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墨菲定律
21650000000003

第3章 踢猫效应:坏情绪会传染,但也可以被管理

踢猫效应:坏情绪的连锁反应

“踢猫效应”源自一则有趣的寓言: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了一通脾气。管家心里窝火,回家后找了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耳光。最后,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踢了个跟斗。

心理学家用这则寓言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情绪传染链——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牺牲品。

这种情绪转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个人一旦无法正常宣泄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就往往会找一个出气筒,把情绪转移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而且,往往会宣泄到那些比自己弱的人或物身上——非但凭空发怒,而且欺软怕硬,事情过后往往因此更加自责。有时自己也明知不对,却很难控制。

现实生活中的“踢猫效应”未必有寓言中那么夸张,但是,不可否认,“情绪传染”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某人工作受挫,带着满肚子闷气绷着脸回到家,看什么都不顺眼,便立刻将坏情绪传染给了家里其他人,于是整个晚上甚至连续几天全家都不得安宁。同样,某人在家里受了气,也会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

这就像一个圆圈,以情绪不佳者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开来,这就是常被人们忽视的“情绪污染”。用心理学家的话说:坏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从这个人身上传播到那个人身上,一传十,十传百,其传播速度有时比有形的病毒和细菌的传染速度还要快。被传染者常常一触即发,越来越严重,坏情绪有时还会在传染者身上潜伏下来,到一定的时期重新爆发。这种坏情绪污染给人造成的身心损害,绝不亚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

因此,我们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学会疏解他人的情绪,截断“踢猫效应”或者说“情绪污染”的传播链条。

心理学家兰斯·兰登在他的博客里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家小餐馆里,一个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一名女服务员大声喊道:“服务员,你过来!你们的牛奶是变质的,把我的红茶都糟蹋了!”

这名女服务员连忙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

那名女服务员把那些食物轻轻地放在那个顾客面前,轻声地说:“先生,如果您要在红茶里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柠檬酸会使牛奶结块。”

顾客听了这话,脸一红,小声地说了声“谢谢”,语气也没那么愤怒了。

当时,兰登正好在边上目睹了这一切,于是,等那个顾客走后,兰登问那名女服务员:“明明是他的错,您为什么不直说呢?”

服务员笑着说:“因为他当时很生气,我不能跟着他生气,否则他冲我发火,我又冲谁去发火呢?”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环,情绪确实会通过你的姿态、表情、语言传达给对方一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对方。明白了“情绪污染”的危害,你就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你的坏情绪传染给他人。如果这样去做了,相信你的生活会充满阳光。

野马结局: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

非洲草原上的野马最怕吸血蝙蝠,这种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常叮在野马的腿上,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吸血蝙蝠始终不依不饶,一定要从容地吸饱血之后再离开。而野马拿这些“吸血鬼”毫无办法,最终会被活活折磨死。

然而,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这些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对野马来说根本不足以致命。真正导致野马丧命的,是它们被蝙蝠盯上以后的暴怒和狂奔。

换句话说,吸血蝙蝠只是野马死亡的诱因,而野马对这一诱因的剧烈的情绪反应,才是造成它们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因此,有心理学家将生活中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叫作“野马结局”。

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当你发怒的时候,怒火也许会烧及他人,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它烧的是发怒者自己。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做过类似的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最终的结果是,笼子里的狗在出现饥饿性病理反应之前,就已经被急躁、忌妒和愤怒的负面情绪支配而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其实,愤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在愤怒的过程中,血液会大量集中在四肢末端,令人的肌肉紧绷,并使得挑战、无畏等感性思维取代理性思维,使人迅速地进入攻击状态。可以说,“愤怒”这种情绪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手段,确保了人类在逆境中瞬间拥有异乎寻常的战斗力。在人类进化初期,这种从心理到生理的联动反应无数次挽救了我们祖先的生命。

但是,与愤怒的爆发力相对应,它对人体自身的破坏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瞬间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一样,愤怒情绪所带来的爆发力,也意味着对人体机能的过度损耗。是以,愤怒情绪不仅是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还会使人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

愤怒的情绪最容易伤害人体的器官,第一个伤害的就是心脏。如果我们常常心怀愤怒,那么,我们的心脏患动脉硬化的概率就会比心态平和的人高出几乎三倍!在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我们的血压迅速上升,血小板凝结在一起,容易造成动脉硬化。

