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演说者,想要向听众说明从踩刹车到车子完全停止之间的行车距离。这个问题仅靠演说者的话,往往是极抽象枯燥的。所以这位演说者就请一位坐在最前排的听众站起来,协助他说明车距与车速的关系。被指定的听众拿着卷尺站在台上,按着演讲者的解释前进或后退。看到这个情况,相信演说所要表达的论点一定已深入人心。那卷尺不仅具体表现了演说者的观点,同时也成为了与听众沟通的桥梁。
为达到让听众扮演一个角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向听众提出疑问,启发他们去思考回答。通常,演讲者会先让听众重复一遍自己的话,或者要他们举手回答提问。《富有幽默感的作文与说话》的作者巴西·H.怀汀一再强调:“要让听众直接参与表决,或让听众帮助你解决问题。”并且认为:“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向,如果你用背诵讲稿的方式去演说,则所得到的听众反应必定不会强烈,应把听众当成你共同事业的合作伙伴。”
演讲中经常用到数字,对于在演讲中使用的数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精确,只有精确的数字有最强的说服力。要想让数字更加的形象、生动,演讲者还可以把数字转化成实例。
演讲中数字的使用要求——精确
“《报告》认为,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是中国数学走向独立与成熟的形成时期。这17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活跃。根据统计资料,1949年至1959年这10年,中国共有342位数学家发表了983篇论文。1959年至196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是递增的,所以从1949年至1966年这17年,至少有450位数学家发表了1800篇论文。而新中国成立前,总共只有74位数学家发表了342篇论文。这就是说,数学家与论文数量均为新中国成立前总和的6倍。再以设备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数学系所具有的图书杂志极为贫乏。以浙江大学数学系为例,系图书馆只有20平方米,藏书与杂志不到2000册。其他有些大学恐怕只有几本大学教科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花了一些钱购置图书,不少大学与研究所的藏书与杂志都超过万册。根据《报告》看来,中国在数论、拓函数论、代数、计算数学与经典几何方面都有很好的成绩。中国的《数学学报》被美国数学会全文译成英文出版。”
这是一篇王元阐述中国数学界现状与未来的演讲。在介绍现状时,演讲者把新中国成立前的状况和当前加以比较,并引用了统计资料中的一些精确的数据,使事实的阐述显得十分真实可信。
恰当的引用数据不仅能够使演讲变得形象生动,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演讲本身的说服力。在人们的意识中,富含精确统计数字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定量的说明比定性的描述更具可信性。演讲者应当抓住听众的此种心理,恰当地引用精确的数据来增强事实的可信度。
把枯燥的数字换成生动的实例
在演讲中,经常会列举一些数字。但光念一些数字,听起来很枯燥,它绝不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感动,所以,需把数字化为实例。实际运用得好,可以产生惊人的、打动人心的效果。
例如,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讲保险的好处,他说每天节省一点点,又如少请人刮一次脸,少抽几根烟,就会在30年内筹措一大笔保险费,使人人受益,这不比说一大堆数字更打动人心吗?再如,一个电话公司的职员,要说服市民及时接电话,不要浪费时间,他就把看来很短的时间,通过简单运算加在一起,使之显得巨大,他说:台北每100万接上的电话之中,总有7个人在听见铃声之后要过1分多钟才拿起话筒听话,每天如此耗损了28万分钟。
数字通过这种类比的方法,能非常有力地说服听众。
下面是一件事的两种说法,哪一种较为有力?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屋子15000间。”
“有那么多的屋子,可以使一个人每天换一间屋住,而40年也住不完。”
“英国在欧战中耗费约达7000万英镑或340万美元。”
