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2175500000031

第31章 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8)

学习,是快乐的。当你刚刚开始学着写字,刚刚开始学着画画,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你会轻易地放弃吗?不!你非但不会放弃,反而会加倍投入,甚至废寝忘食。那种执著,令人感动。那种执著,同样洋溢着一种快乐。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学习变成了一件不开心的事。也许是学校里死板机械的、枯燥乏味的、重复多余的习题掩盖住了学习的快乐色彩。也许是上学后,妈妈变得严厉,玩耍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还要学习那些没有必要性、没有兴趣的东西……那么多不如意让学习变成了不快乐的事情。

学习不是为了解脱压力,学习是一种需要。努力给孩子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手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乐观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研究发现情绪能影响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看来一个人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心情高兴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进而也会延缓疲劳的时间。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使疲劳及早到来,从而影响智力活动。

另有研究表明,快快乐乐学习到的东西比较记得牢。

有位心理学者做了一项“学习达成度”的测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是学习的时候,安排一些游戏,让学习者快乐地学习;另一组是填鸭式的学习。学习初阶完毕,测验的结果,两组并没有什么差别。但经过一个礼拜后再测验,快乐学习的那一组成绩优越很多。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尽早忘掉会联想到不愉快的事情”的防卫作用产生的结果。人们往往重视“只要坐在书桌前面就行了”的形式主义。却不去关心形式背后的实质问题,虽然坐在书桌前,却梦游周公,无法引起更高的学习自发性和意愿。

把学习和快乐结合起来,即使我们不能像隐士那样超然物外,也要善于为自己制造一个轻松的气氛。

1.教会孩子自觉快乐

每天早晨充满活力地起床,用手推开窗户,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让身体沐浴在朝阳中,这时,愉快情绪就会从心里升起。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当孩子将学习看作是一件真正使自己愉快的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学习的时候,他的一天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就是处在学习的一种最佳状态,学习就会感到轻松愉快,那么人的潜意识就会自动运作,使他整天保持积极的状态。

2.给学习设定目标,达成了就会快乐

每次学习时在大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再去设定一个阶段学习的目标,逼迫自己去达成。既然要学,就乐它一乐。尽量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调整心态学习。告诉自己将要学习一些快乐的事了!将要学到一些早就渴望学到的东西!即使再忙,也会想办法腾出时间,坐在书桌前面学习的;而且会想多学一些时间,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3.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奖赏

个人奖励可以分为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孩子们在做完作业后获得的糖果,在辛苦学习后的合格证书,这些就是外在奖励。

4.教孩子学会自己奖励自己

你学会一门乐器时获得的快乐,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所产生的良好感觉,这些就是内在奖励。理论家研究结果说明,尽管获得外部的积极反馈很有帮助,而真正成功的学习者依靠的是内在动力。

5.基础打得好,孩子学习的乐趣自然会增加

对于讲英文,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当你对英文没有把握的时候,在饭店或是车站看到外国人走近你,你可能就会想快点走开。但如果你的英文能力已经达到某种程度,反而会主动找外国人说话。在前门或是王府井大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外国人拿着地图在那儿东张西望。

这时候,你靠近他问道:“Excuseme,areyouintrouble?(对不起,你有困难吗)”

对方可能这么回答:“Yes,I’dliketogototheForbiddenCity(是的,我想去故宫)”等。这么一来,你就可以教他怎么走。就像这样,即使是用极为基础的会话交谈,如果沟通了,对方一定满怀感激。

单是这样,你的心里就会有满足感,学习英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而且必然更有自信。语言能力再增强,就会学习兴趣更浓厚,乐趣更多。

孩子的学习当然也是这样。

让孩子爱上学习,真正从学习当中体验到乐趣。学习并不是要牺牲自己,学习就像呼吸一样,不是苦役,不是奉献,不是付出,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愉快。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时间的重要性对于大人来说不言而喻,但是孩子不懂,因此,必须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1.跟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有人问他:“您怎么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呢?而上帝并没有多给您一点儿时间呀!”

“你看一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富兰克林答道。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

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好什么事?”

8点至11点,14点至17点,工作。

12点至13点,阅读、吃午饭。

18点至21点,吃晚饭、谈话、娱乐、回顾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好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

“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了朋友的谈话,“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在孩子的作息时间中,学习时间一定要固定下来,在规定的时间要做规定的事情。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学习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更能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时间长短的制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任务的要求而定。

2.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时间

事实上,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才有可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把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排列顺序,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如考试、测验;

第二类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如完成家庭作业;

第三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如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

如果你能够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学习任务,不但可以保证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而且能把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读书这种事,对于学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而紧迫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学会强迫自己天天读书,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搁到明天。今天丢弃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了。”

对于玩耍、逛街等事情,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让孩子自己想清楚:“我有必要做这件事吗?”“做这件事会花我多少时间?”“有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呢”……通过这种事前思考,可以让孩子少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3.科学利用黄金时间

每个人都有生物节律,大脑在学习中也有一定的生物节律:在相同的时间段,心情好的时候学习效率就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低;在一天当中,早晨和夜间学习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学习效率低。可见,你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最佳学习时机。专家指出,对一个孩子来说,一天内有四段高效的记忆时间:

第一段:早上6~7点,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第二段:上午8~10点,适合记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段:下午19~21点,适合进行综合性知识的记忆。

