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2170400000022

第22章 进取型性格

进取心,也称"上进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拥有进取心的人,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其实这正是成才和成功的关键。

性格特征

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有积极进取心的人。进取型性格的人,具有无比的独立精神,酷爱自由,讨厌受束缚;头脑清晰,脑筋转得快,是个解决棘手问题的高手;喜欢追求刺激,甘于冒险,只要下定决心,就会排除万难达到目标;意志力强以及挑战心旺盛,从不服输;行事较为大胆,有时也会莽撞行事。

典型人物

历史上的唐玄宗就是一个具有进取之心的人。也正是由于他的进取心,帮助他成就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登上皇帝之位时,一心想恢复唐太宗的事业。因此,他励精求治,积极进取,广泛地招贤纳士,听取各方的谏言。他在京官中选派有才干者到外地做都督、刺史,同时又选拔各地都督、刺史中的杰出者进京任要职,并将这种京内外官员的选拔、调动定为一种制度。对不称职的官员,他断然撤换。公元716年,他亲自在殿堂复试由吏部所选往各地的县令,将其中40多个不能胜任的人打发回家。在位前期,他先后任用姚崇、宋景、张嘉贞、张说、李元绂、杜暹、韩休、张九龄等人为宰相。这些人各有所长。姚崇力求政通,宋景致力法治,张说崇尚文治,李元绂、杜暹注重俭约,韩休、张九龄直言诤谏,皆为贤相,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其中,尤以姚崇的贡献为最大。唐玄宗将他召回京城,要封他为宰相,他就提出了十大条件,如要唐玄宗同意行仁政,罢兵息武,不准皇亲国戚和太监干预政事,允许群臣进谏等,唐玄宗都一一答应。姚崇当了宰相后,压制豪强,裁减僧尼,减少寺院,战胜自然灾害,又帮助唐玄宗整顿朝政,严明赏罚,扭转了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被称为"救时宰相"。

在此期间,唐玄宗广听谏言。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可以表现唐玄宗的进取之心。当时,宰相韩休和萧嵩共掌朝政,韩休正直,见唐玄宗有了过失,总是直言谏诤;萧嵩恰恰相反,总是顺从唐玄宗。有一次,唐玄宗在照镜子,显得闷闷不乐。左右内侍说:"韩休为相以后,陛下消瘦了,何不将他罢官算了。"唐玄宗严肃地说:"我虽然瘦了些,天下人却一定肥了。萧嵩来奏事,一味地顺从我,他走了以后,我反而会心里不踏实,睡觉也很觉得不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治理国家,万不能因为他总是直言谏诤而将其罢官。"由于唐玄宗能够任用贤才,鼓励生产,改革弊政,使得唐王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项峰。其中唐诗最为后人称道,而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有显著成就。史称"开元盛世"。

性格与命运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满足于现有的生活和微不足道的成就,而不去希望完成一些层次更高的事情,虽然他们完全有能力办到。他们之所以没有足够的进取心去开创伟业,是因为他们的期望值从一开始就很低,致使他们不能从最基本的一点一滴做起。这种生活目标的狭隘抑制了他们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雄心壮志是人生的一面旗帜,也是往前努力的基石。它督促我们去完成目标和实现理想,帮助我们抵抗那些影响前途的诱惑。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花费无数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后,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慢、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追踪而至。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那时,他肯定已经是被困难打倒,再也找不到自信的理由,再也没有了进取之心。

从获取成功的条件来说,拥有出色的才能、受过高等教育以及有着健康的身体并不够。许多具备以上条件的人仍然失败,仍然过着平庸的生活。因为他们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成功,由于缺乏这样的进取心,他们的能力就无法得到更好的施展。一位哲人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以足够的才能和坚强的性格来实现它。"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为之集中精力,努力进取。如此,我们才会变得更加敏捷,更具有创见,更加细致而机智。

进取型性格的人,大都谦虚谨慎,具有领导才能,能成就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