愤怒会导致食欲下降,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愤怒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肝脏,引发肝气不顺、肝胆不和。

“高血压患者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怒”——许多健康专家都会反复告诫他们的病人,“假如不能克制愤怒情绪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

美国华盛顿州警局档案中就记录了这样一起离奇的命案:一个小餐馆老板——六十八岁的威廉和他的厨师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厨师一定要用茶碟喝咖啡,而威廉认为用茶碟喝简直是莫名其妙,于是两个人开始吵架。威廉越吵越生气,愤怒中抄起一把左轮手枪对着厨师大喊大叫,厨师拔腿就跑,他也挥舞着枪追了出去。结果,威廉却倒地而死。

是因为枪走火吗?并不是,根据法医验尸报告,威廉死于心脏病——极度的愤怒加上剧烈运动,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须对自己进行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平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医学专家通过实验证明,在有效抑制易怒情绪的受试者中,死亡率和心脏病复发率会大大下降。

那么,如何有效地抑制伤人又害己的坏情绪呢?

具体方法有很多,但是一个最重要的法则是,提高自己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力和对外界刺激的客观评价能力,当怒火上升时,反复地告诉自己——这并不值得愤怒。

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主动释放愤怒情绪,将心中的愤懑、不平向人倾诉,从亲朋好友处得到规劝和安慰,也可以缓解怒气。或者在即将发怒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愤怒,尽快离开当时的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如此一来,愤怒的情绪便会渐渐消退。

海格力斯效应:无视仇恨,仇恨就会无视你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两个人产生矛盾时,如果其中一方试图报复,那么,最终必然加深对方的仇恨,甚至导致对方挖空心思加害另一方;而对方疯狂的报复行为,反过来又会导致另一方不死不休的仇恨。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敌意越来越深,报复手段也越来越狠毒——这样的现象延伸出来的心理学理念就是“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传说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的东西,样子很难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地增大。这大大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于是,他使出了全部力气一脚踹过去,没想到那东西居然膨胀得更大,竟把路都堵死了。

就在海格力斯进退两难时,一位圣者出现了,他告诉海格力斯,这个东西叫“仇恨袋”。你越是充满仇恨,它就会越胀越大;相反,你若不再理它,它就会变小如初。

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如果你忽略它,它就会自然化解;如果与它过不去,那它就会被成倍地放大。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是人类社会早期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目的是通过展示伤害的形式来维护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稳定状态。这就决定了报复行为的本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惩罚和威慑,本身并无助于消减仇恨。它只能用来伤害报复对象,却无法用来化解心中的仇恨。现在,随着社会规范日益成熟,仇恨、报复所带来的实际社会价值越来越小,而它对于个人的负面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现代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合作共生关系变得更加强烈,报复、仇视他人已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更有甚者,还会使得双方错过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机会,最终让报复者得不偿失。相反,懂得化解一时的怨恨的人,最终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威廉·哈尔斯是沃尔沃集团著名的销售培训专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尔斯逃难到了瑞典,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语言,所以他希望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到一份秘书工作。但绝大多数公司都回绝了他。其中,有一个人在写给哈尔斯的信上说:“看得出来,你对秘书这份工作完全不了解。而且,你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字,我根本不需要这样的秘书。”

当哈尔斯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气得发疯。于是,他立刻就写了一封回信,信上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用词极为刻薄。

当信写完后,他却没有寄出去,而是停下来对自己说:“等一等,即使他收到信后暴跳如雷,又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要浪费邮票去做一件对我毫无价值的事情?”于是,哈尔斯撕掉了他刚刚写的那封骂人的信,另外又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表达了对自己文法能力不过关的惭愧,并对对方指出这一点而表示谢意。

没过几天,哈尔斯收到了那个人的回信。这次,那人的措辞客气了很多,也为之前自己的无礼致歉,同时告诉哈尔斯,他确实无法胜任秘书的工作,但可以尝试在行政部门先积累经验。随同这封信件一起送过来的则是一份工作邀请。于是,哈尔斯终于在瑞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正如哈尔斯所说的,如果他当时寄出了那封信,实现了自己的报复,又能如何呢?他依然找不到工作。而放弃了复仇愿望的哈尔斯却真正获得了对方的好感,同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工作。

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这时候,以宽容对仇恨,仇恨自然会消失,有益于他人,也就是有益于自己。相反,若是以报复对仇恨,除了获得短暂的快感以及更大的仇恨,又有什么好处呢?

