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的一番话直接给了许昌等人当头一击让他们不知该怎么说了,刘轩大义凌然的说出了自己的苦楚。许昌等人原本还打算让海军师当他们的炮灰替他们抵挡缓解一下吴国的进攻来,现在被刘轩堂而皇之的拒绝了。在许昌等人头皮发懵的时候,站在旁边的诸葛宣斡却内自发笑心理觉着一群老油子被一个毛头小子摆了一道。
“那第二军团能不能抽调一个师团在帮助我们协防大田府。”许昌等人接着对刘轩提出条件,因为许昌实在是不愿意把部队全部收回城内,让吴国打攻城战这样对许家的财产破坏十分的巨大。
“第二军团调一支师团北上这件事待朕同刘胜刘将军商量商量后在做决定,在保证南方局势不发生动荡的前提下,回尽量让第二军团支持被方的战争。”虽说刘轩贵为皇帝但是刘轩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军队,在许多大的事件上刘轩必须要得到陆军军团中实权派人物的支持否则别说是战争就连刘轩的皇位也是坐不安稳的。
在许昌提出从第二军团调一支部队北上协助第一军团之前,刘胜就主动上书刘轩希望能能够批准他率领华汉国第二军团第一师团北上大田府抗击吴国。刘轩被他这位老皇叔的忠诚、勇敢为了华汉国的利益冲锋在前的思想深深的打动。不过刘轩现在还并没有动用第二军团的想法,战场瞬息万变在战争前期不宜把自己全部的家当都一口气压上。再者湘国、南越、黔国三国也在虎视眈眈的在等待着机会从这次大战中牟取好处。把第二军团留在和平府可以有效的防止其余的国家趁华汉国的主力部队同吴国交战时其余国家的偷袭。吴国在把主力部队调往宣城的同时也在长河口上重镇阴江以及吴国同湘国交汇处分别布置了一个师团的兵力以防发生不测。
后来许昌陆续的提出了很多的条件刘轩几乎都答应了许昌的请求,为了让许昌能够放心的作战刘轩把第三军团从龙源府调到大田府的田庄镇在那边构建简单的防御,用以随时驰援大田府。刘轩的这一决定也算是给许昌打一支强心剂,既然第三军团都压到了大田府那么刘轩就一定不会让第一军团一支部队消耗。许昌内心很清楚再这个乱世道里只有保存实力才有话语权。
对阵吴国的战争中除了第三军团组建让刘轩比较操心以外其余的事项都没有让刘轩过多的操心,一是刘轩在陆军军团的话语权较弱,二是许昌刘胜等人也不希望刘轩对军队过多的干预,三是在应对吴国的问题上在刘文景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应对策略。即使刘轩现在贵为皇帝也不能推翻这些从刘文景时期流传下来的策略。
最终在刘轩的主持下确定了收拢战线华汉国第一军团龟缩至大田府主城内用以抗击吴国的正面进攻。第三军团驻扎在大田府的田庄镇用以随时支援大田府的第一军团以及防止吴军南下攻打宁德府。
许昌任对吴作战总指挥统一指挥华汉国第一军团以及华汉国第三军团。诸葛宣斡督办备战粮草以及后勤物资。华汉国这边的最高指挥官就形成了以许昌、诸葛宣斡为主的最高指挥团体。总体战略采用依托大田府为防线防御吴国的避战策略。
远在江北的金国对于这场汉民族内部之间的互斗损耗充满了嘲笑的味道和对汉民族的讽刺。金国人还沉浸在当年他们的祖先金戈铁马,踏城断江的辉煌往事中。金国的国主完颜穆与宰相完颜熊拖采取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一贯策略,让汉人内斗他们居高临上的俯视着汉人,看着汉人的“表演”。刘轩也是深深的抓住了完颜穆的这一点不断的上书向完颜穆诉苦,望他能够出兵进攻吴国以保全整个儿长河以南的势力均衡。这些年吴国和华汉国在南方地区的崛起已经让金朝的统治者们感到头疼了和害怕感了,好在他们祖辈之间有世仇现在二国之间时有摩擦,时不时的在两国的交界线大田府还会有小型冲突,南方七国的的大混战完全符合金人的利益。南方形成不了统一的政权便无力同金朝对抗,因为各国都害怕金国所以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金银财宝向金朝人朝贡,从金人的利益角度出发金人是希望吴国同华汉国之间展开一次大战的。整个东大陆上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吴国战胜华汉国或者华汉国战胜吴国的,南方诸国既害怕吴国与华汉国互斗出现一个强国又期盼着他们相斗能够带来新的变化他们好从中得到好处。
华汉国在进行着军事调整的同时,吴国的国主孙南、太尉陆武、宰相张达也在积极的进行的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和军事调整。
在金陵城内一间非常普通的茶馆里吴国的宰相张达同一位富商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秘密的商讨着关于华汉国的事情,那位“富商”对着华汉国的地图时而摇头时而点头。张达同那位富商在茶馆里待了一整个下午。最后那位“富商”带着满意的笑容的离开了茶馆,张达一直在茶馆里待到深夜才离去。这件事被后代史学家称为“肮脏的茶馆交易”。
吴国的太尉陆武在吴国的春种结束后率领着吴国的精锐部队吴国第一军团(吴国的第一军团在没有战事的时候长期驻扎在金陵府执行拱卫金陵的工作第一军团也是吴国最为强大的军团)前往吴国与华汉国交接处的昌州府。并在宣城开展了大规模的练兵行动。虽说是兵者诡道也,但是吴国同华汉国开战已成定局,提早让部队适应战场附近的环境,将领们熟悉周围的山丘、道路以及湖泊等有助于提高将领们战场上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