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2171200000018

第18章 股票投资基础:股票是大众投资工具(2)

当上市公司不给股东分红或将利润滚存至下一年时,这部分利润就以资本公积金的形式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而给股东送红股时,这一部分利润就要作为追加的股本记录在股本金中,成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来处理上一年度的利润,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并不发生任何变化,未来年度的经营实力也不会有任何形式的改变。

而对于股东来说,采取送红股的形式分配利润将优于不分配利润。其实选与不选都不会改变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增减股票的含金量,因为送红股在将股票拆细的同时也将股票每股的净资产额同比降低了,但送红股却能直接提高股民的经济效益。其根据如下:

(1)按照我国的现行规定,股票的红利的征税可根据同期储蓄利息实行扣减,即给予一定的优惠,具体税额就是每股红利减去同期同等金额储蓄利息后再征收20%的股票所得税税率,这样在每次分红时要征收的税额为:

股票所得税=(每股红利-本年度一年期定期储蓄利息)×20%

(2)当上市公司在本年度不分配利润或将利润滚存至下一年时,下一年度的红利数额就势必增大,股民就减少了一次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

(3)在股票供不应求阶段,送红股增加了股东的股票数量,在市场炒作下有利于股价的上涨,从而有助于提高股民的价差收入。

(4)送红股以后,股票的数量增加了,同时由于除权降低了股票的价格,就降低了购买这种股票的门槛,在局部可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提高股票的价格。

上市公司的分红是采取派现金还是送红股方式,取决于持多数股票的股东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和预测。我国上市公司中约有一半以上的股份为国家股,且其股权代表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切身利益的影响,经营管理人员基本上都赞同企业的发展与扩张,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中,送红股的现象就非常普遍。

配股的利弊

一、配股不是分红

分红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投资的回报,特征为:上市公司是付出者,股东是收获者,且股东收获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所以,分红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经营盈利基础之上的,没有利润就没有红利可分。

而配股是指上市公司向原股东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它并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只要股东情愿,即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发生亏损也可以配股,配股后虽然股东持有的股票增多了,但不属于公司给股民投资的回报,而是追加投资后的一种凭证。

二、配股与投资选择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当上市公司要配售新股时,应首先在老股东中进行,以保证老股东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变,当老股东不愿参加公司的配股时,才可以将配股权转让给他人。对于老股东来说,上市公司的配股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追加投资的选择机会。

老股东是否选择配股以追加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可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配股资金的投向及效益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除了配股外,股民还可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投资债权及居民储蓄来实现追加投资,具体视投资收益情况来确定。

当然,当一个上市公司确定配股以后,如配股权证不能流通,其配股就带有强制性,因为配股实施后股票就要除权,价格会下跌,如老股东不参加配股,就要遭受市值下降的损失。其逃避配股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配股前将股票抛出。

三、配股与投资风险

在比较成熟的股市上,配股是不受股东欢迎的,因为公司配股往往是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的前兆。从20世纪前10年我国股市的配股情况来看,一些配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往往都是业绩平平、不尽如人意的。当然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之风盛行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期间政府对由于贷款实行规模控制,上市公司也难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对股民来说,配股有时预示着更大的投资风险。

首先,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可有30%的配股额度,如果不配就会浪费了指标。许多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配股而配股,所筹资金并不一定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

其次,按比例、高溢价地配股意味着要用配股资金再造一个和公司现有规模相差无几的企业,即使能找到合适的项目,但项目的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项目投产后产品是否能有销路、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是否能跟得上,都是影响配股资金能否在预定的期限内见成效的关键,上市公司对股民的投资回报就较难达到要求。

再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配股会将股民更多的资金拖入股市这个风险之地。按照分散资金的原则,鸡蛋是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股民不但不应将资金都投入到某一只股票,还应留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小的领域,如购买国库券或进行其他的实业投资。而每年连续不断的配股势必将股民更多的投资拖入股市,使股民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

四、配股与资产流失

配股,一般是全体股东都应按持股比例追加投资,这样将不改变原由股东的相对持有比例。当然,如果某些股东对持有比例不介意的话,也可以放弃配股。但放弃配股的股东可能遭受市价损失。

当流通配股后,由于除权的作用,股价就要下降,对于参与配股的股东来说,由于股票数量的增多,股票的市价总值不发生变化。而若放弃配股,这部分股东将因所持股票总市值的减少而蒙受损失。而对于暂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来说,市值只是一个名义的价格,其经济利益是否受损要视其配股后每股净资产含量和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而定。

当配股价不等于每股净资产时,股东放弃配股将导致资产的相互转移,也就是说,部分股东的资产将在配股之中流失。当配股低于每股净资产时,配股后每股净资产含量将高于配股价且低于原来的基数,这样,放弃配股的股东的部分净资产将无偿地流向参与配股的一方;而当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值时,配股后每股净资产将大于原来的基数而小于配股价,参与配股一方的部分净资产就无偿地流向了放弃配股的一方。而依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的配股价是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额的。这样,在上市公司的配股中,若国家股和法人股放弃配股,个人股东配股后所形成的部分资产将无偿地流向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且配股比例越大、溢价越高,个人股东的资产流失也就越大。