霍桑效应:适度发泄,才能轻装上阵

“霍桑效应”这一概念,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1924年11月,为了找到一个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梅奥教授的研究小组进驻美国西部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不断改变工人的工资、休息时间、午餐以及照明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外在因素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不管这些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没有上升。

为了搞清楚状况,梅奥教授团队又花了约两年的时间找工人谈话,前后达两万余人次,耐心地听取工人对公司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们畅所欲言,尽情地宣泄着自己的负面情绪,结果,霍桑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正是这种情感宣泄,让工人释放了工作中积累的情绪压力。同时,由于专家团队的耐心倾听,工人感觉自己受到了关注,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这种奇妙的现象从此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情绪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应一味地控制与压抑,而应该用一种恰当的方式,给不良的情绪找一个适当的出口,让它远离我们。

情绪应该宣泄,但是要以合理的方式宣泄。当有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一不要迁怒,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二不要自我伤害,如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咒骂自己,甚至选择自戕,将怒气发泄在自己身上;三不要在他人面前大叫、大闹、摔东西,这样虽然发泄了情绪,却把坏情绪传染给了其他人,制造了“情绪污染”,同时也伤了自己的体面,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事态进一步恶化,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日本的松下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员工的情绪管理,认为员工的情绪和工作效率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也下了不少功夫。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出气室”。在松下的各个生产基地都设有一个专门的、很隐蔽的房间,这个房间里放置了一些橡皮人,任何员工如果遇到烦恼的事,只要是感到心里堵得慌,就可以到这个房间里对着橡皮人大喊大叫,甚至拳打脚踢,以此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这个小房间在松下公司内部被称为“出气室”。

“出气室”设立之后,松下公司的员工心理学专家对出入“出气室”的员工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结果发现:85%以上的员工进去时看上去神情抑郁或怒气冲冲,而出来时则显得轻松多了。之后,经统计发现,这些员工“出气”之后的工作业绩较“出气”之前的有了明显的提升。

应该说,松下公司的做法是比较极端、投入也较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专业的“出气室”待遇。不过,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合理的宣泄出口,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负面情绪的积累会严重影响人的精神和心情,这不仅会影响个人健康,还会破坏人际关系。而“霍桑效应”又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总会产生数不清的情绪反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负面的。

对那些负面的情绪,切莫一味压制,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由此带来的激励效果甚至远远超过了物质激励。

心理学家通过对情绪的深入研究发现,情绪宣泄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狂暴行为、倾诉和哭泣。

松下公司的“出气室”属于第一种狂暴行为宣泄,“霍桑实验”中的谈话属于第二种倾诉宣泄,而除此之外,放声痛哭也是极佳的宣泄方式。研究证明,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含有一种有毒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会带来生理和心理上双重的轻松感。因此,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宣泄情绪,那就大哭一场吧。

习得性无助: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一个带蜂音器的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每次都被电到倒地呻吟、大小便失禁为止。这种折磨反复多次后,塞利格曼更改了试验流程,在蜂音器响后,不急着电击,而是先把笼门打开,但这个时候,狗非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开始,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因之前的绝望体验而放弃逃避希望,默默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长期积累的负面生活经验使人丧失了信心,继而丧失了追求成功的驱动力。而要避免习得性无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如果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挫折实在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但是如果在挫折中沉沦,那便是跌入了“习得性无助”的陷阱,就像实验中的那条狗一样,再也无法突破挫折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退役军官科尔曼·米契尔在一次飞行事故中受到重伤,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十六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

这样的挫折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最后一次手术做完后,米契尔用保险赔偿金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栋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同时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六个月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康复后的米契尔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米契尔得以继续驾驶着新买的飞机翱翔于天空。没想到四年后,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这一次,他胸部的十二块脊椎骨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对于这次事故,米契尔几乎绝望:“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但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出院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米契尔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过度开采而遭受破坏。后来,米契尔甚至还参选了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在事故中被毁得面目全非的脸转化为广受大众推崇的宝贵资产。

