五金党”的漏网之鱼,警察为什么不管?(注:“五金党”是洛杉矶一个有名的犯罪组织,2010年年底,洛城警局宣布抓获了该组织全部成员。)
……
几天后,艾米莉的个人信息被“人肉”出来,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学校名称等详细的内容。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艾米莉已经23岁了,并不是莱特尔在发布消息时用怀疑的语气标注的12岁。于是,新的讨伐又开始了,只不过对象换成了莱特尔:
你是一条可耻的狗,快告诉我你住在哪儿,我要一枪打爆你的脑袋!
你应该道歉,因为你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孩。
我看你才是罪犯,快点去自首吧,白痴!
我要烧死你,可恶的家伙!
……
莱特尔被网友命名为“专门偷拍年轻女性的偷窥狂”,他的照片在脸书、推特和其他网络社区被到处转发,一时间网络上全是他的名字和事迹。人们组建了很多联盟、小组来商讨打击他的计划,并为他起了很多外号。他的事迹还衍生出了大量的改编版本——偷盗女性内衣的变态狂、变性的囚犯、没有胆量道歉的歹徒、警察局的内奸(用来讽刺当地警局糟糕的办案效率)、夜色中的狗(攻击深肤色的外来移民)等。这件事儿还吸引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登上了许多电视新闻的头条。
正像可怜的艾米莉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遭遇到的舆论打击,自私的迷因聪明地利用了事态的转变,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并使得信息的负面传播更为容易和快速,从而引发了极为轰动的效应。但是到最后,我们发现事件的演进很难为人们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
和丹内特的乐观预测相比,这个结论是消极的。然而重要的是,怎样从迷因引发的各种现象中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考路径:如何才能杜绝自私的迷因带给我们的附加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