第四段:晚上22~23点,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上学习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学习效率高。平时要注意自己的学习特点,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里去学习。

4.该玩时就痛痛快快去玩

在时间表里一定要给孩子安排出玩的时间,让孩子在玩的时间里痛痛快快地玩。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玩过之后,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5.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时候,经常有人来邀请他赴宴,出于礼节,雨果只得接受,但是,他却为此浪费了许多能够产生创作灵感的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干扰,雨果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又把胡子剃掉。当再有人来请他赴宴的时候,他便对人说:“你看我的头发多不雅观,很遗憾我不能去了。”邀请者只好只身返回。等雨果的头发长整齐时,他已经完成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容易受干扰的人,就更要给他维护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里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也不要放着音乐学习,看电视的声音小点,不去打扰孩子,尽量让他不受外界的干扰。

6.教孩子统筹安排时间

1914年的一天,有一位朋友从柏林来看望爱因斯坦。这天,正好下着小雨,在前往爱因斯坦家的路上,朋友看到一个朦胧的人影在桥上慢慢踱步。这个人来回走着,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掏出笔在一个小本上写着什么东西。朋友走近一看,原来是爱因斯坦。

“原来是您呀,您在这儿干什么呢?”朋友高兴地问道。

“哦,我在等一个学生,他说考完试就来。但是,他迟迟没来,一定是考试把他难住了。”爱因斯坦说。

“这不是浪费您的时间吗?”朋友愤愤不平地说道。

“哦,不,我正在想一个问题。事实上,我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说着,爱因斯坦就把小本子放进了口袋里。

爱因斯坦多会利用时间呀!他边等人边思考,两件事都做了。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一边开着洗衣机洗衣服一边收拾家,同时做了两件事,这就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这种安排时间的方法叫作统筹时间法。

7.一段时间后,检查时间的运用状况

如果不回过头检查检查时间用在哪里了,是不清楚时间的使用状况的,也不知道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所以我们还要学会自己检查时间的运用状况。

(1)时间统计法。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检查时间运用状况的高手,他的方法就是“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就把平时的研究、阅读、写作、散步、开会、讲课、说话等各项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这个时间统计法一直持续到他82岁,整整56年的时间里,柳比歇夫从没间断过统计。

时间统计的目的当然是有效利用时间。柳比歇夫每天对自己记录下来的时间运用情况进行小结,每个月进行一次大结,每年再进行一次总结。在总结的过程当中,柳比歇夫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时间都用到什么地方了。这就帮助柳比歇夫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时间统计法使柳比歇夫有充足的时间写出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以及许多论文。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每天把自己的时间运用情况记在日记本上,每月分析自己对时间运用的规律,找出浪费时间的地方。这样,在浪费的地方做文章,以后就能够减少浪费甚至不浪费时间了。

(2)时间的计划总结法。就是每天在睡觉的时候制订第二天的计划,然后在当天晚上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当然主要是时间上的,看哪些时间利用起来了,哪些时间浪费了,因为做什么、怎么做浪费时间了,应该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后,相信孩子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多了。

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1999年美国发射了一个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到了火星却没了音信。经过仔细追查,原来是程序设计时把长度单位的厘米误写为英寸,结果造成过早加速,导致冲击力太大,毁坏了所有的仪器。高级专家居然犯了如此简单的错误,真是“大江大海都过去了,却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我国各种重大伤亡事故的频发,许多是责任心太差,粗心惹的祸。

常听到一些家长说,我们孩子很聪明的,就是因为粗心,这次没拿高分。家长们要心里有数:粗心可不是一个小毛病,不要以为在学习中看错了字,标错小数点,丢题落题等等是小问题。学习上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失误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大损失,特别是在将来的一些重大考试中如中考、高考,有些同学只因粗心,使本该得的分白白丢失,有的甚至造成名落孙山,痛失良机的后果。

对于粗心这个问题,家长必须重视起来,不能因为孩子说是粗心导致没考好,就觉得无关紧要,给孩子造成粗心不是毛病的影响。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粗心;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粗心;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粗心;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粗心的危害……

帮助孩子改正粗心大意的毛病时要注意几点。

1.家长和孩子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应该正视粗心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责任心。一个人缺乏责任心,做事就敷衍潦草,必然容易出错。平时要养成办事认真、细心检查的习惯。这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比如洗碗就得洗干净,写字就得写整齐。干不好就重来,绝不凑合。做事要一丝不苟,这一点不能客气。必须重视粗心问题,这是思维精密性差,并不是小问题,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

2.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态度

有些孩子自我感觉很聪明,对待学习觉得自己一听就会,学习一点儿也不紧张。做题时不认真审题,致使题目中一些重要的细节被忽略,结果造成了错误。在做题时,家长要让孩子多读几遍题目,仔细地看,不漏一个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3.制订一个“错题集”

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都抄在“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如果出现错误的原因多是粗心,做一本错题集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并下决心改正。“错题集”是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4.草稿也要仔细书写

检查作业时看看孩子的演算草稿,看能不能轻松地把做题的演算步骤一一找出来呢?孩子的粗心往往是从草稿开始的呢?所以说草稿不要太草。从草稿开始就要严肃认真,这有利于克服粗心的毛病。

5.不去依赖橡皮,争取一次做对