面对绝境,米契尔自始至终没有绝望。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米契尔说道:“我瘫痪之前可以做一万件事,而现在我只能做九千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一千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九千件事上。我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视为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们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儿,然后,你们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要选择成功,那么同时就必须学会面对失败——失败从不怜惜弱者。没有铁一般的意志,就会被绝望的环境打垮,你就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习得性无助”的陷阱,是我们的大脑为了让自己适应绝望环境、免于崩溃而做出的妥协姿态。但平庸的人才需要妥协,只有坚强,只有走出“习得性无助”为我们营造的心理舒适区,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卡瑞尔公式: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威利·卡瑞尔是纽约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有一次,卡瑞尔到密苏里州去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以使用了,但是依然没有达到公司保证的质量。对此,卡瑞尔十分焦虑,一度无法入睡。后来,他意识到,忧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于是,便试图换一种思路面对这个问题。

他是这么想的:这件事情最坏会导致什么结果?无非是老板把整台机器拆掉,然后炒掉自己。想到这个最坏的结果后,卡瑞尔对自己说:“如果丢掉了这份工作,我该怎么办?”然后,他发现,当时机修工程师普遍紧缺,找一份新工作并不难——换句话说,最坏的结果也并非无法接受。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后,卡瑞尔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后来,经过几次试验,他终于发现,如果再多花五千块钱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结果就是公司非但没有损失,还获得了一个完美的改进方案,而卡瑞尔也没了丢掉工作的风险。

后来,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从卡瑞尔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个解决忧虑情绪的方法,并命名为“卡瑞尔公式”。

在卡耐基的《走出忧虑人生》主题演讲中,他把“卡瑞尔公式”定义为: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首先在精神上接受它,然后集中精力从容地解决问题,从根源上抹除忧虑。

“卡瑞尔公式”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其中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排除恐惧情绪,理性地分析整个情况,然后,找出万一失败可能导致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第二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接受它。这样一来,即使事情真的无法挽回了,我们也可以很快地放松下来。

第三步,之后,我们就平和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试着改善在心理上已经接受的那种最坏的情况。假若应对适当,我们就可以很快摆脱这种所谓的最坏情况。

但是,如果一直忧虑下去的话,恐怕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它会毁了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在我们忧虑的时候,思想会到处乱转,而丧失做决定的能力。然而,当我们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进而在精神上接受它之后,就能够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使自己处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处置。

当不再忧虑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英国心理医师罗宾·汉斯的治疗记录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汉斯的朋友艾尔·亨利因为常年抑郁而得了严重的胃溃疡,只能吃苏打粉,每小时吃一大匙半流质的东西,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护士拿一条橡皮管插进他的胃里,把里面的东西清洗出来。

这种情形持续了好几个月后,汉斯建议亨利说:“朋友,既然医生说你这病没救了,那么最坏也就是死亡了。你一直想在死之前环游世界,不如趁现在去实现这个愿望吧。”亨利听从了汉斯的建议。随后,他买了一口棺材,把它运上船,然后委托轮船公司安排好,万一他去世的话,就把尸体放在冷冻舱里运回英国。然后,亨利便就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神奇的是,他在旅程开始后,就觉得好多了,渐渐地不再吃药,也不再洗胃了。渐渐地,几个星期过去之后,他甚至可以抽黑雪茄、喝威士忌了。

当旅行结束后,他的胃溃疡也奇迹般地不药而愈了。

在罗宾·汉斯生活的时代,“卡瑞尔公式”还没有问世,但他给亨利的建议中却包含了“卡瑞尔公式”的精髓:

找到最坏的情况(死亡)。

接受现实(死前环球旅行)。

改善现实(旅行过程中心情愉悦,胃溃疡症状好转)。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叫“存肢效应”,说的是人在被截去某部分肢体后,心理上却在很长的时间里对那个已不存在的肢体有着存在感和支配欲,不愿意接受失去肢体的现实。

在现实中也是如此,一些人不敢直面现实,躲在虚幻的世界里承受着忧虑带来的巨大压力。而“卡瑞尔公式”告诉我们,与其抱残守缺,执着于过去,不如果断放弃,美梦破灭之后往往就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