五、配股与市盈率

股民之所以热衷配股,除了配股能增加手中的数量外,还因为通过追加投资,配股能降低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税后利润

在上市公司配股时,只有当配股价低于配股时的股票市价,配股才能进行。当配股大于或等于配股时的股票市价,股民可直接在股市上购买同类股票来增加持有的股票数量。

相对配股时的股票市价来说,配股价都是很低的,配股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若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由于配股后股民手中的股票成本有所下降,平均股价有所下降,股票的市盈率将会随之下降。

例如:股民甲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得G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每股税后利润为0.2元,其市盈率为100倍。在G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时,上市公司宣布配股,配股价每股5元,配股比例每股0.5股。

根据配股的除权方式,配股后的除权价为:

Y=(市价+配股率×配股价)÷(1+配股率)

=(15+0.5×5)÷(1+0.5)

=11.66(元)

股民甲以每股5元的价格配500股后,共持有G股票1500股,持股成本从每股20元降为每股15元,其市盈率从100倍降到75倍。

其实,降低股票的市盈率或股票的平均持有成本,并不一定非要通过配股来实现,如果股民甲能在市场上买到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则其效果与配股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持有股票的种类增加了,因为股票不过是上市公司为股民提供了一个购买低市盈率股票的机会而已。在上例中,如果股民甲能买到市盈率只有25倍的股票,再投资2500元,降低持股市盈率或股票成本,效果将是一样的,只不过所持股票的品种增加了。

在追加投资时只要股民把握住这么一个原则,即后买股票的市盈率比先买的低,就能降低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如果股民仅仅是想降低股票的持有成本或降低持股的市盈率,就不一定非要将自己限制在配股上。如在上例中,股民追加2500元投资就不一定非要投资到原有股票的配股上,如果市场上有市盈率更低的股票,如每股价格2.5元,市盈率只有10倍的股票,此时股民甲就可购股票1000股,其持股的平均市盈率就从100倍降到了56.25倍,其效果比参加配股更好。

股息红利与投资回报

获取股息红利,是股东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上市公司对股民的主要回报。但股息红利不是上市公司给予股东的全部回报,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沪深股市1992年度至2008年度分红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分红率平均约为70%,剩下的税后利润(总数的30%)都充实到了资本公积金中,成为企业的发展基金。

分红率=平均每股分红派息额÷平均每股收益

所以,有些股市分析中单纯地只将股息红利作为上市公司对股民的全部回报是片面的,只要是上市公司实现的利润,都是对股东投资的回报,资本公资金的增加也就是股东权益的增加,增强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为未来的经营奠定了基础。

因为股息红利不是收益的全部,所以,将分红派息额与平均每股净资产相比较,上市公司资本回报水平一般都比较低。

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利÷每股净资产

实际分红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红利÷每股净资产

如果上市公司把当年盈利全部用于分红,则上述两个指标是相等的。也有的上市公司会把往年的资本公积金拿出一部分用于当年分红,这时第二个指标就会大于第一个指标。

在论述股票的收益性时,人们都认为股票的收益高于银行储蓄或国债。而在实际中,由于股票的价格与其所含的净资产数量相脱节,股票的投资收益要远远低于储蓄利率或国债利率。若用平均股价来衡量,沪深股市的平均股价收益率只有3%左右,也就相当于一年期的活期储蓄。

股价收益率=每股税后利润÷每股股价=1÷市盈率

如果将上述公式中的每股股价采用投资人买入股票时的实际价格,则可计算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它显示了投资人实际投入的资金在参与企业经营后获得的盈利状况。如果将股民在交易中所消耗的交易税费计算在内,股民的投资回报率还会更低。

业绩增长与投资回报

股民的回报来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业绩好,股民的回报就高;若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股民的回报就少,甚至没有任何回报。

在谈及上市公司的发展时,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是经常被用来论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

实际上,营业收入是一家企业的毛收入,没有扣减经营支出即成本,因此不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收入增长与否,还谈不上是对股民的回报。所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与它对股民的回报没有直接的关系。

净利润是一家公司在1年内的经营成果,是股息红利的最高限额。净利润高,股民能分得的红利就高,所以净利润的增减会影响股东的投资回报。但在将净利润用来考证上市公司对股民的回报时,应该注意股民的投入是否增加了,如果股民的投入增加了,净利润的增长就是理所当然的。

衡量上市公司回报能力的最好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这是每单位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因为是一个效益指标,就很容易用来与其他领域的投资收益作比较。当股民购买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相当时,股民的收益回报(不包括价差)就等于净资产收益率。

在上市公司的利润增加时,如果其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提高,则意味着是由于加大了投入而引起利润扩张,如果在净利润增加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有所提高,就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增强了,其对股东的回报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