“你会不会吃惊,英国在欧战中所耗费的金钱数额,为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日夜不停地每分钟平均花34美元。总共达340万美元。”
演讲的现场情况比较混乱,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根据变化来调整演讲的内容和与听众的距离,能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现场的气氛,有利于演讲活动的顺利进行。
适应听众调整演讲
演讲者通过创造共同基础和做战略计划来适应听众,这种战略包括激发或建立听众的兴趣,适应听众的理解力水平,以及适应听众对演讲者和演讲目标的态度。
创造共同基础包括使用人称代词、修辞性问题、共同经验、假设情景和与听众共同特点相联系的个人化信息。
大多数人的兴趣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某信息与他们特别相关。这样的战略包括强调信息的合乎时宜,强调信息对听众个人空间的影响,以及强调该影响的重要性。
适应听众信息理解力的调整战略取决于听众的现有知识水平。如果听众缺乏对具体话题的知识,那么得填入必要的背景知识。在演讲的其余部分使用定义、例子和比较。
如果听众对你是肯定的态度,那么要尽量维持那个态度;但是,如果态度为中立或出于某种理由为否定,那么就要想办法改变那个态度。对待演讲者的态度取决于听众对演讲者可信性的看法,或听众所持有的信任水平。虽然介绍人做的肯定性介绍可以起些作用,但演讲者可以通过充分准备演讲来建立他们的可信性,包括强调他们对使听众满意的真切关注,使自己穿着打扮和举止有魅力,微笑并且用一种愉悦的声调讲话。
听众对演讲目标的态度可分为没意见、赞成或反对。如果听众对你的话题没有意见、赞成或只有一点儿反对,那么努力创造和建立注意力、照顾听众的理解力水平也对改善态度有作用。如果听众反对你的话题或目标,那么,你需要想办法改变他们的意见。
对于你的头几次演讲,写出演讲提纲以具体陈述你将如何适应具体听众来调整演讲,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把握好和听众的空间距离
空间方位意义说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于1959年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无声的空间》,正式提出了“空间交往”理论。霍尔把人际交往的空间分为四种:亲室空间,距离为15~46厘米;个人空间,距离为75~125厘米;社交空间,距离为215~365厘米;公共空间,距离为365~765厘米。
演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因此演讲一般在社交空间中进行。演讲者根据演讲内容、演讲感情、演讲环境灵活调节与听众的距离。听众多、内容明朗、感情激烈、场景大,可离听众远些;听众少、内容含蓄、感情平稳、场景小,可离听众近些。演讲者演讲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因素,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一次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言语不通、年龄悬殊、地位差异、阅历不同以及民族、信仰、生活习惯诸多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与听众之间心理距离的遥远。因此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取得听众的情感认同是演讲成功的根本点。苏加诺不愧为经验丰富的社会活动家与演讲家,他是这样开始他的演讲的:
“同学们,请大家往前挪几步,我想挨大家近点,好吗?”
亲切的话语,含笑的表情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心里为之一热,向前走了几步。
“请大家脸带微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带有哲理的调侃不仅缩短了与听众的交往距离,更是拉近了心理距离,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讲空间距离的确定对演讲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想象:如果演讲场地很小,热情的听众又济济一堂,你与他们完全挨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种压迫感?相反,如果你站在大厅里演讲,下面只有二三十个人,且稀稀拉拉地坐得老远,是不是又有一种空虚感?
