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2174000000041

第41章 拒绝抱怨,远离各种借口(2)

清华大学高级总裁班曾经接受这样的一份调查问卷:“什么样的员工是你们最喜欢的员工?什么样的员工是你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员工?”

对于第一个问题,总裁班给出的答案是:没安排工作却能主动找事做的员工,通过方法提升业绩的员工,从不抱怨的员工,执行力强的员工,能为公司提建设性意见的员工。对于第二个问题,总裁班给出的答案是:做事不努力而找借口的员工,损公肥私的员工,过于斤斤计较的员工,华而不实的员工,受不得委屈的员工。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凡事找借口的员工,是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员工;凡事主动找方法的员工,是公司里最受欢迎的员工。

在职场中,那些找借口的人,最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哪怕有现成的办法摆在面前,他也难以接受。这就是一流员工与末流员工的根本区别。

阿当应聘到一家皮鞋店当营业员的第一天,便碰到了一位挑剔的顾客。

这是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孩,挑了半天皮鞋却连一双都看不上,阿当耐心地又拿出一双新潮时装鞋,说:“小姐,这鞋款式不错,穿在你脚上定会足下生辉。”

“真的?”女孩浅浅一笑,拿鞋试了一下,“哟,是不错,好,我就买这双。多少钱?”“360元。”阿当回答。

女孩打开钱包取钱,突然眉一皱,“糟了,我钱未带够,身边只有250元,这样吧,我先付250元,余下的110元明天拿来给你,好吗?”说完,两只眼睛热辣辣地盯着阿当。

阿当给她看得不好意思,忙说,“可以!可以!”说完,随即在一张纸上写着“购鞋一双360元,先付250元,暂欠110元。”写好后递给女孩:“对不起,麻烦你签个名。”女孩先是一愣,随即爽快地签下了“刘沙沙”三个字。

阿当收了钱利索地将鞋包扎起来,那女孩拎过鞋子,抛了个媚眼,走了。

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里,“这人你认识?”

阿当摇摇头说:“不认识。”

老板一听火了,说:“不认识你怎么能赊给她呢?你被她骗了。”

阿当胸有成竹地说:“我已将两只鞋子全部调成左脚的,她过几天肯定要来换的。”

老板恍然大悟,不由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真是高招啊!”

过了一段时间,阿当被提升为销售部的经理。

主动找方法的人永远是职场的明星,他们在公司里创造着主要的效益,是今日公司最器重的员工,是明日公司的领导以致领袖。

杨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十多年前,他的一位远房亲戚在欧洲开饭店,邀请他过去帮忙。没料到,他到欧洲不久,亲戚就突然患病去世了,饭店很快也垮了。

杨先生不想回国,就在当地找了份工作。几年后,他到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保健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但知名度却很有限。

杨先生从推销员干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飞机出差,不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0个小时之后,在各界的努力下,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情景:当被劫机的人从机舱走出来时,总会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为什么自己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

于是,杨先生立即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没想到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我们公司的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营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都站在门口夹道欢迎他。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董事长动情地说:“没想到你在那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产品。毫无疑问,你是最优秀的推销主管!”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让他提任营销主管和公司的副总经理。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一位老总说,他曾经正式招聘过一位员工,但没想到,还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就不得不把她辞退了。

那员工是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学识不错,形象也很好,但有一个毛病:做事不认真,遇到问题总是找借口搪塞。

刚开始上班时大家对她印象还不错。但没过几天,她就开始迟到,办公室领导几次向她提出,她总是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解释。

一天,领导安排她到北京大学送材料,要跑3个地方,结果她仅仅跑了1个就回来了。领导问她怎么回事,她解释说:“北大好大啊。我在传达室问了几次,才问到一个地方。”

老总生气了:“这3个单位都是北大著名的单位,你跑了一下午,怎么会只找到这一个单位呢?”

她急着辩解:“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问传达室的人。”

老总心里更有气了:我去问传达室干什么?你自己没有找到单位,还叫老总去核实,这是什么话?

其他员工也好心地帮她出主意:你可以找北大的总机问问这3个单位的电话,然后分别联系,问好具体怎么走再去;你不是找到了其中一个单位吗?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其他两家怎么走;你还可以在进去后,问老师和学生……谁知她一点也不理会同事的好心,反而气鼓鼓地说:“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一瞬间,老总下了辞退她的决心:既然这已经是你尽力之后达到的水平,想必你也不会有更高的水平了。那么只好请你离开公司了。

尽管女孩的举动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但是像这种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借口推责任的人,在职场上并不少见。而他们的命运也显而易见——凡事找借口的人,只有被辞退。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如果你想获得发展,你就应该寻找方法,不找借口。

想办法才会有办法

“实在是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是否你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同样体验别人对你的失望?

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不做事的理由。但也正是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之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动脑筋想办法?