演讲中基本位置确定好以后,可以随演讲内容、感情及听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适当地前走、后退、左移、右转等。
听众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演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怎样让听众乐于接受演讲者的观点是每个演讲者都要注意的问题,除了前文已经论述的方法外,我们还能找出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使用真实的姓名,在表述时尽量使用对话等。
把对话引入演讲中
刚才有一个人来办公室找我,商谈上周替他安装电器一事,因为电器显然不佳,他很生气。我告诉他,我们一定负责维修好,他的怒气才稍稍缓和下来,因为他了解了我们公司会尽力帮助他。
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选择下面这种叙述方式。
上周二,我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人一脚踢开,我吃惊地抬头一看,原来是顾客杰克,他怒气冲冲地向我走来。我还来不及请他坐下来喝茶,他就咆哮如雷地吼道:“汤姆,我警告你,这是最后通牒,请你赶快派车拉回那台洗衣机。”
我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不像话,你们的破机器”,他又开始大声吼叫。“衣服一放进去就被绞在一起,我的太太也总觉得倒霉,直唠叨我不会买东西。”他愤怒地敲着桌子,水杯被震落到地上。
如此叙述顾客的神态、心理,栩栩如生。而第一种叙述方式相比之下是何等的抽象,原因就在于人名的有无,细节的描述是否具体,采没采用对话这一手法。
虽然演说不一定都要插入对话,但具有某些情节和冲突的事例,直接引用对话,会产生生动的效果。如果演说者有模仿的能力,改变一下腔调,会更有情感。使用对话来增加亲切感和真实性,听众仿佛是和演说者同在一桌上用餐一样,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使用真实姓名
在公共场合,特别在演讲中,许多人都特别忌讳使用真实姓名。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使用真实姓名的必要性。尽力将事件中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和职务说出,如果不方便说出,也可用假名来代替,例如,张三、李四等一般无个性的名字,这比代词的效果要好得多。
有名字就容易有所区别,也会形成有个性的真实印象。杜路夫利西说:
“有名字的故事最具有真实性,隐名是非真实性的作风。想想看,读一本没有任何主角名字的小说,会有怎样的感受……”
编入听众关心的事情
经验证明,与听众切身相关的事物必定能使听众全神贯注,演讲者借此也一定能将自己的意识顺利传达给听众。
演讲者的成功正是在于他明确听众听讲的目的,即听众期望你能提供解决难题的知识、态度和方法。如此,你才会寻找到听众的真正疑惑和需求,也才能有的放矢地演说。如果你是位会计师,你可以谈有关申报所得税的最简易方法;如果你是位律师,则不妨教听众如何写有关法律的文件……这些话题都是你专业范围的知识,因此你有权威性的发表权,听众也会大受裨益。
作为演讲者,抓住与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听众才能对你有热切的期望。如果心中没有听众,仅以自我为中心,听众就会感到事不关己,而产生看表、张望等不耐烦的动作和表情。
使用具体、亲切的语言
实际上,凡能引起听众听讲欲望的演说者,都善于在形象化的修辞上花工夫,当然不是塑造模模糊糊令人无聊的形象。
古代的谚语很富有形象色彩,如“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倾盆大雨”等。又如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像狐狸般狡猾”、“像图钉一样无声地钉下”、“像煎饼一样扁平”、“像岩石一样坚硬”等。
林肯总是喜欢用视觉性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有一次,一份冗长而烦琐的文件送到总统办公室,林肯颇为不快,但他没有用枯燥、乏味之类的话来形容,而是说:“对于如何选购一匹良驹的报告书,我并不希望在报告上写明马尾有几根毛,只要提供判断良驹的方法就足够了。”
不要忽略细节。《文体要素》的作者威廉·S.朱利亚说:“学过作文技巧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一致看法的话,那就是详细、明确、具体地描写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法国哲学家亚洛说:“抽象的概念不论任何情况都不符合文章需要,你应当多多使用桌子、椅子、石头、金属、动物、男人、女人等具体事物来充实文章。”
给出正确诚恳的评价
有一位演说者发现听众是俱乐部的会员,其中有曾担任过国际总会会长的,有担任国际总会经理的,于是他针对一般会员不甚知道的特殊之点,这样说道:“贵俱乐部分会,是此会的十万零一千八百九十八分之一……”听众顿时坠入云里雾中。“为什么我会说出如此肯定而精确的数字呢?这是因为,你们的俱乐部曾出现过担任国际总会会长和经理的人……这是霍布斯博士详细推算出来的。”
但是,若改说:“在座的都是有教养的”、“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十分荣幸见到你们,因为你们一向给我好感……”如此露骨的曲意奉承只会倒人胃口。
伟大的演讲家琼斯德比认为:“你说的应该是听众想不到,而你居然知道的事。”
听众是由一群个体组成的,他们会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演说产生反应,如果你不尊重他们,听众就会愤怒。所以,如果听众有值得称赞的表现,就应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这样一来,就等于拿到了自由出入听众心理的通行证了。当然,赞扬有赞扬的技巧,否则弄巧成拙,过分奉承也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