辛巴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他想在暑假来临之前找到一份工作。

辛巴在广告栏上仔细寻找,终于选定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76号街的一个地方。辛巴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可他看到已有20个男孩排在那里,他只是队伍中的第21名。

形势对他而言并不乐观。怎样才能引起特别的注意而竞争成功呢?他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根据辛巴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想办法。因此他进入了那最令人痛苦也是令人快乐的程序——想办法。只要你认真思考,办法总是会有的。终于,辛巴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转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好啊。”她说,“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她看了不禁微笑起来。她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老板看了也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

“先生,我排在队伍中第21位,在你没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决定。”

结果可想而知,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因为他很善于想办法。

一个会动脑筋想办法的人总能掌握住问题,也能够解决它。

辛巴懂得了遇事必须想办法的道理,眉头一皱创意来,有了创意便有了优势,有了优势,机会自然属于他了。

上面讲的只是一个求职故事,但它充分说明了只要想办法就一定有办法。著名的思维学家吴甘霖先生说:“我相信,更好的方法出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有一个好的心态。想办法是想到办法的前提。如果让脑袋放假,就算是天才,面对问题时也会一筹莫展,所以办法是在想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会凭空而出。”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彭加勒曾经说过:“出人不意的灵感,只是经过了一些日子,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后才产生。没有它们,机器不会开动,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嘲讽那些以为可以不经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诗人马特尔坐在地窖里面对着6000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我们平时喜欢讲一句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实,这是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状况。要有好的点子和想法,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到这样一件事:

“小时候,妈妈拿来一个苹果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你看,妈妈用一个巧妙的方法,让一个苹果的香味永留儿子的心间。这便是方法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在轮船上工作的美国青年,一心一意想做百万富翁。为了这个梦想,他去请教许多人。他们告诉他:你赤手空拳要做百万富翁,必须有方法才行。

于是,这个青年开始动脑子,想主意。美国许多制糖公司把方糖运往南美洲,但在海运途中总会使方糖点受潮造成巨大损失。这些公司花了很多钱请专家研究,却一直未能尽如人愿。而这个青年却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在方糖包装盒的一角留个通气孔,这样,方糖就不会在海上运输时受潮了。

这种方法使各制糖公司减少了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而且几乎不花成本。这个青年的专利意识十分强,他马上为该方法申请了专利保护。后来,他把这个专利卖给各制糖公司,成了百万富翁。

上面这个点子又启发了一个日本人,这个日本人想:钻孔的方法可用于其他许多方面,不光是方糖包装盒。他研究了许多东西,最终发现:在打火机的火芯盖上钻个小孔,能够大量延长油的使用时间。他凭着这个专利也发了财。

你看,这就是用方法成功的奥秘。

许多人抱怨自己做不好事情,原因可能就在缺少一个好的方法上。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找到越来越多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

工作意味着担当责任

在任何一家公司,只要你勤奋工作,认真、负责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你就会受到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一开始情况有多么糟糕,只要你能恪尽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可。以主人翁和责任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就能够精益求精。

那些勤奋、负责的员工往往会在工作中受益匪浅:在精神上,他们获得了愉悦和享受;在物质上,他们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相反,一个对工作敷衍塞责的人,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将自己获得快乐和信心的大好机会拱手送给了他人。

工作的底线是尽职尽责。改变态度,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精神,这样的员工才有可能成为工作与生活中的赢家。

格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这是一个很不易打开局面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对保险业务员敬而远之,所以,格林的工作一开始并不顺手。

办公室的其他业务员整天对这份工作牢骚满腹:“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绝对不会在这里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实在太可恶了,整天觉得自己上当了。”当然,这些人只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来维持生计。他们只有在业务部经理的不断催促下,或者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才有一点点进步,否则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格林却和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尽管格林对现状也不是特别满意,他的薪水不高,地位也很低,但是格林没有就此放弃,因为他知道,与其说是放弃工作,不如说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格林相信,负责努力工作是没有错误的,担负责任还会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充满乐趣。

于是,格林千方百计去寻找客户源。他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以及同类公司的相关业务,对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不同,让客户自己去比较和选择。虽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但是他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反感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格林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主动到社区里办起“保险小常识”讲座,向人们免费宣传保险知识。

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格林也开始另眼相看。这时,格林再向这些人推销保险业务,阻力就要小得多,格林的工作业绩一再提升,当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工作的底线就在于担当责任,当开始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时候,生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尝试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不太尽如人意,也要竭尽所能去转变、去热爱它,并凭借这种热爱在工作中担负起责任、激发潜力、塑造自我。事实上,一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工作越负责,工作效率就越高。这时你会发现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变成了一种乐趣。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

现代企业用人,不仅重视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也同样重视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责任与能力并存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得到公司与老板的认可,才会受到上司的赏识与重用,才会为同事所接纳与尊敬。责任与能力,共同打造一名员工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责任感比能力更加重要。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付出,或者疏忽大意,敷衍塞责,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反还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一个有责任意识的员工,即使在能力上稍逊一点,但他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久而久之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评价一位员工,能力占三分,而责任要占到七分。

美国著名的将领巴顿将军在他的著名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